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7200000005

第5章 绪论(4)

与在人生价值上突出人的个体价值、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相一致,在人生境界上道家追求物与我、人与自然完满和谐的自然境界。这种境界与儒家的道德境界,墨家的功利境界是截然不同的。老子有时也以“婴儿”来指称此种境界,“婴儿”乃是自然原始状态的人化。庄子有时也以“物化”、“无待”、“逍遥”等来指称此种境界,庄子的这几种说法表现了较老子更加注重人的精神自由的特点。总之,道家的人生境界理论既表现了对自然的崇尚,也表现了对自由的崇尚。

在承认人人都有达致理想人格的可能性这一点上,儒道两家的认识并无二致,但在对理想人格本身的理解上,二者却存在很大的差异。与在人生境界上追求道德境界相对应,儒家推崇现实的人世的道德人格,这种人格是以“内圣外王”为其品格特征的;与在人生境界上追求自然境界、逍遥境界相对应,道家推崇即世而又超世的自由人格,这种人格是以超脱和放达为其品格特征的。老庄借用儒家“圣人”名号,却赋予圣人以无名、无欲、愚芚、无私、救人救物、自知自爱、法天贵真等等新的内涵。庄子还提出了“真人”、“至人”、“神人”等理想人格名号,这几者虽与“圣人”没有质的差别,但相对而言要比“圣人”高超而神奇,他毋宁就是一个神仙的形象。

道家还主张超越生死。在生死问题上,儒家虽然也意识到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认为对于死不必过分悲哀,但他们毕竟没有摆脱生喜死悲的情感纠葛;道家则不仅认人之生死乃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而且还从自然论、气化论和齐物论的立场出发,反对悦生恶死,主张跳出生喜死悲的情感纠葛。老子的“长生久视”并不是要追求长生不死,而是讲求尽其天年;庄子的死生齐一说接触到死生的联系和转化问题,也都是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不能一概否定的,特别是他们“达生”即通达生命之理的主张显然是一种很健康的观念。

(五)道家的道德哲学

道家的道德哲学也即道家的伦理学。对于道家的道德哲学或伦理学,以往的研究很薄弱,今后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总的看,道家的道德哲学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表现为对世俗道德、传统道德的批判和否弃,一方面表现为对超道德的崇尚和提倡。传统道德、世俗道德以仁义为本,此种道德的合理性和确当性,老庄深致怀疑,认为它与人的自然本性对立不相容,故主绝仁弃义,这反映出他们“非道德”的倾向。然老庄不是不要道德,只是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超乎世俗道德传统道德之上的道德即“超道德”,这种“超道德”具体表现为“尊道重德”和“长德忘形”两个命题。老庄之“非道德”意在对旧道德或假道德的破坏,老庄之主“超道德”意在对新道德或真道德的建设。

道家不仅主张超越是非(认识论)、超越生死(人生论),还主张超越善恶、超越名利(道德观)。在善恶问题上,儒家认为二者没有调和的余地,道家则认为二者的区分不是天经地义、不可超越的。特别是庄子由齐物我而主齐是非,而主齐善恶、超善恶。在道家看来,世俗之善之恶均非真善真恶,真善乃是无为善而善,即“行而元迹”,“事而无传。”道家的善恶观就其对世俗之善恶的效准性之怀疑和对人类之真善至善之追求而言,不无合理性。然它否认善恶的具体性、历史性、时代性,讲求善恶的纯粹性,必然陷入抽象玄想的泥坑。

在名利问题上,墨法遵循的是感性功利原则,注重人的物质需要和物质生活,他们的学说可以归结为典型的功利主义;儒家遵循的是理性道义原则,注重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生活,他们的学说带有明显的理性主义的色彩;道家则不同,他们遵循的是非感性非理性、非功利非道义或超感性超理性、超功利超道义的超越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道家摒弃墨法图利和儒者图名的立场,给予世俗之名利观以猛烈的批判,认为名利心的兴作乃是人性丧失的一个直接缘由。因此,他们主张在名利面前,不为之所惑所左右,以护住人的真性。

