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3900000012

第12章

经。须菩提菩萨至不名菩萨 赞曰。次下离慢令证显第十三疑。由从初地离我得慢得二智故。乃至成佛能显清净妙大法身。欲令信行终满菩萨速入证道而证会故说长大身。令离自他我慢相心而为体证。而诸菩萨不能离慢而证道故。返疑无我。则无菩萨。若无菩萨则亦无佛。虽度众生严净国土。若如是者。何要发心修行行法而求法身。由慢故无智而不证道。由疑故有慢而不契真。今欲显彼疑慢之心故。说应如净心菩萨离烦倒慢成妙大身。无著约障慢执名离慢令证。天亲约遣疑情名显行佛不成疑。文下为四。告征释结。此初也。由必不遍真如法界妄怀慢故。谓度生等闻说实无有菩萨故。返疑行耶。都无所成。疑慢若生岂成行耶。如诸佛等得智离慢无我能等成长大身。严土度生自然成就故。则菩萨亦如佛等离慢证真成身长大故。言菩萨亦如是。若欲我当度众生者。由知我故。是自慢倒如何能得摄种姓智。见众生故。于他妄倒如何能得平等姓智。既由慢等不得智故。无妙大身。何名菩萨。故论颂云

不达真法界  起度众生意

及净佛国土  生心即是倒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非所以也

经。须菩提至名为菩萨 赞曰。此释义所由也。以于俗谛揽五蕴成。若于真谛都无名相。若俗若真。何有一法名菩萨者。恃何起慢言我度耶

经。是故佛说至无寿者 赞曰。此结会诸法非但菩萨无差实法。我明一切诸法亦然。人法二乘二俱无故。人法既空不应生会。若不尽此起众生会。则不得成妙身大身。是故不得名菩萨也。即由初地入见道时。离上别慢名为净心。心净得智名为证道。而经广明信行佛地。略说初地见道净心不明十地证净心者。经宗为明佛种不显佛果菩提。是其所绍发心。已知是能绍继举果令求广明佛地。地前虽修广身令学。若入见道十地自成克绍佛果成种不显故。略十地而不广明。由此名为金刚般若。以初后中阔狭异故

经。须菩提至不名菩萨 赞曰。上明第二净心地竟。次下第三显如来地。即十八中上求佛地八中第六究竟住处。前明地前及后心地。今辨果德令欣求趣。即举佛身六种具足。令十地位菩萨。上求据能求人名为上求佛地住处。约所求果名为究竟。及如来地六具足名如前配列。总显佛果依正二执。佛果必有依正报故。初一依报。后五正报。为成依报先明净土。正报之中三业必以知为导故。先明知见。三业之中身为所依故。先明其相好。二具相为表德令人敬德而会佛好为严身令人爱慕。而亲近利他中胜。先明好身相为好依故。后显相语利他胜故。先明之心为益本故。为后辨且初第一国土净具足。即在显前行何不成疑中令修佛果圆满土行。文中分四。一举执显非。二征非所以。三正显严土。四结真菩萨。此初也。菩萨若求佛果依报应正修行无相定慧。除彼二执而作真严。若言我当是人我执庄严佛土是法我执。二执既起不证于真。即非心净。何能严土。言我严者非菩萨也。故前颂云。及净佛国土生心即是倒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非所以也

经。庄严佛土至是名庄严 赞曰。此正显严土也。此中若欲真严土者。即非有相能所庄严。若离能所无相严者。是名庄严。是真严故。便能具足四身净土。是故此文名土具足。前余地前小念修道。今令地十等以具足故文似重。与前别也

