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6200000014

第14章 读书十四法(2)

(七)析疑

析疑就是剖释疑义之意。要剖释疑义,则读书时须先能怀疑。若对书中所说的理论和方法毫无条件地接受,既没有怀疑,那就用不着析疑了。孟子说得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宋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可见古圣先贤,对于读书皆主张能怀疑。不过怀疑的意思,绝不可误解为事事须加挑剔,如此则对于所读的书首先已没有信仰,更何能因重视与兴趣而深切研究。清代李光地对此点说得很公允,他说:“要通一经,须将那一经注疏细看,再将大全细看。莫先存驳他的心,亦莫存一向他的心。虚公其心,就文论理,觉得那一说是,或两说都不是,我不妨另有一意。看来看去,务求稳当。磨到熟后,便可名此一经。”他又说:“人须要用心,但用过心,不独悟过好,只疑过亦好;不但记得好,就不记得也好。中有个根子,有时会发动。”由此可见所谓怀疑,实在是用心的别称。换句话说,就是对所读的书,就其所提倡的理论与方法,认真思考,不是无条件接受。如认为不当,也不要轻易武断。须知著书立说之人,固然不是超人,至少也下过一番苦功,尤其是古人著书视同名山事业,不像近人之轻易着笔。如果从表面上看来有不妥当处,读者须一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与背景,并悬想假使作者生于现代,处于现在的环境,是否亦同此主张。如此用过一番心思,才可作公允的评断也。苏格兰学者嘉勒尔(Thomas Carlyle)曾说过:“我若像他人读那么多的书,我也要像他一样无学问。”这就是说读书而不用心思考,虽多无益。又英国文豪马可黎(Macauley)的记忆力极强,过目成诵,因此能够写作许多堂皇的历史和传记;但是后人也有说他的仿点便是他的缺点,即由于记忆力太好,很容易掇拾他人的言论,自己思考的习惯不免有所疏忽,以致缺乏创造力,故虽成为一位卓越的历史家与文学家,却不能以他的聪明才智发展而为一位思想家。这又是说不多用心之弊。以上是说怀疑的意义,至于真个发见书中有可疑之处,则析疑的工作万不可少。析疑之道,除利用种种工具书外,尤须旁征博考同类的著作,互相印证。例如关于史书中所记某一史事发生的年月,如确有可疑,则当参考其他史书笔记。设此一史事的关系人有年谱,或其同时代之人有年谱者,能取以对照,倘公私记载皆同,则疑团可释;若有不同,再以旁证较多而更合逻辑者为定。

这是利用比较的方法,详下文比较项。

(八)比较

比较是就同一书之各种版本比较其内容,或就同类书若干种比较其主张、叙述或文体等。这是读书方法最有效者之一。关于同书各种版本之比较,最显著者莫如经书之所谓今文本与古文本,已于本编(五)明体项下有所说明,并可参看下编(甲)经部,兹不复述。关于同类书若干种比较其主张者,尤莫切于经济一类的书籍。由于学者对许多经济问题的意见纷歧,迄无定论,即有趋于一致的结论,亦为暂时的,丽非永久的,故宜同时参考不同派别者的主张。例如研究关税问题时,甲书详于保护政策,乙书阐发自由贸易政策较精,彼此各有其重点,均有同时阅读以资比较之必要。至关于叙述之事实,试举历史为例,油于我国正史多为后一朝代的政府为前一朝代而修撰,凡不利于修史之朝代之处一自必为之隐讳,甚至变更其事实,故读正史以外,不能不兼读有关之稗史、野史、笔记及其他私家著述,以资比较。又一部历史大半是许多重要人物所构成,这些重要人物自己记述,当然最可靠。就是和这些重要人物接近的人所记述,毕竟见闻较切,也较公家的一般记述,或私人借辗转传闻而记述者,自然可靠得多;即或未必更可靠,至少也可利用以为旁证。我国对于这些重要人物事迹的记述,大都包括在各种年谱之中。由本人自己记述的,称为自撰年谱,即等于现代所谓自传;由他人记述的,就是一般的年谱,等于今日所谓传记。

