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解放是无止境的,应当而且必须与时俱进。这个结论,对于人类总体而言是绝对正确的。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只要有人类活动,只要人类社会想不断进步,就不能封闭自己的大脑,就不能阻断思想解放之路,就不能为自己的思想设置马其诺防线,不能设置底线。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重性的,在思想解放方面,人类个体的情况与群体的情况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那么一致的地方。人类个体的思想状况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有些人的思想比较解放,有些人的思想比较保守;有些人先解放后保守,有些人先保守后解放;有些人则在解放与保守之间不断变换。
就人类个体而言,思想解放是有底线的。一般来说,人随着年龄的老化,思维的活跃性会逐渐减弱,思维方式会逐步固定,思想解放的步伐会终止。当然,越老思想越解放的人有,比如邓小平,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是不能与这样的伟人相提并论的。
前几天去了一趟上海,有一件事对我震动很大。对于食品,我原来就有一点挑剔,但挑剔还是有度的。有些东西不大愿意吃,比如鳝鱼、青蛙等等,但吃一点点还是能咽下去的。但这次到青浦,到上海,那里的人们开始吃一种叫做“拉丝”的东西。什么是“拉丝”?“拉丝”者,蟾蜍是也,癞蛤蟆是也。面对想吃天鹅肉的这位这几位,我是怎么也下不了筷子。我想,这可能就是我食物的底线,也是我思想感情思想认识的底线。面对盘中的癞蛤蟆,我只是吃不下去而已。而我的父辈如果看到癞蛤蟆公然摆在其他食品旁边,而且在他吃饭的过程中端上来,他会吃不下饭,吃下去的也会呕出来。可能父辈吃不下的某些东西我能吃得下,而且觉得是一种享受。而我吃不下的,我的子孙们会觉得是美味,难得的美味。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特定的食物范围,也有他们的思想底线,以及思想解放的底线。
翻开一部人类发展史,一部人类思想史,不难发现,许多的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贡献过杰出思想的人,到了人生的晚期,便难以再有更多新的思想,甚至开始故步自封,开始向后倒退了。比如康有为,就是这样的人。比如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一批人的思想就是转不过弯来,这里面的一些人,直到生命终结,也不赞成改革开放,也不愿放弃阶级斗争的观念。这是他们的生命局限、思想局限。历史每向前走一步,就必然会遇到一批处于思想解放底线的人的阻挠。
明白了思想解放有底线这个道理,人们就应当对思想解放的艰巨性有一个了解,就应当对一时或者永远转不过弯来的人有所理解和谅解。对我来说,我要求自己做到的是,可以不吃蛤蟆,但不要从环保以外的意义上去批评吃蛤蟆这种现象,不要批评甚至糟践吃蛤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