经。若菩萨通达至真是菩萨 赞曰。此结真菩萨。不言我能是达生空无所严相。是达法空如来说为是真菩萨故。论颂云

众生及菩萨  知诸法无我

非圣自知信  及圣以有知

真菩萨者能知自身及众生身。皆无有我非圣菩萨。当以自智信无我法。次及圣位以有圣知不通达耶。即显有执不达二空非真菩萨

经。须菩提至有肉眼不 赞曰。次下第二无上见智净具足。显第十四佛无能见令称实求具足知见。前令求佛依报净土。土体通情与非情。即是菩萨所用所化七珍为实。是所受用。其中众生是所化利。若无知见谁受化耶。是故云由见净五修智净六通及所依福。方能了达色非色等而为受用。亦知众生心行差别而为济利。亦能无尽令他爱乐常宁化导。而诸菩萨志乐求佛无上见智。闻前所说不见诸法名为诸佛。遂疑如来恐无见智。今说佛有见智具足下彼疑心今欣求趣。无著约有所求之果若见智得具足。天亲约显疑今求名说佛无能见疑。文下为三。初明见净具足。次明智净具足。后显福德具足。鉴照名见。既显名智。可爱名福。离障圆明名净具足。见净五眼即下为五。一一又二。初问后答。此初也。问肉眼破肤四尘名之为肉清净五报依照名眼。若诸愿共未得通者。除转轮王。唯见近处欲相无明障内之色离业报障方能成就。若诸菩萨自为导此身心故。见众生者。生怜愍故。初修成之。然随大小见百由旬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由有障故不见他方。若在佛身色即是智理即是事。一即一切。见因法界无障碍故。以是清净无漏色报利他善报之所见障肉边亦名肉眼。今欲显佛具此见净故。问善现如来有不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赞曰。此答也。佛离诸障能益自他平同凡夫亦五义。五所生净色无漏肉眼。若无此者非具足故

经。须菩提至有天眼不 赞曰。此问天眼也。先举净虑名之为天。因天而照故名天眼。然此天眼有报修得。若顺静虑引色界中所尽净色名为修得。若生天中业因所生法净色报名为报得。此二天眼闻能征见欲约外色而其尘近。即有差别。若愿所得见四天下罗汉辟支。小大渐次见小中大三千界色。菩萨为离前肉眼过欲惠知彼六趣。诸本论修天眼。其最小者见百由旬。乃至最大见十方界。诸天二乘所不见色。及见三世染净因果。若在佛身。是真天眼以无二相见一切故。今欲显佛具此见净故。问善现如来有不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赞曰。此答也。以佛过去具足离修。于现果德常在三昧。能利自他观无尽境。有报修得真天眼也

须菩提至有惠眼不 赞曰。此问惠眼也。简释染净名之为惠。能照真理即名为眼。三乘圣者随证二空解真之智以为惠眼。前之天眼未离虚妄。菩萨欲知诸法实性成就真故出生死道。及欲今生离虚妄者为救济故。次修惠眼。若至佛身一即一切障以一智见通理事。约照理边亦名惠眼。今将显今此故问有不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惠眼 赞曰。此答也。由佛离相即色观云遍证诸法真如理性故。佛世尊有惠眼也

经。须菩提至有法眼不 赞曰。此问法眼也。众生报性名等称法。后智照达名之为眼。大乘因果照二空。如由此复能发俗。后智能知众生报性差别。及能照解名句等法。逆所观法名为法眼。若唯惠眼于法无知。便同二乘不能普利菩萨。为知众生报。欲及度生法故修法眼。若至佛身虽即照理。约达俗边亦得名有。将显今此故为问起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赞曰。此答也。佛既体真通达诸法。何报欲而不了。何名句而不知。利他之最是法眼也

经。须菩提至有佛眼不。赞曰。此问佛眼也。觉道圆满故称为佛。普观理事故名为眼。佛眼有二。一总二别。总谓揽前四眼。所成如四河流。总聚名海。别谓佛身。以一切种无功用智而为体性。前之四眼名别。因位未通离障见境未周自利利他。尚犹贱劣等令圆胜故修佛眼。今将显佛令此见净故。先问起如来有不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赞曰。此答也。超前因位通显无知理事双融故有佛眼。前诸住文不立胜义。此皆言有不言非者。此与智净既同住处以后彰前亦同解也

经。须菩提至说是沙 赞曰。下明智净。前之见净能照惠体。此之智净能照智用体用别故。无著下二用不离体。天亲合一即由见净能发净智。既释众生心行差别。令彼之心离诸散乱。证真境故名智净住。文下为三。初举智所能。次明佛能知。后征释所以。初中复四。一因河辨沙。二因沙数界。三因果说生。四因生说心。此初也。如来依俗欲显数多事理智心故。说如是此如起信空无边报

经。须菩提至宁为多不 赞曰。此因沙数界也。如起信论空无边故界无边也

经。佛告须菩提至所有众生 赞曰。此因果说生也。亦如起信。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也

经。若干种心 赞曰。此因生说心。亦如起信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若干种者重知二种。一者染心。即是凡夫共欲之心。不能修初四念处故。于常乐我净体上而妄执为常乐我常而生爱护。二者净心。即二我者离欲之心。不能修真四念处故。于自佛性常乐我净真实体上而倒执为非常乐等。以求出离故。天亲论法真念处更名常住不动根本名异义。皆法真说故四念处有其二种