这些年谱不仅按年记述谱主的事迹,而且把和谱主有关系的人,或其同时的主要人物的事迹,甚至同时发生重大事件,都附带记述,比诸西洋式的传记,对参考史实的价值尤多。我在战前为被毁后的东方图书馆搜罗了年谱一千二百余种。,在全国公私藏书中,算得最完备。我常常把这些年谱所记的史实,和正史、稗史等所记比较一下,觉得有很多的出入;因此拟定了一个计划,打算把这些年谱汇集印行,而另编一部详尽索引,把这许多年谱所记的重要史事和重要人物事迹,一一分别标题,自索引检得标题,即可就各谱分别参考,然后把各谱所记述的异同与正史、稗史等所记者互相比较,或从多数为断,或从记述时的情形为断。一方面固可纠正正史等记述之错误,他方面亦可证明正史等记述的正确。深信此举对手研究历史者将有重大的协助。可惜不久战事发生,此议遂搁置,今则连这些年谱的命运也在不可知之数了。

关于文体的比较一项,我小时候借自修而读书,在读外国文名著时,认为某一章段有精读而仿作的必要者,于熟读数次以后,往往将该章段文字译为中文,经过了一星期左右,则就所译中文重译为英文,译时绝不阅英文原文,译毕始与原文比对,于文法有错误者固查照原文修正;于文法无误而用字遣词不如原文精练者亦参酌修正。我当时之目的是在无师自改作文,但由于如此彻底的比较,无形中对于某些名著的文体也就沉潜颇深。

(九)专志

专志犹言专心致志。孟子说:“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海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此谓任何事非专心致志不能有成,读书更属当然。宋苏轼说:“书富如人海,百货皆有,凡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

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此即西人所谓一时专做一事,亦即分工之意。清李光地说:“须用精熟一部书之法,不拘大书小书,能将这部烂熟,字字解得,道理透明,诸家说俱能辨其是非高下,此一部便是根,可以触悟他书。如领兵十万,一样看待,便不得一兵之力。如交朋友,全无亲疏厚薄,便不得一友之助。领兵必有几百亲兵死士,交友必有一二意气肝胆,便此外皆可得用。何也?我所亲者又有所亲,因类相感,无不通彻。只是这部书却要实是丹头,方可通得去。倘若一部没要紧的书,便没用。如领兵却亲待一伙极作奸犯科的兵,交友却结交一班无赖的友,如何联属得来?”此即谓专志精读之书,须抉择得宜,否则所努力者不免落空。

(十)旁参

旁参是指从侧面加以参证之意。宋王安石说:“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

故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索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难。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矣,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这便是旁参之一重要理由。李光地说:“出门之功甚大,闭户用功何尝不好,到底出门闻见广。使某不见顾宁人、梅定九,如何得知音韵历算之详?佛门中遍参历扣,最是妙义,岂必高明人,就是寻常人亦有一知半解。”这是主张借游学与下问而收旁参之益者。

(十一)耐苦

古今来许多读书成名之人都是从穷苦中力学。而且有愈穷愈工之可能。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清陆陇其云:“自古豪杰往往从艰贞之时,倍加精进。苏子瞻之文、章,愈穷愈工;程伊川之学问,弥困弥粹。广番否剥,焉知非造物有意玉成大君子耶?”这两说虽指著作而言,然著作与读书殆不可分,适于前者,无不适于后者。李光地也说过:“人于书有一见便晓者,天下之弃材也。须是积累而进,温故知新,方能牢固。如富贵家儿生来便有得用,他看钱物天然不爱惜。

