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1500000005

第5章 你的明媚我的忧伤(4)

那层笼罩在这场婚姻上的雾,终于在徐志摩这声宣誓般的尖叫中散去。一个长久以来被隐藏的事实,也终于露出了尖锐的轮廓。

幼仪想不通,她从来不懂他。现在,她更是拿不准徐志摩的脾气。那天晚上之后,他们再没有说过话。几天后,徐志摩连早饭都没有碰,便出门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来。几天后,同住的郭虞裳提着皮箱也走了,屋子里只剩下无依无靠的幼仪,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幼仪不知道自己可以去哪里,她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就算只做一日夫妻也有百日恩情,更何况幼仪已经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现在还怀着另一个,但徐志摩就这样一走了之,直到幼仪离开,都不曾出现。他没有给在伦敦举目无亲的幼仪安排生活的去路,只是将她放在那里,一直以来就那样放着,不闻不问。

无奈,幼仪给当时在巴黎的二哥张君劢写了封信,说徐志摩要和她离婚,说她怀孕了。她问二哥,她要怎么办。张君劢回信了,信的第一句是:“张家失徐志摩之痛,如丧考妣。”然后,他才说,幼仪你到巴黎来,腹中的孩子千万留住,二哥收养。于是,幼仪走了,离开了沙士顿的房子。身后的门轻轻关上,隔开了她生命中一段,最不忍回顾的旧生活。

(五)离婚,笑解烦恼结

张幼仪再次见到徐志摩是在转年3月的柏林。一个星期以前,她刚刚生下了她与徐志摩的第二个儿子徐德生。在这个三月,幼仪迎接了一个新生命,也与一段旧式婚姻诀别。1922年3月,由吴经熊、金岳霖等人作证,徐志摩与张幼仪在柏林签署离婚协议。徐志摩成为中国西式文明离婚第一人。

离婚,这在当时是个革命性的举动。在这些以革新,甚至以革命为口号的热血青年眼中,包办婚姻简直是对人权的压迫。它扭曲了人类的自由情感,亵渎了神圣的爱情。正如徐志摩所说:“无爱之婚姻无可忍”,所以,“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但是,“追求自由爱情”这几个字,还远远无法承担徐志摩式的青年对“进步”希望。

徐志摩嫌恶的是守旧的一切,与一切传统下的腐旧。要反对旧,可旧是什么?旧抽象得很,你必得找个形影,旧诗,八股文,旧婚姻……很不幸,那桩父母精心挑选并打造的婚姻,正正撞到了徐志摩喷涌出的新思想的岩浆上;很不幸,何其无辜的幼仪成了那守旧的形影。

所以,徐志摩离成了婚,便是一场胜利。他登报发了个启示,还送给幼仪一首诗,叫《笑解烦恼结》。他在诗里对幼仪说:“……毕竟解散,烦恼难结,烦恼苦结。来,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消除了烦恼!”

所以,当这婚离成了,烦恼结解了,“旧”的阴影散了;所以,当幼仪在离婚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时,徐志摩会对她连声道谢,谢她帮助他对旧传统进行了一次猛烈而成功的打击;所以,在幼仪与徐志摩离婚后的很多年里,她与徐志摩的关系反而近了。他们会经常通信,与对方谈未来的打算与生活的琐事。徐志摩甚至还向人夸奖幼仪,说她是个很有志气的女子。他开始觉得这个女人可以稳稳地独立,会觉得她的“思想确有通道”,会觉得她什么都不怕,甚至觉得她有可能“丢几个炸弹,惊惊中国鼠胆的社会”;所以,那段旧式的婚姻是徐志摩心头的结,阻碍了他看到张幼仪身上已经拥有的,和可能拥有的好。

离婚,在当时多少还带有点戏谑的味道。据赵元任的妻子杨步伟说:“那时还有一个风行的事,就是大家鼓励离婚,几个人无事干帮这个离婚,帮那个离婚,首当其冲的是陈翰笙和他太太顾淑型及徐志摩和他太太张幼仪,张其时还正有身孕呢。”只要是旧式婚姻,就不管不顾地鼓励人家“解烦恼结”,这是不是也是那个时代的新潮文人,与时代一起生的病?当徐志摩要与成全了他自由大义的张幼仪握手相劳,欢庆解散烦恼结的时候,他觉得:我解放了自己,也是解放了你。但不知他有没有为这个被他牺牲的女人考虑过出路,考虑过公平。

推翻自己的包办婚姻,似乎是那个时代接受过进步西方进步思想的文人,在反对所谓的腐朽传统时,运用的共同武器,无论这些人的性格或是主张有怎样的差别。也许,这是新思潮在碰到旧体制时,本能竖起的倒刺,亦或许,这是一个新潮文人在被拉入一场旧婚姻时,仅有的可供选择的反抗方式。但无论如何,在这场新与旧的较量中,女性永远是角力的被动方。

