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9500000004

第4章 伊科争端(2)

科威特这个地名,在回历11世纪中叶(公元17世纪40年代)才为人知晓。在阿拉伯语中,它是“小城堡”的意思。当时,哈立德部落统治着从卡塔尔到巴士拉这一地区。该部落的酋长谢赫·穆罕默德·本·欧赖义尔在沿海地区修建了一些称为“库特”的要塞,派兵驻扎并用作粮仓和武器库,“科威特”即由此演变而来。1710年,萨巴赫家族由阿拉伯半岛内地迁移到科威特,1756年萨巴赫家族的族长被推选为政教合一的领袖,建立科威特酋长国。但它不断受到来自阿拉伯半岛内地游牧部落和盘踞沿海的海盗部落的袭扰,只能依靠对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关系来维持生存。1871年,科威特酋长阿卜杜拉二世因协助奥斯曼帝国巴格达省长米德哈特帕夏战胜沙特部落,被封为科威特县长。与此同时,科威特正式划归奥斯曼帝国统治比较稳固的巴士拉省管辖,并开始悬挂奥斯曼帝国旗帜,变成奥斯曼帝国的一个县。然而,随着英国在海湾地区势力的扩大,科威特统治集团内部一股欲借英国势力摆脱对奥斯曼帝国依附的势力也在滋长。1896年科威特爆发了一场亲英反奥的宫廷政变。力主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的穆巴拉克亲王杀兄篡位,公开拒绝奥斯曼帝国授予的县长封号,拒不参加奥斯曼帝国议会。奥斯曼帝国一方面策动亲奥派易卜拉欣家族发动反政变,另一方面由巴士拉省长纠集军队和当地部落,准备对科威特发动征讨。内忧外患使穆巴拉克大酋长决心寻求英国保护,英国则乘科威特之危,于1899年1月23日派英国驻伊朗布什尔的政治专员米德代表英国,与穆巴拉克大酋长在科威特签署了《科威特英国协定》。该协定规定,科威特君主“未经英国政府事先批准,不在科威特及其境内任何地方,接受任何国家或政府代理人或代表”;“未经女王陛下政府预先同意,不对任何国家的政府或臣民割让、出卖、租借、抵押,或者为了占有或其他目的而赠送他的国土的任何一部分……包括现在仍被其他任何政府的臣民所占有的任何部分。”通过寻求英国保护,穆巴拉克大酋长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和威胁,稳固了政权。而英国实际上把科威特变成了英国的保护国。1900年英国派出首任驻科政治代表。

会谈结束后,施瓦茨科夫与哈立德接受记者采访英国为了巩固在科威特和海湾地区的地位,1909年开始就科威特和其他海湾地区有争议的奥斯曼帝国属地与奥斯曼帝国谈判,并且于1913年7月29日签署了《英国、奥斯曼关于波斯湾地区的条约》,其中科威特的地位和边界被正式加以确定。该条约虽然表面上把科威特称作奥斯曼帝国的“自治县”并规定科威特“悬挂奥斯曼帝国旗帜”,但却包含了奥斯曼帝国的实质性保证,即“奥斯曼帝国政府将不干涉包括继承问题在内的科威特事务,并且不在其所属领土上实施行政管理、占领或军事行动”,以及“奥斯曼帝国政府承认科威特酋长此前与英王陛下政府缔结的条约的有效性。”这不啻意味着奥斯曼帝国承认了英国对科威特的保护权。关于科威特边界,该条约第一章第5款载明:“科威特酋长的主权应由其本人在以下领土范围内施行。这些领土的边界是以科威特为圆心的半弧形,其北端在阿尔祖拜尔湾,南端在阿尔夫拉因。这条线在本条约附图上以红色标出。沃尔拜岛、布比延岛、马希姜岛、法拉卡岛、奥哈岛、库帕尔岛、卡鲁岛、阿尔马克塔岛和乌姆阿尔马腊迪姆岛,以及毗邻岛礁和水域均包括在此区域之内。”该条约第一章第7款还对科威特陆地边界做了详细描述:“边界线从祖拜尔湾出口的岸边开始向西北,径直贯穿乌姆卡斯尔南部、萨夫万和萨纳姆山并把这些地点及其水井划归巴士拉省;在划至阿尔巴廷时折向西南方向……这条线在本条约附图上以绿色标出。”1899年条约和1913年条约实际上把科威特由奥斯曼帝国的一个县变成了一个领土范围明确的英国保护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完全解体。前奥斯曼帝国的摩苏尔省、巴格达省和巴士拉省于1920年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区”,1921年宣布成立以费萨尔为国王的伊拉克王国,但国际联盟直到1932年才撤销英国对伊拉克的委任统治。科威特则一直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并于1939年正式以宪法形式成为英国的“保护国”,直至1961年6月19日,科威特才同英国签订协议,宣布废除1899年协定,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在科威特独立之前,伊拉克官方并没有提出对科威特的边界领土要求,相反,曾两度确认了伊科之间的边界。1923年4月4日和19日,英国驻伊拉克高级专员佩塞·考克斯与科威特酋长艾哈迈德·萨巴赫以互致信件方式确认1913年《英国、奥斯曼关于波斯湾地区的条约》所规定的边界为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边界。1932年英国委任统治结束后,伊拉克首相努里·赛义德帕夏和科威特酋长艾哈迈德·萨巴赫又于7月21日和8月10日以交换信件方式确认了两国之间的边界。

