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先生是德国的犹太人,他生于1818年5月5日。如果他老人家仍然健在,该有一百八十多岁了。马克思学过法学、历史学、哲学,他继承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有一天我太太于床头问我,什么是主义?我言,大概是一种目标,一种纲领,一种规范。太太补充说,还是一种思潮。也不知我们老两口诌的准不准,全不全,我们的水平就到这里了。这是题外话。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是一门十分实用的学问。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有了俄国的十月革命,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了中国的解放,有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马克思主义曾被人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是对的。但马克思主义要由人掌握,才能发挥作用;要正确地掌握,才能发挥正向的作用。如果只背几句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教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甚至于会发挥不那么理想的作用。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的一百多年,许多人并未将其作为指南看待,而只将其作为一种工具看待和使用。比如王明、博古,比如口必称马列的所谓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均是这样的人。而我们几代的普通的中国人,也在有意无意地“利用”着马克思他们。实际上,马克思是我们的秘书,而且做了没有一点脾气的秘书。当然,还包括恩格斯、列宁等等归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系列的其他人等。
我们是如何让马克思当秘书的?这个问题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非常简单。我们不愿意思想、不敢思想时就用他的思想。用他的思想指导我们的意识,指导我们的行动,指导我们的语言,指导我们发自内心的或显在面上表象上的一切话语和行动。我们词汇贫乏时就用他的语言。他的单行本他的小册子或成选集全集的大部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语言武库。我们引用马克思们的著作,随心所欲,毫不客气。这根据需要,根据我们的心情。有时引用一两句话,有时引用一两段,有时则大段大段地引。最为省力的是,只要用有限的、不咸不淡的我们自己的词汇把马克思们的话串起来,那就是我们的发言稿,我们的文章,我们的著作,我们的成果。在引用马克思们的话语时,你千万不要不好意思,不可小家子气。实际上你引得越多越好。引得越多,越说明我们政治上坚定、思想上进步成熟,说明我们的理论水平高,我们的功夫深。如果有谁能达到如王明般倒背马列的水平,那肯定会被视为党宝国宝。虽然我们曾经批判过王明,但批归批,内心里肯定他羡慕他的人其实不少,向他学习的也大有人在。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现代的许多中国人,确实在靠马克思们安身立命。我们靠马克思们思想、说话、写文章,靠马克思们当“公仆”当公务员,靠马克思们当学者当专家当教授,靠马克思们戴“帽子”换“板凳”,靠马克思们拿学位评职称。真是难以想像,在现代的中国,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们,我们的日子会怎么过!我们还会不会思想,会不会说话写文章,会不会做学者,会不会安身立命治国安邦!
在中国,有时也喊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反对党八股,但这你不要怕。你可以理会,也可以不理会。因为凭我的经验,近百年来,因为这几个“主义”而获罪而倒霉的,不能说绝无仅有,但确实少之又少,你大可放心。倒了霉的,大多是那些没背过马列,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和思想说话,又敢说真话的人。比如彭德怀。或者虽然懂得马列主义,但被政敌所嫉恨,因此被以教条主义等等的名义收拾了。比如张闻天,比如邓小平。
在中国,用马克思们当秘书,不用付任何报酬,不用惦记稿费版税加班费之类的事情。用了是白用,不用白不用。不用是思想不进步,是不革命,不忠诚,不坚定。是马列主义水平低下,是不可雕之朽木。
当然,中国人都懂得这样一条原则,即有些事只能做而不能说。让马克思们当秘书即在此列,公开的说法是马克思们是伟大的导师。只要你把握住这个原则,你怎么使唤你的“秘书”,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别人想管也管不了。
有些中国人是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看了上面的陈述,我们就不难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