无论是革命还是游戏,徐志摩离婚的举动在张幼仪眼中,不过是为了追他的新女朋友。多少年过去了,幼仪仍坚定地认为,如果没有新女朋友,徐志摩不会那样急着要离婚。什么理想与勇气,那不过是徐志摩为了追到她的女朋友而找的借口。这样的行为称不上壮举,如果他只是单纯地依着自己的意思,因这场婚姻里没有“爱”才离婚,那才是壮举。幼仪的想法不无道理,但却也并不能说与“自由勇气”完全无关。只是,当这一切被时代的镜头定格住时,“徐志摩为林徽因而离婚”便自然地被虚化,而“自由与勇气”的轮廓,则显得异常清晰。

与徐志摩离婚后的张幼仪,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她在张君劢的帮助下,入德国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归国后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再后来,她在四哥张公权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成为中国第一个女银行家。与此同时,幼仪还集资,在上海静安寺路开办“云裳服装公司”,任总经理。1934年,她在二哥张君劢主持成立的国家社会党内任财务。作为女人,她的风光,一时无两。

但对幼仪来说,最值得安慰的可能是她在徐家的地位不但没有因离婚而丧失,反而更加稳固。徐申如认了她做干女儿,这使她在实际上,即便不是徐志摩的妻子,却还是徐申如的儿媳妇。她仍帮着徐申如料理徐家大大小小的生意,参与徐家大大小小的事务,甚至连后来徐志摩再婚,徐申如都不忘记她的意见。张幼仪海宁硖石徐家少奶奶的地位,不可动摇。

或许有人会说,正是徐志摩的遗弃,才使得张幼仪成长。但毋宁说,是张幼仪自身潜藏的特质,让她在被遗弃的日子里,走向了独立。那种特质,在她少年时将她带进了学堂,但却在她的结婚后寂寂沉睡。于是她坚定地守着传统,或为侍奉公婆而放弃学业,或夫唱妇随做个无怨言的家庭主妇。因此,即使她走出了国门,却没有走出传统为女性划定的圈。而当她被自己信赖的传统遗弃后,她潜藏的特质及时地苏醒。正因如此,她才有可能理解徐志摩的思想,认同他的做法,从而接受徐志摩离婚的主张。但更重要的是,她再一次地,因这种特质的苏醒而走上了新式女性的路。中国第一场西式的文明离婚中,不但有徐志摩的勇气,也有张幼仪的勇气。

至此,与张幼仪有关的剧情,缓缓落下了帷幕。她幸运地在这座舞台上,有了能让自己独自站立的角落。她在徐志摩给她的一时痛苦中,找到了通向一世幸福的路。现在,她所要做的,便是在属于自己的那方戏台上,静静演好自己的故事。而另一边,徐志摩的人生戏剧,才刚刚进入主题。

同类推荐
  • 河山

    河山

    《河山》是很精彩的一部民国抗战史诗性的作品。小说对民国抗日战争史描写得很到位,从对战场细节的塑造中还原了日本侵华战争本质,雕出了中华民族的血性,对战争战场的残酷性和特殊环境中的人性认识很深入。走进《河山》,走进铁流火海的峥嵘岁月,走进真实、惨烈的抗日战场。
  • 上帝之城(20世纪经典)

    上帝之城(20世纪经典)

    这是我们时代的真实记录,也是关于20世纪的躁动而悲伤的多声部叙事。我们可以从中读到各种各样的描写:宇宙理论、宗教生活、恋爱事件、哲学观点、流行歌曲、故事梗概、电影场景;可以见到形形色色的人物:科学家、哲学家、大屠杀幸存者、纳粹军官、内阁成员、神学家、电影制片人……这一切就像作者笔下的大都会纽约一样,光怪陆离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但作者绝不仅仅是在玩着后现代的“拼盘”游戏:在动荡而苦难的20世纪行将结束之时,多克特罗通过展示一位改宗的基督教神父和一位进化派犹太教女拉比的心灵世界,对人类精神生活和历史命运做出了真正的探索。
  • 谁在走廊

    谁在走廊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迷失哈瓦那

    迷失哈瓦那

    古巴革命前夜,18岁的任性姑娘弗朗西·帕切利从哈瓦那残忍的黑手党老爸身边逃到了卡斯特罗旗下的革命军爱人的怀抱。她的父亲迫切想把她送到安全的美国。为了找到她,他搜遍整个小岛,不惜严刑拷打并且威胁别人。这部迷人的长篇小说第一部分涵盖了同一个家族的四代人。几十年之后,这家人被一笔没有明确透露金额的财富吸引回到古巴。但追寻这笔财富带来的不止机会还有很多危险,最终,弗朗西的家族必须面对他们的选择带来的致命后果。从哈瓦那动乱的街道到芝加哥的大街,《迷失哈瓦那》揭示了追寻权利而不追寻爱的真实代价。
  • 漂在西贡(中国好小说)

