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5500000003

第3章 导论(2)

国内主流的观点认为:尽管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但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融资是必需的。王辰(1998)等较早地对基础产业投融资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必须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不断挑战投融资思路;朱会冲、张燎(2003)指出,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决定了其供给应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制度改革来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张晋东(2005)认为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为竞争机制的引入创造条件;其他还有许多学者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观点都认为对基础设施的融资应逐渐由以政府为主转变到以市场融资为主。

针对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选择问题,国外学者莱斯特·C.梭罗(1997)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和总结性:(1)发达国家正在改变150年来所使用的经营基础设施的组织机构环境。欧洲的基础设施服务由政府所有并经营的模式“不灵”,美国常见的私人所有、政府调控的形式也不奏效。(2)由于私人投资总是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只有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才能将经济开发引向新的领域。(3)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不是在私人投资还是公有投资中作简单选择的问题,而是需要建立一种包括调控管理、协作、竞争及公私投资者有效地融合到一起的复杂体制,以便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基础设施服务系统。

二、关于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研究

发达国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市政建设的融资模式,如美国的债券银行模式、日本的开发银行模式。在美国,发达和完善的资本市场在融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市政融资主要以直接融资为主,信贷融资居次要地位(DavidS.Kid-wel,CharlesA.Trzcinka,1982;罗伯特·齐普夫,1998)。市政债券及其相关的融资衍生工具是地方城市基础设施资金的重要来源;而且美国地方基础设施融资中的一个特点是利用金融中介——债券银行。债券银行将用于市政的贷款汇集起来,形成组合,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分散风险和降低成本。债券银行是通向市场的导管,通过与资本市场的连接,为基础设施融资。

日本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税收、市政债券的发行、银行的低息贷款及各个机构和部门的资金积累等渠道。由于其特殊的信贷融资体制,长期以来,银行资金一直作为日本地方基础设施资金的主要来源。1951年日本政府成立“开发银行”,向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低息贷款制度对日本的民间资本产生了极大的诱导效应,大量民间金融机构竞相向政策性银行提供贷款,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另外,市政债券也是日本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日本的证券投融资不够发达,因此信贷融资一直以来是日本基础设施融资的主要方式。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比例也在发生变化,政府性资金比重呈下降趋势,而财政贷款、发行债券所占比重有所上升,资金来源的市场化成分增大。

近年来,世界银行专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提出新的融资渠道,包括建立基础设施开发银行和基础设施发展基金等。而且在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些适合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融资模式,例如: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城市发展基金(TamilNadu Urban DevelopmentFund,TNUDF),是一个由州政府发起的市政发展基金,作为一种信托基金得以建立,为当地实体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没有州政府担保的长期融资;哥伦比亚的地方融资机构(TerritorialFinancingInstitution,FINDETER),是一个特殊的二级发展银行,是法律上独立的半公共的金融中介;南非的基础设施融资公司(InfrastructureFinanceCorporationofSouthAfrica,INCA),是一个纯粹的私有化融资机构,通过购买债务义务和提供贷款,为地方基础设施融资;菲律宾的LGU担保公司(LGUGC),是一个公私共有的市政债务担保公司,也是一个市政融资的金融中介(RobertKehew,TomokoMatsukawa,JohnPeters-en,PrithaVenkatachalam,2005)。这些发展中国家地方基础设施融资的金融中介,通过结合一定的管理技术(增信措施和资信评估的改进),来降低融资成本和改善风险管理。这些融资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三、中国基础设施融资方法及改革的探讨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对基础设施融资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基础设施融资的市场工具包括债券融资、信托凭证、股权融资、项目转让、银行贷款等。如郭华伟(1995)等较早地对项目融资问题进行过论证;吕长江(1998)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原理;王开国(1999)等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这一融资模式;邢精平(2000)比较了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及附认股权证债券三种常用的债券衍生工具;沈富荣(2002)、许槟(2003)建议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信托机制;刘立峰(2001)对利用国债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运用国债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性不足,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支持;潘英丽(1997)等分析了地方政府市政债券融资问题;此外,国内学者还就城市基础设施的股票融资、地方政府债券、基础设施产业基金、PFI等融资方式进行了专题研究。

