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①,实维我仪②。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④,
不谅人只⑤!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⑥。之死矢靡慝⑦。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注释】
①髧(dàn):头发下垂的样子。两髦(máo):古代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的样式。
②仪:配偶。
③之:到。矢:誓。靡它:无二心。
④只:语助词。
⑤谅:相信。
⑥特:与上文的“仪”同义。
⑦慝(tè):改变。
【赏析】
诗经中有很多反映婚恋爱情的诗篇,《鄘风·柏舟》是其中较为有特色的一篇,它反映了《诗经》时代民间婚恋的状况。在那个年代,人们仍享有一定的爱情自由,原始的婚俗仍占有一定地位;但是,正如《齐风·南山》中所体现出来的那样:“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繁琐的礼教已侵入人们的生活。因此青年男女争取婚恋自由的意识,在《诗经》中已有所体现。
诗的第一章以“柏舟”起兴,用女主人公的口吻道出她心底的焦急和顾盼:“那飘荡的柏舟,就在水中央。舟上垂发的男子,是我心仪的爱人,我对他的感情至死不渝!母亲啊,苍天,为什么你们不能体谅我的心成全我呢?”诗的起始便发出了震人心魄的誓言:“之死矢靡它”,诗意的表达直接而强烈,“母也天只”这一句并不是对娘的斥责,而是情感的迸发。
第二章为重唱,两章重章叠句,表意相近,稍有不同的是,此时的柏舟已飘到了河的边缘,这说明时间在改变。而无论时间如何改变,舟上垂发的男子,依然是女主人公心仪的爱人,因此,她再次呼告:“我对他的感情至死不渝!母亲啊,苍天,为什么你们不能体谅我的心成全我呢?”诗至此戛然而止,留白的结局为读者留下了疑问与回味。
从《柏舟》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婚恋有一定的自由,但父母的意见常常左右着这些年轻人的爱情。诗中的女子对于母亲的干涉很不理解,因而采取发誓和呼告的方式表达了抗议,并在诗中告白自己对爱情的至死不渝,以及对礼教束缚和包办婚姻的不满。
关于此诗,《毛诗序》有这样一段解读:“《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毛传》坐实杜撰,还是有本事可依,尚待考证,但今天的人读《柏舟》,大可放下那些古老的本事与寓意,单纯地将这首诗当作一个年轻女子呼求自由恋爱的心声。
《柏舟》中最富震撼力的便是女子“之死矢靡它”、“之死矢靡慝”的铮铮誓言,这让人联想起汉乐府诗歌《上邪》中“山无棱,江水为竭”的海誓山盟。无论在哪个时代,爱情都有振聋发聩的誓言与呐喊。
在形式上,《柏舟》属于典型的两章叠咏:中心意思在第一章表达得已经很完整,但诗人觉得感情还未抒发到极致,所以第二章继续表达同一种意思,只将韵脚做一些变易。这种重章叠句的形式,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大师导读】
旧说女欲嫁所欢而被拒于父母,于是女乃怨其父母。这是《毛传》的话。但这只是表现《毛传》时代(汉)的社会情形。其实《诗经》时代父母对儿女压迫未若如是之甚。时封建社会还相当稳定,每人生活亦相当安定。这诗实非说受压迫之故事。
——闻一多
墙有茨
墙有茨①,不可埽也②。中冓之言③,不可道也④。所可道也⑤,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⑥。中冓之言,不可详也⑦。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⑧。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注释】
①茨(cí):蒺藜。
②埽:即“扫”。
③中冓(gòu):内室,宫中隐秘之处。
④道:说。
⑤所:若。
⑥襄:除去。
⑦详:借作“扬”,传扬。
⑧读:说。
【赏析】
一般认为《墙有茨》一诗旨在讽刺卫国的宫廷丑事,卫宣公强娶儿子伋的未婚妻(即卫宣姜),生子惠公。卫宣公死后,年幼的惠公即位。齐、卫两国素来关系亲密,齐人为巩固惠公的君位,保持两国亲密的姻亲关系,强迫卫宣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顽与卫宣姜私通。不久卫国宫廷里的这些秘事丑闻就传到宫外,人尽皆知。卫人深以为耻,于是作了这首讽刺意味极强的《墙有茨》。
