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1700000008

第8章

號象先。長沙湘潭羅氏子。生而頴異。修幹玉立。威儀嚴肅。不妄言笑。日誦經史數千言。終身不忘一字。父為河南縣尹。常對賓朋。以大器期之。年十五。補邑弟子員。偶有異僧。過而目之曰。此法門良驥也。十九因家難起。遂投南嶽伏虎嶽。依寶珠和尚薙染。受具足戒。令看無字話。自是一心參究。寒暑不輟。至二十五。從珠遊金陵。探禹穴。因舟觸岸有聲。忽有省。珠大喜曰。幸子大事已明。善宜保護。珠以年高。自普陀棲隱于下天竺。忽一日命師曰。吾欲觀化。無令人入。聞吾擊磬聲。當啟戶。數日不聞動定。師密窺牖隙。見珠鼻柱垂地。越一日聞磬。師方排闥而入。珠已泯然逝矣。珠既化去。師乃訪鹽官古蹟。駐錫覺皇。俄患背疾。感雲長入夢授藥病愈。時佛慧寺月溪法師。講起信論于吉祥。師乃率眾。延唱臨濟宗旨。眾扣師室。從容語之曰。圓宗無象。滿教難思。我若有宗可講。非但法堂前草深一丈。即真空亦為緣慮之場。汝若有法可聽。豈特頭上安頭。實際却為聲名之境。三世諸佛。歷代祖師。不過以楔出楔。隨迷遣迷。是故會旨者。山嶽易移。乖宗者。錙銖難入。況起信之旨。大徹宗乘。何須更煩忉怛。勉之。眾皆稽首而退。師乃南遊天台。窮搜勝絕。懷無見覩之高風。誅茆塔前三年。有荊山法師。赴石梁之社。偕師至毗陵永慶。互以楞嚴參究。荊山歎曰。某所講經。雖精微于佛語。聞師所論。誠出卷于塵中。師欲返初服。而禮部唐公荊川。留結千日之期。已而復歸天台。古平田寺。臨海王司宼敬所入山訪道。訂為方外交。隨遷華頂天柱峯。修大小彌陀懺。六年。暇則敷演十乘。闡明三觀。故四方學者。攀蘿而至。俄雲間陸宗伯平泉。聘說法于本一院。李方伯冲涵。聘講于桐川。再畢返掉嘉禾龍淵。歘抱疾。告門人付衣鉢。遺囑弟子如法闍維。盡發長物。于五臺雲棲西。興五處飯僧。卒于萬曆癸巳正月二十九日。世壽五十七。臘三十八。如惺抱骨建塔。遷于寺西螺師山右。繡文溪之上。武塘了凡居士袁黃撰銘。

