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3000000019

第19章 季羡林的“和谐”观(2)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对世人充满了爱心。他爱生养他的母亲,培育他的叔叔,难以割舍的儿女,教过他的老师,不论是德国哥廷根大学的瓦尔特施米特教授、西克教授,还是中国清华大学的陈寅恪教授、朱光潜教授;他爱他的同乡、同学和朋友:臧克家、吴组缃、林庚、李长之、冯至、胡乔木、李广田、沈从文、吴作人、王力等;他同样爱着与他童年时一起割草、玩耍,至今仍然目不识丁的一个叫杨狗的朴实的农民;他爱一切爱过他,帮助过他的人;他还爱那些虽不知道姓名,但正直、善良的可爱之人。在他创作的一百多万字的散文里,他以满腔的热情颂扬他们的高贵品质,抒发对他们的爱心。读他的散文常常被他那真挚的感情所感动。他的文章有的是和着泪写成的,感人至深。这里仅举一例。1993年,他在《哭冯至先生》一文中写道:

近几年来,我运交华盖,连遭家属和好友的丧事。人到老年,旧戚老友,宛如三秋树叶,删繁就简,是自然的事。但是,就我个人来说,几年之内,连遭大故,造物主——如果有的话——不也太残酷了吗?我哭过我们全家敬爱的老祖,我哭过我的亲生骨肉婉如,我哭过从清华大学就开始成为朋友的乔木。我哪里会想到,现在又轮到我哭冯至先生!“白发人哭黑发人”固然是人生至痛,但“白发人哭白发人”不也同样惨痛吗?我觉得,人的眼泪不可能像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几年下来,我的泪库已经干涸了,再也没有眼泪供我提取了。

臧克家的夫人郑曼女士读了这篇文章后,特地给季羡林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拜读大作《哭冯至先生》,使我热泪盈眶,久久不能平静!冯至先生的谢世,是我国文学界、翻译界、学术界的重大损失。冯至先生走了,他得到了‘解脱’,而留给生者的是难以忘却的怀念!他地下有知,也会含笑九泉的。可我们却为您的健康担心,用自己的血泪来写悼文,可一而不可再啊!”郑曼女士这里说的“可一而不可再啊!”是有所指的。她曾在l987年读过季羡林的《重返哥廷根》一文。文中季羡林描述自己在养老院与他的‘博士父亲’瓦尔特施米特教授见面时的情景,深夜离别时依依难舍的场面,使郑曼女士感动得泪湿衣襟。她于是打电话告诉季羡林说:“我读了您的《重返哥廷根》,都哭了。”季羡林回答说:“我是含着泪写的。”郑曼女士担心季羡林这样一次次地用血泪来写文章,有害健康,所以才有“可一而不可再”的话。一周后,郑曼女士收到了季羡林的回信:

郑曼

克家:

你们的来信收到了,谢谢!

苏轼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个道理,我经过八十多年的生活历程,是完全理解的。然而人非木石,孰能无情?每遇到悲离之事,则仍不能排遣,实在无可奈何也。……

季羡林待人的至真至诚,至爱至亲之心,可见一斑。

至于说到“忍”字,也就是宽容之心,例子就更多了。就他个人来说,从没有过私敌。他原谅一切可以原谅的人和事。“文革”中,他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打翻在地,批斗,抄家,住“牛棚”,吃尽了一切苦头。“文革”后,他否极泰来,“官”运亨通,做了北大副校长、全国人大常委,各种头衔50多个,而与他共事的人,有不少都是当年整过他的人。如果他要报复的话,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进行报复,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呢?他在《牛棚杂忆·自序》中是这样说的:“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一多半是10年浩劫中的对立面,批斗过我,诬蔑过我,审讯过我,踢打过我。他们中的许多人好像有愧悔之意。我认为,这些人都是好同志,同我一样,一时糊涂油蒙了心,干出了一些不太合乎理性的勾当。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一个真理。”“我自己在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时候,还虔信‘文化大革命’的正确性,我焉敢苛求于别人呢?打人和被打者,同是被害者,只是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已。就由于这想法,我才没有进行报复。”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非大智大勇者,莫能为也。

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个人来讲,是一个品德问题,也是一个生存之道的问题;对社会来讲,就是一个能否和谐的问题了。季羡林提出的处理人际关系两字箴言:“真”和“忍”,其实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待人以诚”和“与人为善”的道德观。这种儒家倡导的“诚信”和“恕道”,早已形成了我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深入人心,代代相传。而且,正由于这种处世哲学在民间的根深蒂固,才维系了中华民族的长期稳定与和谐,历数千年而不衰。这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当今社会,背离这种传统美德越来越远,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试看今日之社会,物欲横流,虚假成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为一己之私利,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卖官鬻爵,欺上瞒下,罔顾民生,假药、假烟、假酒、假奶粉、假光盘、假文凭、假证件、假论文等等,大行其道,泛滥成灾,何以言“真”;为一己之私利,置他人生死于不顾,为非作歹,恃强凌弱,仗势欺人,为所欲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大打出手,甚至致人死命的事,屡见于报端,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麻木不仁了,又何以言“忍”?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季羡林提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真”、“忍”这二字箴言,难道不值得每一个盼望社会和谐的人深思并且身体力行吗?