惟辛勤成家,便一草一木,爱之护之。读书从勤苦中得些滋味。自然不肯放下。

往往见人家子弟,一见便晓,多无成就。”此与我自己所体会者,得之易失之亦易,得之难失之亦难,同一主张,尤足为富家与早慧之子弟当头一棒也。

(十二)持恒

曾国藩说:“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无恒则终身一无所成。”这确是一针见血的话。郑耕老《劝学》篇称:“今取六经及《论语》、《孟子》、《孝经》以字数计之,《毛诗》三万九千一百二十四字,《尚书》二万五千七百字,《周礼》四万五千八百六字,《礼记》九万九千二十字,《周易》二万四千二百七字,(《春秋左氏传》一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字,《论语》一万二千七百字,《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孝经》一千九百三字:大小‘九经’字数合四十八万四千九十五(这当然指正文而言,所有注疏均未括入)。且以中才为率,若日诵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里谚日:‘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尺寸不已;遂成丈匹。’

此语虽小,可以喻大。”可见有恒则无不可按日程功者。否则正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初时纵能猛进,又有何益。

(十三)钩元

唐韩愈自言其读书事,有“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言。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元。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暑,恒兀以穷年”等语;而其中要诀在记事纂言两句。是则读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手动则心必随之:虽览诵十遍,不如抄撮一次之功深也。况必提其要,则阅事不容不详;必钩其元,则思理不容不精也。这里所用钩元一语,即本于此。前辈读书,常作札记,亦即此意。我早年读书,却采用划线及圈点为记号,于辅助记忆之中,略带批评之意。记号以红蓝两色铅笔为之,对于意思最好的部分划一红线,文章最好的部分划一蓝线。次之,则改用虚线;再次,用圆圈;再次,用小三角、总计四种符号,每种各有两色,实际上为八个符号。

间有意见,则于书边天地头空白处酌注数语。这可以说是我读书时的钩元方法,但对于科学书籍,我则常就其内容随读随编表式,使繁杂的内容得以简单化与系统化。这些表式无异全书的提要,全书读毕,全份表式亦构成,不仅在事后翻阅,全书鸟瞰复现于眼前,其尤关重大者,即在自编表式之时,对全书内容既可加深印象,又能纲举目张。

(十四)备忘

我在中年以后读书,却变更方法,不复如早年的在书本上划线圈点。这或者是由于对图书馆学已发生兴趣,并有所创制之故,于是读书时遇有某章某节,读杂志时遇有某文认为有值得将来参考,以备不忘者,辄就其原有标题或自拟标题一一分记于小卡片上,附志书志名与其所见页数及卷数期数。这些卡片,各按标题的顺序排列,如此,则许多书志中同性质、同标题的资料都藉卡片的作用而贯串起来。以后随时有需参考,只须一检卡片,则凡经涉猎过的资料毫无遗漏。日积月累,这些卡片多至数万张,无异构成一种最完备而切实用的百科全书,可惜这副卡片现已随我的数万册的私人藏书而陷于不可知的命运了。

自迁居台湾以来,生活复趋安定,仅存的藏书数千册,与新添之少数外国书籍及数十种的杂志,于阅读之余,亦仿此旧习,随手重编一副卡片,迄今已有万余片,虽比诸旧日所有者远逊,然此项新编卡片之资料皆在手边,可以随时利用。因此,偶有撰作或参考,一检卡片,数分钟内可以一览而知所有的资料;二三十分钟内,所有资料可以集于书桌左右,予取予求,殊为便利。我现在的记忆力虽未大损,已不如青年及壮年,赖有此项备忘方法,较诸任何优良之记忆力固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1952年11月作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慷慨的正义:上帝的恩典如何让我们行义

    慷慨的正义:上帝的恩典如何让我们行义

    凯勒在书中剖析了行义就是惩罚罪恶、行义会带来纯正教义和灵性活力的亏损等错误观念,指出施行正义就是关心穷人和弱势群体,这是圣经的重要教导,与正统教义和福音使命不相矛盾。凯勒借着对圣经经文的分析和生动实例,让人感受到上帝对于穷人和弱势群体深切的爱,同时让人看到今日信徒和教会在行义上深深的亏欠。更重要的是,凯勒指出,上帝的恩典是行义的动力;正如信心必然带来行为,蒙恩必然使人行义。本书读来让人心里火热,想要将信仰付诸实践,以爱的行动去关心困苦的人群,并建设充满慷慨正义的社区。
  • 新反经【上下】

