登陆注册
5026300000017

第17章

在山之阴,前有“土地庙”,因名。先时天后宫戏台迫于殿前,西商累欲改造,乡人以有关土地庙风水为辞。道光间各商为修土地庙,遂将戏台移建天后之对墙。自是以后,土地庙废坏,皆西商代修。光绪八年建天后宫,又复重建土地庙。

舍人壑

在山之阴,以近“舍人楼下”,故名。

沁洌泉

在山之阴,今呼其地为“蒙泉山馆”。隶书镌“沁洌泉”见《石刻》。三字,并蒙泉地入二隐堂。

浣尘泉

在双峰梦下,楷书镌“浣尘泉”见《石刻》。三字。国朝刘永松《浣尘泉》诗:“客来敲火沸茶笙,客去呼童浣酒罃。若使人间无褦襶,一泓长日为谁清。”

金鱼池

在冲天台后,大旱不涸。

榕树坪

在山南麓,有古榕十三株,俯仰盘屈,各具奇形。相传有神托焉,俗呼其树为十三太保,即以为地名。道光辛丑以前已枯其五。

通德园

在山西麓,中有“高贤祠”。见《祠庙》。近被邻人郑倒生并其子苍梧侵据。

仙 床

在小洞天下,隶书镌“仙床”见《石刻》。二字。 国朝吕世宜《游红雨山房卧仙床》诗:“吕子日来游,名山倏已秋。琴书留客静,梧竹伴人幽。泠梦芸窗下,疏钟天际头。白云悟踪迹,万事一浮沤。” 林树屏《宿仙床》诗:“千竿修竹伴高梧,暮色萧萧到酒炉。一自仙床熟睡后,世间无地着残躯。” 黄河清《已亥游红雨山房卧仙床》诗:“石床坐对剔残釭,战罢名场兴未降。(家君秋捷,予与蒹秋皆被黜。)倚枕一蛩寒近户,卷簾明月远浮江。愁来空有壶堪击,身在宁无鼎可扛。与子相期非旦暮,不须洒泪湿西窗。” 僧凤超《仙床》诗:“道院疏钟月已残,野僧清梦未曾阑,须知山下高眠客,不及云间一枕安。”

邻霄道

登邻霄台道也,石阶数十级。国朝康熙间,邑人萧震建。

德 泉

在山南斗姥宫东,“金蟒穴”见《古迹》。其右也。国朝康熙十一年六月十日得泉,邑人萧震镌“德泉”见《石刻》二字,建亭见《名胜》其上。

倚天坪

在石天之南。国朝康熙间邑人萧震建,楷书镌“胎英”见《石刻》。二字。

百字碑

在石天之顶。国朝康熙间,邑人萧震摹唐八分书见《石刻》。共百字,因名。 萧震《由石天上倚天坪望百字碑》诗:“迟回临仄径,传是古闽山。春草年年绿,孤云日日还。乾坤尚未老,身世几多闲。欲到题名处,悬崖不可攀。”

岸 舫

在天秀岩侧。国朝康熙间邑人萧震筑,今废。

甬 石

在天秀岩侧,岸舫两旁石也。国朝康熙间邑人萧震名。

鹤 磴

在闽山光禄吟台西。道光三十年,邑人林文忠公则徐在叶亷访敬昌宅,放鹤于此。后人署“鹤磴”二字,题诗曰:“吟台四鹤舞蹁跹,引吭齐鸣立几前。似欲长叨亷吏俸,不思比翼上青天。” 郭柏苍《鹤磴》诗:“四向亭前冲天鹤,千年鹤骨应已槁。吟台西畔鹤磴高,鹤去人归磴亦宝。文忠头白返乡闾,乡闾瞻仰群遮道。名贤面目世共图,一霎游踪迹不埽。园林放鹤事寻常,林下清风怀二老。主人与客品相高,笼鹤放鹤鹤不恼。苔阶几曲上荔阴,此处闲行休草草。”

