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1800000200

第200章 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五

问如说菩萨经三劫阿僧企耶。修四波罗蜜多而得圆满。谓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当言于何时分修何波罗蜜多而得圆满。答有说。若菩萨行布施时。不为悭吝之所屈伏。当言施波罗蜜多圆满。持净戒时不为恶戒之所陵杂。当言戒波罗蜜多圆满。起精进时不为懈怠之所退败。当言精进波罗蜜多圆满。修般若时不为恶慧之所娆浊。当言般若波罗蜜多圆满。有说。若时菩萨但以悲心能施一切一切种物。乃至身命头目髓脑都无少许恋著之心。齐此名为施波罗蜜多圆满。若时菩萨横被有情斩截手足。割劓耳鼻。或斫身分。乃至无完如芥子许。尔时无有一念嗔心。况欲加报。齐此名为戒波罗蜜多圆满。若时菩萨心勇猛故。经七昼夜一足而立不瞚而视。以一伽他赞叹于佛。而无一念懈倦之心。齐此名为精进波罗蜜多圆满。若时菩萨名瞿频陀精求菩提。聪慧第一论难无敌。世共称仰。齐此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圆满。或说。乃至坐金刚座入金刚喻定。将证无上正等菩提。齐此方名般若波罗蜜多圆满。如是说者。此等所说皆依一时。一行增上说为圆满。如实义者。得尽智时此四波罗蜜多方得圆满。外国师说。有六波罗蜜多。谓于前四加忍静虑。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后二波罗蜜多即前四所摄。谓忍摄在戒中。静虑摄在般若。戒慧满时即名彼满故。复有别说。六波罗蜜多。谓于前四加闻及忍。若时菩萨能遍受持如来所说十二分教。齐此闻波罗蜜多名为圆满。若时菩萨自称忍辱被羯利王割截支体。曾无一念忿恨之心。反以慈言誓饶益彼。齐此忍波罗蜜多名为圆满。此二亦在前四中摄。忍如前说闻摄在慧。虽诸功德皆可名为波罗蜜多。而依显了增上义说。故唯有四。问修此四波罗蜜多时。于一一劫阿僧企耶逢事几佛。答初劫阿僧企耶逢事七万五千佛。最初名释迦牟尼最后名宝髻。第二劫阿僧企耶逢事七万六千佛。最初即宝髻最后名然灯。第三劫阿僧企耶逢事七万七千佛。最初即然灯最后名胜观。于修相异熟业九十一劫中逢事六佛。最初即胜观最后名迦叶波。当知此依释迦菩萨说。若余菩萨不定。如是释迦菩萨于迦叶波佛时。四波罗蜜多先随分满。相异熟业今善圆满。从此赡部洲殁生睹史多天。受天趣最后异熟。问何故菩萨唯于睹史多天受天趣最后异熟。不于余天耶。胁尊者言。此不应问。若上若下俱亦生疑。然生彼天不违法相。有说。睹史多天是千世界天趣之中犹如齐法。是故菩萨唯生彼天。有说。下天放逸上天根钝。唯睹史多天离二过失。菩萨怖畏放逸厌患钝根。故唯生彼。有说。下天烦恼利上天烦恼数。睹史多天离此二种。菩萨厌此二类烦恼。