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1100000016

第16章 宋真宗题额赐匾 周山长清旨还山(1)

话说智璇禅师力排众议割舍佛地兴建了书院,开辟了讲堂宿舍,从此寄居麓山寺的天下士子也就有了归宿。又见士子所读儒经,皆为手抄墨本,杂乱无章,少有正版书籍,有些痛心。智璇禅师本系儒生出身,只是多次科举失利而心灰意冷,无意仕途而遁入空门的,所以他对儒学经典的奥秘,体会是比较深刻的,一字之差,可使语义全反。他十分清楚,这些手抄的墨本,肯定会有误差,他曾经见过几位士子的几本手抄墨本,有些字迹潦草模糊,有些甚至错别字连篇,这样读书,岂不误人子弟?于是他秉承佛的精神,遣了弟子远赴京师购买了大量的正宗儒学经典藏之书院,以供士子抄录、阅读。智璇禅师在做了这项功垂千古的大事以后,还了岳麓寺一个清静的修炼环境,就把衣钵传给了弟子智通,从此不再说法,不Sz.圆寂。

智璇建了书院,又遣弟子购书藏于其中,一座粗具规模的书院从此奠定了千百年的基业。智璇圆寂以后,智通禅师亦不插手红尘事务,把书院交付给了当地政府潭州刺史朱洞。朱洞又延请周式做山长,书院从此走上了有序的教学发展道路。

却说周式,乃湘阴县人氏,家道殷实。既为巨富人家,又是书香门第,世代鸿儒。自陶公陶侃就任长沙郡后,在岳麓山兴建杉庵精舍,传播东鲁文明,开启湖湘学风,周式的祖辈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崇拜,成为民间苦攻儒艺第一家。周式的祖宗尚被陶公举过孝廉。以后随着家业的不断兴旺,一直以儒业传家;到了周式一代更是书香溢满湘阴,行义著于四海。

湘阴周氏攻儒业,作鸿儒,却一直无意仕途。当年周式的祖宗被陶公举了孝廉,应朝廷之命作了一个小官,却因为官清而得罪了上司,落了个罢官的下场。从此仕途失意,因而告诫子孙后代:“书不可不读,官绝不可做。”“宁可代代出鸿儒,不可一代为巨卿。”因此周式的读书为儒,仅仅只是为养生做人而已。受家教的熏陶,周式从小就刻意于孔孟之间,却不重经世济国之道,对于儒学之“义”尤为重视。在他看来,所谓“义”,也就是善和美的统一,是判断人的行为善恶与美丑的标准,为实现自己心中的“义”,他在努力呼号和身体力行。

太宗晚期,一年,江南一带天旱无雨,江河断流,河床开坼,遍地赤红,饥民成千上万。朝廷虽有赈灾,终究杯水车薪。湘阴县令绞尽脑汁,曾邀集本县殷实大户,地方乡绅商讨,想从中搞一点募捐以解灾民之饥,岂奈其他乡绅个个都是噤若寒蝉,一言不发,只周式自报捐粮一千担,并于十里亭外煮粥以赈饥民。湘阴县县令李进也是进士出身,虽是一方官宦,却终是儒生底子。见周式如此大义,亦早闻周式乃书香鸿儒之辈,很是敬重,旋即作了“赈灾捐募表”,报奏朝廷。朝廷对周式的大义也很重视,太宗皇帝还亲笔书赠了“食德”二字给了周式,下了诏书命周式赴京任职。这周式却是拒不领旨,倒把宣旨的黄门太监气了个半死。周式捐了大米,解了李县令之围,县令当然很是感激,多次有意劝周式出仕为官,多次遭到拒绝,李县令因此对周式的学问人品更是敬重,而引为兄长。