但是,诚如在许多亚非前殖民地国家已被证明的那样,帝国主义瓜分势力范围所产生的边界领土划分往往埋伏着危机和冲突的祸根,伊拉克和科威特亦莫能外。

第一次领土危机发生在1961年6月19日科威特宣布独立后不久。6月25日,伊拉克共和国总统卡塞姆宣布,伊拉克不承认科威特独立,因为科威特在奥斯曼帝国时期曾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因而现在伊拉克要把边界伸延到科威特南方,并任命科威特酋长为伊拉克的科威特县长。同时,伊拉克开始向科威特边界调集军队,准备“解放阿拉伯半岛”。科威特则立即呼吁英国和阿拉伯国家支援,于是,5000名英军、2000名沙特军队和7000名科威特军队和志愿人员被迅速部署在边界地带,危机由此爆发。

在伊科边界战云低垂的时候,双方都首先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出面解决。然而,由于英国和苏联在安理会中各支持一方,苏联甚至使用否决权阻止接纳科威特进入联合国,联合国的努力很快以失败告终。随后,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的“本着阿拉伯原则和传统加以解决”的倡议受到欢迎。阿拉伯解决方案的要点是,反对外国在阿拉伯地区驻军,承认科威特独立和科威特用石油财富向阿拉伯国家提供援助。根据这一方案,1961年7月20日阿盟接纳科威特为成员国,9月10日至10月10日由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和叙利亚)、沙特、苏丹、约旦和突尼斯组建3300人的阿拉伯联军取代了驻扎在科威特边界的英国军队,然后,科威特宣布成立5000万第纳尔的“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首开创建阿拉伯官方开发援助专门机构之先河。阿拉伯解决方案的成功使科威特在国际上迅速打开局面,1963年4月被接纳为联合国成员国。伊拉克则陷入孤立和被动境地。1963年2月,伊拉克发生军事政变,卡塞姆总统被杀,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上台执政。新政权总理巴克尔少将于10月4日会谈中对科威特首相萨巴赫正式声明:伊拉克共和国承认科威特的独立和全部主权,科威特则与伊拉克签署了在25年内分19批向伊拉克提供8000万美元无息贷款援助的协议。但两国的边界争议却悬而未决。

第二次领土危机发生在70年代,同时发生了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和武装冲突。由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伊拉克多次要求科威特割让或租借沃尔拜岛和布比延岛并重新划定边界遭到拒绝,伊拉克于1973年把军队开入乌姆卡斯尔附近的科威特领土。3月20日,伊拉克军队为强占位于塞米塔地区科威特境内的一个边防站,与科威特守军发生枪战,造成科威特守军2人死亡、2人失踪和伊拉克军队1人死亡的后果,伊拉克外交部长穆尔塔达于4月4日又一次提出对科威特的领土要求,称“整个科威特都是一个有争议的地区”,“没有任何文件可以证明科威特不是伊拉克领土”。这场危机仍然是在阿拉伯内部解决的。由于阿拉伯半岛国家都支持科威特,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阿盟积极斡旋,伊拉克军队被迫于4月25日撤出塞米塔边防站。但伊拉克从科威特边境地区的全部撤军直到1977年才完成。