全诗每章均以“墙有茨”起兴,引起将讽之事。每章的字句相差不大,只是将“埽”、“道”、“丑”等词换成了“襄”、“详”、“长”和“束”、“读”、“辱”。虽然是在反复叙说一件事,却不显唠叨琐碎。
“墙有茨”一句不是单纯的起兴,它与诗中隐含的宫闱秘闻有意义上的联系。根据《诗经词典》的解释,“茨”有两种意思:一为蒺藜,一为茅草芦苇盖的屋顶。这里应是蒺藜之意。墙上爬满蒺藜草,“不可埽”,“不可襄”,“不可束”,怎么都无法根除。好比宫闱丑事一旦发生,就无法阻止它向外传播。想堵住人们的嘴,像拔出墙头根深蒂固的蒺藜草一样难。
现实中常常有这种情况发生,当一件不为人知的事变得人尽皆知时,人们会达成一种默契:在说到这件事时,谁也不会把它说破,只需从一个眼神或一种语气中就能领会彼此要表达的意思。这样一来,虽然人人都知道此事,看上去却又像人人都不清楚此事,造成一种神秘的气氛。此之谓“公开的秘密”。
这首诗也笼罩着这样的神秘气氛。诗人不停地说“中冓之言,不可道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一副绝对保密的样子。可是每次这样说过后,诗人又说“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告诉大家,之所以不能说,是因为说出去让人感到羞耻。
越不说,读者就越想探究其中奥秘。如果真是不能告诉别人的秘密,就应该只字不提。而诗人看似在隐瞒秘密,却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一些信息。在众人皆心知肚明的情况下,诗人这种藏头露尾的叙说无疑比直露的讲述更有情趣。
诗的篇幅本来就短,只有六十九个字,根本没把所讽之事讲述出来。而在这仅有的六十多个字中,竟然有十二个“也”字。“也”相当于今天的“呀”,是一种绵延舒缓的语气,这就使得此诗有种故意拖长语气以待听者作出反应的意味,是作诗之人为表达讥刺意图而故弄玄虚之态。这种蕴含在调侃幽默中的讽刺,往往比声色俱厉的讽刺更显辛辣。
【大师导读】
《墙有茨》,卫人刺其统治阶级荒淫无耻之诗。《序》首句是也。不论所刺为宣姜,为宣公,为其长庶公子顽。要之,卫公室男女生活腐化,淫昏之恶,不堪言说,虽然墙宇高峻,若可自防。而内冓之室,中夜闇昧之言,举无逃于人民之耳目。
——陈子展
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①,副笄六珈②。委委佗佗③,如山如河。象服是宜④。子之不淑⑤,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⑥,其之翟也⑦。鬒发如云⑧,不屑髢也⑨。玉之瑱也⑩,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注释】
①君子:指卫宣公。偕老: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②副:妇人的一种首饰。笄(jī):簪。珈(jiā):饰玉。
③委(wēi)委佗佗(yí),如山如河:一说举止雍容华贵、落落大方,像山一样稳重、似河一样深沉。一说体态轻盈、步履袅娜,如山一般蜿蜒,同河一般曲折。佗同“蛇”、“迤”,或音tuó。
④象服:镶有珠宝、绘有花纹的礼服。
⑤子:指宣姜。淑:善。
⑥玼(cǐ):花纹绚烂。
⑦翟(dí):绣着山鸡彩羽的象服。
⑧鬒(zhěn):黑发。
⑨髢(dí):假发。
⑩瑱(tiàn):冠冕上垂在两耳旁的玉。
象:象牙。挮(tì):发钗一类的首饰。
扬:额。皙(xī):白。
瑳(cuō):玉色鲜丽洁白。
展:古代夏天穿的一种纱衣。
蒙:覆盖,罩上。絺(chī):细葛布。
绁袢(xiè pàn):夏天穿的内衣。
清:眼神清秀。扬:眉宇宽广。
颜:额头,也可指面容、脸色。
展:的确。
媛:美女。
【赏析】
《君子偕老》历来颇受争议,在多种评议中,最重要的是两种,一褒一贬,针锋相对。
一说认为它是一首讽刺之诗。《毛诗序》说:“刺卫夫人也,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宣姜本是卫宣公之子伋的未婚妻,不幸被宣公霸占,后来又与庶子顽私通,因此,《毛诗序》认为《君子偕老》实是对宣姜行为的反讽,诗中以美写丑,美的外貌与丑的灵魂形成强烈的反差,造就深长的讽刺意味。
