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无無為自然圖道畢成誡第一百六十八
虛无者,乃內實外虛也,有若無也。反其胞胎,與道居也。獨存其心,縣龍慮也。遂為神室,聚道虛也。但與氣遊,故虛无也。在氣與神,其餘悉除也。以心為主,故得無邪也。詳論其意,毋忘真書也。得之則度,可久遊也。何不趣精,反與愚俱也。凶禍一至,被大灾也。棄其真朴,反成土灰也。賢者見書,誡之誠之。
右虛无之室
無為者,無不為也。乃與道連,出嬰兒前,入無間也。到於太初,及反還也。天地初起,陰陽源也。入無為之術,身可完也。去本來末,道之患也。離其太初,難得完也。去生已遠,就死門也。好為俗事,傷魂神也。守二忘一,失其相也。可不誡哉,道之元也。子專守一,仁賢源也。天道行一,故完全也。地道行二,與鬼神鄰也。審知無為,與其道最神也。詳思其事,真人先也。閉子之金闕,毋令出門也。寂無聲,長精神也。神氣已畢,仙道之門也。易哉大道,不復煩也。天道無有親,歸仁賢也。
右無為。
自然之法,乃與道連,守之則吉,失之有患。比若萬物生自完,一根萬枝無有神,詳思其意道自陳,俱祖混沌出妙門,無增無减守自然。凡萬物生自有神,千八百息人為尊,故可不死而長仙,所以蚤終失自然,禽獸尚度況人焉。愚者賤道志,下與地連,仁賢貴道,忽上天門,神道不死,鬼道終焉。子欲為之,如環無端。慎毋有奇,自益身患,亦毋妄去,令人死焉。天地之性,獨貴自然,各順其事,毋敢逆焉。道興無為,虛无自然,高士樂之,下士恚焉。詳學於師,亦毋妄言,有師道明,無師難傳,學不師訣,君子不言。妄作則亂,文身自凶焉。道已畢備,便成自然。
右道畢成誡。
太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