两伊战争中科威特向伊拉克提供大量资金援助并允许伊拉克使用其领土上的军事基础,目的是为了缓解伊的领土要求。两伊停战后,伊拉克同沙特划定了边界,签订丁互不侵犯条约。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曾提出以免除伊拉克的全部债务,出巨资帮助伊拉克重建两伊战争中受损失最惨重的巴士拉市,换取同伊划定永久性边界,但遭萨达姆的断然拒绝。

二、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

伊科之间的唇枪舌剑

虽然科威特等海湾国家在两伊战争时向伊拉克提供了300多亿美元的贷款及港口和其他设施的支援,但伊拉克并不满意。伊拉克公开提出,两伊战争,是它同伊朗进行的一场“圣战”,是为抵制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输出”,是为了保卫阿拉伯民族而战,并为此而流血牺牲。它所欠科威特等海湾国家的贷款是伊拉克人“用鲜血换来的信贷”,科威特等国应从阿拉伯团结的利益出发,一笔勾销这些债务。伊拉克的这种“一风吹”的要求,没有得到海湾国家的响应。1990年1月以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从每桶20美元以上跌至年中的14美元,使伊拉克石油收入减少几十亿美元之多,这对急需建设及偿贷资金的伊拉克来说,是不能忍受的。伊拉克方面认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原定的每桶18美元的“最低参考价”之所以被突破,都是因为科威特、阿联酋和沙特超限额出口石油造成的。抓住这一借口,1990年7月中旬,伊拉克以破坏石油生产限额为名,突然发难,对科威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进行猛烈抨击。

7月17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庆祝伊拉克复兴社会党执政22周年集会上,严厉指责海湾国家的石油政策。他说:从1980年以来,由于海湾国家不遵守欧佩克的生产配额,肆意超产,致使世界石油市场的油价暴跌。仅从1989年下半年以来,伊拉克就因此蒙受了高达140亿美元的损失。他声称,在伊拉克同伊朗的8年战争取得胜利后,海湾国家企图削弱伊拉克的基础,“超定额生产石油使油价下跌,好让美国用廉价的石油补充它的库存,这是美国策划的,由海湾统治者执行的阴谋,是用涂了毒药的匕首从背后刺杀伊拉克”。萨达姆警告说:“如果邪恶继续存在,大声疾呼抗议并不是最终采取的手段,而应采取某些有效的措施使事情恢复正常状态。伊拉克人决不会忘记一句老话,即‘砍断脖子要比砍掉生存手段好些’。”为了表示决心,萨达姆还说:“愿全能的真主证明我们已向他们发出了警告。”但萨达姆并没有指出他警告的是准。

7月18日,伊拉克官方新闻媒介大肆渲染伊拉克外长阿齐兹于7月15日致阿拉伯联盟秘书长卡利比的公开信,点名抨击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大量超额出口石油,损害了伊拉克的经济利益。公开信提供了伊拉克计算出的因石油产量过剩、油价下跌造成的损失,即阿拉伯国家共损失5000亿美元,其中伊拉克就占了890亿美元。公开信中指责科威特为首恶,指责科威特10年前就偷偷开采两国接壤地区的鲁迈拉油田,偷采的石油价值达24亿美元。公开信还出人意料地谴责科威特在两伊战争的第一年将军事设施修到了伊拉克领土上,并说这是一种“对伊拉克进行军事侵略的行为。”公开信宣称:“我们也只能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谁明目张胆地信奉这个政策,谁支持、鼓励这个政策,谁就是帝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反伊拉克、反阿拉伯民族计划的部分执行者,因为执行这项政策的时机正好与以色列和帝国主义者向阿拉伯世界、特别是向伊拉克发出威胁的时刻相吻合。伊拉克像所有阿拉伯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曼、也门、埃及、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一样,其主要收入来源受这次石油价格暴跌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我们又怎能够应付这个严重的威胁呢?怎样保持力量平衡呢?伊拉克曾成功地确立了这个力量平衡,但为此伊拉克在战争期间付出了它所能付出的一切代价。此外,这项政策严重损害了这些国家解决生死攸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在阿拉伯民族危难之际,科威特和阿联酋政府究竟打算给它奉献什么样的前途?它们在为什么样的政策、为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而卖力?”阿齐兹在公开信中说:“科威特政府对伊拉克进行了双重侵害。首先,它侵占了伊拉克一部分领土和油田并掠夺其国家财富,这种行为几乎无异于军事侵略;其次,在伊拉克成为帝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凶恶威胁的目标时,它又蓄意窒息伊拉克的经济,这是一种与军事侵略具有同样危害性的侵害。”与此同时,伊拉克军队开始向伊科边境地区集结。

