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7200000005

第5章 绪论(4)

与在人生价值上突出人的个体价值、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相一致,在人生境界上道家追求物与我、人与自然完满和谐的自然境界。这种境界与儒家的道德境界,墨家的功利境界是截然不同的。老子有时也以“婴儿”来指称此种境界,“婴儿”乃是自然原始状态的人化。庄子有时也以“物化”、“无待”、“逍遥”等来指称此种境界,庄子的这几种说法表现了较老子更加注重人的精神自由的特点。总之,道家的人生境界理论既表现了对自然的崇尚,也表现了对自由的崇尚。

在承认人人都有达致理想人格的可能性这一点上,儒道两家的认识并无二致,但在对理想人格本身的理解上,二者却存在很大的差异。与在人生境界上追求道德境界相对应,儒家推崇现实的人世的道德人格,这种人格是以“内圣外王”为其品格特征的;与在人生境界上追求自然境界、逍遥境界相对应,道家推崇即世而又超世的自由人格,这种人格是以超脱和放达为其品格特征的。老庄借用儒家“圣人”名号,却赋予圣人以无名、无欲、愚芚、无私、救人救物、自知自爱、法天贵真等等新的内涵。庄子还提出了“真人”、“至人”、“神人”等理想人格名号,这几者虽与“圣人”没有质的差别,但相对而言要比“圣人”高超而神奇,他毋宁就是一个神仙的形象。

道家还主张超越生死。在生死问题上,儒家虽然也意识到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认为对于死不必过分悲哀,但他们毕竟没有摆脱生喜死悲的情感纠葛;道家则不仅认人之生死乃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而且还从自然论、气化论和齐物论的立场出发,反对悦生恶死,主张跳出生喜死悲的情感纠葛。老子的“长生久视”并不是要追求长生不死,而是讲求尽其天年;庄子的死生齐一说接触到死生的联系和转化问题,也都是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不能一概否定的,特别是他们“达生”即通达生命之理的主张显然是一种很健康的观念。

(五)道家的道德哲学

道家的道德哲学也即道家的伦理学。对于道家的道德哲学或伦理学,以往的研究很薄弱,今后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总的看,道家的道德哲学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表现为对世俗道德、传统道德的批判和否弃,一方面表现为对超道德的崇尚和提倡。传统道德、世俗道德以仁义为本,此种道德的合理性和确当性,老庄深致怀疑,认为它与人的自然本性对立不相容,故主绝仁弃义,这反映出他们“非道德”的倾向。然老庄不是不要道德,只是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超乎世俗道德传统道德之上的道德即“超道德”,这种“超道德”具体表现为“尊道重德”和“长德忘形”两个命题。老庄之“非道德”意在对旧道德或假道德的破坏,老庄之主“超道德”意在对新道德或真道德的建设。

道家不仅主张超越是非(认识论)、超越生死(人生论),还主张超越善恶、超越名利(道德观)。在善恶问题上,儒家认为二者没有调和的余地,道家则认为二者的区分不是天经地义、不可超越的。特别是庄子由齐物我而主齐是非,而主齐善恶、超善恶。在道家看来,世俗之善之恶均非真善真恶,真善乃是无为善而善,即“行而元迹”,“事而无传。”道家的善恶观就其对世俗之善恶的效准性之怀疑和对人类之真善至善之追求而言,不无合理性。然它否认善恶的具体性、历史性、时代性,讲求善恶的纯粹性,必然陷入抽象玄想的泥坑。

在名利问题上,墨法遵循的是感性功利原则,注重人的物质需要和物质生活,他们的学说可以归结为典型的功利主义;儒家遵循的是理性道义原则,注重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生活,他们的学说带有明显的理性主义的色彩;道家则不同,他们遵循的是非感性非理性、非功利非道义或超感性超理性、超功利超道义的超越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道家摒弃墨法图利和儒者图名的立场,给予世俗之名利观以猛烈的批判,认为名利心的兴作乃是人性丧失的一个直接缘由。因此,他们主张在名利面前,不为之所惑所左右,以护住人的真性。

