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3200000018

第18章

什曰。上说菩萨自寻病本以理处心。故能处疾不乱。今明为断众生病故推其病原。然后应其所宜耳。机神微动则心有所属。心有所属名为攀缘。攀缘取相是妄动之始病之根也。肇曰。攀缘谓妄想微动攀缘诸法也。妄想既缘则美恶已分。美恶既分则憎爱并炽。所以众结烦于内万疾生于外。自慈以往巧历不能记。本其所由微想而已。故曰攀缘为本。生曰。向言有之。今言始有也矣。

何所攀缘谓之三界。

肇曰。明攀缘之境也。三界外法无漏无为。其法无相。非是妄想所能攀缘。所能攀缘者三界而已耳。生曰。三界之法耳。非实理也。

云何断攀缘。

肇曰。既知其根。何由而断。

以无所得。

生曰。以无所得理断之也。

若无所得则无攀缘。

肇曰。所以攀缘。意存有取。所以有取。意存有得。若能知法虚诳无取无得者。则攀缘自息矣。

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

生曰。二见无所得也。

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

肇曰。内有妄想外有诸法。此二虚假终已无得。生曰。二见本以得内外法为怀。智慧观之理无内外。然后二见不复得内外也。

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

生曰。菩提以实济为道。菩萨若能如是。虽未得之便是有矣。

若不如是已所修治为无慧利。

肇曰。若能善调其心不怀异想。而永处生死断彼苦者。是菩萨菩提之道。若不能尔。其所修行内未足为有慧外未足为有利也。生曰。无慧利于物也。

譬如胜怨乃可为勇。

生曰。己及所亲皆无复怨也。

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

生曰。菩萨念众生如亲无异。若不除其老病死怨。便是己怨亦不除矣。

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

什曰。解病非真故能处之不乱也。言若以病为真有。则病不可除。众生无边病亦无尽。无尽之病其性实有云何可度。即时迷乱心生退转。若病非真易可除耳。悲心即生弘誓兼济也。生曰。又以此念起大悲心也。如我此病非真非有者。言己已达也。众生病亦非真非有者。云彼不悟也。是欲教之令知此法也。然其起大悲之怀。已自备于前文。故今但明念而已矣。

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

什曰。谓未能深入实相。见有众生心生爱着。因此生悲名为爱见大悲。爱见大悲虚妄不净。有能令人起疲厌想故应舍离也。肇曰。若自调者应先观己病及众生病因缘所成虚假无实。宜以此心而起悲也。若此观未纯见众生爱之而起悲者名爱见悲也。此悲虽善而杂以爱见有心之境。未免于累故应舍之。生曰。作上二观起大悲之时。若于观中有爱念心。又见众生而欲拔济之者。为爱见大悲也。

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

什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于心为客尘也。

而起大悲。

肇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菩萨之法要除客尘而起大悲。若爱见未断则烦恼弥滋。故应舍之。生曰。爱见是惑想所起为客尘也。除之乃可以起大悲者矣。

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

什曰。若因爱生见悲者有疲厌也。

若能离此无有疲厌。

生曰。若以爱拔之增必舍焉。既见而无除。能尽化哉。

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

什曰。若能除爱见。即弃舍结业受法化生。自在无碍也。肇曰。夫有所见必有所滞。有所爱必有所憎。此有极之道。安能致无极之用。若能离此。则法身化生无在不在。生死无穷不觉为远。何有爱见之覆疲厌之劳乎。生曰。在在生者无疲厌故也。岂为爱见所覆然耶。

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

肇曰。爱见既除法身既立则所生无缚。亦能解彼缚也。生曰。大悲既不为爱见所覆而生者。不复于生缚也矣。

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是故菩萨不应起缚何谓缚何谓解。

肇曰。将因缚解释内调之义也。

贪着禅味是菩萨缚。

什曰。贪着禅味有二障。障涅槃及菩萨道也。肇曰。三界受生二乘取证皆由着禅味。所以为缚。生曰。贪报行禅则有味于行矣。既于行有味报必惑焉。夫惑报者缚在生矣。

以方便生是菩萨解。

肇曰。自既离生方便为物而受生者则彼我无缚。所以为解也。生曰。欲济群生而生者为方便生也。以本不为己故报无惑焉。

又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

肇曰。巧积众德谓之方便。直达法相谓之慧。二行俱备然后为解耳。若无方便而有慧未免于缚。若无慧而有方便亦未免于缚。生曰。复广缚解义也。方便凡有二种。一造行有功终致妙果。二以之为化使必成遂。慧亦二种。一为观理伏心。二为于观结尽。观理伏心者三乘所同偏执则缚在小也。若以为化方便用之则不缚矣。行功致果者。有结便受三界之报则缚在生也。若得结尽之慧则解矣。

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

什曰。观空不取。涉有不着。是名巧方便也。今明六生已还未能无碍。当其观空则无所取着。及其出观净国化人则生见取相心爱着。拙于涉动妙于静观。观空慧不取相。虽是方便而从慧受名。此中但取涉有不着为方便。故言无方便而有慧也。七住以上其心常定动静不异故言有方便慧也。肇曰。六住以下心未纯一。在有则舍空。在空则舍有。未能以平等真心有无俱涉。所以严土化人则杂以爱见。此非巧便修德之谓故无方便。而以三空自调故有慧也。