针对伊拉克的指责,科威特迅速予以反驳,谴责伊拉克对科威特实行威胁与讹诈政策,并向所有阿拉伯国家紧急通报情况,阐述科威特的立场。科威特还向联合国秘书长通报了伊科纠纷的情况,并令科军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从此,伊科唇枪舌剑,达到了白热化程度,两国关系骤然紧张。

同类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将领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将领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冲锋枪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冲锋枪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枪械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单兵作战武器。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枪械的种类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第一支左轮手枪的诞生,到为了适应沟壕战斗而产生的冲锋枪,从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出现,到迷你机枪喷射出的强大火舌,等等,枪械正以越来越完美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揭开现代枪械的神秘面纱,让你简直大开眼界!
  •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战争带来劳民伤财、废墟残骸的同时,也推动了历史车轮的进程。本书就是一本收集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争书籍。它集聚了历史上的秦赵长平之战、汉匈平城之战、赤壁之战、山海关之战、镇南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详述了它们的深远影响及重大意义。
  • 解放兖州

    解放兖州

    1984年6月至7日,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一部在津浦路中段战役中,对据守兖州的国民党军的一次攻坚战。攻克兖州,切断了国民党军济南、徐州间的陆上联系,有力地配合了华东野战军主力进行的豫东战役,使鲁中南、鲁西南解放区连成一片,进一步孤立了济南的国民党军。6月20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包围兖州,激战至25日,扫清了外围,并攻占西关。7月1日山东兵团再度包围兖州,在完成各项攻城准备后,12日17时发起总攻。第7、第13纵队向兖州西关攻击,鲁中南纵队向东南助攻。经一昼夜激战,至13日19时全歼国民党守军2.7万余人。
  • 惊雷

    惊雷

    “谍海多凶险,于无声处听惊雷。”余惊鹊,代号惊雷,冰城不见硝烟的战场之中,像是一道春雷,炸响在无数人耳边。他是敌人心脏上的一根刺,时不时就要刺痛他们一下,却又难以拔除。惊雷破柱,天地换颜,守望黎明的黑暗中,雷声先鸣。……………………………………每一个人,生来都有天赋,只是天赋不同。当一个人的天赋,是适合做谍报工作的时候,这样的天赋,是好是坏?谍报工作没有成功的人,都是失败者,都是在辜负别人的信任。敌人的信任,甚至是自己人的信任。没有成功,没有失败。要么“默默无闻”,要么“身死道消”。
热门推荐
  • 范村菊谱

    范村菊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台娇,王的宠妃

    帝台娇,王的宠妃

    《帝台娇:王的宠妃》实体书已经上市,附送独家番外。当当,卓越,京东,淘宝均有售,全国各大新华书店,民营书店均有售。《帝台娇》上部购买地址:http://m.wkkk.net/m.wkkk.net《帝台娇》完结篇购买地址:http://m.wkkk.net/m.wkkk.net——他是王朝最精明睿智,冷血狠辣的少年天子,削藩夺位,皇权在握。她是南唐最神秘传奇,惊才绝艳的长公主,平定内乱,扶持幼帝。他要统一天下,她要保家卫国。他寻遍天下要将她杀之而后快,她却在他的后宫步步高升,宠冠六宫。终有一日,当她隐秘的身份被揭开,他是否爱她如初?彼时,他不顾礼法朝纲,百官反对,为她散尽六宫,宠极一时。他说,“素素,你不仅是我的皇后,更是要与我执手看天下的女子。”此时,玉阶之上,他高踞龙椅冷冷看着她,眉眼含恨,“上官素,私通敌寇,意图谋反,上官一族抄斩,其本人废黜皇后之位,日日受鞭笞之刑!”他爱着上官素,却恨凤婧衣。可是,上官素是她,凤婧衣……也是她。她是天下女子艳羡的传奇宠妃,身系两国君王恩宠,尊为两国皇后。大夏皇帝为她散尽后宫,独宠一人,北汉帝为她敛尽天下奇珍,筑就一座华美无双的凤凰台。可是,这两个给她一生荣宠的男人,一个让她家破人亡,一个将她囚于深宫多年。生死相许,柔情万千,终敌不过家仇国恨,帝王霸业。————我发誓,我是亲妈,结局会是欢喜的。
  • 教主,你又变身了