经。如来悉知 赞曰。上明所境。此显能知。知有二。一于染净而悉知之。二于染净悉知是倒。故论颂云

虽不见诸法  非无了境眼

以见彼颠倒  种种颠倒识

以离于实念  不住彼实智

是故说颠倒

经。何以故 赞曰。下释所以。于中有四。问答征释。此初也。非但境多而心难见。能悉知者何以故也

经。如来说诸心至是名为心 赞曰。此答也。如来说此染净诸心。于俗谛门少为非住四念处心。于真谛门住非住心不可得故。但是俗谛假名染净。颠倒之心若取心相独囗生碍。于一心念尚不能知。由见诸心不为非心。得真理故能通知也。此同起信应引说之

经。所以者何 赞曰。此征也。既说为心复说非心。何所以者

经。过去心至不可得 赞曰。此释也。然心能变境。境复生心。心境相因而成缘相。若缘过境名过去心。若虑来境名未来心。若取现境名现在心。三世之境既离心无已灭未生妄无住故。故三世心已灭未生亦妄无住。皆不可得故。说诸心为非心囗

经。须菩提至得福多不 赞曰。智见净中福德具足。显第十五福德非善疑。令修佛身具足福德智。为能导引生福故。福为所依能资智故。若无福者知见何依既不能居。前之净土亦不能感。后相两身为成。前后假真福而诸菩萨不能了心。皆为非心离颠倒故。返疑福德亦是离倒。作是疑云。若说染净心皆倒者。依心修福亦是离倒。既非善何要修行。由执故不离颠倒之因。由疑故不修离倒之福。今欲显彼疑执之心。令其修行离倒之福故。显离相福德甚多。无著约离执而修福名福德具足。天亲遣疑而知善名显福德非善疑。文下为三问答于成。此初也。以离颠倒无住之心。而以七宝奉施如来。当得佛身福德自在。以是因缘福宁多不

经。如是世尊至得福甚多 赞曰。此答。以如是等无住施缘。当感佛身其福甚多

经。须菩提至得福德多 赞曰。此释成也。若住三轮执实有福心。既颠倒福有限量。不说福多。以无相心所修福德。能与佛智而为根本。非是有住颠倒福故。我如来福德多故。论颂云

佛智惠根本  非颠倒功德

以是福德相  故重说譬喻

经。须菩提至具足色身 赞曰。次下第三随形好身具足。显第十六相好顺佛疑。令修佛身圆满。身业前既学佛严净佛土修胜智见鉴照理事。次便严佛所有相好。然佛相好从法身起。真德无限相好无边。皆如真体周遍法界。由此名为相好具足。故说身有无量色等不成就者。应观法身。法体若成相好亦就。然诸菩萨于出观时有执心故。随其行位所见相好执为定实。既示体真返生疑念。既说佛以无为得名。云何诸佛成就相好。既成相好应非无为。佛若无为相好非佛。宁求相好观法身耶。不观真故。虽修而不具足。由怀疑故。后不修相好。今欲显彼疑执之心。令观法身。成相好体得真体。已相好自故。显不以相好见佛。无著约体真而修学名相好具足。天亲就遣疑而上求名显相好非佛。天亲以同是身业故。合说显疑。无著以相好有殊。乃开二具足。此随好中文分为四。问答征释。初问意者。欲具随好应观法身。法身心随从应化具足。随好色身见不。答征可见。不烦再举。释之意云。如来所说应化随好以为具足。佛道身者。但随彼位散心所见即非法身。恒沙性德所起随好具足色身。若能离相观佛法身。所成圆满真随好者。是则名为具足色身。虽相及好皆是色身。而以随好配色身者。别德总名犹如色处。以非秉着但名为色。如彼四蕴非表示故。但总称名此亦应尔

经。须菩提至诸相具足 赞曰。次显第四相身具足。故非秉着。但名色身相既秉着故。别标举生起义意。显彼疑情问答征释。一准随好但相好殊而文别耳。此相及好既依真起。虽不离真非即真体性相别观不可为无。即性而观不可为有。以离法身既无相好。故此相好非不是佛。既对法身非无非有。是故不应定执求也。论依此义而说颂云

