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苹果奇迹:创造力是一种做事方式
在真理成为常识之前,质疑总是难免,唯有思考和行动才能解救。
——指尖儿(zhijianer.me)创始人 刘沫
一个懂财经懂科技的苹果粉丝,在创业的过程中,能从乔布斯那里学到什么呢?Anyway(无论如何),这就是赵博思的故事。
发现了这个可以利用的点,我就怂恿他把知道的都撰写下来。我们一起研讨每一个细节,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指尖儿建立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把内容发到指尖儿和简书,增加人气暖场。当然,也有个“让大家评判一下,说得是否有理”的私心在里面。
和其他写乔布斯的内容不一样,赵博思的文字远离新闻和热点,把乔布斯还原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通过赵博思的文章,给我启发最大的有三点:
1.乔布斯曾经说过:按照我的方式去做,人人都能做到(乔布斯能做到的事)。
这会打开限定我们思维的闸门,告诉我们只要想得到、然后设计好向前的方向和策略,一切都是可以实现的。
赵博思的分析,证明乔布斯并不是“神逻辑”,只是思考更为严谨,深入到更底层;团队更为紧密,内部逻辑更加完美;整个产品的结构层次清楚,解决问题清晰有序。他不是神童,而是最好的产品经理,这也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
幸好不是神童。神童似乎不会愿意把这些琐碎的细节想清楚,去做一个产品经理吧。
2.回到未来,去发明“现在”。
想得到就已经很难了,设计未来更不容易。赵博思告诉我的是,乔布斯一直活在未来,并且站在未来的高度回望现在。因此,苹果才能成为世界级的流行文化符号。这是苹果最成功的地方,其他团队已经很难做到了。
而苹果更为伟大的一点在于:它找到了批量复制这一符号的秘诀,可以将流行符号无限放大。而且即便每个人都已经有了iPod,大家仍然会觉得这样很酷。而不是因为大家都有了,所以就逊毙了。因为,在现在拥有“未来”,是很酷的体验。
3.双重逻辑校正下的思考架构。
我读书少,希望赵博思没有骗我。
按照赵博思的分析,乔布斯的思维和别人的思维模式有差。
一般人的思考方式是找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科学领域,这是对的。因为科学问题不会变。
但在社会学范畴里,这一点就不一样了。因为每时每刻,我们的问题都在变化,我们对未来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对此,乔布斯最核心的解决方案是,建立思考的双重逻辑:
第一步:找到初心。
第二步:完成愿景。
第三步:根据初心和愿景,建立核心逻辑。这一核心逻辑主要是把初心拆解到不可分的质子层面,然后再优化并建立实现愿景的最佳方式。
第四步:根据愿景的变化,建立持续的“校正逻辑”。
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双重逻辑校正下的思考架构。愿景是动态的,初心是恒定的。世界每一刻的变化都会让愿景变化。但人们对美好的享受、对更优雅解决问题的初心仍在。
通过“持续的路线校正”,可以不断地修正未来要到达的目标。即便需要不断修改过程中的决策,使决策者看上去像个暴君,但这样可以保证结果是最优的。
有趣的地方在于:如果你用创新把产品做得很成功,似乎大家更愿意怀疑你的成功是否可以持续;但如果你是第二名、第三名乃至第五名,大家却会认可管理层的成功而不会有任何担心,甚至还会觉得他们很了不起。这或许也是人们普遍思维上的“过犹不及”。
当然,回顾乔布斯的故事我们也会发现,苹果不是一日就走向成功的,实际上苹果有很多失败的案例,直到现在。
按照指尖儿内部“情景模式”下的研究框架,我在乔布斯的创新现场发现,他在创新中得到的教训是他留给苹果以及世界最最重要的遗产。
创新就是要拥抱失败和错误,要勇敢地迎接各种非议。这些是走向成功的前提。指尖儿也非常希望能够从乔布斯和苹果的经验中吸收营养,做成一点点事。
最后我想说的是:从怀疑乔布斯不一定会失败,到怀疑乔布斯死后苹果一定会失败,到现在苹果还在领航移动互联网,这证明苹果的成功并非偶然,也证明苹果的创新实际上是方法论的成功。
这里的内容我很喜欢。特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