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4200000010

第10章 婴儿的成长发育(4)

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大自然是给孩子们上得最生动的一堂课。它仿佛是指南针,确切地告诉孩子们应该找寻的方向。同时,它还教会了孩子们使用语言的技能,随着年龄的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也将逐步提高。我们必须知道,人的心理变化一步步实现的,因为有些基础是在敏感期就一点点发展起来的,绝非一蹴而就。

内部秩序

儿童的秩序感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我们都知道,儿童对于自身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知可以称为外部秩序。而自己身体与他们每一部分相应位置的认识,便是所谓的“内部秩序”。

很多实验心理学家热衷于对于人体内部秩序的长期研究。通过研究他们认为,这存在一种使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所在的不同位置的肌觉。这种肌觉需要有一种特殊的记忆,可以叫它为“肌肉记忆功能”。这种机械的解释完全是基于意识活动的经验做出的。比如,假如我们伸手拿到了某样东西,这个动作能够被感知到,还可以保存于我们的记忆中,而且可以重现。由于人们具有运用自如的经验,因此我们能够随意活动自己的两只胳膊,向着不同方向转动。但实际上,儿童显然已经经历过了对于自己身体各种姿势的高度敏感期,这个时期远在他能自由地到处走动和具有任何经验前面。也就是说,儿童具有的与他的身体的各种姿势和位置有关的特殊敏感性早已经被自然赐予了。

那些理论是以神经系统的机制为基础,敏感期却是与心理活动息息相关的。敏锐的观察力和心理冲动为意识活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它们是自发的产生一些基本原则的源泉,同时,这些基本原则构成为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这样很自然的为心理的发展所需的潜意识和经验提供了条件。相反的,正是由于周围环境对于孩子这种创造性的阻挠,才更加清晰地说明了这种敏感期的存在于他本身所具有的敏感性。儿童在这种情况发生时会变得非常的不耐烦,就像预示着一种疾病的到来。假如这种不良的情况持续下去的话,就有可能给治愈这种疾病的尝试造成障碍。说来简单,障碍排除掉,脾气没了,疾病也好了,这不是很明显地揭示了产生这种反常现象的根源吗?

记得有一位保姆曾经告诉我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她是一个善良且贤惠的英国妇女。她找到了一位能干的替代者,因为她要暂时离开她为其工作的那一家人。这位替代者对这份工作掉以轻心了,于是她在照料小孩洗澡时碰到了麻烦。只要她一给这个小孩洗澡,他就不安和绝望地哭起来,而且想离替代保姆远远的,还把她推开,想逃开。这位保姆为孩子做了她所能想到的一切,但是这个小孩仍然厌恶她。后来那位英国保姆回来了,这个孩子立刻就老老实实地高高兴兴地洗澡了。这位英国保姆以前在我们的一所学校里受过相关的训练,发现儿童厌恶的心理原因是她的兴趣所在,对已发生的这个现象她很容易得知谜底。对于如此年幼的儿童所说的那种不完整的语言,她具有很大的耐心试图去解读谜底。这个小孩把第二个保姆当成了坏人,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通过对比才发现,这两个人给孩子洗澡的方式截然不同。第一位保姆用右手洗孩子的头,用左手洗孩子的脚;第二位保姆的动作正好相反。

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了一个比这件事更为严重的例子。这个小孩子的经历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无法确诊的疾病,我目睹这件事纯属偶然。案例中的这个小孩子只有一岁,他和家人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孩子的父母都以为小孩只是太年幼了,所以不能忍受这种路途的疲劳。然而一路上孩子的母亲发现路途中没有发生意外事件,旅途相当的顺利。到晚上的时候他们都睡在高级旅馆里,那里有现成的围着栏杆的幼儿床,还为小孩子准备了美味的食品。回家以后,他们住在一个房间很大、家具很简单的公寓房间里。因为再没有围着栏杆的幼儿床,小孩和母亲一起睡在一张大床上。

接下来却出现了意外,小孩子像是病了一样,每天晚上都不停地哭,而且有失眠和反胃的症状出现。孩子的母亲于是不得不整夜抱着孩子,母亲和孩子都感到疲惫不堪。无奈之下,家人请来了专业的儿科医生来检查这小孩的身体,并给这小孩买来了很多好吃的,给他进行日光浴,散步,等等。但是这些行动无济于事,结果,夜晚成了全家很痛苦的时候,这个小孩竟然清醒起来,可怜地抽搐着,还在床上打着滚。每天要发生二三次类似的情况。这个小孩年纪太小了,当然不能说出自己的烦恼,所以大家都应该了解对他来说最大的难于解决的烦恼。于是,他的家人请来一位著名的儿童精神病专家为他诊治。