探讨道家的道德哲学,不能不论及他们对人己关系的处理即如何处世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道家也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理论和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为而不争,为而不有;居上谦下,虚怀若谷;“曲全”,“曲成”;以德报怨,无责于人;“安之若命”,“安时处顺”;“以百姓心为心”,不“以出乎众为心”;“顺人而不失己”;等等。从这些原则可以清楚地看出,道家是非常讲求处世的艺术、处世的智慧的。

(六)道家的养生哲学

道家养生学在中国养生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五大养生学宗派之一。从前人们将道家养生学与道教养生学混为一谈,这是不合适的。

道家养生学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其要者,有所谓养性说、养气说、主静说、制欲说等。

道家的养性说是建立在自然主义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老庄所论人性主要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自然性,认人的本性在其原始性、先天性、自然性,不待后天人为的损益;二:是超善恶性,反对将主观的善恶观念和传统的道德范畴引入人性领域。正是从这样的人性观出发,老庄提出“因性”、“全性”、“反其性而复其初”为宗旨的养性说。“因性”就是顺性而动,听其自然,任人之本性自然伸发、自然展露。老庄视因性顺性为养性之手段和途径,视“全性保真”为养性之目的。“全性”即是保全人的天性或本性,“保真”即贵真,指内保人的自然原质而不外泄。老庄认为如此则能使人精神充足,通道达道。

基于对气的根源性、遍在性和离合性的哲学认识和把握,道家又提出以惜气、保精、调气为内容的养气说。道家认为,既然气具有根源性、遍在性,它就不只是自然事物生成发展的泉源,同时也构成人之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人之生死取决于气的有无。因此,老庄非常注重惜气爱气、守气贵气、保精固精。老子认为精气有益于养生,养生的关键在于保守精气,聚结精气,使体内之精气充足而和谐。庄子提出“听气贵精”说,所谓“听气”即是任气在体内自然流行,而勿加干扰,从而保持气的本然质朴状态;“贵精”即是意识到气与人体生命之关联,从而爱惜精气,不使之受到伤损。除了惜气、保精之外,道家还讲究调气,即驾驭外气,调养内气,避免阴阳相伤。道家养气说对医家养生学和道教养生学曾产生深远的影响。

道家还将作为哲学范畴的动静概念引入养生学领域,提出主静说。

老子是绝对的主静说的首倡者,他认为动不是事物存在的常态,静才是事物的本质、道的本质,强调主静才能常久不殆,故提倡清静自正,讲求“致虚极,守静笃”,以回归道之虚静。庄子则是相对的主静说的首倡者,他认为动静皆是事物存在的常态,因此在养生上,动静各有作用,不可偏废。不过比较来说,他更推崇静,主张宁静处世,恬淡无为,认为“静默可以补病。”

在欲与养生的关系问题上,老庄均属无欲论者,所不同的是,老子主相对的无欲说,庄子主绝对的无欲说。老子意识到多欲乃是扭曲人性、损害生命的根源,故主以无欲来消解多欲。不过他所谓无欲不是禁欲,而是寡欲、少欲,对于维持人的生存发展所需之最低物质条件,他认为还是应予以满足的。他认为做到寡欲,也就是无欲了。庄子的无欲则近同于禁欲,他认为真人、至人、神人、圣人人格是排斥情欲、超越情欲的,他指出欲望的兴作不仅累德,且伤性害命,故必须彻底根除之,以返归于素朴,返归于道。

(七)道家的艺术哲学

道家的艺术哲学即道家美学,它集中体现为其审美认识和生命境界。探索和追求活泼泼的自然本性、自由个性、宇宙生命,这就是道家美学的核心,它与“礼乐传统”的儒家美学、“惊采绝艳”的屈骚美学、“形上追求”的禅宗美学相溶互补,共同显示了华夏艺术哲学之不同于西方艺术哲学的独有特征。