这些理论的探索,对中国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国现行的“预算法”、“贷款通则”、“担保法”使得地方政府一般不能成为合法的融资主体,没有充分现金流的地方公益性项目难以通过现行的融资模式得到建设资金,目前地方建设融资的风险管理难以规范(李光辉,2003;孟祥林、李宏伟,2007等)。针对上述问题,李扬(1992)较早提出了地方基础设施筹资体系改革与财税体制改革的相关性问题;一些学者提出应该修改相关法规,允许地方政府合法发行市政债券(贾康等,2002;王大用,2005);同时探索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的选择。国内在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实践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上海和重庆,一些文献也对此作过总结(沈敏,1999;世界银行,2009)。上海是国内较早探索并实践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城市,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十家政府性投资公司,如上海城投、久事公司等,以政府信用作担保,从银行借贷,以财政支持还贷,“两桥一隧”当时是上海基础设施融资的经典案例。重庆借鉴上海模式,开发了“八大投”融资模式,为基础设施建设融到丰富资金,受到世界银行的推崇。无论是上海模式、还是重庆模式,其本质都是为规避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而“曲折”成立的地方政府性投融资平台,随着2008年以后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无序发展,其不规范的借贷行为背后所隐藏着的巨大还贷风险和金融风险也逐渐显露,该融资模式也到了改革和创新的路口。

四、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论

国外研究成果丰富,国外学者的研究,不仅有理论分析,而且利用金融工程等先进工具,对有关实务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讨。这些成果为后来者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近些年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提供了很多研究和技术支撑,为我们开拓了思路。但国外的研究更多是基于西方市场经济和发达资本市场前提,与中国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缺乏对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度研究。

中国学者主要是投融资领域的业务工作者就投融资的多元化机制、市场化方向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但国内的研究多着重于理论层面的阐释和框架体系的分析和设计,而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需求,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关于融资机制建立的研究不够深入,而且从金融视角的研究相对较弱。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懂区块链

    一本书读懂区块链

    国内 BAT 三巨头的入局,给区块链行业带来了信心,不管看中的是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巨大利益,还是看中区块链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改变,这场革命正在影响着我们。区块链到底是啥?有人说,比特币将成为世界通用钱银;有人说,比特币就是一个大骗子……千人千面,但区块链潜力空间不可忽视,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的柱石。究竟怎么认识区块链?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笔者特意编写了这本书。此书从区块链的基本定义入手,介绍了区块链的发展历史、分类、特征、挖矿原理、常见误区、主要应用等,要点突出,易于理解,是一本学习区块链的入门书。相信,一定能让读者有所收益。
  •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本书汇集各地强农惠农直接补贴政策,对生产性补贴(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化肥等农资综合补贴)和生活性补贴(如合作医疗补贴、义务教育补贴、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政策进行阐释,并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解答,力争让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其应该享受的优惠,尽快富起来。
  • 安利直销方法

    安利直销方法

    很难设想,1992年,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其办事处面积仅40平方米,只有4名员工。到1995年4月10日。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上市的产品只有5种,包括乐新多用途浓缩清洁剂、碟新浓缩洗洁精、透丽浓缩玻璃清洁剂、丝白洗衣液和速洁浓缩去渍剂。十年后,即2004年,安利(中国)销售额达170亿元人民币,缴纳税款37 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广州的安利(中国)投资总额达2.2亿美元,并在北京及上海设有区域办公室。办公总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拥有4700多名员工。安利在广州建有美国海外最大的生产基地,面积达14.1万平方米,生产、销售四大类共160款产品。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经营最成功的直销公司,安利在公众心目中几乎已经和直销画上了等号。
  • 探索经济学的路径