那一次我正好也在其中,这个小孩看上去并没什么严重的病症。父母也告诉我们孩子的身体在旅行的时候非常健康。为什么回到家里就病了呢?显然,他的变化可能是精神失调的结果。我看到这个小孩躺在床上忍受着病痛和苦恼,这时候我忽然来了灵感。我拿来两只枕头平行铺开,它们的边角垂直起来像一张围着栏杆的幼儿床的样子。我随后为他盖上床单和毯子,默默无语地把这张临时凑成的幼儿床紧靠在小孩的床角。小家伙看见它,立刻停止了哭泣,打着滚儿,滚到这床沿边上,睡在里面,并说:“咖亚,咖亚!”“咖亚”是小家伙用来表示“摇篮”的词。孩子马上就睡着了。从此,他的病症再也没有发作过。这个小孩不满成人把他抱离睡惯的床而放到一张没有围栏的大床上,采用了他的独特办法表示对不招人喜欢的混乱的抗议。

很显然,睡在一个没有围栏的大床上让孩子感受不到那种安全感,所以他整夜不停地哭泣。由于没有了围栏,直接导致他内部秩序的混乱,内心非常挣扎,这不是生理上的病痛,儿科医生显得束手无策。这个例子说明了敏感期内精神的力量,在敏感期里他具有天然的创造力。我们有时候太过于相信所谓的经验,而正是这些经验让我们变得麻木和愚蠢。要知道,孩子的秩序感和我们并不相同。他们处在获得感知印象的贫乏期中,他一无所有的同时又感到创造的艰辛。在他们心目中我们就像他的继承人,但我们就像靠艰苦劳动发家的人的儿子,一点都不顾及他所承受的劳动的艰辛。我们已拥有的社会地位和拥有的一切都使我们冷淡而且迟钝。认识到这些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儿童给我们的启示了。儿童的优势是经过不断训练的意志,以及日渐发达起来的肌肉。今天我们能适应这个世界,这和儿童时期培养的敏感性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我们的生活会丰富多彩,那是因为我们是儿童的继承人的缘故。

儿童起初是一无所有的,但正是这样让他们变得更有创造力,也让我们可以创造未来的生活。从无到有,以至于绚烂至极,儿童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得见。孩子们在一点点地接近生命的本源,并且勇于付出行动,而他们的创造方式我们始终无法感知,并且永远无法挽回。

心灵的构建

假如我们试图更详尽地了解心灵和智慧的秘密,我们不妨就生产前的胎儿做进一步的研究。生物学研究往往都是这样,如果要研究动物或者植物,他们采集的标本大都是成熟的个体,对于人类的研究也是如此。但是现在,科学家们却要独辟蹊径,针对幼小的或初始生命进行取样研究,因此,胚胎学开始受到重视,它告诉我们受精卵是两个成人的细胞结合后的产物。孩子的生命初始于成人,也结束于成年,这就是生命的旅程。

孩子们都是在爱的氛围中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这大概是造物主的一种恩赐。他们本来就是父母爱的结晶,一出生就被父母的爱所包围着。这种爱不是人工的,也不是出于理性的考虑,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情,它与慈善家、传道士或社会活动家所倡导的爱不一样。只有孩子在成长中所经历的爱,才是人类之爱的理想境界,这是一种无私、无悔的奉献。父母为孩子所做出的牺牲来自于他们的天性,牺牲越多他们就越快乐。实际上,这种付出对做父母的来说恰恰是一种收获,生命的本性即是如此。这种生命的相互关系比“适者生存”的竞争关系要高尚得多,这是一种特殊的本能。因此,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在解释物种延续的原因时指出:这不仅是由于它们有天赋的自卫能力,更由于它们有一种伟大的母性,低等动物在保护幼小的下一代时所显示出的智慧就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认识的局限性,19世纪的科学家们普遍认为人的每一个胚胎细胞都是成人的一个微缩品,他们都在逐渐长大成人。有趣的是,他们还就这个“迷你小人”是男是女作了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的终止是在显微镜的出现之后。最后,人们尽管不情愿,但是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胚胎内并不先天存在人的雏形,而是由受精卵一分为二,再由二变四,这样不断地分裂繁殖,形成了人的胚胎。胚胎学的研究截至目前的结论是:如同建造一栋房屋必先积累许多砖块一样,当细胞分裂到一定数目时,就筑成了三道墙,然后在墙内开始构筑器官。这种构筑器官的方式十分特别。它开始于一个细胞,然后环绕这个细胞进行疯狂的、快速的分裂,当这种猛烈的活动停止时,身体器官就产生了。科学家对于这一现象给予了充分的解释,每个细胞原来都是独立发展的,好像它们有着各自的目的。而当它们密集活动时,就围绕着一个中心,显得十分团结,又像充满着幻想。它们不断地变化着,与周围其他细胞的差异越来越大,慢慢呈现出将要形成的器官的样子。当不同的器官依次形成时,就出现一种力量使它们相互吸引并结合在一起,它们互相依存,一个也不可少。