探讨道家的道德哲学,不能不论及他们对人己关系的处理即如何处世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道家也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理论和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为而不争,为而不有;居上谦下,虚怀若谷;“曲全”,“曲成”;以德报怨,无责于人;“安之若命”,“安时处顺”;“以百姓心为心”,不“以出乎众为心”;“顺人而不失己”;等等。从这些原则可以清楚地看出,道家是非常讲求处世的艺术、处世的智慧的。

(六)道家的养生哲学

道家养生学在中国养生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五大养生学宗派之一。从前人们将道家养生学与道教养生学混为一谈,这是不合适的。

道家养生学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其要者,有所谓养性说、养气说、主静说、制欲说等。

道家的养性说是建立在自然主义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老庄所论人性主要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自然性,认人的本性在其原始性、先天性、自然性,不待后天人为的损益;二:是超善恶性,反对将主观的善恶观念和传统的道德范畴引入人性领域。正是从这样的人性观出发,老庄提出“因性”、“全性”、“反其性而复其初”为宗旨的养性说。“因性”就是顺性而动,听其自然,任人之本性自然伸发、自然展露。老庄视因性顺性为养性之手段和途径,视“全性保真”为养性之目的。“全性”即是保全人的天性或本性,“保真”即贵真,指内保人的自然原质而不外泄。老庄认为如此则能使人精神充足,通道达道。

基于对气的根源性、遍在性和离合性的哲学认识和把握,道家又提出以惜气、保精、调气为内容的养气说。道家认为,既然气具有根源性、遍在性,它就不只是自然事物生成发展的泉源,同时也构成人之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人之生死取决于气的有无。因此,老庄非常注重惜气爱气、守气贵气、保精固精。老子认为精气有益于养生,养生的关键在于保守精气,聚结精气,使体内之精气充足而和谐。庄子提出“听气贵精”说,所谓“听气”即是任气在体内自然流行,而勿加干扰,从而保持气的本然质朴状态;“贵精”即是意识到气与人体生命之关联,从而爱惜精气,不使之受到伤损。除了惜气、保精之外,道家还讲究调气,即驾驭外气,调养内气,避免阴阳相伤。道家养气说对医家养生学和道教养生学曾产生深远的影响。

道家还将作为哲学范畴的动静概念引入养生学领域,提出主静说。

老子是绝对的主静说的首倡者,他认为动不是事物存在的常态,静才是事物的本质、道的本质,强调主静才能常久不殆,故提倡清静自正,讲求“致虚极,守静笃”,以回归道之虚静。庄子则是相对的主静说的首倡者,他认为动静皆是事物存在的常态,因此在养生上,动静各有作用,不可偏废。不过比较来说,他更推崇静,主张宁静处世,恬淡无为,认为“静默可以补病。”

在欲与养生的关系问题上,老庄均属无欲论者,所不同的是,老子主相对的无欲说,庄子主绝对的无欲说。老子意识到多欲乃是扭曲人性、损害生命的根源,故主以无欲来消解多欲。不过他所谓无欲不是禁欲,而是寡欲、少欲,对于维持人的生存发展所需之最低物质条件,他认为还是应予以满足的。他认为做到寡欲,也就是无欲了。庄子的无欲则近同于禁欲,他认为真人、至人、神人、圣人人格是排斥情欲、超越情欲的,他指出欲望的兴作不仅累德,且伤性害命,故必须彻底根除之,以返归于素朴,返归于道。

(七)道家的艺术哲学

道家的艺术哲学即道家美学,它集中体现为其审美认识和生命境界。探索和追求活泼泼的自然本性、自由个性、宇宙生命,这就是道家美学的核心,它与“礼乐传统”的儒家美学、“惊采绝艳”的屈骚美学、“形上追求”的禅宗美学相溶互补,共同显示了华夏艺术哲学之不同于西方艺术哲学的独有特征。