话说朱洞延请周式,也颇费一番周折。

自从朱洞接管了书院以后,尽管对书院的工作很重视,但终究有太多的政务难以脱身,遂有鞭长莫及之感,于是很想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担当山长的重任。对这个人选,朱洞可谓是绞尽了脑汁的。因为这是一个教育阵地,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所,所以对这位山长人选的要求,就必须慎之又慎,学问当然是应该摆在第一位的,但他的思想、人品、行为,是直接影响学子的,这一点也相当重要。他考察了几个县令所推荐的人选,都觉得不太满意,不是学问肤浅,就是人品、行为不够为人师表。就在捐米赈灾事件以后,李进向朱洞推荐了周式,与周式进行了几次长谈。认为周式正如李县令所推介的一般,确为一代鸿儒,人品学问确是书院要求的最佳人选。于是写了聘书,打发差役奉了官银、锦绢前来下聘。本想会马到成功,无奈周式并不买账,连聘书都不看一眼,官银锦绢原封不动,便打发差役走了。

这名差役在周府碰了一鼻子灰后,也有些恼火。本来他想这是明摆着的一趟肥差,是请周式出来做官,周式应该是夙愿已偿般的欢悦,自己得个赏赐什么的不在话下,没想到是如此结果。于是回到府里,向刺史大人作了汇报,添油加醋大说了周式的不是。

“大人,这周式么,根本就不是东西,根本不把大人放在眼里。大人的聘书,他看都不看就撕得粉碎,还说”

他本想如此一讲,朱大人会怒发冲冠,然后一怒之下发兵将周式提拿或者加以问罪。谁料这朱大人听了汇报之后,不仅不怒,反而心平气和:“大儒啊,本府有负于你了。”于是吩咐下来:“斋戒沐浴,虔诚奉请。”

朱大人做出这一决定,几乎把刺史府上上下下的人都惊呆了:“请一个山长用得着如此虔诚么?”

“大人,您这是这不过是一个山长呢!而您是朝廷大员。”师爷女口止匕问道。

朱大人义正词严地回答:“你知不知道周文王延请姜太公的故事与刘皇叔延请诸葛孔明的情景?大凡鸿儒大贤都是如此,不是虔诚,绝不会轻易出山的。你要知道我们请的不仅是一个山长,而且是一个师长,一个人伦之表啊!”

戒了斋,烧了香,沐了身。朱大人只雇了一叶小舟,携了师爷及二三个随从顺湘江而下。这是江南的早春,是江南早春季节少有的晴朗天气。湘江两岸嫩芽初发,花儿含苞待放,细水潺潺而流,鸟鸣山涧,柳舞河岸,帆舟点点,渔歌互答,好一幅江南早春图!今天的朱大人心情格外激动,他觉得今天的湘阴之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是在做一件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而且刚刚出门,府门前柳枝上的喜鹊也在喳喳地叫个不停,不也就预示着他的成功么?小舟顺水一路直下,不久到了湘阴。早有李县令带了衙门一班人及地方乡绅恭候于码头,以迎大驾光临。小舟一靠岸,就簇拥着进了县衙,坐定献茶,朱洞就提出要前往周府,要不是李县令执意不肯,朱洞真是顾不得劳顿之苦了。

“为了一个山长,有劳大人泛舟湘阴,乃学生之过也。”

李县令很有些自责。

“李大人不必自责,大凡大圣大贤都有一个脾气。昔者太公姜尚,诸葛孔明,莫不如此。本府今朝斋戒沐浴,躬身迎请,非为他故,亦是想为湖湘学子做件善事,为书院的基业打个基础。”

