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来自于记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强烈创新意识
近20年来,虽然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等10多种政府级新闻奖年年都在评奖,不少媒体领导也把出精品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但笔者感到,那些在一线忙碌的记者们,创精品的意识并不强,积极性也不大。大多数记者连中宣部确认的15种政府新闻奖的名称也叫不出来,创优、出精品、拿政府奖成为仅仅挂在媒体领导嘴上的口号。这种不关心创优、漠视出精品,不拿政府奖当回事的状态不扭转,一切都将成为空话。说到底,工作在一线的记者,尤其是青年记者,能否把自己工作的坐标锁定在出精品,主攻政府奖上,是媒体能否搞好创优出精品的基础。我们工作生活在改革开放创新的时代,有着许许多多的新闻资源可供我们去开发、挖掘,有着许许多多的新闻坯料等待我们去精雕细刻成精品佳作。一线记者要解放思想,敢于瞄准高标准;要更新转变旧观念,按创优的要求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鼓足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新闻采访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成绩。
说实话,笔者虽然已在采访一线辛勤工作30多年,但在创优攻政府奖的认识上,也是最近才开的窍。过去也长期处于模糊状态,心里知道创优重要,可实际工作中总是排不上位,在创优评奖方面有不少教训值得吸取。一是平时没有创优计划,年底从所发稿中拿出一两篇报上去了事;二是资料保存意识差,报评时瞎凑合。比如,1996年,自己追踪报道了8年的天津和平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被中宣部认定为重大先进典型。在中宣部组织的采访团采访活动中,自己与同事确实精心策划,认真采访,精益求精地采制了一组录音报道。从写作上讲,这组稿子堪称精品,中央台播发后深受听众的欢迎,得到台内外领导和专家的好评。但由于忽略了将来要参加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评比,节目播发后没有留存播出节目带,到要参评时,只好把当时随手用非专业录音机,通过空气传导从收音机外录的节目带报了上去。后据一位评委透露,评审会上,评委一致认为这组稿子从主题到角度,从选材到构思,都属上乘之作,可以入围一等奖。但由于我们报送的录音带杂音大,评委们只好遗憾地把这组稿子从一等奖降到三等奖。
要真正做到牢牢锁住创优出精品,实现拿政府奖的目标,一线记者一是要解放思想,克服畏难情绪,树立自己经过努力可以拿大奖的信心;二是要把创优目标化,改变平时无准备,年底抱佛脚的状态,从年初就切入创优目标,做到一年365天,随时思索创优题目,有了灵感,抓到线索就按精品标准去运作;三是要科学创优,从薄弱环节实现零的突破。目前,每年参加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奖的媒体和作者比较多,竞争很激烈,每届评比都涌现不少创新之作,也有的分项目虽有竞争,但实力不强,比如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长消息、短消息类,经济评论类等。目前,在中央宣传部批准立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确认,在新闻专业职称评审上有效的政府奖共15项。新闻奖分两类,第一类里有:中国新闻奖;韬奋奖;范长江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国际新闻奖;金桥奖;中国“彩虹”奖。第二类里有: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奖;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好新闻奖;全国优秀科技新闻奖;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新闻奖;“五四”新闻奖;中国人口文化奖等。这些奖项的第一类的7个项目,全国各类新闻媒体比较熟悉,竞争相对比较激烈。第二类的8项中,除了前3项知名度较高外,其他的在全国记者中,知名度都小得多。别说地方媒体记者,就是中央几大媒体的许多记者、编辑,也不太了解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新闻奖、中国人口文化奖等的评奖标准、参评条件。有的中央媒体在接到评奖通知后,只好临时应付,东拼西凑,找几篇交上去应付了事,有的媒体甚至找不出可参评的稿件,只好放弃。这些薄弱环节,正是那些从未获得过政府奖的记者们小试牛刀,初露锋芒的切入点,有志创优出精品,拿政府奖的同仁们,不妨好好策划一番,下工夫寻找题目,用足十八般武艺,写出精品,实现零的突破。