故生彼天。有说。菩萨唯造作增长彼天处业。故唯生彼。有说。唯睹史多天寿量与菩萨成佛及赡部洲人见佛业熟时分相称。谓人间经五十七俱胝六十千岁。能化所化善根应熟。彼即是睹史多天寿量。是故菩萨唯生彼天。若生上天寿量未尽善根已熟。若生下天寿量已尽善根未熟。故不生彼。有说。为化睹史多天无量乐法菩萨众故。谓彼天中有九廊院。廊各十二逾缮那量。乐法菩萨常满其中。补处菩萨昼夜六时恒为说法。上下天处无如是事。有说。菩萨恒时乐处中行。故于最后生处中睹史多天。从彼殁已生中印度劫比罗筏窣睹城。于夜中分逾城出家。依处中行成等正觉。为诸有情说处中法。于夜中分入般涅槃。由此唯生睹史多天。非余天处。问何缘菩萨于最后有唯从天殁不从人来。答有说。于诸趣中天趣胜故。有说。从天上来人所重故。有说。从天来时有神变事。从人趣来无如是事。有说。人中无有如是寿量如睹史多与善根熟时相称可故。有说。睹史多天乐法菩萨业增上力。令此菩萨必生彼天为说法故。有说。菩萨彼有生天业定应受故。有说。若菩萨频生人中而成佛者。则生厌贱不受化故。问何不即于睹史多天成正等觉。而必来人间耶。答随诸佛法故。谓过殑伽沙数诸佛世尊。皆于人中而取正觉故。复次天趣身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依止故。复次唯人智见猛利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复次诸天耽著妙欲。于入正性离生得果离染等事非增上故。复次人趣根性猛利多分能受如来正法。天趣不尔。复次最后有菩萨必受胎生。天趣唯化生故。复次有二事处佛出世间。一有厌心。二有猛利智。当知此二唯人趣有。复次人天并是法器。为欲俱摄故来人间。若在天上则人无由往。又不可令天上成佛。来人间化人当疑佛。是幻所作不受法故。是以菩萨人间成佛。然菩萨住睹史多宫。彼寿量尽将下生时。先观四事。一观时分。二观处所。三观种姓。四观依器。观时分者。观诸世间于何时中佛应出世。即知从人寿八万岁。乃至百岁时佛应出世。今正是时。观处所者。谓观世间于何方处佛应出世。即知于赡部洲中印度佛应出世。非边地达絮蔑戾车中。观种姓者。谓观世间何种姓中佛应出世。即知或刹帝利或婆罗门种姓中佛应出世。随彼时强胜者即生其中。观依器者。谓观世间何等女人。父母种姓并皆清净。胎藏宽博无诸过失。能持菩萨那罗延力所合成身经十月日。即知赡部洲中有是女人名字某甲堪为依器。菩萨如是观四事已。即告行道天子言。汝可巡告睹史多天众。却后七日。补处菩萨当从此殁生赡部洲中印度劫比罗筏窣睹城。广作佛事。诸欲随者当发往愿。行道天子欢喜敬诺。乘己所有迅疾神通。遍告睹史多天众言。天仙当知。却后七日补处菩萨当下赡部洲。生中印度劫比罗筏窣睹城。广作佛事。仁等天众欲随从者当发往愿。尔时便有五百天子。寻声即发随下生愿。至第七日。菩萨便与五百天子。一时从睹史多天没。于赡部洲中印度劫比罗筏窣睹城俱时而生。皆为释种助宣佛事。当知此说释迦菩萨。若余菩萨随其所应。