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诞生了,看起来是那么神奇。首先是循环系统把全身的器官联系起来,然后是神经系统将它们更完美地联结,在这里所显示的构筑过程都起始于一个基本点,由这个点出发完成一个个器官的创造工作,一旦各个器官形成,它们必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所有的高等动物都遵循着这一原则构筑器官,自然界中也只有这一种构筑规则。

那么人类的心灵是怎样构建的呢?人类的心灵似乎也是循着这样的路径发展的,它从虚无中开始,在新生儿的内部,也就是在他的心理层面,一开始并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灵魂围绕着一个基本点产生,在此之前,新生儿的身体也是在不断地搜集材料,经过心智吸收,当这些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许多基本点,其热烈的程度是人们无法想象的,语言功能的出现就是一例。由基本点所获得的可不是心灵的发展,而是心灵活动所需要的器官。同样,心灵器官也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例如说话、四肢的动作、辨认方向以及其他协调运动的能力都是如此,它们都围绕着一种趣味发展,吸引着孩子对某类活动着迷。当所有的器官齐备,它们就结合起来成为心灵的组成部分。

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这个过程以及先后发生的顺序,就无法很好地把握孩子心灵的构建。也许有人会说,以前的人不懂这些,不是一样可以养育出健康的后代吗?但是我要提醒大家,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大自然所赋予母亲的本能大大地受到了压抑,甚至于消失。过去做母亲的可以依靠本能帮助孩子在婴幼时期发展,走到哪里都把孩子带着,时刻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所需要的环境,并且用母爱保护着他。如今的妈妈已经失去了这种本能,人性也趋向于退化。所以,研究母性的本能与研究孩子的自然发展是同样重要的,因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还是想想办法,让母爱回归自然吧!事实上,母爱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自然力量,科学家们应该把这件事重视起来,应该协助这些母亲恢复她们失去已久的本能。我们还应该教母亲学会这种知识,让她们在孩子一出生就给予心灵的保护,没有必要把婴儿交给受过训练的护士,那种护理尽管十分合理和卫生,但那只能在表面上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事实上,过分依赖护士护理的孩子,很可能会受困于心灵的匮乏。

大家如果再一起来关注一下这个发生在荷兰的事情,这件事足以让大家感到大吃一惊。有一个机构试图教导一些低收入的母亲对孩子实施卫生保健,他们将一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安置在一个自诩很完善、管理很科学的地方。那里有着丰富的营养品,并且还有经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她们用全新的理念去照料这些孩子。不幸的是,这些孩子不久便得了疾病,波及的范围很广,直接导致了有些孩子的死亡。那些由收入父母照顾的孩子反而没有患病,而且比那些被照顾得完善的孩子更健康。

后来,这些机构的医生恍然大悟,察觉到了这些孩子们大量死亡是因为缺乏某种条件,那就是最真诚的母爱。他们立即采取了补救措施,让护士们也开始学着母亲对待自己孩子的样子,经常亲亲孩子,与他们玩耍。这些对照顾婴儿一无所知的护士妈妈,被发自内心的爱所引导,并结合科学的养育方法,才使这些孩子重新挽回了生命和健康。

同类推荐
  •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本书打破以往教育类书籍的枯燥说教方式,运用丰富详实的案例,提出可操作性极强的建议和意见,充分调动家长、孩子、学校三方的积极互动性,在短时间内就可培养使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如何使您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他”和“她”?相信您一定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 优秀是教出来的

