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7000000008

第8章 行住坐卧勤施功(1)

自性佛道誓愿成——如何皈依佛教

怎样皈依佛法僧三宝

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课。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即使上香礼拜、严谨课诵,也只是一个对佛教尊重而有兴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这就好比是学校里的旁听生,即使学习非常努力,没有办理正式的入学手续,也不能算是学校的一员。皈依三宝是确定信仰目标的表示,皈依以后,就表示从此信奉佛教,成为三宝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他宗教。

对于三宝,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弘一法师选取了常人最易了解的说法进行了介绍:“佛者,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诸佛是也。法者,为佛所说之法,或菩萨等依据佛意所说之法,即现今所流传之大小乘经律论三藏也。僧者,如菩萨声闻诸圣贤众、下至仅剃发被袈裟者皆是也。”三宝的“宝“是一种比喻,用来彰显佛、法、僧的胜德。拥有金银、珊瑚、翡翠等俗世的珍宝,能使人们物质生活不匮乏;仰仗佛、法、僧等出世间的珍宝,却能使人们脱离生死轮回,解脱精神上的苦楚。

皈依是投靠三宝、依靠三宝,请求救护、从而得解脱众苦的意思。人世艰难,人们都需要帮助才能走好人生的路。小时候,人需要依靠父母,生命才得安全;白发苍苍时,要依靠拐杖,走路才能安稳;在黑夜中前行,需要灯火才能避免摔跤;在大海远航,要有指南针才不会迷航。佛教认为,世间上邪魔外道、坏人坏事很多,三宝如父如母,有了三宝做为依靠,生命就有了安全的依靠。

皈依三宝有一定的仪轨,首先必须在寺院请住持或其他戒行深厚的僧人做皈依师,经过请师、开导、请圣、忏悔、受皈、发愿等程序而成为合律的皈依弟子。

在家信众有皈依愿望的,先要到寺院的客堂,拜访知客师,讲明自己的愿望。知客师将受皈者带到维那师处,再由维那到方丈禀告大和尚。大和尚即命人在法堂或方丈敷设法座,备好香花灯烛等。受皈者一人持香,随两位手执引磬的引礼师来到法座前,一旁站立。大和尚礼佛对座,维那吟唱香赞,唱毕,受皈者闻磬声至诚顶顶礼三拜,长跪合掌。大和尚先为受皈者取法名。维那代受皈者请大和尚做三皈本师,受皈者三请三叩首。

大和尚同意做三皈本师后,即为受皈者讲开导。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耶舍父亲受佛陀三皈,讲到五种三皈的区别,再讲三宝和住持三宝等,言词很长。最后要进行如下问答:

大和尚说:“汝等听我语,能解否?”

受皈者回答:“能解。”

“如法受持否?”

受皈者回答:“如法受持。”

仪式进行到这里,开导完毕。

大和尚接着说:“汝等既能如法受持三皈,应当请十方三宝作为依怙之尊,一切万灵作镇严之主。”于是,大和尚起座拈香,受皈者肃立合掌,专心作观想,随大和尚以香花迎请法界诸佛菩萨前来证盟受皈、迎请各位神灵前来监坛护戒。

受皈者在大和尚的开导下,观想佛法的广大,自身的渺小,生大惭愧,生大怖畏,乃长跪合掌,求哀忏悔。受皈者随大和尚念道:“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

受皈者求得忏悔后,罪业消除,身心清净,决意断恶修善,利济众生,对佛至诚顶礼,接受皈依。皈依的主要内容为:尽形寿皈依佛,皈依如来至尊等正觉;尽形寿皈依法,皈依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尽形寿皈依僧,皈依清净福田僧。

皈依三宝仪式结束,受皈者心身有所寄托,感到世间众生未度苦谛、未解集谛、未得灭谛、未安道谛而发出“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发愿后,大和尚勉励受皈者“愈坚宏愿,愈增深信,谨守修行,慎勿退失”。功德圆满,受皈者礼谢大和尚三拜。维那领诵《回向偈》,祝愿受皈者功德殊胜。

滴水佛音

1、皈依三宝后的注意事项

(1)皈依三宝不是一时的崇拜,是尽形寿的信仰,是一生的。

(2)皈依三宝以后仍可以敬神、祭祖。因为皈依与拜祭祖先是不同的,皈依是一生信仰的归属,拜祭祖先是对祖先表示尊敬、礼貌,寄托哀思,两者并不冲突。

(3)皈依三宝并不一定要吃素。不皈依的人也可以吃素,皈依的人也可以不吃素。皈依不是受戒,所以没有戒条的约束。皈依是宣誓自己终生信奉三宝,不改变信仰,与吃素没有关系。

