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13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丰富多彩。但由于种种原因,开掘面世的极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少数民族文学的复苏,回族文学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在大的氛围的影响下,回族民间传说故事破土而出,更加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

1982年,我和王正伟同志合作编选过一本《回族民间故事选》,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这是回族有史以来的第一本民间故事集。之后,我又根据回族民间文学不断开掘发展的实际,于198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之际编选了《回族民间故事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出版)。这两本故事集的出版,对回族民间文学的开掘研究和对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我和美国西南密苏里州立大学卡尔·W·路卡特教授合作主编的《中国回族神话与民间故事》(纽约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成果。十多年过去了,为了使这宗珍贵遗产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宁夏和平解放50周年的日子里,经布鲁南、哈若蕙、何克俭等同志和我共同策划,决定在上述两本书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扩充,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删去了个别篇目予以出版,这就是读者现在见到的“金汤瓶·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丛书”。

这套丛书按故事的内容分类,大体分为神话起源、古籍记载、风物传说、历史人物、生活故事、爱情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动物故事等类别。每一种书选一个有代表性的故事作为书名。读者可以把她作为丛书看待,也可以把她看做是独立存在的几本书。因为,每一类故事又自成体系。总之,方便读者,为读者着想,是编选本丛书的宗旨。

这套丛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内容比较丰富而广泛。从回族起源、历史人物故事到家庭、道德、爱情、动物故事,无不包罗。可以说,她是回族的民间百科全书。有一句民间谚语说得好:“你要想了解一个民族吗?不妨从爷爷奶奶讲的故事开始。”这是千真万确的。人们要想熟悉了解回族历史文化,那就先从熟悉了解回族民间传说故事开始。这里的每一则故事,或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或者表现出生动的画面,无不反映着回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回族民间传说故事有着重大政治意义,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当前两个文明建设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发挥回族民间传说故事的重要作用,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去教育人民、鼓舞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

这套丛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所收故事的流传区域比较具有代表性。大家知道,回族居住比较分散,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区域特点。本丛书收入的传说以西北回族聚居地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陕西等省区搜集的作品为主,还收有历年从河南、云南、北京、贵州、广西、广东等地发掘的回族民间传说故事,因此,她适应了回族聚居特点,使这套丛书更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个地区出现的故事是本地区社会生活的反映。回族如此分散,民间传说故事也必然显现丰富多彩的状况。如云南地区发掘的回族民间故事《插龙牌》,就有回族求雨的习俗。在云南大学民族博物馆收有马毅生(回族)馆长祖传的龙牌,一面刻有经文,一面刻有汉字,是求雨时候用的。这在西北回族中并不多见。对各地发掘的回族民间故事,我们有选择,但不强求一律。回族民间故事与多民族民间文化的交流融合,这正是她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套丛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古代“胡人识宝”以及后来发展的“回回采宝”故事的发掘。“胡人识宝”与“回回采宝”故事,作为这套丛书的一个分册首次与读者见面。这部分故事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从唐人小说中辑选的。唐人小说分类情况十分复杂,那时人们对小说的认识也不像今人这样明确。如牛肃在《纪闻·水珠》篇所描述的故事,民间传说的成分就多一些,也很有可能唐人小说中记述的内容有一类就是民间传说故事。《水宝》篇则选自明代陈洪谟的《治世余闻》。一种是从明清小说中辑选的。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选自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这时,“胡人识宝”传说的人物、情节已被文人加工。我们辑选它是为了使读者对这类故事的发展轨迹有所了解,但并不认为它是民间文学。对于古代记载的文言文,特请宁夏大学中文系王茂福副教授译为白话文,并将原文附录刊出,这样读者阅读更为方便。另一种是“回回采宝”的故事,选自30年代初浙江绍兴陶茂康等人编辑的《民间月刊》。把这几种情况加以比较,可以看到从“胡人识宝”传说到“回回采宝”传说的演变过程。

在历史人物传中,这套丛书还增加了白寿彝先生30年代搜集发表的一些回族民间故事。如1930年初,白先生赴云南调查,写了《滇南丛话》,记载了《蔡老师祖》和《保老师祖》两则传说,非常形象生动,特予以辑录。从中,读者会看到白寿彝先生作为历史学家,他是如何记录和使用回族民间文学的。

回族民间故事民族属性的判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目前民间文艺界的一般认识,我们对收入本丛书的故事,除古籍外,确定了以下大体上的原则:1.讲述人必须是回族;2.未有讲述人但搜集整理者一般为回族或民间文艺界知名人士;3.题材必须是反映回族生活内容而且富有回族特色的传说故事;4.由于大量传说故事都是在本世纪80年代初我们与各地联系收集到的,因此除明确刊载于某刊物外,采集时间一般只注明年份;5.每篇作品都注明讲述人身份、流传地区、搜集整理者姓名及搜集时间,以增强本丛书的科学性和历史价值。对回族内部使用的一些经堂语、专用语、方言、谚语等,作了必要的注释,供读者参考。

关于回族民间故事的分类、特点以及规律等,我已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回族民间故事选.前言》中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余不赘述。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口传的历史。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回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以及与汉族及其他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情况。这套丛书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弥足珍贵。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产生自民间,又对本民族的形成和民族精神的陶冶起着巨大的作用。愿这套丛书成为人们了解、喜爱回回民族的一个新窗口。

李树江

1999年6月

同类推荐
  • 论京派文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论京派文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京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目前的一个重要流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形成了一个百舸争流的话语场。本书试图通过与各种话语的比较分析中,在历史与时代、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立体坐标中,阐述京派文学的叙事立场、叙事策略与叙事方式。京派作家审视历史应当如何实现现代性叙事转换时,对传统和西方始终保持一种文化清醒的态度,故而他们的作品在审美上呈现出一种忧郁的诗性。京派文学的文化反省意识充分汲取了五四文化的积极营养,明显区别与当时流行的实用主义功利观,而有一种深长的袅袅不绝的文化觉醒的意味。
  • 有梦楼随笔(格致文库)