如说慈氏。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故。如世尊说。于未来世人寿八万岁时。此赡部洲其地宽广。人民炽盛安隐丰乐。村邑城廓鸡鸣相接。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彼时诸人身虽胜妙然有三患。一者大小便利。二者寒热饥渴。三者贪淫老病。有转轮王名曰饷佉。威伏四方如法化世。成就七宝。所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千子具足。勇健端政能摧怨敌。极大海际地平如掌。无有丘坑砂砾毒刺。人皆和睦慈心相向。兵戈不用以正自守。王有宝台。高千寻量广十六分。种种庄严持施福田兴大福业。其后不久剃除须发。以信出家勤修梵行。于现法中成阿罗汉。即能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得般涅槃。时佛说是语已。众中阿氏多苾刍。即从座起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愿我于未来世当得作彼饷佉轮王。威伏四方如法化世。广说乃至得般涅槃。尔时世尊呵叱彼曰。痴人云何不欲一死而求再死愿于来世作饷佉轮王。乃至广说。然阿氏多如汝所愿。汝于来世定得作彼饷佉轮王。降伏四方如法化世。广说乃至得般涅槃。复告大众。未来人寿八万岁时有佛出世。名曰慈氏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如我今者十号具足。彼佛复于此世间天魔大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自称我是。如来应正等觉。乃至佛薄伽梵。具足证得自在通慧。亦自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得大涅槃。复为有情宣说正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为诸人天正开梵行令广修学。无量百千徒众围绕。无量慈种弟子侍卫。作大饶益。如我今者亦于此世间天魔大梵。广说乃至。无量释种弟子侍卫作大饶益。时佛说是语已。众中慈氏菩萨即从座起。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愿我于未来世当得作彼慈氏如来应正等觉。广说乃至。如今世尊亦为无量释种弟子侍卫作大饶益。尔时世尊闻彼语已起前际智。审观慈氏三无数劫修四波罗蜜多得圆满不。即如实知皆已圆满。复审观彼百大劫中修相异熟业得圆满不。即如实知除金色相业余皆圆满。由此佛告大生主乔答弥言。汝今可以此金色衣布施众僧。若供养僧当知亦名供养于我佛时预知众僧得此金色衣已。有是因缘应慈氏得慈氏得已必当施我。乃至广说。由此因缘金色业满。此中或说。佛欲令彼金色业满。告阿难陀言。汝可为我觅新金色衣。吾欲持与慈氏。时阿难陀如教即得。寻时跪进。世尊得已命慈氏言。汝可取此新金色衣。慈氏承命然不敢取。佛言。但取。任汝奉施佛上首僧。所以者何。汝于未来当由此福饶益世间故。慈氏敬诺取已奉施佛上首僧。由此因缘。金色业满。有说。慈氏金色相业亦先圆满。然佛令彼施金色衣者。欲显功德虽满而无厌足劝引他故。世尊起前际智观慈氏前际已。复起后际智审观未来人寿八万岁时。慈氏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依身不。即知彼有。复审观察彼于尔时为有堪能得菩提不。即知彼能。世尊观彼前后际已。即赞慈氏菩萨言。善哉善哉。汝能发此广大思愿为欲饶益无量有情。诚为快善。复告慈氏。如汝所愿。汝于来世人寿八万岁时。当得作佛名曰慈氏如来应正等觉。广说乃至。无量慈种弟子侍卫作大饶益。如我今者亦为无量释种弟子侍卫作大饶益。问阿氏多及慈氏俱求未来八万岁时身。何故世尊诃阿氏多而赞慈氏。答阿氏多苾刍于有起意乐起胜解起欣慕起希望起寻求故佛诃之。慈氏菩萨不于有起意乐。乃至寻求。然于利乐诸有情事起意乐。乃至寻求故佛赞之。复次阿氏多求世间轮王位故佛诃之。慈氏求出世法轮王位故佛赞之。如是求流转王位。求还灭王位说亦尔。复次阿氏多求自利乐故佛诃之。慈氏求利乐他故佛赞之。如是求自饶益求饶益他说亦尔。契经虽作是说。慈氏汝于来世人寿八万岁时当得作佛。名慈氏如来应正等觉。乃至广说。而不分别此何智于何转。契经是此论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别者今应分别。故作斯论。问如说慈氏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名慈氏如来应正等觉。此何智。答因智道智。此即如来观察慈氏前后际智。问此于何转。答有于相异熟业转。由此名因智。有于无漏根力觉支道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由此名道智。此即如来观察慈氏前际相异熟业圆满不。圆满智于因转故说名因智。及是观察慈氏后际。无漏根力觉支道支得无上正等菩提。智于道转故说名道智。然此二智俱是世俗智摄。以非十六行相智故。或有身中虽有三十二相而无圣法。谓异生转轮王。或有身中虽有圣法而无三十二相。谓非轮王声闻等。或有身中有三十二相亦有圣法而非佛。谓饷佉王等得圣道已。或有身中无三十二相亦无圣法。谓余异生。一切佛身必有无上三十二相及无上圣法。谓正等菩提。问何故此中唯说于相异熟业转名因智。不说于四波罗蜜多转名因智耶。答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复次相异熟业近。四波罗蜜多远此中说近不说远。复次相异熟业修时显了人天共知。四波罗蜜多不尔。此中随显而说。复次修相异熟业时。菩提决定趣亦决定。修四波罗蜜多时。虽菩提决定。而趣未决定。是故不说。复次此中说知身近因菩提近因。相异熟业是身近因。无漏根力等是菩提近因。四波罗蜜多及不净观等非二近因。是故不说。