彭 石

在山上霹雳岩见《古迹》。北。道光间,邑人刘永松字筠川,侯官诸生,精篆隶,善骑射,工投壶。为郭柏苍篆书镌“彭石”见《石刻》。二字。 郭柏苍《彭石诗并序》:“癸已予辑《乌石山志》于红雨山房,刘生永松日夕过从,于山上题“彭石”二字,拜而祝曰:‘愿君得老彭什一之寿以成此书。’今刘生久已物化,而斯石黝黑如故。予行亦将与斯石别矣。冒雨重来,徘徊四望,不胜今昔存亡之感。海上烟云一敝袍,诸君先后闭蓬蒿。著书早岁难辞谤,策蹇衰年尚自豪。不尽斜阳送江水,独留片石听松涛。彭殇自古原蛮触,泪洒西风酬浊醪。”

瀍 井

在范公祠前。耿变时积尸井中,成为眢井。道光二十一年,邑人刘永松为非衣子林瀍篆书镌“瀍井”见《石刻》。二字于井口。 国朝林瀍《题瀍井诗并序》:“乌石山范公祠前有双眼井。耿变时,井中积尸无数。予与蒹秋、筠川同游。蒹秋曰:‘此非东涧西瀍耶?’筠川以予名‘瀍’,因篆书‘瀍井’二字,作图记之。海上三山数百岛,才人挂席此间游。三江五湖与天远,冥冥茫茫掉去舟。狂飚飞雨不可数,凌犯风涛涉险渡。何如井水日涓涓,乌山不变井不迁。东西两窍是谁凿,其象取诸涧与瀍。我笑命名符此井,爱我应来井畔镌。绘图更向井中指,知汝襟期淡如此。”

石 泉

在闽山光禄吟台南,三面楼阁接叠,中有古井,深不及丈。昔人署曰“丹井”,不知何据,并题诗曰:“丹就苏公别俗寰,尚留古井在人间。”当是误传此井为甘液井,误认苏舜元为仙人。光绪八年邑人郭柏苍淘井泉在磹上,于井中得二巨砖,皆楷书“文儒寿星”四字。按:此四字或闽山保福寺及法祥院中之一院宇,存以俟考。因篆书题“石泉”见《石刻》。二字于井口。 郭伯苍《自题石泉》诗:“楼台围住天如井,井中忽见楼台影。山间凿井工良难,创始况在石上攒。一片寒潭浸明月,霜天凛凛见毛发。夜半无酒且烹泉,甘冽实在九井前。长江大海汲不尽,一勺令我怀娟娟。”

沁 泉

在闽山光禄吟台前。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得泉于此,篆书镌“沁泉”见《石刻》。二字。闽山旧有茶泉。乾隆初年,盐商林日新凿而大之,泉遂涸。后日新宅入官,南路商周昌照买林屋,遂遗其处。昌子鼎犹述其事,今人指“野僧作台时,柱臼为茶泉”,误矣。闽山有泉,欲雨则泠然有声,注入于壑。后吟台右石泐仆于壑,居人遂穿池架桥于壑上,龟鱼游泳,泉水腥不可以茗。光绪辛巳,苍入居闽山,见两石间苔厚草丰,知有泉眼。中秋戊寅,泉从石上涌出,因名沁泉。 郭柏苍《壬午大旱题沁泉》诗:“九井棋布东西南,五月不雨泉犹甘。方井那苦邻右汲,百家鼎鼐力能担。石泉涓涓亦可取,小口敢受甀与甔。香井隐泉各院落,千株花卉日能堪。沁泉初涌吟台侧,石级盘曲入深潭。辘轳未歇水已满,花香露气深相含。主人自艳客争啜,柘罗铜碾日再三。百物手创皆不恶,不渴亦茗我何贪。久旱能使茶量大,可知七椀非妄谈。中泠惠泉曾屡试,真赝夹杂何由谙。惜哉陆羽不可作,闽山一勺谁来探。”