严格地说,道家并没有更多地直接论述艺术哲学或美学问题,但他们关于哲学和社会人生的许多命题及其阐述却蕴涵着重要而深刻的美学意义。

道家美学与道家的道论是息息相关的,或者说它是以其道论为基础而生发出来的。道首先是一个宇宙自然的本体范畴和规律范畴,人们在经验世界中对道的体悟,从而实现自我精神的提升和超拔,达到与宇宙精神的契合,即是道家所谓道的境界。道的境界也即人的生命境界,这种境界恰构成道家的审美理想或审美境界。

尽管老庄的本体论皆以道论为载体,但比较而言,二者又有一定的不同。老子之道为“实有形态”,庄子之道则纯为“主观之境界”(徐复观语)。与此相应,老子的本体论乃为自然本体论,由此所推演出来的哲学可以归结为“冷哲学”;庄子的本体论乃为人本体论,由此所推演出来的哲学可以归结为“热哲学”。“冷”、“热”哲学的差异对后世中国艺术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当然,“冷”“热”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老子哲学毕竟冷中有热,庄子哲学毕竟热基于冷。

老庄在本体论上皆主张自然之道,老子讲求“道法自然”,庄子讲求“顺物自然”,思想是一致的。由此自然之道出发,老庄皆强调自然人性,崇尚自然真情,所谓“朴”、“真”、“天真”、“婴儿”、“童子”、“儿子”、“性”、“情”、“纯”等等,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指的人的自然无伪的纯真天性,他们讲“存真”、“守真”、“全真”、“守朴”、“复归于婴儿”、“法天贵真”等等都是要求人们保持自然纯真本性,“不失其性命之情。”老庄进而由自然之道和自然人性出发,对于美也力主自然。固然老庄也有否定美丑之区别、超越美丑之对立的倾向,但他们并不否认美的存在。不过,他们只肯定自然之美,对于做作之美则极为厌恶。自然之美即朴素之美,未经雕琢饰染之美,出于真情之自然流露之美,这是美的极致;反之,人为做作之美,“成美”之美,非但是美,反是对美的破坏。中国古代美学、古代文艺创作讲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一传统的形成究其根源恐怕只能追溯到原始道家对自然之道、自然人性乃至自然之美的标举。

此外,老庄在认识论上视虚静为人的思维活动的必要条件,主张摒除世俗观念的干扰,老子提倡“静观”、“玄览”,庄子提倡“游心”、“心斋”,要求达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正是艺术思维或审美思维的表现。

四、道家哲学的历史地位

同类推荐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老子如是说

    老子如是说

    长篇文化哲学散文《老子如是说》,利用东西方一些哲学成果,以当代人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宇宙学的新认识,冷静地剖析、客观地批判与弘扬并重,科学化地解读《老子》,破译《老子》深刻的哲学密码,溯本求源,最大限度地接近《老子》哲学的本真,叙前人之未叙。启迪思想,照亮心灵,净化道德,革新习俗,引人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性格的两面,更能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性格的多面性与深刻性。文笔幽美鲜活靓丽,恣肆纵横。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Ⅲ(第21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Ⅲ(第21卷)

    本卷主要讨论四方面问题:一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二是民族问题和国际主义问题以及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辩证关系;三是共产国际的活动和理论贡献;四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18世纪欧洲的国际关系、俄国、美国、非洲等问题的基本观点。
  •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书。作者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其喜欢散步,路线又比较固定,所以经常与作者在路上“偶遇”,与作者一起散步聊天。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即成此书。书中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大到世界革命,小到同性恋。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每每有思想火花的迸发。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
热门推荐
  •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反映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研究的成果,该书从语言的历时变化出发,既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一脉相承之处,又重点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的变化,总结出了古代汉语语法有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殊现象,融入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流”和“变”的研究心得。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8条核心准则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8条核心准则

    如何找到你的职业爆发点?像自由职业者(Free agent)那样思考,像运动员(Athlete)那样训练,像营销人员(Marketer)那样准备,像企业家(Entrepreneur)那样工作……本书带你领略世界上最优秀企业的理念和核心准则,足以让你纵横职场,实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职场梦想。
  • 琴堂谕俗编