如说。此苾刍即于现法当辨圣旨。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自恣经说。此苾刍即于现法当辨圣旨能自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得般涅槃。彼经虽作是说。而不分别此何智于何转。彼经是此论所依根本。彼所不说者今应说之。故作斯论。问如说此苾刍即于现法当辨圣旨此何智。答道智。问此于何转。答此于无漏根力觉支道支得诸漏永尽转由此名道智。此即如来观诸苾刍无漏根力觉支道支得诸漏永尽智于道转故说名道智。此亦是世俗智摄。以非无漏十六行相智故。问此中何故不说因智。答有说。此中应作是说。此何智。答因智道智。此于何转。答有于顺解脱分善根等转由此名因智。有于无漏根力觉支道支得诸漏永尽转由此名道智。而不作是说者。当知此义有余。有说。无上菩提加行广大三无数劫百劫乃成彼因可重。是故说观彼智。声闻菩提加行狭小。谓极速者三生便得。第一生下种。第二生成熟。第三生解脱。因非可重故不说观彼智。有说。菩萨相异熟业所依种性等决定故说知彼智。声闻顺解脱分善根所依种性等不决定故不说知彼智。有说。佛有二事胜。一所依身。二所得菩提。故观彼所因具说知二种因智。声闻但有所得菩提胜。非所依身故但说知菩提因智。有说。知顺解脱分善根等智前亦不说。故于此中不应为问。愿智云何。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前虽说愿智作用。而未说彼自性。今欲说之故作斯论。问愿智云何。答如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随欲知义发正愿已。便入边际第四静虑。从定起已如愿皆知。随欲知义者。问何故阿罗汉欲知义耶。答三因缘故。一为饶益弟子故。二为住持佛法故。三为知世间安不安故。饶益弟子者。谓阿罗汉于诸弟子修观行时。法应观彼入圣久近。我寿尽来某甲能入正性离生不。设不能入者我命终后。有余能教令得入不。如此皆以愿智故知。是等名为饶益弟子。住持佛法者。谓阿罗汉或有经营窣堵波毗诃罗僧伽蓝等佛法僧事时。法应观察久近成办。尽我寿来为能办不。设不办者我命终后。为有余人能续办不。或有国王大臣长者及商主等欲于佛法作衰损事。有阿罗汉念欲化之。即便观察彼可化不。设可化者为久近耶。我寿尽未化事果不。设不果者我命终后有能续不。此等皆以愿智故知。诸如是事名住持佛法。知世间安不安者。谓阿罗汉或时观察所在国土及时分中。当有丰俭怖畏安隐疾疫等事。欲令自他知趣舍故起愿智知。如昔于此迦湿弥罗国有王名铄迦。为缚喝国王入境侵夺。时王铄迦即率兵士欲与交战。彼王本性慈仁恒惧恶业。窃作是念。不知我今战必得胜存王位不。脱当不遂徒杀人民。更招殃罪死堕地狱。曾闻某甲僧伽蓝中。有阿罗汉得妙愿智。我当往问。念已即往。归诚礼敬请决所疑。彼阿罗汉便答王曰。我虽曾得此智然资缘阙故。身力羸劣久不现前。时王即以种种饮食上妙资具而供给之。尊者未几能起愿智即为观察。便见彼缚喝王必当夺得铄迦王位作大饶益。见已即报铄迦王言。王当失国愿自思勉。铄迦敬诺。即率左右及将眷属。舍国而去往投他土。由此因缘诸阿罗汉欲知彼义。入边际第四静虑者。问何故名边际第四静虑耶。答此于第四静虑。为表为极为稠林。故名边际第四静虑。即是最胜品第四静虑义。犹如树端树中最胜名树边际。有说。此是表智极智稠林智等诸功德法所依处。故名边际第四静虑。谓无量等种种功德熏相续已。方起此定故。依此定所起功德。于诸功德为表为极为稠林。犹如醍醐牛味中胜。有说。此应名后际第四静虑。际有三。一前际二中际三后际。此三即过去现在未来。如其次第。此中前际二智所知。谓宿住随念智。及愿智。中际亦二智所知。谓他心智及愿智。后际唯愿智所知。以未来境中唯有此智。是故此智名后际智。能起此定名为后际第四静虑。有说。此应名未至际第四静虑。际有三种。一未至际二至际三至已际。此三即未来现在过去。如其次第。如知现在名至际智。知过去名至已际智。如是此智多分知未来故名未至际智。能起此定名未至际第四静虑。有说。此但应名边际第四静虑。所以者何。边者名现在蕴界处。际者名过去未来。如于现在蕴界处有现见智转。如是于过去未来亦有现见智转。故此智名边际智。能起此定名为边际第四静虑。从定起已如愿皆知者。问为在定知为起定知。若尔何失。若在定知。何故此中说从定起已如愿皆知。若起定知。何故须入边际第四静虑耶。答即在定能知。问何故此中说从定起已如愿皆知。答此于说时名知由说显知故。复次尔时令他知故说名为知。有说。起定能知。问何故复入第四静虑。答边际第四静虑是知方便。要入彼定此智生故。如是说者。初说为善以在定能知起定说故。