笔者深信,只要记者们把创优出精品,拿政府奖当作努力拼搏的目标,媒体上即会出现更多受人喜欢的新闻作品,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就会加大、再加大。
搞好自我包装
源于商品流通的“包装”一词已广泛用于各行业务领域,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各牌演员,无论是行业精英的白领,还是普通的白领群体,凡关键时刻,大多要拧出“包装”这把开启成功的金钥匙。二十几岁的青年记者要想迅速成才,英名远扬,恰如其分的自我“包装”是成功的诀窍。
自我“包装”绝不是偷机取巧,也不是自我吹嘘,而是下苦工夫提高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本领,笔者的经验证明,尽早学会撰写业务报告、掌握参评新闻奖的申报方法等,都是青年记者自我包装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学会撰写业务报告
业务报告作为一种文体,是中国推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后出现的。近20多年来,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都要撰写个人业务报告,参加各档次专业职务的评审。笔者作为中央台中级、高级评委,十几年来阅读过的新闻专业台内台外各级专业职务业务报告数以千计,发现很多人,包括申报高级记者、高级编辑的业务尖子,他们的业务报告写得也很不成功,有的人甚至因报告写得不好而丢票,连续几次丧失晋升机会。因此,青年记者要尽快地掌握撰写新闻专业业务报告的技巧,届时写好宣传自己、专门用于申评某项专业职务职称的业务报告,特定条件下,业务报告就是包装自己的外衣和业务实力的缩影。
一、当前撰写业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报告的体裁、样式,不同于新闻稿件的消息、通讯、特写、专题报道,也不同于评论、述评、访谈、杂文等各类文体。业务报告是撰写者向评委报告自己一个时期的业务成绩、理论研究成果等诸多方面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申报中级专业职务的业务报告1000字左右;申报副高级专业职务的业务报告3000字左右;申报正高级专业职务的业务报告5000字左右。笔者审阅过的业务报告,长者多达20000多字,可掂在手中毫无厚重之感,因为报告里的废话、空话太多,该写的太少。归纳起来,存在下列问题:
1.主体不清
个人申报专业职务的业务报告,就是报告本人任某一专业职务以来,业务工作的情况,而有些申报者却写成了群体,成为部门、集体的报告。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主任、副主任、站长、副站长的新闻官们,往往忽略了业务报告是写申报者本人这个起码的要求,字里行间渗透着领导者的痕迹,通篇打着发号施令的烙印。比如,报告里要写工作业绩,他既不涉及个人采访写作的作品,又不涉及怎样参加或组织策划报道活动,而是大讲特讲与业务工作无什么直接关系的履行新闻官职责的事儿;或者是写本部门日常工作的流程,从中看不出与其有什么关系。这种写法很容易给评委一种不良印象:即硬货没有,用瓜菜代替。因此可以说,写业务报告首先要搞清主体,不要把个人和部门混为一谈,不要把个人采编工作业绩与部门工作混为一谈。
2.业务报告写成了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一年要写好几次,可能习惯动作会造成一些同志在写业务报告时,自觉不自觉地落进写工作总结的套路中,结果把业务报告写成了工作总结。相当多的同志,特别是工作过的部门比较多的负有领导责任的同志,业务报告大多带有工作总结的性质。他会把他所工作过的部门一个一个地加以介绍,然后汇报他在这个部门工作时的情况。有的虽然涉及到一些业务问题,但却是从工作总结的角度写的,不仅远离主题,而且浪费笔墨。业务报告重在写能说明业务能力和学识水平的业绩和成果,不要写过程,更不要写个人经历中无关紧要的内容。个人的年底工作总结一般要写完成任务情况,写克服什么困难,解决了什么问题,还要写政治表现,做了哪些好事和先进事迹,帮助后进人转化,还可以写工作中的豪情壮志,等等。这些是工作总结所必须有的内容,而业务报告则不能写这些内容。
3.业务报告写成了评劳模
不少同志的业务报告读起来像选劳动模范的个人事迹报告。比如有一位老同志,在申报正高的业务报告中,详尽地写了他多少年来上山下乡,到少数民族山寨,与村民同吃同住,甚至写不小心从山路上掉下去,几乎致残,等等,很感人,却看不出与业务成就有什么关系。如果你为了采写某篇特具影响力的稿件,吃了很多苦才抓到第一手材料,写出了社会反响强烈的作品,写出了获政府奖的作品,在报告里简单挂上几句不怕艰苦,深入一线抓活鱼的话,还有些意义。相反的是,大段的文字写上山下乡不怕苦,后边却没有什么成绩来托着,这样写百分之百成了评劳模了。多年来,在评审中,有评劳模特点的业务报告屡见不鲜,这种写法的效果并不好。