见朱大人说得如此严肃,李县令无语可对,草草用了午斋,备了三顶小轿,没有仪仗,没有随从,就抬了李县令、朱大人及一顶空轿出发。周府离县衙不远,约摸一个时辰即已到。在府门落了轿,朱洞、李进递了投刺,早有门人通报,但迟迟不见周式打开中门出迎。这是一座很气派的宅子,高耸的大门楣上,大书“周府”二字。字体刚劲有力,据传为周式祖父亲笔所书。大门两边刻有门联:“教子孙惟有耕读,做学问尽是孔孟。”一语之中,却道出了周府家教的渊源与规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世无碍的耕读家风,以及周家所做学问的由来,不信佛,不信道,独尊孔孟。大门两侧一对威武的石狮,似为侯门,却少了些世俗的铜臭气息;说是书香门第,却有深不可测的侯门气派。门前花草喷香,绿树成阴。是时正值早春,春风和煦,淡淡地播送着花香。那些蜂儿蝶儿都翩翩起舞。深沉的院落里,阶前红卉初艳,池中金鱼跳跃,正是明媚的大好春光,万物都呈现着一种快乐的景象。立候良久,所投名刺有如石投大海,总不见传报与出迎。李进有些急了,见朱大人仍是站立,有如朝圣一般,真是过意不去。他开始怪罪周式:“有什么了不起呀,不过一迂儒而已。”

又见朱大人如此虔诚,只好呆立。“不就是要请一个山长么?昔文王请太公姜尚,请的是一个开国功臣;刘皇叔请孔明,请的是一代明相。如今请的是一个山长,山长可与开国功臣、定邦名相相比么?”李县令是深知周式为人的,他们是故交。周式不买他李进的面子尚可饶恕,可今天来的是恩科进士、当朝的尚书郎、潭州刺史朱洞朱大人,一个封疆大吏呀,他周式得罪得起,我李进得罪得起么?只要他轻轻地在皇上面前参上一本,他这个小小的县令呀,乌纱不要,性命有保么?

这虽然与他李进没有太大的关系,然而毕竟发生在他所治的县内呀?现在都如此僵持着,一个没有离去的意思,一个没有出迎的意思,这该怎么是好?而且这周式是他李进着力向刺史推介的人选啊!李进心里越想越急,于是又招了门人过来:“烦请再传周先生,我李进没有面子大可旋即离去,朱大人不远百里而来,且是斋戒沐浴,专程前来求见,岂有不见之礼?”

门人传了,不久有话传出:“要是奉劝出仕做官,还是不见为好,若是谈经论道,中门请进。”

不时中门大开,门人引路,进了中门,到了厅堂,请了座,献茶已毕,又传先生口信:“有烦二位稍候,先生稍事洗礼,再容相见。”朱大人看了厅堂神位,除了周氏宗亲神位,孔子孔圣人神位竞居了正中,圣人画像挂在神位之上,四周所侍七十二贤人,皆有画像神位及赞语,大书一“义”字置于宗亲神位之上,诗词联语嵌刻其中,檀香扑鼻,书香四溢。稍待片刻,周式步出,见过二位,稍作客套,分宾主入座。李进介绍了朱大人此次登门的来意,并将在外所候的情况及朱大人求贤若渴之情通通地端了出来,倒让周式产生不少的歉意来:“小生才疏学浅,敢劳大人如此厚爱,实感惭愧。”说完,周式慌忙地起身,向朱大人作揖以示谢意。

“自东晋陶公入主长沙传播东鲁文明,开创湖湘学风,小生一族迷恋儒学,只是家传而已,仅是修心养性,悟一些做人的道理,并无他求。不为巨富,不做巨卿,此乃家传祖训;开馆传道授业,亦耕亦读乃祖传家风。上次朱大人发书为聘,儒生认为有违祖训,恕难从命。时至今日,又劳大人赐步,只恐有碍大人体面,万望恕罪。”

朱大人听了,缄口不提延聘山长之事,只是大谈儒学的仁义道德,人生的修身养性,也谈及湘楚文化中那些落后的、野蛮的成分。朱洞本是进士出身,当代鸿儒,又是封疆大吏,对文化的认识程度以及儒学在经世济国中的重要作用,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简明精辟,议论又恰到好处,使得周式不得不另眼相看,有相见恨晚之慨。

