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圆之梦”,是我给自己的诗集(能不能出版是另一回事)取的名字。我从十七八岁时开始迷恋写诗,做起了诗人梦。到了二十七八岁时,自己认为是诗的玩意儿写了有好几百首。这期间,学习汉语拼音,学习文学知识,学习古典的与现代的诗歌作品。自己学,拜师学,朋友之间互相学。边写作,边上学,边工作。整出了好几百首叫诗和散文诗的玩意儿。二十岁时,发表了第一首诗,在省报上,是写华国锋主席视察大庆的,有六十多行,还配了一幅油画。这首诗的发表,让我激动不已。似乎文学之门一夜间为我打开,就等去登堂入室了。这就好比为年轻的我注射了一针吗啡,种下了毒瘾,从而使我走上了歧途。大学毕业时,有一个同学要求留校教书做学问,有人讥笑说,那是因为他父亲是搞文博的,家里藏有几枚汉简,所以他想当历史学家。这话有点损,也不那么准。这位同学是否让那一枚或者数枚汉简误了前程,不太清楚,但在下鄙人兄弟我确确实实是让那首诗给误了。就因为发表了那首诗,我便误以为我有文学天分,我能成为诗人。而实际上满不是那么回事。我苦苦打拼了十多年,在报刊上只不过发表了四十多首(章)诗与散文诗。到了而立之年,我却没有立起来,未能成为诗人。我的梦,只能做到这个份上,再往下做,就是老不更事,不明事理。此后,虽然偶尔也诌过几首歪诗,但总体上远离了诗。诗对于我来说,是未圆之梦。我既然已经做不成诗人,但又要出诗集,岂不怪哉?说奇怪也不奇怪,因为敝帚自珍,那一堆烂纸中,我以为尚有值得保存的东西。出诗集不是要圆梦,那梦是此生难圆了。出诗集的目的,只不过是想留存残梦的影子。在人的一生中,残梦有时也是美丽的,是值得收藏与记忆的。
我在整理诗稿时多少有些酸楚。我那么美好的年华,那么宝贵的时间,那么有限的精力,居然就浪费在这些是东西又不是东西的玩意儿上了,真说不上是值,还是不值。忽一日,我于酸楚的同时,又有了一点感悟。我想,其实人生有许多的未圆之梦与难圆之梦,人生本身也就是一个未圆的梦。人生该有多少遗憾,无以计数!人生是由无数个遗憾构成的。
我想,一个人,不论他的背景,他的智商,他的受教育程度,他的性格,他的志向如何,他都会有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梦。梦里的内容可以说五彩缤纷,多姿多彩。那些梦,涉及的方面很多,比如一块糖,一个布娃娃,一本书,比如朦胧或者清晰的爱情,比如事业,比如报恩或者复仇。人生的过程,可以说就是追梦的过程,圆梦的过程。人们作出一个一个小梦大梦好梦坏梦,然后用一段一段时间甚或用一生去实现梦想。圆梦的道路曲曲折折,圆梦的方式多种多样,圆梦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有的人,一生大多数的梦圆了;有的人,平生最大的梦圆了;有的人,一生大多数的梦想和主要的梦想均未实现,其人生可以说比较凄惨。以我的阅历判断,人类群体中,一般人或者说大部分人的梦,基本上圆了。梦未圆大梦未圆的,是少数。在梦圆与未圆上,判断不出人的成功与否、幸与不幸。因为也许缺少志向缺少追求的人,梦不多,也不大,容易实现。而那些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人,那些不断爬坡的人,那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他们的梦就会特别的多,也会特别的大。他们实现了的梦想多,未实现的可能更多。
人在不断寻梦追梦,但我认为,在这方面,同样要能拿得起,放得下。做什么样的梦都可以,梦实现到什么程度却不能苛求。只要尽力了,就应当无憾。作为我,一个智力平平经历平平学业平平的人,做过诗人梦,虽然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但这不是我的耻辱,是我的权利。我的梦虽然未圆,或者说破灭了,这也不是我的悲哀。人生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是辩证法。在料定我不是做诗人的材料后,我能果断退出,去从事别的事业,我以为我的选择是明智的。俗话说,虽然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处却只有几步甚至一步。人生要学会审时度势,学会放弃,学会选择新的开始。
写这篇文字,不是在为我的学诗生涯作祭文,也不是要为我的杂文生涯唱颂歌,我只想诉说心中的些许感受。梦残了,不等于人生就残了。也许残梦越多,人生越完整,越成功,越辉煌。从这个意义上讲,未圆之梦也是好梦,是值得珍视与欣赏的梦,是可以书以记之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