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52300000006

第6章 知识决定命运(3)

现在就要立下决心,并立即行动!不管你现在的境况怎样,你千万要记住三个字:“求上进!”如果你确实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即使你遭遇到了经济上的失败,工作上的挫折,你也必定还有力量,必定还能东山再起。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就无须担心时运不济、阻力重重,即使没有大笔的财富,别人仍然会注重你,尊敬你。而你体内所储藏的巨大财富,更是别人无法抢走的。

8、知本资产是成大事的条件

一个成大事的人,必须拥有足够多的资本,才能在变幻莫测的社会中永远处于胜利者的地位。就如李嘉诚所说:在商战中克敌制胜的法宝,不是平时的大吹大擂,而是需要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就是知本资产是商家最大的财富。

所谓知本,即一个人掌握的知识量与能够控制使用的知识量的总和;而知本资产,就是要学会将个人的知本当做资产进行经营,要最大限度地将知本变成财富。也就是如何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变成财富。

一个人一生的时间、精力很有限,因此其所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而社会上芸芸众生可供生意人使用的知识量却是无限的。这个定义说明两个问题:其一,知本资产与生意人所掌握的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常情况下知本资产应该大于生意人个人所掌握的知识量;其二,生意人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丰富,并不等于其知本资产多,关键是要善于控制和使用其他人的知识。只有能够使他人的知识为己所用的生意人,才可称得上知本资产真正富有的生意人。

李嘉诚在拥有知本资产上就做得非常恰如其分。在他的高级管理人员中,有一个显著的特色,那就是不仅仅有像周千和、盛颂声一样的中国高级管理人才,同时还聘用了不少外国人。李嘉诚在收购英资公司的时候,不但保留洋人,还继续招聘英国人。把他们的知识都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上来。

另外,知本资产的定义还意在提醒生意人,应将自己所掌握和控制的知本当做资产好好经营,要使其升值,不要身在宝山不知宝。别忘了,生意人的知本资产再雄厚,都只能是潜在财富,如果不能将其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你的知本资产很可能会付之东流。

李嘉诚为了彻底从塑胶业脱身,全身心投入地产业,便聘请美国人Erwin Leissner任总经理,主管日常事务,而李嘉诚只参加重大事项的决策。其后,长江公司又聘请美国人PanI Lyons为副总经理。使这些外国人才都各得其用,有效地发挥了知本资产的力量。李嘉诚知道做生意离不开知识。有知识可以走向成功,无知识则可能“鸡飞蛋打”,最后连老本都赔进去。

众所周知,全世界有华人十几亿之多,谁是首富?据美国《财富》杂志宣布,以拥有资产计算,在全世界98位亿万富翁中,李嘉诚以拥有25亿美元(约200亿港元)位属第26名,是最富有的华人(这还仅仅是早几年的数字)。香港1987年上市股票总币值4195亿港元,李嘉诚集团则为592亿港元,占总币值14.11%。李嘉诚是香港地产界巨子,著名爱国企业家。他拥有长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国际城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青洲英泥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副董事长,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等一系列头衔。

也许有人想要了解李嘉诚成功的奥秘,而李嘉诚回答是知识,知识是获得一切财富的手段。

在谈到他的经营诀窍时,他概括为一个原则:把知识变为工作经验,企业利润。李嘉诚认为由小及大,循序渐进,抓准时机,果断发展,不逞一时之能,不怕世人批评,扎扎实实开展自己的事业,是企业家应采取的经营策略。他已过花甲之年,每天仍然工作十多个小时,未敢一刻松懈,素有“香港实干家”之称。为了掌握英语,他坚持14至15个寒暑,用业余时间自修英文,终于可以流利地用英文同外国人对话。

李嘉诚还说:“一切财产随时有被夺走的危险,只有知识和技能是惟一可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人是文化装备的,你身上装备了多少文化,就决定了你对社会有多少贡献。文化是今天经济的资源和保证。在企业生产的物质财富中,知识的比重与日俱增。在一些知识密集的行业中,财富大多来自生产者的大脑。”

在人类未来物质财富开发中,企业的发展将由物质发展为主转向精神发展为主,人的发展归根到底体现在智力和思维的创新上。把握时代脉搏,这的确需要有识之士的慧眼。未来的商场,决不是靠卖力气就能赚大钱的时代。