釋梵琦

字楚石。明州象山人。姓朱。父杲。好善。有隱德。母張氏。事佛惟謹。以大元元貞二年。丙申六月。夢日墮懷而生。襁褓中。有神僧見之。謂曰。此兒佛也。他日當大振佛法。四歲失怙恃。祖母王氏鞠之。六歲善屬對。七歲能書大字。詩書過目不忘。九歲抵西淅。從海鹽天寧衲翁模受經業。年十六。入杭昭慶受具戒。一日閱首楞嚴。有說偈曰。七處徵心心不肯。八還辨見見元無。劈開秘密千重鎻。迸出圓明一顆珠。從此聖凡知解絕。有何生死性情拘。話頭拈起知音少。留與人間作楷模。時元叟端禪師。主徑山。師往參即問。如何是言發非聲。色前不物。叟遽云。言發非聲。色前不物。速道速道。師擬進語。叟震威一喝。師乃錯愕而退。會英宗皇帝詔善書者赴闕。金書大藏經。師在選中。辭叟遂行。既至。舘于萬寶坊。近崇天門。一夕睡起。聞綵樓鼓鳴。豁然大悟。徹見徑山為人處。述偈曰。崇天門外鼓騰騰。驀劄虗空就地崩。拾得紅爐一片雪。却是黃河六月氷。甲子東歸。再參元叟于徑山。叟迎笑曰。且喜汝大事了畢。遂以第二座延之。學者多諮叩焉。未幾以行宣政院命。出世海鹽州之福臻。題五相無礙曰。萬法圓成一念中。眾生世界盡牢籠。光相大小珠相似。赤白青黃色不同。畢竟未知何處起。如今方信本來空。平常一句如何會。日出西方。夜落東天。曆遷州之天寧。至元遷杭之報國。至正遷嘉興之本覺。丁亥。帝賜號佛日普覺慧辯禪師。復遷天寧。建大毗盧閣。又建寶塔七層。高二百四十餘尺。塔成忽偏倚欲什。師日禱于佛。夕大風雨。州民聞空中有聲曰。急往天寧救塔。明日塔乃四正如初。後以兵燹殆廢。失頂之寶瓶。師復鳩施完葺。以錢鑄寶瓶補之。上瓶之日。天花紛雨。異香滿空。大明洪武元年秋九月。詔江南大浮圖十餘人。于蔣山寺。作大法會。師與其列。隨升座說法。以聳人天龍鬼之聽。上大悅。二年三月。復修故事。召師說法。錫燕于文樓下。親承顧問。出內府白金以賜。舘于天界寺。上以鬼神情狀。幽微難測。命著三藏之說。既而援據經論成囗將入奏。忽示微疾。越四日。趣左右具浴更衣。索筆書偈曰。真性圓明。本無生滅。木馬夜鳴。西方日出。厲聲一喝。泊然而化。茶毗。齒牙舌根數珠咸不壞。弟子文晟奉歸海鹽。建塔于天寧永祚禪寺。

釋玉芝

講楞嚴。偈云。談經非舌耳無聞。一坐青山夏十旬。標指瞿曇終有相。迷頭演若本無因。病源莫執方為藥。心境須知法是塵。直下不留元宇脚。個中誰是出頭人。又云。只繡鴛鴦不度針。百花叢底漫沉吟。七徵未解齊生死。八辨那能出縱擒。獘垢祇緣窮子念。慇懃終媿老婆心。便教捲席同休去。方丈何妨草自深。

釋蓮池袾

仁和縣人。姓沈。年十七。補邑庠。雖業儒。每書生死事大四字。於案頭自警。一日啜茗。失手碎茶甌。有省。遂投西山性天理和尚薙髮。於無塵律師處受具。北遊五臺。參遍融後。又謁笑巖於柳菴求開示。巖曰。你三千里外求我開示。我有甚麼開示。師恍然。即禮辭。過東昌道中。聞譙樓皷聲忽悟。偈曰。三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與非。遂南歸住雲棲。開淨土門。以攝三根。由是四眾翕然尊之。侍郎王公宗沐。問夜來老鼠唧唧。說盡一部華嚴經。師曰。猫兒突出時如何。王無語。師自代云。走却法師留下講案。仍頌曰。老鼠唧唧。華嚴歷歷。奇哉王侍郎。却被畜生惑。猫兒突出畵堂前。牀頭說法無消息。無消息。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問世尊默然良久。外道謂開我迷雲。空生晏坐不言。帝釋云。善說般若作麼生。師曰。良久處。欲望開迷。陰霾萬里。晏坐邊。擬開般若。說竟多時。雖然如是。鞭頭得旨。空裏飛花。且畢竟見個甚麼。十二月廿八。臨終時。預於半月前別眾曰。吾將他往矣。人皆莫測。至期果示微疾。面西而逝。