严格地说,道家并没有更多地直接论述艺术哲学或美学问题,但他们关于哲学和社会人生的许多命题及其阐述却蕴涵着重要而深刻的美学意义。

道家美学与道家的道论是息息相关的,或者说它是以其道论为基础而生发出来的。道首先是一个宇宙自然的本体范畴和规律范畴,人们在经验世界中对道的体悟,从而实现自我精神的提升和超拔,达到与宇宙精神的契合,即是道家所谓道的境界。道的境界也即人的生命境界,这种境界恰构成道家的审美理想或审美境界。

尽管老庄的本体论皆以道论为载体,但比较而言,二者又有一定的不同。老子之道为“实有形态”,庄子之道则纯为“主观之境界”(徐复观语)。与此相应,老子的本体论乃为自然本体论,由此所推演出来的哲学可以归结为“冷哲学”;庄子的本体论乃为人本体论,由此所推演出来的哲学可以归结为“热哲学”。“冷”、“热”哲学的差异对后世中国艺术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当然,“冷”“热”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老子哲学毕竟冷中有热,庄子哲学毕竟热基于冷。

老庄在本体论上皆主张自然之道,老子讲求“道法自然”,庄子讲求“顺物自然”,思想是一致的。由此自然之道出发,老庄皆强调自然人性,崇尚自然真情,所谓“朴”、“真”、“天真”、“婴儿”、“童子”、“儿子”、“性”、“情”、“纯”等等,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指的人的自然无伪的纯真天性,他们讲“存真”、“守真”、“全真”、“守朴”、“复归于婴儿”、“法天贵真”等等都是要求人们保持自然纯真本性,“不失其性命之情。”老庄进而由自然之道和自然人性出发,对于美也力主自然。固然老庄也有否定美丑之区别、超越美丑之对立的倾向,但他们并不否认美的存在。不过,他们只肯定自然之美,对于做作之美则极为厌恶。自然之美即朴素之美,未经雕琢饰染之美,出于真情之自然流露之美,这是美的极致;反之,人为做作之美,“成美”之美,非但是美,反是对美的破坏。中国古代美学、古代文艺创作讲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一传统的形成究其根源恐怕只能追溯到原始道家对自然之道、自然人性乃至自然之美的标举。

此外,老庄在认识论上视虚静为人的思维活动的必要条件,主张摒除世俗观念的干扰,老子提倡“静观”、“玄览”,庄子提倡“游心”、“心斋”,要求达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正是艺术思维或审美思维的表现。

四、道家哲学的历史地位

同类推荐
  • 治学·修身·养性

    治学·修身·养性

    古往今来,世人对治学·修身·养性有着不同的研究,但真正能悟透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博学多才的圣人,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心灵的闲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身心如一的平静,是因为他们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留给人们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环境公正

    环境公正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面向当代中国的环境实践,系统、全面、深入地解剖环境公正问题,从时空维度把环境公正分为国际环境公正、族际环境公正、域际环境公正、群际环境公正、性别环境公正和时际环境公正六大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能于艰难困苦之中存亡继绝,延绵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不曾断绝的文明,这还得从思想文化的根源上找原因。先秦的源头活水应当也必须追溯,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抛开迷雾,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祖先设计之初的真正用意。“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往圣先贤的设计经过时间的淘洗检验,为我们定下了“法自然,重道德”的文化基调,其文字总结便是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百家争鸣”则是“道术将为天下裂”的个别演绎。
  • 孟子

    孟子

    《孟子》以对话体散文的体裁,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活动和言论,讲述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他的哲学体系和伦理教育思想。全书行文大气磅礴,极具感染力,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是历代儒家学子必读必考的经典著作。
热门推荐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6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6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NO.01漫客·悬疑世界·救赎