    新反经【上下】

    全书集诸子百家学说,叙历代更迭史实,核心是“论王霸机权,正变长短之术”,作者揉合儒、道、兵、法诸家思想,汇集王霸谋略,形成这么一部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原书涉及君臣德行、任人用长,钓情察势、霸略权变等内容,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对那些胸怀大志,追求卓越的现代人来讲,无论奉上御下、结盟御敌,还是公关游说,为人处世等均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 马克思:思想传记

    马克思:思想传记

    本书由伊林·费彻尔所著,本书是德国马克思学研究专家伊林费彻尔的著作,费彻尔从马克思的文本出发,对马克思的思想观点进行了考证,回顾了整个马克思思想发展进步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热门推荐
  • 异界幻龙

    异界幻龙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众神历四千五百二十六年的中秋,唐灿懒洋洋地坐在树杈上,仰望着头顶即将相交在一起的两轮圆月,诵出了一句不属于这世界的诗句。其实他心里很清楚,不但这句诗不属于这个世界,连他自己...
  • 神秘复苏

    神秘复苏

    “我叫杨间,当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死了......”一张诡异的羊皮卷,一只窥视黑暗的眼睛,这是一个活下来的人经历的故事。——————群1:308819045(重建)群2:917949140群3:296073284V群:706804036
  • 南史演义

    南史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艳杀天下:错恋嗜血王爷

    艳杀天下:错恋嗜血王爷

    她是身怀超能力的人肉炸弹,却被最敬爱的人,一枪杀死!他是嗜血冰冷的绝色王爷,却抛弃怀有身孕的结发妻子,冷酷无情!当她的愤怒遇上他的轻薄,她的高傲PK他的深沉,是天雷地火的热恋,还是伤害背叛的孽缘?你爱我时,我的心尚在沉睡,我爱你时,你的心却已冷却……
  • 盛唐之刺遍江湖

    盛唐之刺遍江湖

    孤身入江湖,仗剑走天涯,以现代武技冲撞古代金戈铁马,翻江倒海,谁与争锋?
  • 北斗七星护摩法

    北斗七星护摩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这是一部关于大学校园里的轻推理小说。有人进了女生的宿舍,并试图非礼睡梦中的石云婕,被发现以后迅速逃走。宿舍女生开始展开调查,目标锁定了几个可疑男生,并围绕着他们的背景、生活和嗜好做案件分析。随着调查的深入,女生们对这几个男孩也越来越了解、越来越熟悉,她们似乎忘记了她们最初的目的,四男三女反倒成了最好的朋友,一个团结的小团体。第二年大学毕业曲终人散,一次偶然的机会,最老实的那个男生做了忏悔,承认一年前的猥琐恶行,是他鬼迷心窍干出来的。而此时大家已经没有了太多的责备,反而忽然感伤地怀念起来.是啊,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 千里江山只为你

    千里江山只为你

    他是人们眼中的作画才子,有“天才少年”的美称,他就是王希孟。她是清新“女子”,叶翎。一夜的邂逅,二人心生情愫,在得知杀父之仇的真相后,是相爱还是相杀?前世之缘,来世再续?清新虐恋,华丽开启。
  • 超级修仙同步系统

    超级修仙同步系统

    “滴,同步对象信息获取已完成,是否进行同步!”萧寒如是道:“虽然你很天才,很强,但是下一秒我就将变得和你一样的天才,一样的强!”发现天才,同步资质;发现灵材,同步年份;发现丹药,同步功效;......携带着超级修仙同步系统的萧寒开启了他的修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