釋圓悟

號密雲。姓蔣。宜興人。生即端嚴。總角時。念世無常。勤持佛號。偶見壇經。宗門向上一路。覺有入處。凡山行及穿城歷市。咸事參究。一日負薪過山。觸積薪而省。聞禹門傳。演法龍池。往侍薙染。閱三年。每自勘心境對立。以天地同根。萬物一體語。請益。往往被訶。抱憤成疾。因閇關。池過關前。話及有心無心之旨。師呈偈云。心心即自心。有無皆自心。有無皆自心。無心無自心。池未許可。又三年。命監院務。奮發精進。忽于銅官山頂。悟情與無情。煥然等現。遂往覲龍池于都門。池心折之。因以無住法。囑師南遊。自雙徑。兩目。天台。為諸名宿。開發積疑。莫不驚嘆。得未曾有。迨池歸。叩師以扶持佛法。師呈賞罰都與三十棒之偈。池笑付拂。未幾。池遷化。師感法乳恩深。心喪三年。煢煢在疚。觸目注存。大明萬曆丁巳。遠涉匡衡。還息于天台通玄寺。宗風大播。次年應金粟請。依荊榛。餐葵藿。龍象競歸之。不踰時。輪奐[這-言+(虎-儿+几)]起。悉具叢林規制。食以萬指。凡師。所過。緇素瞻禮者。喧填雜沓。每至遮道不得行。其山川阻隔。從數千里外。勤尺寸以請者。師為之發蒙導滯。一如親承熱棒。而聲教四訖。崇禎庚午冬。自黃檗歸金粟。四方歸依者益眾。昌治入室授法名通昌。司李黃元公。請住天童。昔天童山。巍冠五山。及到。因洪水漂沒。丹崖翠璧之間。遺構蕭蕭。遂任締造之役。積十年。臺閣崇隆。堂室複疊。望之若雲蒸霞鬱。瓢笠濟濟。三倍金粟。師修列祖塔竟。即有退藏之志。一生開示。舉從前千七百則公案。悉落麈尾。而斬葛藤。撥開雲霧。其接引者。自王公長者。以至廝隷末流。五比丘。十弟子。以及一闡提輩。統以慈光攝受。如偶成偈云。十方世界恣橫眠。那管東西南北天。惟我獨尊全體現。人來問著只粗拳。其著述者。為法證辨。如鐘聲鏡影。不墮語言文字之障。共剏復者法幢所賁即為寶坊。而一杖一拂。飄然物外。絕不作一住相。崇禎辛巳。田太傅。承皇貴妃田氏命。躬齎紫衣入山。祈師演法。因請住留都大報恩寺。師以衰邁力却之。是年七月之七日。示疾。跏趺而逝。全身塔于天童南崗。

釋通容

號費隱。姓何。福清人。年十四。依鎮東慧山祝髮。初參壽昌。愽山。及雲門後聞密雲。寓吼山。遂往謁。被打從前伎倆知見一切氷釋。雲始問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汝作麼生會。師云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裏過來香。雲便休去。既而雲主金粟。命職西堂。明年隨赴黃檗。以源流衣拂付焉。大明崇禎丙子歲。師自黃檗遷金粟。丙戌遷天童。又遷超果。又遷福嚴。大清順治庚寅。師受鎮將。邑侯。諸鄉紳。請上徑山。鉗鎚衲子。寒暑弗懈。賜昌治杖偈云。覿體現前描畵不得。妙運超方。了無羣惑。指點人間。疏通正脉。如天童示云。且道歷代祖師。安身立命。在甚麼處。莫是在天上人間麼且喜沒交涉莫是在魔宮佛界麼。且喜沒交涉。莫是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麼。且喜沒交涉。若向者裏分曉得諦當。分明鐵饅頭。一任橫咬豎嚼。不妨大家有分。又超果示云。窮究參看。是什麼意旨。看到無。可看。參到。無可參。逼拶到結角羅文處。忽然突出眼睛來。[囗@力]。元來教外別傳直指之道。得恁麼近。本分事得恁麼現成。妙明心得恁麼靈通。真如性得恁麼不變。如來藏得恁麼含藏。公案得恁麼無私。大道得恁麼廣大。十方無畔岸。八面絕其遮攔。縱目所觀。縱手所指。高低普應。左右逢原。取之無盡。用之不竭。事事歸宗。頭頭合輙。大用現前。不存軌則。豈不為最圓頓之法門。又徑山偶題云。五峰開似五蓮花。梵宇幽居勝足誇。龍象繼蹤那有億。祖燈續焰自無涯。蒼松夾道飛空入。翠竹藏天壓日斜。法座我登將甚說。萬山圍繞笑趺跏。一片婆心。孳孳矻矻。不知老之將至云。

