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批判,是当代中国出现频率极高的两个词语。高到什么程度?每张报纸可以找出几十上百处,电台每天可以播出数百个,每个人平均每天可以喊上十次。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对于“批评”“批判”,不论干部,还是工人农民;不论白发长者,还是学步儿童;不论知识分子,还是文盲半文盲,统统极其熟悉,而且极为在行。倘若有不知“批评”“批判”为何物者,除了尚未懂事的,便是傻子呆子。即便是傻子呆子,也不是全都不知,其中有一部分便是批别人兴奋傻的,或被批得精神扭曲分裂的。由此可以得出一条经验,借助政治运动来推广字、词是最迅捷最有效的办法。如果中国的外语教学实在不好搞,千万别错过有可能在某一天发动的政治运动或不叫运动的运动。
对于“批评”批判,绝大多数人耳熟能详,但并不一定能了然于心。准确地说,了然于心的,是变形了的内涵。几十年来,老百姓心目中的批评,特别是后一个词,便是揪斗,便是无限上纲,便是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什么脚都可能有),便是剥夺人身自由等等行为的同义语。总之是感情色彩极浓破坏性的或曰自残互残性的非理性行为。这样说,大概没有人认为我是在胡掰在造谣吧?
科学地讲,所谓批评批判,是一种理性行为,而且是建设性行为。虽然字面上是“批评”“批判”,但操作的程序却应当是评批,即首先应对事物的属性或人的行为、意识、思想等等做全面准确细致深刻的分析认识,比较鉴别,评论正误,判明是非,分清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有偏差的,哪些是可以避免出现的,哪些是现时人类所难以避免的。在此基础上再去做就事论事、就事论理的评价和判定,再去予以驳斥、校正。不知我所理解的二批是否正确?或者说有无正确的成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犯了逻辑倒错、思维倒错和行为倒错的错误。当然这个错误是老祖宗定下基调埋下祸根的,他们在组词时便将评批进行了逻辑颠倒。这种语言的舛误和逻辑的倒错却引发了后人们的窝里斗,使一部分人靠有端无端地整另一部分人发迹、立身、养命,如此便最终引致了政治理论的倒错和社会机制的倒错,使人群充满了躁动不安焦灼难耐,使社会充斥着猜忌投机寻隙互残。我们的逻辑是,只要感觉上认为某人或某人的言论、著作、作品乃至思想有毛病,便可先收拾他,待作品毁灭了,人整垮整死了再来评判其人其物究竟是对是错,是小错是大错。整对了当然是胜利,整错了呢,要求他们正确对待可也,再大不了,平反昭雪也就够了。如此,他们还须感恩戴德。批评批判者呢,还因为自己纠正了错误而平添几分伟大。这种状况,只要粗粗回顾一下还不算远的历史即可,用不着我举什么例子加以证明。
对于“批评”“批判”认识的舛误和行为的倒错所造成的危害,大家心里是有数的,其破坏力,不亚于美国投到广岛和长崎的那两颗原子弹。其破坏所造成的伤痕,在民族的心灵深处。它造成了民族精神的扭曲。对于此,我们应当具有清醒的认识,要下决心予以纠正。
如何纠正,看来字面的纠正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比如棘手叫成辣手,约定俗成,由它去好了。“批评”“批判”呢,也可以维持字面的原貌。要害的,是要改变中国人思维的舛误与行为的倒错。首先把次序掌握好,先评先判而不要先批先整人;其次要掌握好情绪,不要以感情代替理性;再次要把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本着建设的原则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千万不能再以整人为内核,不能批评“批判”人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随便;还有,既然是批评批判,就应当允许申诉,允许反批评反批判。如此,庶几可以使“批评”“批判”沿着其科学的轨道前行,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
199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