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维
季羡林先生今年已经是九十五岁的高龄。季先生一生的学术成就,为世所公认,这一点,几乎不用再多说。我们在这里开会,是要探讨季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东方学学科建设的关系。这方面也已经有过不少的讨论。大家的意见都很好。我这里只是想选择一个过去谈得还不太多的题目,即从季先生的留学经历来思考他的学术成就。下面是我的一些意见。
季先生出身平凡,他出生在贫苦农民的家庭,自幼离开自己的家,由在济南做职员的叔父抚养长大。然后上中学,上大学,然后出国留学,然后回国,在北京大学作教授,一直到现在。
综观季先生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大的阶段:一、进入清华大学以前;二、清华大学读书;三、留学德国;四、回国到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到“文化大革命”发生,其间中国有一次新旧政权的更替;五、“文化大革命”时期;六、“文革”以后直到现在。就学术而言,其中留学德国的经历,对于季先生,无疑是最重要的。这段经历,奠定了季先生一生学术事业的基础,既是季先生学术事业真正的开端,也成就了季先生学术上的一个高峰。如果没有这段经历,很难设想,季先生会是后来的“季先生”。
这里主要谈季先生在德国留学的经历以及这一段经历对我们的启发意义。有关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季羡林先生的《学海泛槎》和《留德十年》,这是季先生自己的著作,对于讨论季先生的学术经历而言,最为权威,也最为可靠。
季先生在青年时代,只是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才有机会进入清华大学。1934年,季先生大学毕业,回到家乡,短时间作过一阵中学教员。1935年,季先生考上清华大学与德国协议互换的研究生,得到到德国留学的机会。1935年夏,季先生到达德国柏林,同年深秋到了哥廷根,进入哥廷根大学。入学之初,季先生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学习目标。他曾经想到以选修德国语文学作为主系,但一个几乎可以说是偶然的机会,使他选择了梵文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季先生讲:“1936年的夏学期开始了。我偶尔走到了大学教务处的门外,逐一看各系各教授开课的课程表。我大吃一惊,眼睛忽然亮了起来:我看到了Prof.Waldschmidt开梵文的课程表。这不正是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而又求之不得的那一门课程吗?我在清华时曾同几个同学请求陈寅恪先生开梵文课。他回答说,他不开。焉知在几年之后,在万里之外,竟能圆了我的梵文梦呢?我喜悦的心情,简直是用语言文字无论如何也表达不出来的,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于是季先生立即果断地作了决定,选梵文。他说:“如果说我毕生的学术研究真有一个发轫的话,这个选择才是真正的发轫。”
事情的确如此。季先生的学术生涯,就从这个起点开始。
这位Waldschmidt教授,不仅教授季先生梵文,后来还成为季先生的博士生导师。德国的博士生导师,叫做Doktorvater,用中文直译,意思是“博士父亲”。季先生对他的这位“博士父亲”,怀着终生的尊敬。季先生成为Waldschmidt教授的学生时,Waldschmidt年纪还并不算大,不过他在印度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从1935年末至1940年,五年半的时间,季先生在哥廷根大学学习的情况,可以从《学海泛槎》中所附的一份“Studienbuch(学习簿)”看得很清楚。这份学习簿记录的内容非常实在,它显示了季先生在德国留学学习的是些什么课程。其中最主要的,是季先生的“主系”印度学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
1936年夏学期
Prof.Waldschmidt 初级梵文语法
1936年~1937年冬学期
Prof.Waldschmidt 梵文简单课文
Prof.Waldschmidt 译德为梵的翻译练习
Prof.Waldschmidt 印度艺术和考古工作(早期)
1937年夏学期
Prof.Waldschmidt 马鸣菩萨的《佛所行赞》
Prof.Waldschmidt 巴利文
1937年~1938年冬学期
Prof.Waldschmidt 印度学讨论班:南印度的土地和民族的基本特征
1938年夏学期
Prof.Waldschmidt 艺术诗(Kunstgedicht)迦梨陀娑
Prof.Waldschmidt 印度学讨论班:Bhad?rayaka-Upaniad汉学讨论班
1938年~1939年冬学期
Prof.Waldschmidt 巴利文:《长阿含经》
Prof.Waldschmidt 印度学讨论班:东土耳其斯坦的梵文佛典
Prof.Waldschmidt 印度风俗和宗教
1939年夏学期
Prof.Waldschmidt 梵文Ch?ndogyopaniad
Prof.Waldschmidt 印度学讨论班:Lalistavistara(《普曜经》)
1939年秋学期
Prof.Sieg 印度学讨论班:Dandin的《十王子传》
Prof.Sieg 《梨俱吠陀》选读
1939年~1940年冬学期
Prof.Sieg 印度学讨论班:K?ik?
Prof.Sieg 《梨俱吠陀》选读
1940年夏学期
Prof.Sieg 吠陀散文
Prof.Sieg 讨论班:Bhāravi的Kir?t?rjunīya讲读
这就是季先生所学习的主要的专业课程。我们看到,在印度学方面,为季先生上过课的,前后只有两位教授,即Waldschmidt和Sieg。Sieg教授本已退休,但因为在1939年末,Waldschmidt被征入伍,他接替Waldschmidt承担了教学的工作。如果不是因为战争,能为季先生上课的,恐怕只有Waldschmidt一位教授。学生呢,实际上也只有一位,就是季先生。偶尔有插班进来的其他学生,数量很少,时间也不长。以我们今天中国的规矩,这样安排教学的情形,很难想象。我们总是要求,一个专业,要有多少多少教授,多少多少“博导”,多少多少博士生、硕士生。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培养出了像季先生一样或有可能与季先生相似的人物了吗?我们有这种可能吗?
梵文学习了几个学期以后,Waldschmidt答应季先生作他的博士研究生。季先生跟Waldschmidt商定了论文题目,开始撰写博士论文。在《学海泛槎》里,有一章的题目是“博士论文”,详细地讲了这件事。
季先生的博士论文的指导,仍然基本上是Waldschmidt教授一个人完成的,没有什么“指导小组”,没有什么“梯队”。论文研究和写作,整个过程是在战争时期。Waldschmidt教授多数时间不在哥廷根,只是在短期回哥廷根休假时给季先生提出一些指导的意见。还有Sieg教授,在Waldschmidt教授不在的时候,也为季先生的论文作过指导。
季先生的博士论文,题目是Die Konjugation des finiten Verbums in den Gāthādes Mahāvastu(《〈大事〉中伽陀部分限定动词的变化》)。这样题目的论文,与现实社会毫无关系,可是有学术性,而且是很强的学术性。用另外的话说,是有很高的学术含金量。所以Waldschmidt教授完全认可。而且,就是这篇论文,奠定了季先生后来一生学术事业最根本的基础。
1940年12月和1941年2月,季先生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先后的两次口试,他获得博士学位。但这时战争正在进行中,季先生无法回国。
在这前后几年的时间里,季先生得到机会,跟Sieg教授学习吐火罗语。后来,这也成为季先生学术领域里十分为人所看重的一个方面。
季先生自己讲,他一生中,在学术上对他影响最深,他也最感念的老师,有三位,他们是:Ernst Waldschmidt,Heinrich Lüders和陈寅恪。这当中的Lüders,季先生没有见过,但季先生特别佩服他的学问。再有,Lüders还是Waldschmidt的老师,也是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留学时的老师。
陈寅恪不论,我们看这两位德国学者的学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