4.业务报告写成了思想汇报
比如有一位老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申报正高的业务报告中,用几千字写了他“文革”前在国外如何坚持党的政策,与敌人作斗争的情况;还用几千字写了“文革”中他如何坚持正确路线,等等。这样的内容根本不符合业务报告的要求,写上去不仅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反而产生负面作用。比如有一位同志在申报主任记者的业务报告里,用了五分之二的篇幅写他在中央党校培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情况和体会。还有的同志在业务报告中,写了不少采访中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这是典型的思想汇报,对表述个人业务能力和业务成绩,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浪费了业务报告的有效容量,使该写的没有写进去,这样,势必影响评审效果。
5.业务报告写成了传记
这是申报副高和正高业务报告上的常见病。比如,有一份申报主任记者的业务报告是从小学写起,详细写他在小学四、五年级时写的几首小诗,如何在中国少年报和少儿杂志上发表,如何好,等等。后来又写到70年代,他走上工作岗位后,曾接待、陪同一位著名诗人采风,得到什么教益等等。这两块内容占据报告的五分之一篇幅,不仅白白浪费了空间,对评聘职称也毫无任何意义。他忘记了这是申报主任记者专业职务,而不是写个人历史传记。另外,主任记者职务是副教授级的高级专业职称,只能拿能证明具有高级职称水平的事例来说明。可他却拿小学生的小诗来证明其水平有多高,接待、陪同著名诗人的事,也说明不了申报者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写这些内容毫无用处。写业务报告,一定要突出重点,不要引申太多,更不能自以为得意的就堆积上去,一定要想想对说明主题有无价值。写业务报告的重点要放在能证明综合业务素质的水平和能力上。
6.采用过时无效事例充门面
有一位申报高级记者的业务报告,用大量文字表述了他在任职中级职务时的事例,这些成绩和事例在申报主任记者时已使用过,而且是被评聘为主任记者的重要依据。现在又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并非作为背景材料,而是当作骨干事例来报告。这样写,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喧宾夺主,淡化了任主任记者职务期间的工作成绩。另外,这种违背评审条例规定的做法,也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遗憾的是这种毛病,常在各级业务报告中见到,其自我伤害力比前几种错误报告方法都要大,应值得注意,不要再发生。
7.业务报告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
一些申报人怕不能说明自己的业务能力,怕挂一漏万,而下了不少工夫对个人工作进行了全面、周到的总结,不分巨细一个方面又一个方面地列入报告中,对于写自己,不可谓不细、不全。可是,这样面面俱到,平均使用笔墨,把重要的东西埋在了土里,或者该写的没写透,该点到的没点到,洋洋万言书,也看不出有什么特殊、有什么亮点。如有的申报者把自己作词作曲、游记、工作总结之类的事例都写入业务报告,这些方面的资料与新闻采编业务或许有些联系,但最多不过是隔靴搔痒,无甚大用。
8.业务报告缺少要素,在证明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留下丢票的缺口或隐患
在副高和正高专业职务的任职条件里,分别要求申报人要具有“组织和指导采编活动,解决采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指导和从事重大的采编活动”的能力。笔者审评过的业务报告里,不少申报者都忽视了这个要求,特别是那些一直在编辑、记者岗位上,未担任过行政职务的同志,更容易漏掉这个要素的申报。为什么说这是要素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破格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暂行规定》中把“直接主持、管理过大型项目的主要业务工作或者是重大业务活动的主要组织、策划者,并取得显著成绩”列为破格申报副高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如果申报者的报告里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评委就可能对该同志的业务能力评估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