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心目中,灰尘是肮脏的,讨厌的,可恶的。灰尘的存在只有坏处害处,没有任何的好处。这种认识和观念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不对,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判断。
那么,灰尘到底有没有好的,或者说灰尘在许多的害处之外,有没有好的方面?我以为有。某日闲来无事,看了一部电视剧。剧中有一个情节,是男女主人公在酒窖里追忆十多年前相恋相爱的情景。男主人公在向女主人公展示自己的收藏,他收藏有各种各样的葡萄酒。在男主人公拿出的一瓶他们结婚时喝过的那种牌子的酒瓶上,布着厚厚一层灰尘。常识告诉我,这不是因为收藏者慵懒,没有及时擦酒瓶,而是收藏的必然要求。在欧洲的酒窖里,有许多的大大的橡木桶,许多的大大小小的瓶子,里面装着上好的葡萄酒。这酒一放就是十几年几十年。在这段时间里,木桶和瓶子是不能动的,灰尘呀蛛网呀是不能扫不能擦的。为什么不能扫也不能擦,那里面有科学,也许还有风俗呀习惯呀宗教情结呀什么的。在这方面,我没什么学问,不好说太多的话。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藏酒者肯定是把灰尘作为干净之物圣洁之物吉祥之物美好之物看待和对待的。
在现实生活中,在物质世界里,无疑有好灰尘,或者说灰尘有它好的方面。其实,在其他的领域里,也有好的灰尘,可爱的灰尘。比如尘封历史的时间之尘、历史之尘。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的时候,统治者要求人们忘记某些历史,要求人们忘记历史的某一方面。比如大清的皇帝们,最不愿人们提起“扬州十日”。而在1966年至1975年主宰中国社会的人,大红大紫的人,春风得意的人,如鱼得水的人,骑在人上的人特别希望人们不要再记得“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当然不够美气,甚至可以说不够意思,但有时候,草民们百姓们也不想永远沉浸在无尽的痛苦的回忆中,也希望时间能埋葬记忆,埋葬痛苦。人的一生很短暂,人不能永远生活在噩梦中,不能永远生活在艰苦和痛苦岁月的阴影里。让时间之尘封断历史,埋没记忆,实在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对一个人来说,只有放下沉重的历史包袱,只有抛却烦恼的记忆,才能轻装前进。如果永远纠缠过去,那人的一生也未免过于沉重,过于痛苦,过于伤心。所以说,人类需要历史之尘。
除了时间之尘、历史之尘,还有一些好尘,比如心灵之尘,思想之尘,记忆之尘,等等。在非常的年代,心灵如果一点也不蒙尘,那就难以活下去;思想如果过于敏锐,那也只能倒霉。这时候的心灵之尘思想之尘什么的,无疑是人生的保护之尘。中国的俗话说,佼佼者易污,者易折。中国的俗话还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该糊涂的时候还得糊涂,该服软的时候还得服软,该装三孙子的时候还得装三孙子。这就是人生,虽然不是最为光彩的人生,也不失为正常的人生。人生难啊,不是说几句大话就能挺得过去的,也不是用豪言壮语能代替得了的。人生需要一点蒙心蒙肺蒙眼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