沁 园

在闽山光禄吟台前。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穿漾月池,以其土为山,层累曲折,植松竹梅杏杂木六十二株。 郭柏苍《沁园》诗:“尘氛去人远,松桧绕山深。隐几浮生梦,浇花济物心。塘间鱼屡跃,林静鸟低吟。时序自新故,冥然忘古今。” 又《癸未元日沁园》诗:“儿童腰鼓再三挝,曙入园林散夕鸦。料峭未能辞腊酒,清闲方许问梅花。不赀老叟将何用,无价春山已可赊。又自卷帘安笔砚,题诗代柬答年华。” 《再题沁园》诗:“晨曦照众卉,气象如少年。密叶与低花,各自尽其妍。少时乃忽忽,壮岁亦盲然。及其知贪弄,白发已垂肩。迟暮伤夙昔,丧谢怀安全。命酒不能饮,悽悽空流连。” 又《题沁园曙及亭》诗:“晓起老人健,新晴众鸟欢。无愁胸次远,得日海天宽。草色寒逾翠,梅花看到残。藏山茆屋底,容易对群峦。” 《偶寄尘游闽山沁园》诗:“低洼成山丘,瓦砾变池沼。惟此百株树,足以托众鸟。更得五亩池,莹然相环绕。我笑昔人愚,一览林泉了。方寸有化工,浅近乃幽窈。吟笔善体物,藻绘入芒秒。程公既不删,郭子实可绍。千年主宾欢,杯觞空扰扰。” 郭柏苍《闽山沁园记》:“门外有湖山有海,若园,本赘地也。古来记园者多矣。率皆自赞其园,并赞及园中之台榭树木,否则诉退宦之踪迹,夸游客之名望,一记之外,人与园且判为二。久之,主人善病,目不窥园。客至,洒埽而后入,婢仆淫亵其间,卒之以狐鬼而废。沁园以穿池之土叠小阜,取顽石扼径,使行者因折而复,间以杂树,漾月池三桥之水绕其左,光禄吟台、玉尺山,仆地数石贴其右,以本屋附近之岑楼、古树为映带。百步之阜,下睨,其巅阴翳若重冈复岭,陟其巅,乌、于及遥山皆与小阜作为宾主朝揖之势,盖用形家假远为近之法。七城烟树,他家景物可猎而有,主人寄耳目手足于园中,花之葩,竹之芽,鸟之交噪,鱼之出没,蚓之蜕树而为蝉,蚁之穴枯而蕴卵,丽于两间,变幻而成四时者,皆与吾游衍于无尽,而复以其余力跳远,披襟于风前,坦腹于月夜,庶几不负渊明“园日涉以成趣”之语。渊明一语抵人千百,吾之记恐不足以释渊明。杜少陵又云‘名园依绿水’,详味此五字,眼中且无园,何所谓记?沁园小也,日涉而大之,又假远为近,略得依水之意,挟陶、杜二语以为园、以游园、以作记,老无事事之人将作茧于此。不然,门外有湖山有海,若屐而造焉。园且赘,何记为乎?” 又《沁园花朝》诗:“朝朝看柳上吟台,池馆佳晨得屡开。花底歌残泉已沸,雨中灯尽月初来。(外孙女陈闺瑜姐妹剪采作灯球,连夕悬树阴间,雨过月上而灯不灭。)此身强健堪长夜,尔辈清闲合举杯。莫讶东皇无藻饰,诗成珠玉不须催。” 又《癸未樱筍厨日题沁园》诗:“藤棚豆架入烟萝,曲水回塘映浅莎。日出晚花看偶得,(予虽短视,近目力亦渐减。)雨过新筍数还多。修书渐觉旧交尽,涉世方知往事讹。造物与闲仍与健,(陆放翁句。)镜中白发任皤皤。”

敬节堂

在天后宫左。光绪七年盐法道翁学本饬令通省官运及西路商贩并各官帮、各县澳于黏引完课捐抽银钱按季周济城内嫠妇,立青石篆字巨碑详《石刻》二百三十九字于此。文曰:“闽垣绅襟所设敬节堂,捐款生息,矜恤嫠妇,法备额广。嗣后,乐善者各仿其事,计所得以定恤额,立某社某轩名目,恤嫠之举盛焉。近林茂才齐霄陈请盐务亦推广举办,予适理鹾纲,因札饬补用直隶州钱塘沈寿昌、库大使平湖朱之棨,谕令西路官运、商贩于黏引时,每包捐钱四文;县澳官帮于完课时,每百两捐银五钱;海户于报到之日,大海捐钱一千文,小海捐钱六百文,详明督宪香山何公璟,永远立案。与其事者,阳湖朱清泽、绥安王鸿谦、郡人郭柏苍、高福康、叶赞彤、廖骧、萨祖型、刘书铭、林贻恭、陈勋,总司给发者李茂才兰升,帮办稽查登记各事者郭晋、翁秉璋。光绪辛巳年,善化翁学本勒石于乌石山,陈铭书。”

