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出过皇帝的国度。严格意义上的皇帝,存在了两千多年。虽然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但中国的皇帝意识和皇帝情结却仍然存在,而且还比较严重。由皇帝意识衍生出的皇后、妃子意识和情结也十分严重地存在着。由于这种情结和意识的存在与蔓延,引出了不少的人间悲剧与喜剧。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对黎民百姓的生存与生活,对中国文化的延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现象不但有令专家学者探讨的必要,公众似乎也有揣摸揣摸的必要。
江青曾是中国的第一夫人,是毛泽东的妻子。称江青为皇后或者皇妃都有不妥,称夫人大概比较合适。与江青同时代,有一批女人,他们与江青的家庭出身文化根底思想基础大约差不多。她们与江青一样,从国统区投奔到了解放区,在文化部门或其他部门干点事,并且嫁给了中共高中级领导人为妻。自然地,她们也很幸运地成了“夫人”。在中国的历史上,江青她们这批夫人比较特别,与封建社会的“夫人”不同,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夫人”也不一样。尤其她们之间的关系,更是独特。确切地说,她们之间微妙的关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中国芸芸众生的生存生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较恶劣的影响。在世界历史上,也有一定的恶劣影响。
到延安去的那些女学生,最初的动机,是投奔革命,投奔光明。这时的动机是单纯的,个人的目标也不是太高。有的人,不过是为了换一种活法。但等到当上了官太太,特别是当上了大官的太太,想法就会有变化。而一俟革命成功,她们的配偶成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她们的想法也就有了质的飞跃。她们就有了得到相应地位的要求。虽然社会事实上也确实给了她们相应的地位,但这里面还有个是否与个人素质、个人贡献相符的问题,有在对待这些人上是否公道公平的问题。有的女人可能在历史上条件比较好,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没有历史污点,对于革命的贡献也大,但因为嫁的男人官职不高,因而她的地位也便不是太高。有的女人在历史上可能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革命的贡献也不是太大,但因为她长相好,或者机遇好,她嫁对了人,嫁了高官,她便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这是一种社会存在,这里面肯定有不公道不公平。如果各位夫人能明白人比人气死人的道理,能安于其位,那就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或者说发生不了什么大事。但不幸的是,在这群夫人中,人性的弱点暴露得更加充分。中国古代的后宫之争多,官员太太之间的矛盾大概也不是太少。但以我的感觉,似乎没有江青她们这一代夫人多。她们为了争地位,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干了许多钩心斗角的事,无中生有的事。陆定一的夫人大写特写匿名信,我看除了有向党负责的一面,还有妒火中烧的一面;除了实事求是的一面,也有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一面。还有革命几老中某老的夫人也写了不少匿名信,内容与陆定一夫人写得大致相仿,写信的动机也没什么特别的不同。说句不是十分科学的话,中国之所以发生“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夫人”们心理不平衡,明争暗斗,各施魔法的结果。这包括江青向毛泽东要权,向权力中心分权;包括江青与叶群等这样的夫人们的勾结与争斗;包括江青与陆定一夫人、“某老”夫人这类夫人的较量。这些女人们到底在这段历史上起了怎样的作用,我想经历过十年浩劫的人们心里都会十分明白。
当然,对于江青这样的夫人的心理变态问题,也要作比较深入的研究,才能给予科学的解答。我以为,江青之所以解放后表现得越来越不像话,除了中国政治的影响,中国社会的影响,个人素质的因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江青过于苛刻的要求与歧视。比如怀疑她的历史,怀疑她成为第一夫人后对于中国各项事业的潜在危害与威胁,对她在政治上诸多的限制,等等。也许(我只能说也许)就是因为这些歧视,才使江青更加变态,才表现出更多人性的弱点和邪恶,才让中国人受了更多的苦,遭了更多的罪。而形成对江青的政治歧视,我以为江青同时代的夫人们起了不小的作用。她们在自己的位置上对上层施加影响,或者用吹枕边风的办法施加影响。而她们之所以要这样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根源,就在于夫人们特有的妒忌。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夫人都这么狭隘,不是所有的夫人都有妒忌心,但至少有一部分是有妒忌心的。
还需要说的一点是,夫人的妒忌心之所以能影响历史进程,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那就是在她们大发醋意时,在大吹枕边风时,还得有人听有人信。而且还必须有手握重权者能够听信并予以采纳。中国的历史学家们历来诟病女人夫人干政,但这多少有点不公平。这事不能只怨女人们夫人们,这事主要还得由长胡子的大老爷们负责任。自然地,江青时代的夫人们的问题,我以为也不能由她们承担主要责任。我想,这个结论不一定很科学,但也不会有太大的不科学。不知列位看官以为然否?我想,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男人们,应当在今后的生活中尽力遏制妒忌心,包括女人们夫人们的妒忌心。妒忌心少一些,社会就太平一些,人们就会幸福一些。这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