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3000000020

第20章 季羡林先生的留学经历与他的学术成就(1)

王邦维

季羡林先生今年已经是九十五岁的高龄。季先生一生的学术成就,为世所公认,这一点,几乎不用再多说。我们在这里开会,是要探讨季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东方学学科建设的关系。这方面也已经有过不少的讨论。大家的意见都很好。我这里只是想选择一个过去谈得还不太多的题目,即从季先生的留学经历来思考他的学术成就。下面是我的一些意见。

季先生出身平凡,他出生在贫苦农民的家庭,自幼离开自己的家,由在济南做职员的叔父抚养长大。然后上中学,上大学,然后出国留学,然后回国,在北京大学作教授,一直到现在。

综观季先生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大的阶段:一、进入清华大学以前;二、清华大学读书;三、留学德国;四、回国到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到“文化大革命”发生,其间中国有一次新旧政权的更替;五、“文化大革命”时期;六、“文革”以后直到现在。就学术而言,其中留学德国的经历,对于季先生,无疑是最重要的。这段经历,奠定了季先生一生学术事业的基础,既是季先生学术事业真正的开端,也成就了季先生学术上的一个高峰。如果没有这段经历,很难设想,季先生会是后来的“季先生”。

这里主要谈季先生在德国留学的经历以及这一段经历对我们的启发意义。有关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季羡林先生的《学海泛槎》和《留德十年》,这是季先生自己的著作,对于讨论季先生的学术经历而言,最为权威,也最为可靠。

季先生在青年时代,只是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才有机会进入清华大学。1934年,季先生大学毕业,回到家乡,短时间作过一阵中学教员。1935年,季先生考上清华大学与德国协议互换的研究生,得到到德国留学的机会。1935年夏,季先生到达德国柏林,同年深秋到了哥廷根,进入哥廷根大学。入学之初,季先生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学习目标。他曾经想到以选修德国语文学作为主系,但一个几乎可以说是偶然的机会,使他选择了梵文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季先生讲:“1936年的夏学期开始了。我偶尔走到了大学教务处的门外,逐一看各系各教授开课的课程表。我大吃一惊,眼睛忽然亮了起来:我看到了Prof.Waldschmidt开梵文的课程表。这不正是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而又求之不得的那一门课程吗?我在清华时曾同几个同学请求陈寅恪先生开梵文课。他回答说,他不开。焉知在几年之后,在万里之外,竟能圆了我的梵文梦呢?我喜悦的心情,简直是用语言文字无论如何也表达不出来的,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于是季先生立即果断地作了决定,选梵文。他说:“如果说我毕生的学术研究真有一个发轫的话,这个选择才是真正的发轫。”

事情的确如此。季先生的学术生涯,就从这个起点开始。

这位Waldschmidt教授,不仅教授季先生梵文,后来还成为季先生的博士生导师。德国的博士生导师,叫做Doktorvater,用中文直译,意思是“博士父亲”。季先生对他的这位“博士父亲”,怀着终生的尊敬。季先生成为Waldschmidt教授的学生时,Waldschmidt年纪还并不算大,不过他在印度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从1935年末至1940年,五年半的时间,季先生在哥廷根大学学习的情况,可以从《学海泛槎》中所附的一份“Studienbuch(学习簿)”看得很清楚。这份学习簿记录的内容非常实在,它显示了季先生在德国留学学习的是些什么课程。其中最主要的,是季先生的“主系”印度学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

1936年夏学期

Prof.Waldschmidt 初级梵文语法

1936年~1937年冬学期

Prof.Waldschmidt 梵文简单课文

Prof.Waldschmidt 译德为梵的翻译练习

Prof.Waldschmidt 印度艺术和考古工作(早期)