法身毕竟体  非彼相好身

以相好成就  非是法身故

不离于法身  彼二非不佛

故重说成就  亦无二及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美女专案组:车模谜案

    美女专案组:车模谜案

    清纯车模被人杀害,生前生性轻浮,男人无数,嫌犯遍布全国,凶手是谁?是初恋情人A,还是图谋不诡的B,是疯狂追求她的C,还是那个神秘的干爹D?深入追踪,发现所有人都有作案动机,所有人都在说谎,美女专案组被人戏称为搞笑六人组,真的能抓到凶手吗?(作者群:182547533)
  • 山菊淡淡

    山菊淡淡

    收集了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迄今发表在报刊上的短篇小说、散文、杂谈、诗歌以及一部分政论文章,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大致上勾勒出作家在繁忙的行政事务之余,秉烛夜读、伏案创作的生命风景。然而,当我们走进这些林林总总的作品织成的艺术长廊时,就从中把握了一条穿越岁月的红线,这就是一个作家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艺术使命感。
  • 养大总裁做老公

    养大总裁做老公

    熬夜工作猝死的林慕清眼睛一闭一睁,回到了母亲刚刚去世的时候。这个时候,她还没有被所谓的亲人骗去所有的遗产,也没有因为没钱,而失去追逐梦想的权利。这一世,所有欠了她的,都要给她还回来。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她遇见的那个孤儿,怎么越来越像她上一世的总裁大人。喂,我把你养大,教你做人,你不要忘恩负义,不要凑过来啊!我不想和你亲亲!
  • 刀锋之白虎傲啸

    刀锋之白虎傲啸

    主角龙城在一个机缘巧合下,和自己所厌恶的刀进入了一个人和武器共存的世界,每个人都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神兵利器,通过不断地战斗,开始明白手中那把刀的意义,也开始改变对那把刀的感觉。
  • 火石榴

    火石榴

    徐开山去济南省立医院做检查的时候,查出是肺癌晚期。给徐开山做检查的,是他女儿梅竹的同学。“回家顺着老爷子的性子,想吃啥吃啥,想玩啥玩啥,让老爷子过好每一天。”“没有最好的治疗措施?”“不告诉老爷子真实病情,保守治疗,也许能活个一年半载。当然,得看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梅竹表现得很镇静,她的婆婆就是肺癌去世的。她把CT片子藏在后备箱里,把去药房取到的中成药和西药检查一遍,凡是带着“治疗肺癌”几个字的说明书,统统丢到垃圾桶里。药瓶药盒上带这几个字的,她都用圆珠笔涂成蓝色。
  • 学园都市的雪花之盾

    学园都市的雪花之盾

    穿越到魔禁世界,人性的光暗,科学魔法两侧的冲突,身为“原石”不可能置身事外......一方通行是我妹夫,垣根帝督是我的赝作者(手动捂脸),御坂美琴是我...(??),麦野沉利是我组员,食蜂操祈是我秘书,削板军霸是我小弟。至于那个第六名......不好意思,我也在找。
  •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内容简介:作为女人,懂得一点心理操纵之术,不仅可以让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态,从容地面对一切,更可以驾驭人心,让他人为你所用。如果你希望改变自己的不良心情或者不利处境,如果你想知道那些成功者是如何运用他人的能力的,可以看看《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了解对方想听和不想听的、想要和不想要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以及对方担心的、顾虑的等,如此便打开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人的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参与社交活动,练就读心术,才能成为交际中的王者;在社交中运用心理操纵术,能够让你读懂人心,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成为人际博弈大赢家。
  • LITTLE NOVELS

    LITTLE NOVE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雷皇

    雷皇

    一场突变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走上修真的道路。艺成下山,携神剑雷羽,御天罚奇兽走过白山黑水,游遍云峦仙境。他不再是寒烟渡那个懵懂的少年,而是正道中的天纵奇资。天地浩劫,魔乱大地,一条坎坷的修真之路,但到最后结果会是什么呢?佛法道决,邪道妖人,法宝凶兽都难脱雷煌天罚。到底孰对孰错,到底谁正谁邪。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回首时误天下苍生,救天下苍生……
  • 游穴调查组

    游穴调查组

    一件离奇的命案让两名年轻的刑警遭遇重重困难。两名神秘莫测的考古队员受命相助,却让一行人陷入种种诡异之事。隐匿在他们周围的算命先生和道人不知是敌是友。墓中的壁画和九鼎又让他们发现了历史上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两位刑警办案人员深感他们似是离凶手越来越远,却又离真相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