2、四弘誓愿

(1)众生无边誓愿度:菩提心以大悲为体,所以先说度生。

(2)烦恼无尽誓愿断:愿一切众生,皆能断无尽之烦恼。

(3)法门无量誓愿学:愿一切众生,皆能学无量之法门。

(4)佛道无上誓愿成:愿一切众生,皆能成无上之佛道。

皈依佛法不等于皈依一法师

有人曾问弘一法师,现在的人皈依三宝后,动不动就说自己皈依了哪位师父,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弘一法师解答说:“不然!以所皈依者为僧伽,非唯皈依某师一人故。”信众所皈依的是僧众,并不是皈依于某一师父。法师还举了蕅益大师的话作为旁证:

“皈依僧者,则一切僧皆我师也。今世俗士,择一名德比丘礼事之,窃窃然矜曰:吾为某知识、某法师门人也!彼知识法师者,亦窃窃然矜曰:彼某居士、某宰官皈依于我者也!噫!果若此,则应曰:皈依佛、皈依法、结交一大德可也。可云皈依僧也与哉!”

僧是三宝之一,指信受如来教法,奉行其道,而入圣得果者,或指信受佛法,修行佛道的团体。皈依了三宝,就是皈依了众僧,世间的僧众都是信徒的师父。一些人出于虚荣的心态,时常炫耀自己的师父是某位高僧大德,是错误的。佛门中人也难以免俗,一些修为不佳的僧人会向人炫耀自己是某某名人、某某高官的师父,这也是不正确的。皈依佛、归依法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拉拢关系网,也不是为了认识声名显赫的人,怎么能动辄把师父的名号挂在嘴边呢?

当然,也有一些信徒犯这样的错误并不是出于虚荣,而是出于世人对此常有误解。很多人并不清楚三皈依所皈依的是僧团,而具体的僧人只是作为僧宝之一代表。好比每年都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但是不可能全国人民都去中南海参加会议,所以就选出了代表,这些人代表着人民,并是全体人民本身。皈依仪式中所拜认的师父,是代表了僧团接受信徒的皈依,并不能说信徒所皈依的是这位师父。一些僧侣误以为皈依僧宝即为皈依某一僧人,更为袒护自己的师父与其他僧侣信徒发生龃龉,由此因引起诸多诤端甚至拉帮结派,这完全是违背了佛陀的本意,偏离了皈依的意义。

从佛法的角度讲,如果说所皈依的是某位师父,那么皈依的就是这位师父的色身。色身是无常之物,皈依无常,就是皈依外道,就不能说是皈依了佛、法、僧三宝了。再说佛法本来便是依法不依人的,去依人而不依法显然是与佛陀的教诲相违背的。所以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说拜某人为师,或者说依止某人为师。

平时大家总说皈依某某师父,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要改也难。但是自己要明晰其中的含义。比如说“晒被子”,大家都知道是把被褥拿到屋外阳光好的地方去晾晒,但一说到“晒太阳”,谁都明白是人站到太阳地儿里去被太阳晒,而不是把太阳拿到屋外去。再比如说“救人”和“救火”,同样一个“救”字,意义却完全相反。错的东西成了习惯没关系,重要的是一定要知道其正确的含义,不要让字面的错误误导信仰。

滴水佛音

1、外道佛教自古以来,统称异教徒为外道,此一名称并非轻侮之意,因为佛陀在各经论中,都说佛法在自己心中,不向外求;中国禅门也说:“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可见佛法即自己的真心自性,若在此以外谈法论议,都是心外求法,故被视为“外道”。

2、虚空藏菩萨又作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等,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虚空藏菩萨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其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如愿满足世人的需求,使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名。

3、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地藏菩萨曾发出“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使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获得救度。地藏菩萨道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

虔信之心敬三宝

世人恭敬三宝,却鲜有人知敬三宝的方法。弘一法师曾在泉州大开元寺专门为信众讲解过这方面的知识。

佛、法、僧三宝是相对抽象的三个概念,在敬三宝时要把它们落实到实物上。弘一法师说三宝“其义甚广,今惟举其少分之义耳”。

佛,指佛像而言,这个范围非常广,不仅包括我们常见的陶瓷的佛像或是石刻的佛像,木雕的、泥塑的,都在此列,甚至画在纸上的佛像也属于这个范畴。

法,指各种经书,无论是手写的还是印刷的,都算在内。

僧,泛指出家修行的僧侣。

信众平时礼佛时要庄重,要提前洗手、漱口,至诚恭敬,缓缓叩拜,绝不能为了凑数而草率地拜,宁可少拜。佛几要保持清洁,供香端直,供佛的食物,要精心烹调,做到能食用的程度。现在有些人拜佛时把没有烹调过的食材直接摆放上去,是对佛的不恭敬。供佛的时间也应注意,尽量在中午以前。僧侣是过午不食的,供佛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供水果的时间于供养饭食是一样的。