问愿智自性是何。答自性是慧。如自性如是我物性相本性亦尔。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愿智。答如愿能知故名愿智。问为如自愿能知。为如他愿能知耶。答如自愿亦知。如他愿亦知。随所有愿皆能知故。复次知所有愿故名愿智。愿有二种。谓菩提愿及有愿。菩提愿者如慈氏等愿。有愿者如阿氏多等愿。知此等愿故名愿智。复次智随愿起故名愿智。谓此智殊胜。要由先愿作意加行所引发故。如来虽无作意加行。而亦必有心愿为先。有说。此应名期智以所知境微细甚深。必起要期方能知故。有说。此应名妙智以诸智中此最胜故。如世间说妙饮食妙衣服等。彼于胜说妙声。此亦如是。然此愿智。界者色界。地者在第四静虑地。所依者依欲界身。行相者作十六行相。或余行相所缘者缘一切法。念住者通四念住。智者旧阿毗达磨者说唯一世俗智。有余师说。八智性除尽无生。所以者何。彼非见性愿智是见性故。如是说者。唯一世俗智。三摩地俱者不与三摩地俱。唯有漏故。根相应者舍根相应。世者堕三世。缘三世及离世。善不善无记者是善缘三种。三界系不系者唯色界系。缘三界系及不系。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者是非学非无学。缘三种。见所断修所断不断者是修所断。缘三种。缘名缘义者通缘名义。缘自相续他相续非相续者通缘三种。何处起者。欲界起非色无色界。欲界中唯人趣非余。人趣中唯三洲非北洲。三洲中男女身俱能起。尊者瞿沙筏摩作如是说。唯赡部洲能起非余洲。唯男子能起非女人。所以者何。愿智殊胜。要依增上猛利之身。余二洲及女身皆羸劣故。如是说者初说为善。三洲男女身皆增上猛利。以皆能得心自在及定自在故。若不尔者。经不应说大生主为上首五百苾刍尼。于一日中俱舍寿行而般涅槃。彼若不得边际第四静虑则不能舍于寿行。既于此得何独不能发起愿智。问何等补特伽罗能起此智。答圣者非异生。圣中无学。非有学。无学中唯不时解脱。非时解脱。所以者何。若于定得自在及相续。不为烦恼所持者能起愿智。诸异生及信胜解二事俱无。见至虽于定得自在。而相续为烦恼所持。时解脱虽相续不为烦恼所持。而于定不得自在。是故皆不能发起。愿智唯有不时解脱于定得自在。及相续不为烦恼所持故。能起愿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极品恶妇