1937年夏学期

Prof.Waldschmidt 马鸣菩萨的《佛所行赞》

Prof.Waldschmidt 巴利文

1937年~1938年冬学期

Prof.Waldschmidt 印度学讨论班:南印度的土地和民族的基本特征

1938年夏学期

Prof.Waldschmidt 艺术诗(Kunstgedicht)迦梨陀娑

Prof.Waldschmidt 印度学讨论班:Bhad?rayaka-Upaniad汉学讨论班

1938年~1939年冬学期

Prof.Waldschmidt 巴利文:《长阿含经》

Prof.Waldschmidt 印度学讨论班:东土耳其斯坦的梵文佛典

Prof.Waldschmidt 印度风俗和宗教

1939年夏学期

Prof.Waldschmidt 梵文Ch?ndogyopaniad

Prof.Waldschmidt 印度学讨论班:Lalistavistara(《普曜经》)

1939年秋学期

Prof.Sieg 印度学讨论班:Dandin的《十王子传》

Prof.Sieg 《梨俱吠陀》选读

1939年~1940年冬学期

Prof.Sieg 印度学讨论班:K?ik?

Prof.Sieg 《梨俱吠陀》选读

1940年夏学期

Prof.Sieg 吠陀散文

Prof.Sieg 讨论班:Bhāravi的Kir?t?rjunīya讲读

这就是季先生所学习的主要的专业课程。我们看到,在印度学方面,为季先生上过课的,前后只有两位教授,即Waldschmidt和Sieg。Sieg教授本已退休,但因为在1939年末,Waldschmidt被征入伍,他接替Waldschmidt承担了教学的工作。如果不是因为战争,能为季先生上课的,恐怕只有Waldschmidt一位教授。学生呢,实际上也只有一位,就是季先生。偶尔有插班进来的其他学生,数量很少,时间也不长。以我们今天中国的规矩,这样安排教学的情形,很难想象。我们总是要求,一个专业,要有多少多少教授,多少多少“博导”,多少多少博士生、硕士生。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培养出了像季先生一样或有可能与季先生相似的人物了吗?我们有这种可能吗?

梵文学习了几个学期以后,Waldschmidt答应季先生作他的博士研究生。季先生跟Waldschmidt商定了论文题目,开始撰写博士论文。在《学海泛槎》里,有一章的题目是“博士论文”,详细地讲了这件事。

季先生的博士论文的指导,仍然基本上是Waldschmidt教授一个人完成的,没有什么“指导小组”,没有什么“梯队”。论文研究和写作,整个过程是在战争时期。Waldschmidt教授多数时间不在哥廷根,只是在短期回哥廷根休假时给季先生提出一些指导的意见。还有Sieg教授,在Waldschmidt教授不在的时候,也为季先生的论文作过指导。

季先生的博士论文,题目是Die Konjugation des finiten Verbums in den Gāthādes Mahāvastu(《〈大事〉中伽陀部分限定动词的变化》)。这样题目的论文,与现实社会毫无关系,可是有学术性,而且是很强的学术性。用另外的话说,是有很高的学术含金量。所以Waldschmidt教授完全认可。而且,就是这篇论文,奠定了季先生后来一生学术事业最根本的基础。

1940年12月和1941年2月,季先生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先后的两次口试,他获得博士学位。但这时战争正在进行中,季先生无法回国。

在这前后几年的时间里,季先生得到机会,跟Sieg教授学习吐火罗语。后来,这也成为季先生学术领域里十分为人所看重的一个方面。

季先生自己讲,他一生中,在学术上对他影响最深,他也最感念的老师,有三位,他们是:Ernst Waldschmidt,Heinrich Lüders和陈寅恪。这当中的Lüders,季先生没有见过,但季先生特别佩服他的学问。再有,Lüders还是Waldschmidt的老师,也是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留学时的老师。

陈寅恪不论,我们看这两位德国学者的学术特点。

同类推荐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烟台大观

    烟台大观

    烟台的百科全书,其一为“锦绣山河”,记烟台的自然地理,从名山大川到自然景观,兼及独特的自然现象。其二为“历史精英”。这部分对曾经发生在烟台这块热土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评述。其三是“风土人情”。这部分从烟台现存的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到流传的民间故事、笑话俚语,兼及特有的风俗习惯,都进行了寻求。其四“社会发展”也为历史保留了大量的即将消亡的珍贵资料,特别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卓而不群的见解。
  • 一本书读懂美国文化(英汉对照)