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

生曰。观理伏心必恶生死。以为化方便造之而得耳。

是名有方便慧解。

肇曰。七住以上二行俱备。游历生死而不疲厌。所以为解。

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住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是名无慧方便缚。

什曰。七住以还又优劣不同也。此明新学不修正观不制烦恼。故言无慧也。而能修德回向仰求大果。故言有方便也。若能修四念处除四颠倒。是名离烦恼慧也。又善能回向心不退转。是能求方便也。六住以还虽通在缚境。若能具此二法则是缚中之解也。上说无相慧及涉有不着方便。是二门出世间法也。此说有相慧及能求方便。是二门世间法也。肇曰。不修空慧以除烦恼。是为慧也。而劝积众德有方便也。

何谓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生曰。虽以无结免缚于生。容可资以成小。故须言回向也。

是名有慧方便解。

肇曰。上有方便慧解。今有慧方便解。致解虽同而行有前后。始行者自有先以方便积德然后修空慧者。亦有先修空慧而后积德者。各随所宜其解不殊也。离烦恼即三空自调之所能。积德向菩提即严土化人之流也。前后异说互尽其美矣。

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

肇曰。非真以下无缚之观也。

同类推荐
  • 老子像名经

    老子像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伽耶山顶经

    伽耶山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至正直记

    至正直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EATH OF THE LION

    DEATH OF THE L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乘十法经

    佛说大乘十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猎道登天

    猎道登天

    万年前的一场猎杀天道的事迹,随岁月的尘封而逐渐不为人知。修炼世界中,人们忘了什么是道,而仙也只是在口口先传中,记载在黯然古籍中。人生本是一场迷茫,他为了骗取银两,被逼无奈走上了从未知晓的修炼世界中。这一切,是不幸的遭遇,还是命运的使然?
  • 贤首五教仪

    贤首五教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洗尘

    洗尘

    本书通过某市娱乐场所和出版界跌宕起伏的故事,描绘了善举遭误解、人性被扭曲、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等生动场景,展现了当今社会“扫黄打非”战线的斑斓图景。
  • 黎少诱妻有术

    黎少诱妻有术

    一场误会,她被送给他当礼物!而他将错就错,将礼物拆了!装失忆,治渣男,千万百计就是为了她!家族纷争、商场危机,前任女友轮番侵袭,他们的感情,岌岌可危……
  • 天欲晚

    天欲晚

    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心爱我的人,却生活在一个人人都恨不得我去死的地方。那时他背对着我,在与他人说笑,我朝他伸出手,一开始伸向他的脖颈,想要掐死他,后来却转向他发间的白簪。……我还有一件事没有完成,你且再等等我……坚决不坑,更新随缘。
  • 野马之舞(野生灵三部曲舞)

    野马之舞(野生灵三部曲舞)

    野生灵系列多是关于野生动物的记录和描述,这是作者戴江南在与自然万物的耳鬓厮磨间生出的大欢娱大忧伤,她带着人们徜徉在自然之中,在阿拉套山的悬崖旁观察金雕,在青格里河畔看蝴蝶,在天鹅湖畔驻足,在艾比湖畔与迁徙的鸟儿作别……她将一切自然生灵视若亲朋,以细腻亲和的笔触写下了一部当代自然传奇。同时,本系列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宣扬自然美均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
  • 中国的相声

    中国的相声

    本书以史话的笔法,追溯了中国相声的历史渊源,讲述了波澜起伏的百年相声发展史,是相声艺术领域的经典著作。此次增订,收入作者评论马三立、侯宝林、马志明、郭德纲、梁左等诸多相声名家的十余篇文章,以飨读者。
  • 富贵皇后

    富贵皇后

    一步错,她害死一生里深爱的男人,那一夜,血流成河,那一夜,她看着曾经温暖的目光转为仇恨的冰冷,不许死!那是他死前对她的惩罚,让她永远都无法解脱,日日夜夜承受痛苦的煎熬。他是风炎王朝最高贵的帝王,她是后宫之中最卑贱的皇后,身体的凌辱早已经没有了感觉,心已死,千疮百孔,他的折磨羞辱与她不过是一种解脱,是她一身罪孽的惩罚。后宫,她漠然的活着,直到发现那惊天的秘密,一切一切,扑朔迷离的缠绕在眼前,那原本已死的人再次归来,掀起血雨腥风,她的痛苦折磨又是为了什么?帝王无情,到如今,她才知道,她不过一颗棋子,可是他们是不是太小看她了,她这个曾经为爱而生的女子,曾经风炎皇宫最可怜的皇后,却在刹那之间,风华绝代,她冷笑傲世,她武功卓绝,她拥有这片大陆之上,即使是帝王也羡慕的财富和权势,两个昌盛王朝的后位等着她挑选,那也要看她是否愿意当他们的皇后!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梅花烙

    梅花烙

    对即将临盆的硕亲王府大福晋雪如而言,最爱宠或者失宠,全看肚中孩兒是男是女了-一場男女婴对换的阴谋於焉展开。女嬰被放逐了,不知隨杏花溪水漂向何方?在雪如心慟,不忍卻不得不掙手脫嬰时,她忍痛将髮簪上的梅花印烙燙在女嬰的右肩上……長大后的女嬰-白吟霜,帶著烙印,回碩亲王府,她是來尋仇?報恩?剋亲?續緣?这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生命真相,将如何开展在这些冤亲債主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