现实生活中,财富有财富的生长意志,市场有市场的特定规律。市场又如同一幕街头闹剧,圈内人演罢欲休,圈外人汹汹涌来,结果是圈内圈外搅成一团。胜与败的概率都是50%,这需要惊人勇气。

生意成功的大亨们普遍认为,生意人要有基本特性,那就是善于运用心术与谋略。财从才来,没有才哪来的财呢?本质是财从智来。因此人们常说“聪明才智”。

李嘉诚常说:“做生意不是硬技术,而是软科学。做生意不是仅仅靠物质的投入,而是靠智力开发。有两个类型与规模相当的企业,引进了同样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线。投产后,一个成为创利大户;一个连年亏损。兴与衰的谜底,就在于人的智力高低。不是‘物’的过失,而是人的素质。”

智力作为生产力,与物质成果同样具有价值,这不仅是顺其自然,而且也是优胜劣汰。现代化生产力的力量源泉,已经从“物理空间”转向到“知识空间”。简言之,发展生产,关键不是增加物质、资金的投入,而是增加人的知识投入。

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智力,在军事上通过“计谋”变成战斗力;在生产上通过“主意”变成生产力;在经济范畴通过“思路”会获取经济效益;在生意场上则通过“远见”变成财富。

从前经商,只要有些计谋,敏捷迅速,就可以成功;可现在的企业家,还必须要有相当丰富的知本资产,对于国内外的地理、风俗、人情、市场调查、会计统计等都应非常熟悉。现代公司的管理者,不但是划船的,又是掌舵的,蛮力当然要,智慧和眼光更是不可或缺的。综观古今,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所有成功的生意人,都有超出竞争对手的知本资产。

今天的生意人最急需的是个人素质与知本资产的提高,用知识与智慧去开启一扇扇陌生的“财富之门”。

知本资产是生意人最大的财富,是要成大事者的财富。

9、给自己补上关键一课

一个人善于发现自己的弱点,这种品德是非常可贵的,因为这样会让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欲成大事者必须懂得:自己要给自己补上人生关键的一课。

仅仅做一个地道的香港人,不是李嘉诚的目的。书香门第的熏陶,使李嘉诚抱定了一个信念,即在一切知识中,文化知识是最重要的,它不但是一个人的能力之本,而且是深造和达到高深境界的前提。艰难困苦的激发,更使他决心将来干出一番事业,以出人头地,彻底摆脱生存艰难的困境。

当时香港虽在战时,但科技的力量仍无所不在。中国遭受日本侵略,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最终落败在美国手里,这一切无不与科技水平有关。可以想象,进入和平年代以后,科技的作用将更为显著。

时刻关注时局发展的李嘉诚认识到,没有知识便成就不了大事业。他首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近期目标——利用工余时间自学完中学课程。李嘉诚每天工作都在15小时以上。回家后,还要就着油灯苦读到深夜,有时经常会忘了时间,以至于想到要睡觉时,已到了上班的时间。

生活的艰辛已使李嘉诚的意志逐渐坚强起来,尤其在学知识方面,他更是有着顽强的毅力。他咬紧牙关,坚持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尽管李嘉诚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却为无钱买教材而发愁。李嘉诚自小心性高傲,他不愿受人施舍,更不愿欠下人情。因此,他没有考虑去借。

然而,他工资微薄,不仅要维持全家人的生活,而且还要保证弟弟、妹妹的学费。他希望弟弟妹妹不要像自己这样因生活所迫过早地辍学打工,而能够一帆风顺地读完应读的学业。

那么,他哪来的钱买书呢?李嘉诚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他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中学生将用过的教材当垃圾扔掉,而有些颇有心计的学生却将旧教材出卖换钱。这样虽然所得甚微,但毕竟换了钱。他猜测:既然有人收购旧书,就会有专做旧书生意的书店。然后他开始注意留心考察,结果很容易证实了他的推断。

于是李嘉诚到折旧书店买些旧教材,一次只买一两种。学完之后,又拿到折旧书店去卖,然后再用卖旧书的钱买回“新”的旧书。

就这样,李嘉诚不仅学到了知识,又省了钱,真可谓一举两得。

李嘉诚后来在谈起这件事时,仍很得意,似乎那时节省几元钱比现在赚几亿元还兴奋。他说:

“父亲去世时,我不到15岁。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不得不去工作,忍痛中止学业。那时我太想读书了,可家里是那样的穷,我只能买旧书自学。我的小智慧是被环境逼出来的。我花一点点钱,就可买来半新的旧教材,学完了又卖给旧书店,再买别的旧教材。我学到了知识,又省了钱。”

从这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少年李嘉诚,已有了一些商业头脑。这可以说李嘉诚是天生的生意经。但凡成大器者,聪明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勤奋。虽然在艰辛的环境下,李嘉诚仍能积极“抢学问”,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十分难能可贵。与那些有充分的学习条件和充足的学习时间、却不思进取的人相比,的确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

李嘉诚学历不高,但学识很高、能力很强,从这里可找到答案。就是在李嘉诚荣膺为世界华人首富后,也在不断地学习。他说:“不读书,不掌握新知识、不提高自己的知识资产照样可以靠吃‘老本’潇潇洒洒过日子,是旧时代不少靠某种‘机遇’发财致富的生意人的心态。”

不错,许多成功生意人所赚的钱,如果不再寻求发展,而是存在银行吃利息的话,恐怕几辈子也吃不清,这样的话,就算不用费力去掌握新知识,也可能醉生梦死,吃喝玩乐,但这样的生活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异?如果他们不甘寂寞,幻想着当年的“好运”会再次光顾时,很可能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而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老本也给“砸”进去。到那时,再后悔跺脚就已晚矣!

对于生意人来说,知识面越广越好,学到的东西越多越好,否则很容易变成鼠目寸光的人。鼠目寸光不但不利于自己生意的发展,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生意场立足,最终只能为大时代所抛弃。

时代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的商家都认为:掌握丰富的生产知识和专业技术,对于经商活动是多么重要。他们越干越觉得买卖里头有很深的学问,越干越觉得自己需要提高。要搞好购销工作,就得懂经济学、社会学、市场学、商品学;要增进效益,使资金周转灵活,把企业搞活,还得懂经济学、数学、物价学、企业管理学。只要你掌握了应该掌握的学问和知识,何愁你的生意不发达呢?

学习应该是一辈子的事。任何人,如果想成大事,可以没有学历,但不可以不学习。在关键的时刻给自己补上关键的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类推荐
  • 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100个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故事,每则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每则故事后都配有“精彩哲思”、“慧语箴言”,对故事的内涵进行挖掘和阐述,帮助青少年领悟生活真谛、人生哲理。
  • 落地有声:大学生就业之旅

    落地有声:大学生就业之旅

    本书以几位大学毕业生在软件企业实习的经历为背景,以大学生的视角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面对学习与工作、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详细讲述了他们在现代软件企业中学习先进管理软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如何做到理性认识自我,让梦想点亮现实,让现实承载梦想的过程。本书内容贴近真实生活,人物个性明朗鲜活,故事生动有趣,知识丰富易懂,清晰展示了大学生的实习经历和求职思路,希望对读者的职业和人生规划有所帮助。
  • 把话说到点子上

    把话说到点子上

    本书列举了不同场合与不同的人交谈时,可以运用的各种的说话技巧,让你在最短的时问内,用最精练的语言,引起对方的兴趣,打动对方,说服对方,使你在面对领导、同事、朋友等各种各样的人时,都能应对自如,巧妙地把话说到点子上。
  • 正能量:正面情绪改变自己和他人

    正能量:正面情绪改变自己和他人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打量别人手中的报纸足足40分钟,一直挣扎于想借读却又怕被拒绝,最终没敢向对方开口?面对心仪女孩不敢努力争取,而是寻找各种自己不为女孩接受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看似那么的充分,甚至觉得自己不配享有天下美好的事物,结果错失一段美好的姻缘?面对事业上的贵人,只要开口为自己争取就能将名誉之门打开,但又觉得人家地位高不可攀而羞于开口,最终错失机遇,让自己延长了好几年的奋斗期?……我们大多数人都在顺从着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犹豫、怯懦、慵懒、怀疑、退缩……任其肆意蔓延,总是认为事情不可做,不如等等再说,总是担心万一有不利的事情发生,最终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每天生活在瞻前顾后之中。
  •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在生活中,灵活掌握运用礼仪,会让你的举止流露出自信和得体。今天,礼仪修养已经成为一个人和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你的礼仪价值百万》内容广泛,包括商务礼仪、职场礼仪、举止气质、服饰形象仪表、社交礼仪、用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说话艺术、涉外及旅行礼仪等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众多礼仪规范。全书语言通俗,条理清晰,事例精当,是一本实际操作性很强的礼仪工具书。
热门推荐
  • 超武穿梭