    一本书读懂美国文化(英汉对照)

    《一本书读懂美国文化(英汉对照)》一书让你感受美利坚的自由与梦想。将一个真实的美国娓娓道来,本文从美国的历史政治、价值观念、宗教建筑,文化渊源、风俗习惯、休闲时尚、社交礼仪等多层面介绍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不同层面,有助于读者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获得对美国社会全景式的认知,从而更好地了解美国这个文化多元的国家。
  • 北大五明国学课

    北大五明国学课

    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正好代表人生最应该具有的五种智慧,源于明身、启于明心、进于明性、达于明德、成于明道。五明国学,希冀站在历史的高度,以21世纪的视野、全方位的角度、兼容并包的态度来传播今日之国学,且并不单纯地讲国学,而是将国学用于当下。学习五明国学,在当今物欲横流,缺乏信仰的社会中,找寻真实的自我。以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之五明,化解对社会、对工作的怨、恨、恼、怒、烦之五毒,以此安顿好我们的灵魂。
  •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既隐含着一个文明古国的自尊,又隐含着近代积贫积弱的自卑;受到过太多的赞美,又受到过太多批评和嘲讽;是很多苦难的根源,又是很多问题的借口,客观理性地理解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的特性,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自我了解与彼此了解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竹马非君子

    竹马非君子

    公司倒闭,老板跑路,房东逼债,袁青一夕之间陷入窘境。幸好她有个青梅竹马的作家朋友吕白。吕白好心伸出援手,不但让袁青登堂入室,还大发慈悲允许她带上她相依为命的流浪狗,这对有洁癖的吕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让步。吕白有意帮失业的袁青渡过难关,又怕伤了她的自尊,宣称自己需要一个助理,让她试试。袁青却很头疼地说:“可是,我对你的工作一无所知……”
  • 太清剑诀录

    太清剑诀录

    当卓然从梦中醒来,却发现晴儿早已满头鹤发,恍然间,他已然明白,曾经的那些你争我抢,你死我活,又算得了什么?眼前的流泉飞瀑,青山叠翠,晴儿的软语巧笑,梳妆倩影,怎是那俗世间的尔虞我诈比得了的。他这才明白,太师父为何宁愿终老山林,宁愿废了自己一身的绝学,也不愿授予世人的良苦。人啊,不过就是一场大梦,梦醒了,心便找到了归宿。
  • 陪玩选我我超甜

    陪玩选我我超甜

    【1V1,甜宠】宅女代练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栽倒在网恋这个深潭中。本该带飞老板,结果却被老板带飞,把把躺赢!那么要不要顺便谈个恋爱?
  • 那些无法拒绝的名篇

    那些无法拒绝的名篇

    《每天读一点英文》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内文篇目取自美国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的读本,适于诵读;“实战提升”部分,包括导读、单词注解、诵读名句,学习英语的同时提升演讲能力。
  • 神的执照

    神的执照

    神秘人:想成为死神,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一张执照!合情合理,合理合法。您看,这就是你的营业执照,上面写着死神的经营范围、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生辰八字……还有右上角,这是你的QQ头像,上面还有热乎的钢印呢!两包辣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惩恶扬善劫富济贫的死神大人了!主角:去你的,死骗子!
  • 湖山叙游

    湖山叙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山酒家

    南山酒家

    这个世界真是太神奇了,自从成为南山酒家大掌柜之后,曲九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研究

    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研究

    当前,我国体育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教育部于2005年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就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事宜作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加大体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步伐,加快提高体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 步步生情

    步步生情

    深爱的男人布下层层以爱为名的局,原来只为了最后予以她最沉重的一击;深爱的女人被自己一手逼到绝境,他却自觉身受的痛楚未曾减少半分;到最后惊觉自己一错再错,造成的伤害不知是否还来得及弥补……一场情事,是否美好收场?
  • 都市灵术之尊

    都市灵术之尊

    我的手机里居然有一个神秘的空间?这个空间里,我可以随心所欲的看小说只是,自称创造这个空间的老头究竟是谁?他又将如何改变我的人生?萌新初次尝试都市小白文,还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