    优秀是教出来的

    孩子就像一块璞玉,能不能成才,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去雕琢。智慧的父母可以把禀赋一般的孩子培育成天才;而教育不得法的父母却只会在无意识中扼杀孩子的天才。为了能让所有的父母都能教育出天才的孩子,我们精选了10位世界顶尖级教育大师的教育方法,编写了这本《优秀是教出来的》。这些风靡世界并对人类教育和发展产生过空前影响的教育方法分别是: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塞德兹的自由教育法、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法、多湖辉的实践教育法、井深大的早期教育法、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法、夏洛特·梅森的环境教育法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教育法。
  •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家庭教育最终让孩子收获了什么?是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心态冷漠、独立性差、社会适应的能力差,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本书目的在于: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直重复的错误,并提供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让父母跟孩子共同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让您的孩子变得卓越、杰出。
  • 幸福原来在这里

    幸福原来在这里

    《幸福原来在这里:影响孩子一生幸福的家长必读生命彩排系列丛书》从“经营家庭”的角度系统性的分析了人类思维模式的形成过程、人与人互动时思维模式的排异与兼容以及有利于成功的思维模式的要素设置,以求通过家长觉醒来有效促进孩子的自强自立、有力推动家庭的和谐幸福。
  • 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好家教胜过好学校》站在当今家庭教育的前沿,针对家长们在教育孩子过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其中汇集了大量可供年轻父母借鉴的有益启示,吸纳了众多学者的优秀成果,是教育专家给年轻父母的最真诚、最有价值的忠告。
热门推荐
  • 徐贵祥自选集

    徐贵祥自选集

    作为战争文学的标志性人物,徐贵祥总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充满震撼力的独特视角和具有冲击力的情感摩擦,以及他之于军人和战争多角度的思考,书写了军事文学的种种可能,显示了他开阔的文学视野和纵深的有力探索。本书是徐贵祥军旅小说的精选结集,包括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中篇小说《弹道无痕》《好一朵茉莉花》。这些作品无不见证他创作题材的转型和创作意图的转变,是徐贵祥在军事文学领域最耀眼的艺术成就。
  • 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真实地活在当下,欣然地享受当下,就要无忧亦无悔。无忧就是不要对未来的事作无谓的想象与担心,无悔就是不要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作无谓的思索与计较。人能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才能不被未来与过束缚,才能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过一生。
  • 掌裂苍穹

    掌裂苍穹

    贼老天,我喊你为贼,你冤吗?我只想平平淡淡的生活,与自己所在意的人生活,你怎么偏和我作对?既然如此,尊敬不如反抗,从今而起,我要逆天而行。逆了这个贼老天,你若不愿,我则为天。从此,神挡,杀神;佛挡,弑佛。逆天之路,从今开始……
  • 击鼓的男孩

    击鼓的男孩

    美国东部皮克特县的一个小镇上,住着小男孩弗农·雷和他的朋友,鲍比·埃尔德雷斯、德克斯·麦卡利斯特。三个孩子有一天似乎听到蓝山上的弦音洞里传来鼓声和呼唤名字的声音。与此同时,一年一度的内战重演活动即将在小镇上拉开帷幕,随着活动的临近,怪事却一桩连着一桩:有人在山脚离奇死去、怪异的军人四处游荡。隆隆的军鼓声中,一群不该醒来的东西似乎正在黑暗的弦音洞深处悄悄苏醒。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注定,弗农和他的朋友也卷入这场事件中……
  •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第一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为阿不思东方的魔法师

    名为阿不思东方的魔法师

    无意间穿越到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一个普通东方少年,在邓布利多、麦格、斯内普三人的保护下茁壮成长的黑魔法大师!
  • SCP基金会L分部

    SCP基金会L分部

    L分部,一个因莫名其妙原因而成立的荒唐且无敌的SCP基金会分部。以一个包括但不限于无法直呼、言喻、表达的人的姓氏命名。一个在降临这个世界以来就把SCP基金会搞的鸡飞狗跳的“人”,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推演着一个“故事”。一百个原创SCP,一个联合起来的故事。写作靠灵感,动力是LOVE,作品是大杂烩。鬼知道剧情怎么发展!!!——作者易奇三
  • 安得长者言

    安得长者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罪全书2

    罪全书2

    本书是系列的第二季。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十起变态恐怖凶杀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是曾被媒体严密封锁,大众讳莫如深的奇案大。每一个案件都是对你心理承受能力的极大考验。步步追查,步步惊心!
  • 启迪学生的人生感悟

    启迪学生的人生感悟

    《启迪学生的人生感悟》能让青少年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全面的人生启迪,学会为人处世及立足社会的必备技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这些凝聚着前人智慧和经验的哲理是我们受益一生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