    重生之极品恶妇

    柳家长房嫡出三姑娘死后二个月诡谲的复生在二房五堂妹柳玉研身上。母亲因她的逝去而缠绵病榻,不治而亡。而她却连送最后一路的机会都没有!娇儿被害,五年的良人一朝得势为了权势联合逼死了她,祖母和父亲为了权势准备再一次把她送入虎口,当这一切再无法可转转圜时,当她发现母亲的死竟是被人所害时,当祖母再次为了权势牺牲她时,小绵羊终于变成了大灰狼,拍案而起——“下跪者何人,所告何事。”“小女国子监柳司业之女,所告者乃当朝通政司副使柳言柳子轩,柳府老夫人,宠妾灭妻,枉顾法纪执法犯法,纵容家人欺压百姓谋夺她人家产,草奸人命,为了自身权势谋杀亲女…”十条罪名字字杀机句句惊心,上头端坐的顺天府丞听的眼角直抽。这也罢了,可是这柳司业之女,那不是柳副使的侄女?侄女告伯父…堂上堂下一片人倒抽气声。*“哭什么哭,大不了小爷娶你。”男人挤眉弄眼笑的好不销魂潇洒,可惜在女人看来只觉得像抽筋脉。“你家里女人一大堆,我就是要饭也不嫁你。”“那,要不,你娶我吧?”“呸,你做梦。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纨绔不良,我不嫁一个小白脸。”上辈子嫁了一个被害了,这一辈子死也不嫁!*******
  • 快穿偏执大佬她又在被攻略

    快穿偏执大佬她又在被攻略

    【快穿1v1】谁都知道,身为真·满级大佬的南祇一向孤身只影,走上反派道路本来只是为了简单的逆袭。但好巧不巧的是,每个世界,都会遇上个纠缠不清的炮灰。双目失明的医师攥紧衣角,下唇咬得微微泛白,“抱歉……我的出现,会打扰到你吗?”会。娇软可人的小少爷低下头,弯翘的眼睫轻轻颤了颤,带着盈盈水光,“可不可以,喜欢我一下?”不可以。命途多舛的病娇弟弟半跪在身旁,眼尾泛起些微红,向她祈求,“姐姐,请不要离开啊。”南祇:……你直说吧?反派到底有什么好攻略的?·女主真大佬,男主真小白花,甜文不虐,over
  •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从小就很个性鲜明,聪明好动,精力旺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并争强好胜。童年时期的小盖茨非常喜欢读书,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书相伴度过的。他经常一连几个小时都坐在父亲的书房里如痴如醉地阅读。但是他对一般的儿童书籍,例如卡通、童话之类的并不感兴趣,而是非常喜欢阅读各种大人们的书籍。他最喜欢读的就是《世界百科全书》。小盖茨不但对书中的内容从头读到尾,而且还非常喜欢在读完后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思考。比尔·盖茨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他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诗意福安

    诗意福安

    本书主要内容为: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福安风情。
  • 佛说圣多罗菩萨经

    佛说圣多罗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性记录

    人性记录

    简·威尔金森是一名成功的女演员,一心想要摆脱脾气古怪的丈夫埃奇韦尔男爵,并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宣称要亲手杀了他。人们把这当做她任性的玩笑,直到埃奇韦尔男爵真的死在了书房里,管家还目击简走了进去。当信心十足的警察找上简的时候,却发现另有十多位证人宣誓证明简当时正在城市的另一边参加晚餐会。也许最明显的罪犯并不是真正的凶手?毕竟,埃奇韦尔男爵身边还围绕着声名狼藉的侄子、敏感激动的女儿、鬼鬼祟祟的管家……
  • 情迷帝少:99天狂爱小娇娃

    情迷帝少:99天狂爱小娇娃

    他是冷酷帝少,复仇归来,誓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她是家族私生女,被表姐下药陷害,却撞进了他的怀里,一夜迷情。囚爱99天,他比谁都疯狂,他对她说:“从你上我床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有退路了,萧太太。”这是一个大灰狼吞掉小绵羊的故事!额……只是呢,有时候这该死的小绵羊咬起人来,也还挺疼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来过我的世界