    教主,你又变身了

    在正派林立的江湖上,作为邪魔歪道的弟子,秋秋表示压力很大。在动荡不安的世道下,对于名字一听就很炮灰的她来说,压力也很大呀。她急需抱大腿,一不小心——错抱了动不动就会变身各种怪兽的教主大人……这下事情大发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荀子大讲堂

    荀子大讲堂

    荀子,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有。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本书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对读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研读范本。荀子“人定胜天”思想的提出,则是发展了孔子仁学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人的一生更幸福,让社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在中国哲学史上和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 我的男友来自明朝

    我的男友来自明朝

    拥有特殊能力的“警局一枝花”VS活了五百十三年却一心求死的“明朝大少爷”。一对相差500多岁的超萌年龄差,一场跨越百年的绝世之恋。我活了五百多年,很可怕,可我更怕,红颜枯骨,而我依然还是旧模样。我活了几百年,确切点说五百一十三年。当我活到快二百多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厌倦活着这件事。我尝试过几种死法,但都不成,直到现在,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死亡药方,我想我大概就能死了……
  • 炎黄奇侠传

    炎黄奇侠传

    以天下贰为大背景,穿插以秦时明月的剧情初步设定,后期走向不同
  • 苦杏仁味

    苦杏仁味

    运输化学危险品的卡车跌落山涧,附近水库一旦被污染,市区将面临重大危险。这场事故不仅影响了他的仕途生涯,更牵连出官商的种种利益纠葛。关键时刻,是奋不顾身还是明哲保身?值得铭刻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当初的抉择。项亦成问:“是不是有股味道?谁有感觉?”那些人反应不一,多数表情茫然,个别敏感点的下意识地抽鼻子。“苦杏仁味。”项亦成说,“有那种感觉吗?”有人下意识地摇头。空气中似乎有股汽油味,除此之外就是山野里雨水季节的那种气息,有点霉,有点潮湿。安监局局长吴鹏给项亦成递上一副口罩。
  •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野生灵系列多是关于野生动物的记录和描述,这是作者戴江南在与自然万物的耳鬓厮磨间生出的大欢娱大忧伤,她带着人们徜徉在自然之中,在阿拉套山的悬崖旁观察金雕,在青格里河畔看蝴蝶,在天鹅湖畔驻足,在艾比湖畔与迁徙的鸟儿作别……她将一切自然生灵视若亲朋,以细腻亲和的笔触写下了一部当代自然传奇。同时,本系列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宣扬自然美均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
  • 爆宠小狐妃

    爆宠小狐妃

    仙界都当紫微星君是不苟言笑的上仙,只有她知道,面具下面他是个多闷骚的神仙。世人都当李元昊是嗜血的霸道帝王,只有她知道,转身之后他的孤独无人能说。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相遇。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重生。“一定是这一千年你对我太好了。所以这一世,终究要我拿命来偿还你的恩情。”
  • 99度甜:大牌萌妻赖上门

    99度甜:大牌萌妻赖上门

    不好,莫熙彦的青梅回来,挂名妻子单依依立刻收拾好行李打算走人。“你去哪?”她的去路被挡住了。“正宫娘娘回来了,当然是找准自己位置,回冷宫去。”她冷眼,带着自嘲。“乖,别闹了,你是名正言顺的莫太太,别的女人都是路人甲。”他沉声哄着,蹲下,帮她把鞋带绑好。后来他才知道,她不是因为吃醋跟他闹,而是急着离开他,奔赴另一个男人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