    漂在西贡(中国好小说)

    本篇小说讲述了浙江遂安人陈立彬和陈宏灿三代人之间的故事,围绕几个华侨在越南漂泊的经历展开,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上那段动荡时期在越华侨的飘零经历和生活矛盾。
热门推荐
  • 时间移民

    时间移民

    《时间移民》是中国科幻文学之王刘慈欣的中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时间移民》《镜子》《吞食者》《西洋》等刘慈欣经典获奖作品,是近年来刘慈欣作品的最好版本。
  • 戏法罗

    戏法罗

    老荣、老柴、老渣、老月、老合,此五老谓之五花。金、皮、彩、挂、评、团、调、柳,谓之八门。五花八门谓之江湖。写一个真实存在却并不为人熟知的江湖;写几个真实存在却并不为人熟知的行当;写几种真实存在却并不为人熟知的手艺。写几位真实存在却并不为人熟知的手艺人;写几件真实存在却并不为人所熟知的事情。吴州戏法罗、湖南鬼马张、江东快手刘、西南傅家、北方穆派、华北韩家门、京城单义堂……徐徐揭开一副真实存在的江湖彩门画卷。公布个读者群:558430470
  • 幻景与信仰:爱尔兰神话传奇故事(一)

    幻景与信仰:爱尔兰神话传奇故事(一)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和格雷戈里夫人挨家挨户走访农舍并整理、记录下来的最值得怀念的不朽传说。叶芝曾这样描述书中故事的魅力:“这些故事并没有史诗般恢弘的气势,只不过是由众多小事编织而成的伟大事迹……较之于我们,那些奇异魔幻的生物对孩子们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它们只能一点一滴潜入人们的意识之中。它们所构建的幻想王国是一个可供人们漫无目的徘徊流连的地方,一个拥有各色互异景致的地方,一个从昨日经历就能知悉明日际遇的地方。我多想变回孩童去发现这本书,因为书中不仅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度,还有着许多旁书所不曾记录的英雄传奇,以及所有民间传说中的童年故事。在我心中,它比西方所有书籍都要珍贵。”
  • 妈咪送到请接收

    妈咪送到请接收

    (已完结)五年前,南城第一傅少被毁婚,此事无人敢提。五年后,傅少的结婚宴又炸了,新娘晕了,还有萌娃从天降。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神凰追妻

    神凰追妻

    原书名《邪王盛宠:逆天狂傲妃》她是苏府三小姐天生废材无法修炼,就连下人都可以随意打她、辱骂她。凌虐致死,一朝重生,再度为王,嗜血无情,铁血杀伐,手段更是狠辣。他是世人皆知的战神,心如冰雪,强势霸道,天赋卓越。唯独对她情有独钟,他愿为她,倾覆天下,上穷碧落,下黄泉。当王者对上王者,谁掳获了谁的心……
  • 比尔·盖茨:用商业理念做公益事业

    比尔·盖茨:用商业理念做公益事业

    比尔·盖茨说:从1998年起我开始参与慈善事业。那时的我说:“一边赚钱一边送钱真把人搞得混乱不堪。”我并没有认为我是在消遣时间。我父亲鼓励我投入慈善事业,梅琳达也站在他那边,他们两个都把精力投入进去了。我们还争取到了一个伟大的人——帕蒂·斯通西费,她已经在微软工作了很长时间。我经常想,我应该在完成了全职工作之后再进行慈善事业。但是能够同时做这两件事,那感觉还真不是一般的棒。
  • 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

    作者作为满族正白旗觉尔察氏一族的后人,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叙述了其祖辈、父辈至自己一辈,从清王朝末期到本世纪,三代人在历史大潮中经历的家庭变迁、人生坎坷,折射出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 半暖时光

    半暖时光

    颜晓晨的人生在高考那年出现了逆转,意外遭遇高考作弊事件被人顶替录取,爸爸费尽心力为她讨回公道却在回家路上遭遇车祸去世。妈妈难以从丈夫车祸的打击中走出,自此醉生梦死,并将“仇恨”无意中转嫁到女儿身上。谁在高考顶替了颜晓晨?谁又是撞死她爸爸的真凶?相爱多年即将步入婚姻的大学男友沈侯,亦师亦友永远在危急时刻出手相助的程致远,他们各自身上都背负着怎样的“秘密”?有关时光“半暖”的故事,徐徐展开。
  • 浮云半书.2

    浮云半书.2

    大唐开元盛世,张九龄的学生裴昀进士及第,被天子钦点为探花郎。春风得意的题名宴,他却见证一幕幕离奇之事接连发生——能障目的紫檀琴,能续命的菊花酒,能看到过去的风声木……从朝堂宰相到市井琴师,从温雅进士到冷峻金吾卫,玄妙的草木之物牵绊着各色人心,更隐藏着少年裴昀的身世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