供养的东西不要放太久,要时常更换,防止腐败变坏污染佛龛。供养后的食物是可以吃的。地藏经说:“复次长者,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未斋食竟,及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未献佛僧,勿得先食。如有违食及不精勤,是命终人,了不得力。如精勤护净,奉献佛僧,是命终人,七分获一。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这说明饭食要先要供养,供养后自己也能吃。

如果是纸画的佛像,可以把佛像精心装裱,或是装在玻璃框里,既可以防止落上灰尘,还能防止飞虫粪便的污染。陶瓷或木质的雕塑也要精心保护,小一些的可以放入玻璃佛龛,体积大的应该做宝盖罩上,并且不时的要擦拭佛像上的尘土。

读经时也要遵照规矩。展卷前必须洗手、漱口、拭桌子,衣服要整齐,仪态要严肃,与礼佛时无异。展卷如对活佛,收卷如在目前。勤读佛经,日夜不忘,能有非常殊胜的收获。

佛经要多读,也要注意爱护,翻页时要用指腹轻轻的翻,不要弄脏了或是折角。需要做记号的时候可以夹书签。即使佛经残缺不全了也不能烧毁遗弃。另外,有些人喜欢把经书放在卧室,睡眠前后都读上几页,那样睡觉时不要忘记用干净的布把经书盖上。

在供养僧时要注意,不能专挑高僧大德供养,要对一切僧侣生平等之心,普遍供养。这种广博的心态能使人获得极大的功德。

信众要对僧侣恭敬。凡事剃发、身披袈裟者都是佛陀的弟子,在家的信徒看到了,一定要尊重。除了诵经、生病、剃发、工作的时候,见到出家人经过要起立示礼。如果你听说出家人有什么过失,不要随便到处宣扬,这是佛陀在世时痛诫的行为,一定要谨慎。

此外,师父们吩咐的事情,要尽力办好,不可麻烦师父拿东西、带东西,比如现在佛法交流的机会比较多,有人知道师父要出国,就请师父帮忙带外国的免税烟酒、化妆品之类的东西,这样做不仅不合体统,还很不合理。

弘一法师介绍的敬三宝的方法基本就是这些。在敬三宝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难题不知如何处理,只要秉有一颗虔信的心,全心全意做好即可,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

滴水佛音

1、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观音菩萨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

2、大势至菩萨又称大精进菩萨,简称为势至,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根据《观无量寿经》记载,大势至菩萨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间众生,使众生能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量,威势自在。因此,大势至菩萨被认为是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处天地震动,保护众生,免受邪魔所害。

同类推荐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佛海中的摆渡

    佛海中的摆渡

    我们经常听到或读到,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可以改变周遭的一切。从客观上来说,外在的一切并没有改变,我们仍然是原来的自己,因为心灵的修行改变了我们的观点及看法,所以一旦心灵产生了变化,世界的一切也随之改变。可以那么说,世上一切的根本都在于心性,心灵的修为是至高无上的。佛陀教诲的奥妙就在这里,一切都在改变。
  • 圣经故事轻松读

    圣经故事轻松读

    创世的故事告诉我们神怎样用话语从混沌中创造了有序的世界,因为“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所以人们称上帝为“造物主”,人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物质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圣经用“起初,神创造天地”一语概述了创造者、被造物和伟大的创造作为,简洁地描写了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怎样从混沌空虚中将光和暗、天和地、陆地和海洋分开。在造物主的眼中,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十分美好。他使万物布满天空、陆地、海洋;他安排日、月、星辰的运转;创造飞禽、走兽和水中生物,最后,他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热门推荐
  • 创业改变命运

    创业改变命运

    创业改变命运,作者郭瑞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本书是关于教你如何成功创业,改变自己人生的专著,书中列举了马云、史玉柱等人的成功故事。从这些成功创业者的故事中,我们需要获取的,不是迅速致富的宝典,而是传递给自己一种自我努力、发愤图强的精神动力,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向着灿烂和辉煌迈进。
  • 娇妻请入坑