    琴堂谕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好莱坞制作

    好莱坞制作

    新书《最佳娱乐时代》已发布,请大家多多支持!普通大众挚爱有加,影评人深恶痛绝——杜克便是这样的导演。他执导的卖座影片,拥有炫目的快速剪辑,永无止境的爆破和打斗,以及百分之二百的视听享受,总是无限制的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影评人不喜欢他,“杜克不关心你的灵魂!他就是一个虐待狂!疯狂的虐待你的眼睛和耳朵!”“我尽我所能的努力工作,我很高兴看到除了影评人之外观众都喜欢这部电影。那就让我们无视那些影评人吧。我拍电影就是为了让观众喜欢。”杜克如此说道。这是个给全世界男性注射了一剂雄性激素的导演,是被誉为在彗星撞击地球时出生的男人。有人爱他,有人恨他,却无人能忽视他。
  •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有道是“百智之首在于识人”。看透人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生存学问;是一门没有符号载体的做人艺术。会看人者能点石成金,能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不会看人者,即使有天时、地利,也往往是功败垂成。学会看人是保障一个人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进而取得一定社会地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骨刺穿心

    骨刺穿心

    已经过了下班时间,龙舟还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范畴只能呆在自己的办公室默默地候着。徐金凤的电话,就是在这个时候打来的。范畴一边扭头瞄着办公室门口,一边压着声音生硬地问:“有事吗?”范畴有些意外,甚至有些气恨。接到镇党委办公室主任任命的当天,他就给徐金凤、田苹通了电话,给滕书美发了短信,希望她们不要主动给他打电话,有急事也尽量发短信联系。
  • 逆天重生,废柴二小姐

    逆天重生,废柴二小姐

    ◆龙衣,前世是最出色的佣兵,穿越到龙家最盛名的“贱骨头”身上。出生时,拥有天下罕有的地灵根,却在九岁时,被继母无情抽取,险死还生,融合在龙家另一个天才少女的龙菱身上。宅门深深,家族倾轧。原本应该是天才卓绝、耀眼光芒,却沦为一个低贱无比,人人可欺的贱骨头!新生的她,凌厉强悍,破茧重生后,悍然反出龙家,昔日所受羞辱,他日必百倍偿还。◆端木琉,霸道肆意,妖界最负盛名的妖尊,却虎落平阳,流落到小小的龙城。妖力未复,不能变成人身,更可恶的是还被一个丁点大的小女孩抓住。“这条狗真心不错,在魔兽森林里可以栽培为猎犬。”一个九岁女孩扑闪着眼睛,淡淡说道。狗?他几乎要气晕过去,他是妖族最高贵的啸月狼族!
  • 狼王的宠物王妃

    狼王的宠物王妃

    人家穿越怎么坏是个人样,她却穿成了只雪白的狐狸。为变回人形,成了狼王掌中的宠物,在他安排下入天阙,机缘巧合之下,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殊不知,狼王费尽心思,就是为了重返天阙.。皇宫里美味珍馐,金银财宝尽收囊中,日子过得安逸逍遥。狼王突然召唤她说:“小狐,知道你为什么变成如今这般天地吗?”“为什么?”他一掌将她拍飞出去。“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查去。”“我知道,和你废什么话。”狼王摸着她雪白的身子,她脸一红,蹄子踢在他脑门上。“男女授受不亲,快滚开。”狼王一笑,把她的两只蹄子握在他手中。“小狐,你变成人指定是个大美女。”她一个臭屁蹦在了他脸上。“大美女你个头,熏死你。”
  • 绝世媚妃

    绝世媚妃

    “恭喜尊主,神功得成……”一夜缠绵,暧昧的气息还没褪去,她的心就坠入万丈深渊,原来,她的身体只不过是他练功的引子。只因一个“凤掌得天下”的传说,她成了众皇子争夺的对象。然而,谁是真心?谁又是假意?破茧成蝶,红颜一笑,惹得狼烟四起。狼烟四起,却也只为红颜一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