另一说法认为此乃单纯的赞美之辞,是一首在庆颂仪式上歌唱的颂诗。在这首赞美婚姻的诗中,“君子偕老”一句开篇便统领全诗,极力主张美人应与君子美满偕老,接下来从各个层面突出其美丽,并用服饰之华美象征其品德之高贵。有认同此观点的人说:“零零星星,不舍一物,绮密回还,变眩百怪,《洛神》《高唐》不足为丽矣。”
两种说法迥乎不同,展现出这首诗的隐晦和多义。若单讲诗作的亮点,则无论是哪一种主题,作者都以优美的笔触,对女主人公进行了各种描摹,极尽奢华,宴飨读者的视听。
作者从盛大的册封大典开始,渲染典礼之庄严法度,礼服之华美典雅。宣姜身着礼服冠冕,华美俨然,一时震惊四座。次章宣姜身着羽衣,鲜艳明丽,更加姿态妍丽,娇媚无限,诗人用繁复的文字渲染宣姜的羽衣华服,青丝如云,耳中明月铛、头上象牙插,更显得“面如秋月还白,目似秋水还清”(《红楼梦》赞贾宝玉语)。末章宣姜身着便服,眉目宛然,风姿如画。在篇末诗人又大大赞叹了一番:如此美女,世间少有、地上无双。
好的铺陈得益于美的辞藻,亦得益于巧的结构,全诗以七句、九句、八句的格式排列,显得错落有致,给人环佩叮当之感。首章揭出通篇纲领,章法巧妙,使得全文连贯圆融,浑然如一。诗作交叉表现宣姜的服饰和仪容,用语华丽工巧,结构上酣畅淋漓,巨细备至,深得《诗经》回环往复之妙,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也许,丰富多样的解说更利于人们对事由宏观把握,更方便人们对伦理的深入评说。但是,现代人拿起《诗经》,更多是为了体验它的诗性和艺术性。本诗用赋法咏叹宣姜服饰容貌时的精美措辞,让人禁不住感叹汉语的魅惑。“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仿佛天仙降临,给人诸多飘渺恍惚的幻想。“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让今人亦能沉溺于其惊人的倾城之貌中。无怪后人赞说:“后两章逸艳绝伦,若除去‘也’字,都作七字读,即为七言之祖。”“此诗为宋玉《神女赋》、曹植《洛神赋》之滥觞。”
【大师导读】
《诗·鄘风》“子之不淑,云如之何”,……意谓宣姜本宜与君子偕老,而宣公先卒,则子之不淑,云如之何矣。不斥宣姜之失德,而但言其遭际之不幸,诗人之厚也。
——王国维
声光朗然,美而不柔,畅而不放,顺而不流,寄神韵于瞭亮之中。
——傅斯年
桑中
爰采唐矣①?沫之乡矣②。云谁之思?美孟姜矣③。期我乎桑中④,要我乎上宫⑤,送我乎淇之上矣⑥。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⑦?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注释】
①爰:于何,在哪里。唐:植物名。即菟丝子,寄生蔓草,秋初开小花,子实入药。一说当读为“棠”,梨的一种。
②沫(mèi):卫邑名,即牧野,在今河南淇县北。乡:郊外。
③孟姜:姜家的长女。孟:兄弟姊妹排行第一的人。姜与下文的“弋”、“庸”一样,都是贵族的姓氏。
④桑中:地名,一说桑林中。
⑤要(yāo):邀约。上宫:宫室。
⑥淇:淇水。
⑦葑(fēng):一种菜名,即芜菁。
【赏析】
初读这首诗,会发现其语调舒缓,意境和美,像是一位男性主人公在幽幽地回味自己曾经的恋情。这首爱情诗以短暂的篇章,记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多次约会的情景。诗篇以男主人公的甜蜜回忆起始,再现女子的主动邀约,最终定格于二人的依依不舍,如此回环往复,细致地勾画出这段感情的百转千回。
诗一开篇,“爰采唐矣”,即定下全诗缠绵幽远的基调,三章的“采唐”、“采麦”、“采葑”皆是比兴。“姜”、“弋”、“庸”是姓,也可解释为对美女的泛称,类似于后代人称美女为“西子”,三个姓氏实为一人,都是指那位火热、浪漫的女主人公。王国维曾指出:“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宫即祀桑之祠,士女于此合欢。”男主人公曾与心上人在这几处梦幻般的地点幽会。
诗作中有很多“设问”手法的应用,“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明明可以直接叙述,诗人却偏要故意提问,如此一来,就显得叙述曲折起伏,更添情味。全诗三章结构相同,反复咏唱在“桑中”、“上宫”里的情浓时刻以及淇水相送的缠绵,其句式由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体现出情到浓时的欲罢不能,尤其每章句末的四个“矣”字,伤感留恋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