同类推荐
  • 讥日篇

    讥日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治安文献

    治安文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

    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变纪略

    江变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岁除日奉推事使牒追

    岁除日奉推事使牒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邪王独宠:丑妃太任性

    邪王独宠:丑妃太任性

    第一次见面,“是朕最喜欢的小笼包!”第二次朝廷大典,傻皇赋诗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傻皇还吮着手指,满脸无辜的看着她,“是皇后教朕的!”明月满脸面条泪!万年阴人专业户,却被一傻子给黑了!“月月,不要走好不好?”面对他的泪水,她终于败下阵来,却没想到兜了个圈,这傻子居然……又坑了她!
  • 中外推理故事精选(上)

    中外推理故事精选(上)

    “中外推理故事精选”包括上下两册,精选了近百篇探案故事、探案小说,本套丛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权威性和完善性,是全方位展示国内外探案作品的经典版本,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好读物和收藏佳品。上册包括分析线索、剖析案情、计划行动、足智多谋、雄韬伟略的故事。
  • 创业,从一个小目标开始

    创业,从一个小目标开始

    在书中,作者开诚布公,既分享了创业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也袒露了自己的内心独白。最重要的是,你能得到一些只能在实战中才能获得的中肯建议和创业细节。每个人的创业故事都不同,成功也没有公式可循。而这本书将带给你的是一段特别的创业学习范本。你可以汲取到作者创业时所有成功的、失败的经验,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没有创业沃土的丹麦如何成就了一家伟大的上市公司?为什么作者会放弃舒适的生活而甘冒风险去追寻梦想?对于毫无管理经验的公司而言,如何融资、创建团队并处理好和合伙人的关系?…………读读这本书,去创造属于你的创业故事吧!
  • 经效产宝

    经效产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

    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

    健康的喂养方式是宝宝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从多方面入手,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喂养宝宝,让宝宝吃得更健康。主要内容包括:营养补充食谱、特殊时期营养食谱、特效保健食谱等。
  •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代娇宠

    一代娇宠

    世人皆说太监是没根之人,做事阴险毒辣,且在某事上变态,当朝九千岁朝朝(zhaochao)臣为甚,虽说绝世美颜,却令人闻之色变。她满堂小小宫女,不知怎的就跟这传说中的大太监朝朝臣做起了朋友,而且还是混的风生水起的,只是有一天有人却告诉她,她的未来夫君竟然当朝九千岁。满堂:不是说,太监是无根之人吗?为何这九千岁不仅有根,且夜夜凶猛?朝朝臣一脸笑道:传言而已,岂可当真!这是一个小宫女玩转天下的故事,只是一路上多了一个人陪伴。欢迎加入小说群,群聊号码:225100306
  • 山村老尸

    山村老尸

    “鬼、鬼、鬼抓人啦!”夏夜的宁静,被这一声喊打破了。古墓村邓家的院子里,人们像往常一样,围在院子里的大石桌旁,正吃着自家的稀饭。这声凄厉的哭喊,使大家放下了碗筷。“咚——”分明是一声水响,再听却没了任何声音。“快去洗了睡。”大人们开始催促小孩子。就在这时,远处黑影一闪,人们的心又悬了起来。眼见着那黑影越来越近,几个大胆的便迎了出去,一看,原来是个人。那人这时也已蹿到跟前,借着月光,大家一看,是傻子邓刚。只见他头脸全身都给糊满了稀泥,一见大家,便蹲到地上,浑身直打颤。
  • 裴伽纳的诸神·译言古登堡计划

    裴伽纳的诸神·译言古登堡计划

    《裴伽纳的诸神》收录了爱尔兰奇幻小说家洛德·邓萨尼的两部作品。讲述了时间开始前,居住在裴伽纳的诸神与人类之间的故事。这是一本蕴含爱尔兰风情的神话故事,我们看到命运之神和机遇之神的博弈;早晨和夜晚相遇;瘟疫偷偷穿过人群;神明牵着雪崩坐在山上……在这些故事中又蕴含了生死、信仰等哲理。如此不同,如此美妙。
  •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

    本书在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和舍勒的感受现象学的背景下,将其新创的道德意识现象学与佛教唯识学和儒家心学特别是孟子的良知学说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对道德意识的三种来源即内心的、外在的和超越的起源,也即对道德本能、社会伦理和神学伦理进行了区分和描述,尤其对道德本能之所以是自然本能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分析,以回答“我们为何以及如何意识到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