    有梦楼随笔(格致文库)

    本书所收录文章为之前发表在报纸、杂志的,有对异域电影的看法,有对中国影片的见解,更有对中国传媒的的认知。还有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过往之事的回忆,有对北大学习生涯的回顾,也有和朋友往事的记忆,另外,还有对“艺术”“义”的看法。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传承与创新——历届天津相声节理论研讨文集

    传承与创新——历届天津相声节理论研讨文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相声得到长足发展,表现之一为相声名家极多。如张寿臣、常连安、郭荣起、马三立以及后来者刘文亨、高英培等数十位名家则在各区曲艺团里领衔献艺。天津不但出名演员,还出名段子。如高玉峰、谢芮芝创作的《文明词》(后改名《西江月》)、张杰尧创作的《关公战秦琼》、张寿臣创作的《夸讲究》《地理图》《巧嘴媒婆》《贼说话》……太多太多的传统段子出自天津,并都是久演不衰的段子。而且,专演相声的茶馆也很多,分布在各区。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天津仍向全国奉献了王佩元、常宝霆合说的相声《挖宝》。当然,它也没有逃过在那时候所有的相声茶馆全部关闭的厄运。
  • 北方

    北方

    《北方》主要内容:从“吹芦笛的诗人”到时代的“吹号者”,从对母亲“土地”的歌颂到对祖国“太阳”的热爱,从欧罗巴到中国大地,都飘荡着诗人艾青深沉的呼唤——“我爱这土地”!这是赤子的真情,是自觉的独立意识,唱出的是自我的歌!《北方》让你在新的世纪重新感受艾青对民族新的思索和对诗歌新的探索!
热门推荐
  • 六十种曲玉合记

    六十种曲玉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分别缘生经

    佛说分别缘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废土崛起

    废土崛起

    开局一条狗,装备全靠捡。带着新手福利杀进末世将临的世界。发起狠来,核弹都朝自己头上砸!这是废土之王的崛起之路。
  • 快乐中老年健康枕边书

    快乐中老年健康枕边书

    本书针对当代中老年人经常遇到的、急需了解和解决的健康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力求为中老年人提供科学、实用、系统的养生保健知识。本书在阐述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知识时,力求做到通俗易懂、简洁明了,非常方便中老年朋友阅读。
  • 任正非:“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任正非:“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在华为看来,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
  • 再见,大黄狗1:飞奔天庭

    再见,大黄狗1:飞奔天庭

    作品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为素材,塑造了大黄狗哮天犬等十二生肖形象。主人二郞神为了营救因违反天规而身陷囹圄的母亲,打着“自由”的旗号,对抗天庭,最终成功推翻了玉帝的统治,并将所有《天规》条文付之一炬,立了相对宽松的《自由新规》。多年以后,二郞神用“自由理念”用心培养出的外甥沉香,却重蹈其覆辙,枉法自负,劈山救母,并因此打开了阻挡天河的门户,给人间带来了水灾洪祸。因此,二郞神追悔莫及,终于认识到了自由与戒律相辅相成的关系,重新拥立出关的玉帝执掌天庭,并亲自为《天规》守法护道。
  • 1Q84 BOOK 3:10月-12月

    1Q84 BOOK 3:10月-12月

    一部绝爱之书、时代之书、命运之书!在1984年,他们连相遇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一面思念着对方,一面孤独地远去。在1Q84年,他们却决定拯救彼此……不管喜欢与否,我们已置身于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规则也变了。我们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问号的世界。像被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尽快了解并顺应1Q84的规则。“《1Q84》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村上春树
  • 九十年代文学

    九十年代文学

    上次在桂林开“第三届今日批评家论坛”时,和程光炜老师商量一起和人民大学联合做一次研讨。程老师主持的“重返八十年代”研究课题,在高校和学术界影响很大,为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方法论。程老师最近要转到九十年代文学研究,他提议把“九十年文学研究”作为我们这次讨论的题目。其实我的一个愿望,是让程老师也抽出时间跟我们的客座研究员聊聊,给我们指导一下。我的另一个想法是,大家在校时,对八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前的当代文学史,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九十年代文学史不一定熟悉。
  • 压寨夫君,大王妻

    压寨夫君,大王妻

    群英寨的季大小姐死了,还魂归来芯子却换了,反正无名无姓以后她便是季瑶了!异世孤魂一路霸气开挂,虐渣男,救父母。夺山寨,做一姐。哎,那个叫周衍的,拜托你有点做人质的自觉性好不好,吃我的,住我的,居然还挖空心思想要睡我?郎君投怀又送抱。索性就收个压寨夫君吧!
  • 多少相爱成云烟

    多少相爱成云烟

    作为D&K银行特别助理的孟琪琪,实质上成了总经理高天明的挡箭牌,直到被大律师陈家严抽调到身边。陈家严英俊严谨,却也冷漠无情,这让孟琪琪情难自禁。就在两人感情明朗之际,D&K银行易主,高天明失踪,高老先生病发,而这一切幕后事主居然是陈家严。之后陈家严更是与孟琪琪身在黑道的父亲联手,就当她以为一切朝着毁灭发展时,却发现陈家严从未改变。他以身犯险,不过是推开地狱之门,让所有黑暗都飞灰湮灭……在亲情和爱情的对峙中,孟琪琪站在中间,哪一方开火,她都千疮百孔。原来,没有一滴泪水永不干,没有一个拥抱比天长。爱情是个梦,而她睡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