个人心中要保持和谐的心态

最后,再来谈一谈季羡林为人处世的第三个原则:“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平衡的关系”。这个原则看似个人心态问题,与和谐社会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不然。社会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社会焉能不和谐。实际上,个人内心的和谐,较之强制性的法律条文和空泛的口号,对构建和谐社会更为重要。

从表面上看,季羡林永远安详、恬静、和蔼可亲,像一潭平静的池水,似乎他内心从没有过什么痛苦和矛盾。其实不然。他内心的痛苦与矛盾,一点也不比别人少,甚至比常人要多得多。l999年,他在一篇《世态炎凉》的短文中写道:

我已到望九之年,在80多年的生命历程中,一波三折,好运与多舛相结合,坦途与坎坷相混杂。几度倒下,又几度爬起来,爬到今天这个地步。

我可真正参透了世态炎凉的玄机,尝够了世态炎凉的滋味。……一个忽而上天堂,忽而下地狱,又忽而重上天堂的人,哪能没有想法呢?世态炎凉,古今如此。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因此,我没有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这就是他在遭到那么多大劫难后,仍然能保持心态平衡的“秘诀”。这“秘诀”其实非“秘诀”,不正是孔子当年在回答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时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恕道”的永恒意义。孔子这句话,是世人皆知的,不是什么“秘诀”。但是,世人皆知,并不等于世人皆能做到。能做到的人,从来就是很少的,季羡林是其中之一,所以他虽尽经劫难,仍然能保持和谐的心态。

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话听起来有点难听,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类的本性之一——自私。这是事实。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趋吉避凶的,都是自私自利的,这是不容否认的。但是,人是万物之灵,是高等动物,当然有别于一般动物。诚如孟子所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者,极少之谓也。那么,这极少一点与一般动物不同之处是什么呢?那就是,人可以通过伦理道德的教化,形成一种道德观念来抑制约束自己自私的本能。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他们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国捐躯,见义勇为,甚至为救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等等,就是这种“几希”的表现。这些人是人类的楷模,社会的“脊梁”,世人的榜样,正因为有这样一批人类的精英和他们的“浩然之气”,人类社会才会不断发展,日益文明,繁荣昌盛。这是一般动物不可能做到的。

在季羡林看来,一个人要处理好“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平衡”的关键,就要看抑制自私本性的程度如何。他在《论人生》一文中写道:

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人,普天之下倒是不老少的。说这话有点泄气。无奈这是事实,我有什么办法?

季羡林这段话,可谓把一个人道德优劣高下的根源,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甚至加以量化了,实在是明白之极,深刻之极,透彻之极。要想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就要遇事多为他人着想,不要只替自己打算。要先人后己,不要先己后人;要宽怀大度,不要斤斤计较。总而言之,不要忘记了孔夫子那句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季羡林的人生和谐之道,简而言之,就是“三和”:与天和谐,与人和谐,与己和谐。一个人能做到了“三和”,则个人生活愉快,社会安定和谐。

最后,有一个问题,有些想不通。过去读古书,圣贤们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时以为是至理名言,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可是现在却开始怀疑了。今天,我们的“仓廪”比过去“实”多了,可是,为什么还不如过去“知礼节”?今天,我们的“衣食”比过去“足”多了,为什么还不如过去“知荣辱”?

仔细想来,其实邓小平同志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他为什么特别强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因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两个有联系而又不同性质的事物。物质文明只是精神文明提高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提升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提高还要有自己独自的发展道路,还要下大力气去抓。遗憾的是,这些年来,精神文明建设不但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甚至连“精神文明”这个词都渐渐被遗忘了。

今日的中国,飞速发展的物质文明与滞后的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社会上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它已经严重阻碍了物质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努力方向,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当此之时,季羡林提出的“和谐观”,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和谐”的看法,给人以启迪,值得一切关注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志士仁人深思。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同类推荐
  • 听三毛讲远行

