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当有理想有追求,这没错。但人生的调子我以为不可太高,不可事事争先,处处冒尖,什么好处都想捞取,任何风险都想躲避。人生的调子低一点好,调子低了,人生就没有那么多有形与无形的压力。调子低了,人就可能活得自然本真,活得随心所欲。调子低了,人就没有太多的奢望,没有太多的焦灼,没有太多的非常规的理念与行动。调子低了,人就可以更多地保持人道、人格、人性,遵守人类社会固有的法则与规律。
古人说,无欲则刚。所谓无欲,不可能是无欲,只是小欲、微欲罢了。小欲微欲者,人生低调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人生不论如何简单,也都需要消耗物质财富和社会关系,也必须一定程度地满足七情六欲。即便是孔夫子心目中的道德楷模颜回,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也需要最起码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如此,他才能生存,才能做到“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即便是四大皆空的和尚尼姑,也需要佛事,需要寻找心灵寄托,需要化斋,乞求布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不能无欲,不能无调。换个角度看,人生有一定的“调”是无可指责的。
人生可以而且必须有“调”,但不能说调子越高越好。人生如果目标太远追求太多,虽然对自己对社会也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有不少的消极影响。很可能让人永远不满足,不快乐,让人与他人与社会老是有一种隔膜,有一种对抗。好的结果当然不用多说,可以听凭人们想象。但往往是坏的结果多。坏的结果嘛,当然是对自己的人生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所谓野心家阴谋家者,从一个侧面看,就是人生之调定得太高,其思维和行为方式有悖人类社会的伦常。
绝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人生基调定得比较低。这里的低,有些是合适的,有些则过于低。在社会性条件不够宽松、不够优越之时,我以为人生之调比正常的低一些无妨,但千万不可过高以至太高。“丰衣足食”不错,“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不错,“三饱一倒”不错,“小康”不错,能富足一点也不错。
人生不怕目标低平,就怕人人都想一夜暴富,怕人人都想当亿万富翁,怕人人都想当政治家想当拿破仑朱元璋克林顿,怕人人都想当人上人。
当然,存在决定意识。我倡导人生低调,与我的地位我的文化我的心态有直接间接的关系。我生在介乎农民与市民之间的一种家庭,从小过着基本温饱的生活。小时候就没像现在的孩子般有那么多那么大的理想抱负,就没想过要当什么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之类。就想着如果能吃饱饭,能睡上热炕,能不受队长保管之类人的欺负就阿弥陀佛了。后来呢,就想有一份工作,能吃上“皇粮”,能不受政治之累,能活得自由快活一些,能写出点什么,能为社会留下一点东西,能在历史上划下一道痕迹。现在的我已逾不惑之年,对于自己的现状不唯满足,而且还有份感激,感到现实已远远超出了我的向往。我有时就想,我的一切,是不是主要是我追求的结果?我以为不是,而是一种机遇使然,也可能是我人生低调的产物。对于人生低调,我不但有好感,而且心存感念。我对生活充满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