    你来过我的世界

    【有温暖,有小虐,很纯情的都市文哈~~~~~】凡的微博是:http://m.wkkk.net/u/1343870180大家可以使劲戳啦~~~【文案】“我曾想用尽生命,来爱你这个,来过我的世界里的人……”她,尹氏封竣集团千金,商场上雷厉风行,生活中淡漠如素……在她的世界里,容得下深爱她的人,却容不下背叛她的人……“我爱的人,他一定要爱我如斯。因为他是我用生命来爱的男人。”他,邪魅花心,冷峻的外表下是商场上刀刀逼人的狠手……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有耀眼的光芒,不需要微笑或者任何动作,称霸作为世界500强内的企业,他绝对有震慑人的魄力。这样的男人,因为事业上的交锋,他遇见了让他赔入真心,甚至赔入一生的女人,尹筱安。“对我来说,你已经是一种抹不去的存在,我只知道我早就没得选择了……”还有,他,身上有着宛若万年寒冰般融化不开的气场,只对于她,可以是那般温文如玉。尹筱安,那个他深爱入骨髓的女人,再见面,却早已如陌。“未来的事,谁也不能确定会发生些什么,我不能现在就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我唯一能够给你的回答就是,我对你的爱,生死不变。”象牙塔里的爱情和现实里的爱情,尹筱安,你究竟要什么?vinrou在此求点击+收藏+咖啡+鲜花+神笔+荷包……哗啦啦,总之各种求~(≧▽≦)/~啦啦啦
  • 为你钟情

    为你钟情

    新坑《专属妻约》http://wkkk.net/a/1239310/《一念成婚》http://wkkk.net/a/1203118/他捏着她的下颚,眼神透着猎物般的凶狠,“这个世上没有我慕西何得不到的,只有我想不想要的。你,我势在必得!”******他,慕西何,凉城现今最大财阀家族的掌权人慕三少。他曾经有过一段被逼无奈的婚姻,只不过这段婚姻短短不过一年就夭折。她,云初夏,为了嫁给慕家继承人慕三少而上位,成功拆散了凉城公认金童玉女。那一年,他守着心上人,她命悬一线。那一年,她生下了他的孩子,却是死胎。那一年,她在一场绑架爆炸中,尸骨无存。她用了整整一个五年,华丽蜕变,强势归来,以桀骜凌人的姿态重新出现在他的面前。她嫣然浅笑:“慕西何,你所欠我的,我会加倍向你讨回来。”他薄唇讥嘲:“那要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她笑,反唇相讥:“你可以拭目以待。”******满心复仇却终抵不过他的浓情谴卷,当黑洞洞的枪口抵在额角,她终于明白所有的爱都不过是场背叛。换来的不过是她双目失明躺在手术室里等待死亡。那一夜,风雪漫天,他蹲守在角落,满目猩红。“慕西何,若有来生,我宁愿生死永不与你相见。”******再后来,凉城有无数传言。传言,慕三少宠极了一个女人,偏执的宠着那个与人私奔的前妻。传言,慕三少的前妻嚣张跋扈,拿刀捅死了慕三少女儿的亲生母亲。传言,慕三少为了他的前妻,亲手将自己的母亲送进了疯人院。传言,慕三少的前妻,亲手将他推倒在了血泊之中,血流成河。可若不真,怎会传言?在男人倒在血泊的瞬间,云初夏哭红了双眼,希望时光可以倒退,以她换他。******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深爱的城,只为一人开,只等一人归。可她不知道,他城内的门早已为她而敞开。【本文是一对一CP,傲娇任性复仇多样化的CP组合,男主绝对身心干净。欢迎入坑。】
  • 快穿黑化男神不要动

    快穿黑化男神不要动

    我攻略的对象居然这么难缠,该死!安落居然被一个系统给绑定了,她横行霸道这么久了,从来没有遇见这么难缠的男人。这都是想啥啊,这些男的怎么可以这么难缠啊,死病娇,啥也不是……“我不会死的,就算要死也要拉上你。”“不要想着逃跑了,我的眼睛不会从你的身上移开的。”“你再厌恶我也没用,谁让你当初要来招惹我的。”“你的眼睛,你的鼻子,你的嘴巴,你的全身上下,都是属于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