“先生家学渊源,且以仁义著于四海。太宗之时,天旱成灾,先生捐米千石以救饥民。其时本府正作朝官,对先生之义举深为敬佩,仰慕先生久矣,岂奈无缘相见,真是憾事;亦闻先生不闻朝政,但过尹伊、阮籍高人生活,亦为当朝憾事也。”朱大人议论一番儒学之后,将话题一转,直奔主题。

“大人言重,小生不过徒有虚名而已,岂敢与前辈贤人高士相比?小生一生并无他求,但研儒学,以求一知半解,授些生徒,亦算为儒学尽一点力罢了。大人乃当朝大儒,小生又岂敢望其项背?”周式谦语相答。

见周式如此谦让,朱大人也就心内有底,决定说服周式出山。

“他不是说一生只研儒学、传授生徒么?做山长岂不正合他意?”朱洞想。于是慢慢地收拢话题,专谈传道授业之事。

“周先生如此清高,不愿同流而合污,踵圣人之步,以传道授业解惑、启迪顽愚、开启智慧为己任,实为人伦之表。

昔者仲尼首创私家教育之先河,授徒数百之众,贤人七十有二,以致儒业历数千年而不衰,实乃先生辈同行之功。而今天朝,尤重孔孟之学,以孔孟之学而治天下,以孔孟之学独举恩科,此乃我等儒生之幸也。然则官庠数量有限,生员名额受制,致使大量士子学人游离于庠序之外,而难受正规之教育,此乃我等儒生之不幸也。麓山寺智璇禅师,虽系禅林宗师,前身亦为儒学之徒,主持麓山寺,见数百士子散集岳麓,或寄居麓山寺,于是大发佛之慈悲,割舍佛地建了书院;又派僧徒数千里赴京,求购经史子集藏之其中,以便士子阅读。

同类推荐
  • 曾国藩为官五十年

    曾国藩为官五十年

    曾国藩去世已经一百多年了,但是他影响了几代人,人们至今仍然对其顶礼膜拜。很多名人都对他推崇备至。梁启超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年轻时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即使是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而蒋介石则认为曾国藩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捧读不辍。的确,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异数,尤其是他独到的思想见解,集中体现了他对中国五千年智慧的独到感悟,而且这些见解是他历经官场、战场磨难之后提炼出来的,不空洞、不浮夸,有积极的实用价值。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讲述一个旁观者、沉默者、布局者、奋斗者身处乱世,步步惊心,却笑到最后的传奇故事。杜鹃鸟不叫,就等它叫——看司马懿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谋略与智慧。从中寻找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终极密码。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更是不上台面,而他却能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魏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热门推荐
  • 宿主脑阔疼

    宿主脑阔疼

    简介是不可能写简介的。我叫苏小木,只要我足够溜,系统给我加的debuff就追不上我,我一点都不慌,就是脑阔有点疼。…………已有完本高订2万的老书《神豪无极限》。破碗破盆收破烂群:835679518,欢迎大家。
  • 七剑下天山

    七剑下天山

    本书讲述了清朝初年,以凌未风为首的天山七剑和反清志士一起为推翻清廷暴政而多方奔走的故事。纳兰明慧与多铎江南杭州大婚前夕,杨云骢潜入将军府,期望明慧和他出走,但明慧不能负累家族,杨一气之下由她手中抢走女儿,在钱塘江畔遭遇仇家纽枯鲁,与纽枯鲁同归于尽,奄奄一息之时,遇见正要投江自尽的少年(梁穆郎)。少年看到云骢的痛苦后打消了自杀的念头,杨临终时将女儿托付给穆郎带上天山学艺。这是楔子。十六年后,“天山神芒”凌未风(即穆郎)得晦明禅师真传,名震江湖。他当年带上山的女婴易兰珠(宝珠,“易”是杨的右边,“兰”取自纳兰明慧,“珠”取自宝珠),学成天山剑法,立志杀多铎以报父仇。
  •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只为途中与你相遇