    NO.01漫客·悬疑世界·救赎

    《漫客·悬疑世界》是知音动漫公司与悬疑天王蔡骏携手打造的中国悬疑最强刊。首期收录了双子星罗的刑侦辩论小说《侦讯记录》,“心理罪”第一人雷米的新作《智齿》,庄秦的《恶化》,王雨辰“每晚一个离奇故事”最新篇《蝉》,散客月下的《满世界找鬼》以及胡西东的《时空记》。
  • 慧心巧思大赛场

    慧心巧思大赛场

    青少年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是未来的希望,而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提高自己的智力,怎样便捷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帮助青少年开启智力,拓展思路,我们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把高深复杂的各科知识趣味化、简单化,力求使青少年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启迪,学到知识,增加智商。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
  • 女人一生的读书计划

    女人一生的读书计划

    爱读书的女人,她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她可能貌不惊人,但却有一种内在的气质:幽雅的谈吐超凡脱俗,清丽的仪态无须修饰,那是静的凝重,动的优雅;那是坐的端庄,行的洒脱;那是天然的质朴与含蓄混合,像水一样的柔软?像风一样的迷人,像花一样的绚丽…… 书让女人变得聪慧,变得坚韧,变得成熟。女人懂得包装外表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滋润。“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罗曼 ·罗兰这样劝导女人。知识是唯一的美容佳品,书是女人气质的时装,书会让女人保持永恒的美丽。
  • 林纾:译界之王

    林纾:译界之王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千代的桔梗花嫁

    千代的桔梗花嫁

    孤儿蔚千代可真是倒霉到家了!好不容易被收养,却又得知养父母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无奈之下,她只好住进了破旧的神社。不过,上帝爷爷似乎还没有睡着,一个恰巧来祈福的阿姨竟然是妈妈失散多年的朋友,还将她接到豪华别墅居住,这会不会是做梦啊?而阿姨的儿子竟然是学校的超级花美男,冷若冰霜不说,还有一个惊天大秘密!只要身体虚弱,或者被女生拥抱,就会变成小正太。天啊,发现了花美男的秘密,她不会被灭口吧?与花美男“同居”的生活,真是一波三折又心动甜蜜呀!
  • 无限火力混异界

    无限火力混异界

    主角语:作者是二货,都让我穿越了,各种限制我,不给牛X装备,还没有各种奇遇,也不让我捡漏……哪个穿越小说会这么写?如果作者不是二,那我就一定是穿的假越!!!
  • 迷维幻影

    迷维幻影

    白天她是一个平淡无奇女学生,想维护的只有一个妹妹和爱自己的奶奶,夜晚她是梦中的杀神,是梦的主宰者。莫翎池想着这些事只能无奈的笑着,她要的真相真难找,不过呢,现在需要先报了仇再说,谁让她讨厌欺诈呢。幻灵系统:“宿主你先完成任务我们再谈重生的事。”嗯?!要完成这么多任务,人性呢?不过看在我玩的还不错的份上就同意你的任务吧。幻灵系统默默擦汗,这宿主也是变态的一种吧?心理压力好大……玩够了就该走了,命运的转轮一旦开启无人能阻止,希望你有改变命运的能力。不要再度在那里跌落,殒灭。
  • 羊脂球: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羊脂球: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1880年,莫泊桑发表了短篇小说《羊脂球》,一鸣惊人,立刻成为法国文坛的一颗新星。这篇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普法战争期间,一辆法国马车准备离开敌占区,但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车上都是有身份的人,还有一名妓女,名叫羊脂球。普鲁士军官提出要羊脂球陪他过夜,否则不许马车经过。这个要求被羊脂球断然拒绝,但是同车的人哀求她、逼迫她牺牲自己,解救大家,羊脂球最终不得不屈从。但第二天早上马车被放行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感谢这位妓女,反而疏远她,鄙视她,甚至有几位夫人称她“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