    超武穿梭

    地球正处星际时代,科技发达,古武与机甲结合,在星空中横扫四方。乾元大陆,纯粹的武道世界,强大的武者飞天遁地,遨游星空。一枚神奇的时空水晶,让云帆拥有穿梭地球与乾元大陆的能力,学乾元大陆的武道,操控地球世界的机甲,最强的武道与最强的机甲配合,成为宇宙间最顶尖的强者。《纯阳真仙》《剑逆苍穹》《无量真仙》《至尊箭神》,四本万订,四本精品,品质保证,欢迎阅读。
  • 雷军的谜:小米野蛮生长内幕

    雷军的谜:小米野蛮生长内幕

    这是一个消费者决定厂家生产何种产品的时代。小米的开放性思维,给传统手机业带来了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开始跟随小米,在雷军身后亦步亦趋。但是小米究竟做了什么?雷军究竟做了什么?他们并不了解。雷军经常对媒体总结小米成功的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不过这七个字所代表的涵义,并没有多少人去深究。正因为如此,小米永远是小米,而其他人也成为不了另一个小米。今天,我们来挖掘小米到底是怎么从零开始的。小米到底有多么专注?是如何追求极致的?它所要求的快是什么?只有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才能看到一个真正的小米,看到真实的雷军到底是怎么想的。谜一般的小米模式,值得我们去探究。
  • 重生之意嘉

    重生之意嘉

    前世,她杀了她的夫君,也害死了自己。她这样的人是该下十八层地狱的。可谁想到,她却重生了。重生而来的世界,和原来完全不一样。她不再是寄人篱下的孤女,父亲不仅活着,还娶了继母。继母贤良,妹妹可爱。而前世的夫君,居然成了父亲的至交好友,常常出入府内。更是常常,用阴森的可以吓死人的目光,盯着她。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七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我的第三号绅士

    我的第三号绅士

    【本文完结】景无双三次偶遇S市炙手可热的第一权贵,眼睁睁看着他拿把铁锤把自己固若金汤的心敲开了好大一道口子……她说,“穆先生,给我一个名正言顺的家吧?”他说,“好,走吧。”“去哪里?”“民政局。”“可是今天星期六。”“会有人加班的。”从此,穆靳宸走上了宠妻如命这条不归路……
  •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全集)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全集)

    也许您是财富多多的企业家,也许您是赫赫有名的作家,也许您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可是,在所有的身份中,父亲这一职务最值得您去付出心血。从这个意义上说,父亲是孩子眼中的第一快乐天使。大量事实也证明,终其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一个合格的爸爸,胜过100个优秀的老师!
  • 孤版苏小妹

    孤版苏小妹

    宋哲宗元符元年(戊寅,1098年),横州团练所里新来了一个编管人员,年纪约摸四十七八,因为讲的北方话,没几个能听懂,故而人们都私下称他为“老佬”。(这种民俗,910年后的今天也还稀稀落落地存在着。)但在当面的场合,人们都叫他秦七或秦哥。在城西高岭弄了间“浮槎馆”,孤零零地打发日子。这个“编管”制度,是当时对犯了错误而罪不至于砍头或监禁的官员的一种惩处,俗称“充军”。虽然不一定要提枪上马干苦力,也算是让你尝点苦头,知道世事艰难而变得老实一点。类似后来的“管制”。
  • 艇斋小集

    艇斋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怂鱼爱上狮子

    怂鱼爱上狮子

    江南有鱼,鱼不可离水。历南鱼天生胆子小,偏偏生的好,刚毕业没多久就跟娃娃亲小哥哥结了婚,谁也没想到事情接下来的发展会让人出乎意料...【对不起,作者文案无能。】
  • 疯癫随笔

    疯癫随笔

    流云走过,温柔了时光,惊艳了岁月。慢慢长空,你我皆为过客。愿时光不老,你我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