    探索经济学的路径

    为了让读者深刻了解作者在经济、金融学科上所进行的艰辛探索,作者将过去同行专家对有些著作所写的序言、所写的书评、作者自己所写著作的前言、后记以及对有些学者理论观点的评价、政策建议集结出版,希望通过此书梳理作者在进行经济学学术探索以外的很多真实想法和看法。目的是让同行知道进行了哪些探索,有哪些观点,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这种做法对同行有一些帮助和启发。
  •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三农”问题始终拨动着中国民众的心弦,而农村土地问题又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改革发展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必须重视并深入研究农地和农地的制度。本研究涉及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崭新研究领域,即探讨制度变迁的临界问题,对制度变迁总规律中阶段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和再深化。
热门推荐
  • 女王心尖宠

    女王心尖宠

    重生前,她作为特行处的老大,失误将上司踹进了洗澡池,美男出浴,一眼万年。重生后,高冷到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在她面前化作乖训无辜的小奶狗。上司突然变老公,易湛童表示小心脏实在受不了。只是,这一世,似乎处处不顺。学渣、自闭女,废物,一个个的绰号落到她头上,上辈子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的易湛童表示非常不爽。好,既然不爽,那就使劲虐渣,拿出大佬风范,再次称霸特行处!吃瓜观众:等等,你拿出的是哪位大佬的风范?易湛童:祁行岩啊。反正有位大佬老公,不用他,难不成留着过年?
  • 樱花的季节不忧伤

    樱花的季节不忧伤

    人生是一场漫长而孤独的旅行,途中的美好人物与风景,才是这路上最值得珍惜的。缘生缘起,缘起缘灭,何必在梦醒时分徒留悲伤。
  •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我是这样看到、听到的。作者通过整理自己多年的记者采访稿,按照类别分出几部随笔集。这些文章有的以人物采访为主,有的以历史探究为主,有的以景物感怀为主,写出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
  • 第一纨绔九小姐

    第一纨绔九小姐

    【正文已完结】她是二十二世纪顶级神偷,却穿越成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废材纨绔少爷,经脉俱损,不能修炼?幻兽之子,人人喊打?很好,她很快会让这些人知道什么叫做打脸!大巫师很了不起?炼药师很牛逼?不好意思,在她面前,分分钟变成渣。她坐拥万灵空间,世间异宝,登高一呼,万兽臣服!只是……这每天缠着她不放求暖床的邪尊大人是怎么回事?凤九歌怒:“不好意思,本少只爱美人儿!”
  • THE CRICKET ON THE HEARTH

    THE CRICKET ON THE HEAR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素灵上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把困难留给谁

    把困难留给谁

    美国著名将军乔治.巴顿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逃避困难的人,永远是弱者;用微笑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人,将永远是强者。回顾新中国的建立,其实就是一部与困难抗争的历史,红军及其后继者一次次穿过重重困难的荆棘才摘取了胜利的果实。在敌人无情屠杀镇压的生死存亡的关头下,敢打敢拼的人民军队毅然决然地举起起义的大旗,打响了反抗的第一枪,从而缔造了伟大的红军;在面对百万敌军四面“围剿”的万分危急中……
  • 琉璃心醉

    琉璃心醉

    她叫白浅瑶,有着世间最最宝贵的琉璃作为心脏,因此她可以轻易地吸收天地间的灵力为己用,所向披靡,但是看样子却只知道吃喝玩乐。她初遇他时,只知道他是皇上的儿子,到后来又知道了他跟自己前世也有很多的纠葛,又或者不止于此。她与他的碰撞——琉璃心醉。
  • Egyptian Journal

    Egyptian Journal

    This is a first-hand journal about the Goldings' travels through Egypt, soon after winning the Nobel Prize, living on a motor cruiser on the Nile. Nothing went quite as planned, but William Golding's vivid and honest account of what actually happened, and of what he saw and felt about ancient Egypt and the exasperations of the living present, will delight his innumerable admirers and everyone who visits Egypt. "e;One of the funniest anti-travel books I have ever read"e;. (Daily Telegraph). "e;No previous book brings you so close to Golding the man. It bulges with abstruse knowledge ...and is often screamingly funny…Hugely enjoyable"e;. (The Times).
  • 霸剑狂尊

    霸剑狂尊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逆天修行之路,本就与天争命,与地争气运,与人争机遇,踏足万古之巅,以万千尸骸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