釋海明

號破山。蜀之蹇氏子。弱冠得度。從慧法主。聽講楞嚴。咨疑不決即出蜀。住破頭山。鞭逼三載。忽於經行之際。見一平世界。不覺墮落巖下。損足。至半夜翻身。劇痛有省。呌曰。屈屈。一居士曰。師脚痛耶。師劈面一掌曰。非公境界。尋參愽山。復參雲門。後參天童。童問那裏來。師曰雲門。曰幾時起身。師曰東山紅日出。童曰東山紅日出。與汝什麼相干。師曰老老大大。猶有這箇語話。童曰我既如此。你許多絡索。又從那裏來師震威一喝便出入室次。童問內不放出。外不放入。政恁麼時。以何為界。師曰。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崇禎己巳出世。僧問萬法從心生。萬法從心滅不生不滅。心在甚麼處。師曰。謝三娘不識四字。僧禮拜。送法衣至。上堂。大庾嶺頭提不起。鷄足山前成滯貨。衲僧今日獲一披。如雲普覆華王座。大眾記取三十年後。切忌不可動著。何也動著則禍生。問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為什麼惟佛與祖乃能知之。師曰知音不必頻頻舉。八兩原來是半觔。問破山堂內有僧否。師拈拄杖曰。向前來與汝道曰。執拄杖者是誰。驀頭一棒。

同类推荐
  • 寄荆娘写真

    寄荆娘写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儒志编

    儒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庄严论经

    大庄严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分别功德论

    分别功德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雪球专刊第038期:阿里帝国上市记

    雪球专刊第038期:阿里帝国上市记

    今日阿里IPO进程已进入倒计时,IPO时间可能在19日左右。IPO融资规模预计在200亿美元左右,或成有史以来最大的IPO。上期财说对阿里的财报已作了详尽的360度全解读,投资者看了阿里巴巴(BABA)靓丽的二季度财报一定振奋不已,那么阿里究竟是怎样取得如此靓丽业绩的呢?这期财说就带你到阿里帝国各业务板块一探究竟,深入了解其盈利模式。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季羡林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 国家日记

    国家日记

    本书包括《重犯押向西部》、《中国反恐怖揭秘》、《共和国告急》、《中国第一农民市场》四个故事。
  • 一宠上瘾:娇妻甜甜哒

    一宠上瘾:娇妻甜甜哒

    那年她八岁,便和他结下了化解不了的梁子。十年后,她被他壁咚,皱着眉,一脸的愤愤不平:“别人都说,小时候和长大会反转的,但是为什么小时候你欺负我,长大了还是你欺负我?”恶魔邪气一笑,指尖轻按在她的温热的唇上,迫不及待要把她吃干抹净:“嫌我宠你不够?那我们继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阿弥陀经义记

    阿弥陀经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入众日用

    入众日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历代蒙求

    历代蒙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绝色美女房客

    我的绝色美女房客

    这小小的四合院,住着一群租房客,而陈阳则是房东。
  • 出乎意料的爱

    出乎意料的爱

    《出乎意料的爱》将独特的目光栽种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并能用勤奋的笔触潇洒游弋于其中。它既有对乡村生活的忆旧,又有对现代生活的感悟,既有对美好人生的歌咏和赞颂,又有对现代生活的反思。《出乎意料的爱》由汪云飞所著。
  • 婚瘾

    婚瘾

    四年前,在他最痛苦失意的时候,她决然离去。四年后,他已功成名就成为商界名人!而她,为了养活儿子,不得不屈居在他眼皮底下讨生活!太心塞了!有木有?不过总裁大人,要表演浓情蜜意能麻烦走开一点么?纳尼?神经分裂的总裁大人不但会调戏下属,还喜欢半夜敲她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