    娇妻请入坑

    (搞笑虐渣,厚脸皮追妻)“都湿成这样了,还不让我进去?”某男焦急地说道。“我洗澡,你进来干嘛?”她问。“你忘了带衣服进去了,掉水坑了不用换一下衣服吗?”她发现掉的不是水坑,而是他的坑!原本她只想做个低调的卧底,出师未捷叫了个牛郎,醒来后没钱给,给了一条价值500的银链,肉疼,留个纸条:你就值二百五,剩下的二百五下次消费。然而,她后悔了,他根本不是牛郎,而是国民老公。剩下的二百五他追着她消费(脸呢)!她逃不出他的五指山,他就是那宇宙之王,哪儿都是他的地盘。终于,她怒了,打电话过去:“季狄深,那么厉害你咋不上天呢?”“抬头。”她感觉头顶一个巨大的阴影——直升机!求她内心的阴影面积…
  • 君子不度郡主尘

    君子不度郡主尘

    君子与帝皇,怎么能够踏足九哥的领地。九歌!一代娇女。
  • 那时年少

    那时年少

    本书以真挚的感情、真实的细节,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过去十年的成长和爱情故事。2000年,大四毕业生苏扬每天上网、写诗、恋爱,过着没心没肺的快乐生活。对于未来,他毫不担心,坚信可以凭自己能力成家立业,和深爱的女友过着比糖还要甜蜜的日子。毕业后,苏扬成了一名标准的蚁族,生活比想象的要艰难得多,他白天到处推销,晚上蜗居地下室,工作接连被炒,每日面对嘲笑。那个发誓不离不弃的女孩也以长大为由,和他说分手快乐。苏扬终于明白自己很傻很天真,可生活还得继续,他只能与自己较劲,和生活死磕。
  • 自信的树立(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自信的树立(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灵界

    灵界

    他父亲是灵界至尊势力的一名天之骄子,但因为某些原因被打落凡尘,修为尽失,成为一个废人。他母亲是至尊势力冰灵宫圣女,将来要嫁给升龙阁第一天才。路钧偶得灵界一位至尊遗骨,融入己身,得传承,战八荒,震慑九天,打上至尊势力,为父亲报仇,找回母亲的记忆,杀仇敌,成就灵界掌缘生灭。
  • 下堂妇

    下堂妇

    第一卷人生若只如初见一次意外,来到里朝,成为荆家四小姐。为了荆家女子的责任,为了荆家女子的一世荣华,被迫参与东方无涯的选妻宴。面对东方无涯的鄙夷,东方无涯的厌恶,不以为然。受到东方老爷的喜爱,成为东方家的未来主母,却惹来三姐猜疑,四姨娘的报复。幸而东方无涯的医术,才能化险为夷,也有了心动。大姐夫欧阳风的暧昧,为以后的种种埋下种子……第二卷花逝明明知道东方无涯心有所爱,却仍然是失了心、动了情。初入东方府,东方府遭遇敌对商贾的打击,被下人在背后说我是扫把星,他却会帮我谴责下人,难道他也开始心动了吗……痛失孩子,庄启昇的安慰,又意味着什么?轻烟的到来,对我的种种刁难,在东方无涯眼中,成为了默认。轻烟差点流产,为了给孩子名分,一纸休书,我被休弃……难道,我终究逃不过背叛的命运吗?我认了命,从此淡然生存。却没想到,死于东方无涯之手……第三卷蓦然回首重生,忘记自己的身份,快乐的生活,遇见欧阳风,逐渐想起以前种种。我要复仇,我对自己说……为我那未出生的孩子,为了我曾经的生命,我不介意化身恶魔,搅乱一切!在复仇过后,面对东方无涯的悔恨,欧阳风的默默支持,庄启昇的深情,我又该如何选择?第四卷结局篇东方家的家破,鲜血在庄府别院开始蔓延看着满目疮痍,我只觉得有些荒凉这样的结果,当真是我要的吗?
  •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蓦然回首只为卿

    蓦然回首只为卿

    她无意在这异世停留,所以无论在多少是非之中,依旧将心缩在一方天地中,潇洒肆意,以看剧人自居,以为可以保持这样,找到回家之路……可是是谁在她耳边低喃:“你休想在将我的心搅的一团乱是离开,我不许,你便不能,永远不能离开……”又是谁,在她经看不清自己的时候,固执地守在她身边,一遍一遍的呢喃:“小傻子,无论你变成什么,在我眼中,你永远都是那个和我相依相偎的小傻子”,冷陌如他,却偏偏逼她入戏,纯真如他,是她无法触及之温暖,她是否还能坚守初心呢?
  • 大明帝国之征服全球

    大明帝国之征服全球

    穿越木匠皇帝,小冰河已无法避免。平内乱,搞建设,练新军,征全球。----------穿越小说,开疆扩土,万人敬仰。都是小事。怎样才能让一个国家强大?怎么才能让一个民族富强?教育,工业,土地,商业,法律,信仰,慈善。也许这里你会有所顿悟个人观点纯属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