    只为途中与你相遇

    希望有人能够产生共鸣!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只愿你能经过,再一次看到你!我愿做你悟了的那颗菩提树!从此不再相离!希望共鸣!
  • 愿你成为最好的自己:写给自己的999封信

    愿你成为最好的自己:写给自己的999封信

    《愿你成为最好的自己:写给自己的999封信》告诉读者:内心的强大,永远胜过外表的浮华。希望你一如既往地勇敢,站在迎着光的地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愿你成为最好的自己:写给自己的999封信》是网络知名作者喵公子的励志作品集,共收录了喵公子关于成长、青春、修为、梦想、友情、爱情,未来等各个方面的人生领悟。感动了无数网友,但愿这些深情的情书,也可以给你最温暖的陪伴。读《愿你成为最好的自己:写给自己的999封信》,你会发现,青春期的我们,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 休了帝王夫君:天价皇后

    休了帝王夫君:天价皇后

    皇上,休了!丞相府的三小姐,沐青瑶被南安王慕容流昭一拳打死了,却迎来了另一个全新的女人,光芒四射,魅力惊人。沐青瑶物语,即便你贵为皇帝,下了天价的骋礼,竟然让我和别的女人共侍一夫,这样的男人休!慕容流尊,七国中最俊美足智多谋的皇帝,竟然被一个花痴女人给休了,黑瞳染起耀眼的光芒,他不会善罢干休!慕容流昭,弦月国南安王,冷漠邪魅,视女人为下等物,一拳头打死了花痴女人,却迎来了全新的她,迷了他的眼!楚浅翼,弦月国右丞相之子,腹黑无敌,眼高于顶,却喜欢上了那个花痴女人,这是不是叫自作孽不可活?无情,无情谷的鬼医,谪仙美男,初见她,恍如千年的的等候,我愿舍弃此身,化成许愿树,只求你从此树而过.长孙竺,青罗国的太子,妖孽唯美,世人不识金镶玉,误把明珠当尘矣,我愿意以青罗国太子妃之位迎娶于你。天现异相,凤落相府,得凤者一统七国,有谁知?凤竟是那个名满天下的花痴女人。【精彩片段一】:金碧辉煌的大殿,六国使臣齐刷刷的望向殿门外,等着看那传闻中足智多谋的皇后娘娘,可是却看到一个面色惊慌的小太监,高举着一封信大叫:“皇上,不好了,皇后娘娘留下一封信离宫了。”“读,”俊邪的皇上失却了冷静。“弦月一零三年,我沐青瑶休了皇帝慕容流尊,从此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文武百官为签,六国使臣为证,沐青瑶拜上。”【精彩片段二】:一个粉装玉彻的小女孩,扑闪着大眼睛,双手叉腰挡住门口,可爱的望着门前俊美邪魅的男子。“你谁啊?”“你父皇!”狂魅俊邪的男子霸道的开口。“你丫的敢占姑奶奶的便宜,”小丫头眼一翻朝里面命令:“小尊,上!给我教训教训这老男人。”她的话音一落,一只通体雪白高大的野山狼凶狠的从屋子里飞窜而出,扑向猎物,顿时间诺大的空地上,一人一狼打得天昏地暗,小丫头摇头晃脑的看着热闹,不时的拍着手加油:“小尊,不错,打赢了赏你两根骨头。”笑
  • 成唯识论演秘

    成唯识论演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不负度

    春不负度

    本文描写了,七十年代的几个农村孩子的成长历程,精雕细琢劳动人民的纯朴的心灵,还有他们不屈不挠的创建精神。青春不虚度,才为不负人生
  • 治意经

    治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奥特曼之无限魔人

    奥特曼之无限魔人

    穿越到了奥特曼的世界,如何在危机四伏的世界中生存,对于叶晨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变强。成为修罗·伽古拉,掌控并不变态但很有良心的系统,和一个很6的修罗圆环,叶晨觉得自己要走上宇宙人的人生巅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