    听三毛讲远行

    好想跟着三毛远行,一同去金色海洋吹风,聆听音乐王国的天籁之音,伴着大西洋的七颗钻石感受清风拂面的恬然情怀。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长白山不仅拥有天池、瀑布、温泉、大峡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其中蕴含着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质朴耐劳、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奋斗、开拓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等。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为利于广大读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的无穷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特别聘请了相关专家学者编撰了《文化之美》这套书。这套书包括自然景观、考古发现、艺术精品、珍贵器物、历史遗存、民风习俗和文化艺术等内容,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热门推荐
  • 太平经圣君秘旨

    太平经圣君秘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世不了情

    一世不了情

    一直在等一个人,一直在等一个回头,一直在等一份笑容,终于等到我自己都没了笑容。可是为什么,我向左走,向右走,还是走不出爱你的圆。哭累了,沉默了,想放弃了,冷淡了,可是时间一过,却又开始想念你……
  • 逆女嫡妃:腹黑世子请自重

    逆女嫡妃:腹黑世子请自重

    别人重生之后,都能过得安安稳稳,为什么只有她,总被人看穿鬼魂的本质?别人重活一回,人缘个顶个的好,为什么她重生之后,倒是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了?她本来没什么志气,就指望着报复渣男庶妹,为什么忽然就和皇家那群危险生物扯上了关系?除了嫡女的身份,她一无所有。且看嫡女在逆境之中不断奋进。
  •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没有理财智慧的女人,永远都无法成为真正的好命女。不懂理财的女人也许会赚钱,但却守不住钱;也许会守钱,但却不知道如何让钱升值;也许懂得如何让钱升值,但却不懂得如何给自己的未来提供一份保障;也许懂得给自己提供一份保障,但却不懂得如何通过钱财让自己持久美丽……我们不要做这样的女人,我们要做既有钱又聪明的女人!《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用丰富的案例和精彩的理论告诉大家:女人如何变有钱,如何快乐一辈子;如何用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收益,用最低的成本打造最奢华的生活;做女人就要懂得理财,就要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有财力的女人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 念宗

    念宗

    少年躺在房顶,看着漫天群星,微风轻拂,耳边声音传来:”红哥哥,等到大战结束,如果我们都还活着,你想做些什么?“少年沉默了一下,叹了口气道:”我想回家~“
  • 档案秘史

    档案秘史

    这世间很有多事实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但无法理解的事不代表它从未发生……灵异的事件总需要人将其记下……来……翻开档案……让我们分享另一个世界的秘密……
  • 爱的金牌魔术团

    爱的金牌魔术团

    有谁会比米蓝更倒霉?大清早被好友诅咒,而后,又邂逅了毒舌的神秘少年言唯熙,不仅一分钱打工费没拿到,还成为了一场幼稚阴谋中的棋子,而那场奇幻的魔术盛宴,仿佛一个魔咒,将她与那些形形色色的魔术师们紧紧纠缠在一起。蹦极塔的意外事件,让米蓝看到言唯熙勇敢的一面,与此同时,她也凭着满腔热血,打入Zero内部,以助理的身份,开始接触神秘的魔术世界。那么,在那些形形色色的魔术师中,谁又将成为她最终的恋人?
  • 无限宠爱:误惹腹黑总裁

    无限宠爱:误惹腹黑总裁

    机缘巧合,她爬上了他的床,却不想成了牵绊一生的宿命。多次的夜夜相伴,一次又一次的契约之诺,她撕了他的支票,道:“我不是那种人。”他笑的英俊至极,又一把拉过了她按到了床上,挑眉笑道;“我当然知道,你不是那种人……”手指缓缓向下,向着神秘之地探去:“你是这种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黄昏战士

    网游之黄昏战士

    盗贼!刀尖上的舞者!黑暗中的光芒那是银刃的审判!法师!战场上的明星!在指间的闪烁那是冰火的赞歌!骑士!团队中的领袖!圣盾下的微笑那是不变的信仰!“看,那边有个战士,让我秒了那个笨重的家伙!”“不不不!交给我吧,专业遛狗三十年!”“这种简单无脑的职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没有盗贼的王者杀戮!没有法师的绝对掌控!没有骑士的坚韧厚重!没有弓手的飘逸灵动!秒伤?速度?技巧?似乎战士一无所有…………心如死灰,迟暮绝望!落日黄昏下一道孤独的身影出现……无限麻痹!无限硬直!无限吸血……久违的热血和激情!这才是属于战士的荣耀!
  • 你好消防员

    你好消防员

    (出版已上市)消防英雄VS年轻女殡葬师。第一次见到米果,她被塑料杯盖卡住舌头;第二次见到米果,是在殡仪馆,这个奇葩姑娘竟成了一名遗体美容师;第三次见到米果,是在安排的相亲会上。这是外形冷酷的英俊大灰狼一步步吃掉小白兔的故事,也是风格另类新颖的爱恋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