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0100000012

第12章 秦汉三国卷(11)

不久,王凤病死。他死前没有什么遗愿,只是恳求皇太后和汉成帝好好对待王莽。不久,汉成帝任命王莽为黄门郎,在皇帝的身边做事。王莽早就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领,在官场上初露锋芒,很快就讨得汉成帝的欢心,并被提拔为射声校尉。

王莽做官后,仍然保持以往的作风,在朝中团结了一批人,并与自己的叔伯们相处得非常融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成都侯王商上奏,要求将户邑转封给自己的侄子王莽。当时,很多有地位的人也纷纷褒扬王莽,赞美他的德行和学识。汉成帝见众人如此推举王莽,索性封王莽为新都侯,以顺民意。同时,王莽被擢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兼侍中。此时,王莽既握有一定的军权,又可以参与国事,还可以留在汉成帝身边。

王莽虽然官居要职,但仍然小心谨慎,从不张狂和骄横。因为他知道,他在朝中的地位并不稳固,官职和威望居其上者为数众多。于是,他继续保持低调作风,不轻易得罪别人,而且在找机会搬掉自己仕途中的绊脚石。比如,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莽的叔叔大司马兼大将军王根将他推荐给汉成帝,愿意将大司马一职拱让给他,得到成帝的许可。就这样,38岁的王莽平步青云,成为可以摄政的大司马。

王莽做了大司马后,更加注重形象工程的建设,举手投足间都在沽名钓誉。在官场,他保持廉洁清正的形象,选拔贤士为官,而且将自己得到的赏赐散发给他人;在家时,他力求克俭,对自己和家人都是如此。

一次,朝中官员听说王莽的母亲生病,纷纷派自己的夫人去王莽府上探视其母。这些夫人皆穿金戴银,透着珠光宝气,一派贵妇人的样子。她们来到王莽府上后,见到一位身穿粗布衣服、裙不过膝、衣不拖地的妇女在门口迎接她们。起初她们以为这个妇女是府上的仆妇,后来私下打听才知道是王莽的夫人。王莽精心筹划,巧做安排,使他在朝野上下的名誉更加响亮。

静待时机 重掌朝政

成帝死后,哀帝即位。哀帝即位后,对王氏家族深感不满,很快与其对立起来。王莽意识到成帝要压制王氏家族后,索性辞职,让哀帝体会一下朝中没有他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哀帝虽然心中愤怒,但还是不敢贸然行事,于是假意派人好言相劝,希望王莽能够回朝任职。这是王氏家族与成帝交手的第一回合,以王氏家族的胜利而告终。

不久,王莽姑姑王太后邀请赵太后、哀帝生母丁皇后、哀帝祖母傅太后等人赴宴。王莽见主事官将两把椅子并列摆在中间、其他椅子摆在两边,便询问他为何如此摆放。得知中间的两把椅子是王太后和傅太后的尊位后,王莽大怒,当众说傅太后是藩妾,没有资格与王太后平起平坐,并令主事官撤掉中间的一把椅子。王莽得知哀帝因此事大怒后故伎重演,再次辞职归家。不料,哀帝果断地撤掉了他的大司马之职。不过,王莽虽然因此事被撤职,但他的做法却赢得了超内外的美誉。

王莽虽然不在朝中,但他在朝中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尽管哀帝罢免了与王氏家族有关的众多官员,但仍然难以将王莽搬倒。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王莽余党借助日蚀这种自然现象制造舆论,暗示朝中无贤臣必将导致国家衰亡。随后,哀帝在舆论的压力下又将王莽请回。王莽虽然回到了长安城,但由于哀帝不恢复其官职,所以手中没有实权。不过,宫廷是权力的核心,在这里发展的机会要比他在家多。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哀帝死。王莽、王太后等人乘机迎立了中山王刘煖。从此,王莽官复原职并领尚书事,控制了朝政大权。为了避免其他外戚专权的现象再次发生,王莽在平帝刘煖即位后就采取了措施。他派人前往中山国给平帝生母卫氏的家人加封侯爵,但不准他们与平帝有来往。尽管王莽稳定了局势,但一向谨慎的他并不安心。为了能够长久把握朝政,他没有完全依靠姑姑王太后,而是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平帝。

此后,王莽利用平帝这个傀儡皇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方面,他以为国选才的名义选用了很多既有才能又讨王太后喜欢的人,更好地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平帝虽然下诏封赏了几乎所有的朝内外皇族和功臣的子孙,但功劳却被他占有,使他又一次被天下人称道。

不仅如此,由于自己是个书生,王莽非常重视教育。于是,他又以平帝的名义调整教育机构。经过调整后,太学在元帝时的规模上再次得到扩充,能够容纳万余名学生。除了朝中有太学外,地方上也兴办了很多学府。按照规模的大小,郡上设立的学府称作学,县里设立的学府称作校。另外,王莽在教学内容上也有了补充,在元帝时“五经”的基础上增加《乐经》,具备了儒学的“六经”。

随着权势和威望的增长,王莽越来越不安分,篡权的野心也日益凸显。不过,他不仅为人谨慎,而且是一个读书人,干什么事情都比较讲究,尽量做到名正言顺,哪怕他的所作所为本身名不正、言不顺。

王莽从书中学到了周公辅佐周成王的故事,于是便以周公自比,以得到更为响亮的封号。周成王时,西南的塞外蛮夷越裳氏仰慕周朝仪德,不远千里带着白雉入朝晋见,于是王莽在汉廷中也演了这一出戏。王莽的朝中同党对此心知肚明,纷纷赞誉其功德,把他比作汉朝的周公,奏请平帝赐其“安汉公”的封号。王太后直接绕过平帝这个摆设,封其为“安汉公”,并任命他为太傅,位居四辅(太傅、太师、太保和少傅)之首。

眼看着平帝一天天长大而七十多岁的王太后仍在干涩朝政,王莽渐渐有些急躁,于是派人说服了王太后。此后,王太后仅仅掌握着封爵权,其他事务一律由王莽代理。王莽心花怒放,继续以买通少数民族献瑞的方式来向世人显示自己的威仪天下,使自己成为了路人皆知的人物。

元始五年(5年),在王莽同党的带动下,朝中上下九百余位官员为他请愿,要求平帝为其举办九锡封典,平帝只得照做。就在这一年,王莽从平帝的言行上感觉到了平帝的不满,遂动了谋杀平帝的念头。不久,平帝的肝厥病病情加重,王莽佯作悲痛状,求天地保平帝平安。不料,平帝的病情开始有好转的迹象。王莽顿生歹心,用毒药毒死了他。

篡汉称帝 食古不化

平帝死后,王莽认为称帝的条件还不成熟,于是一边立宣帝玄孙之一、广戚侯刘显之子、年仅2岁的刘婴为皇太子,一边令人在民间编造谶语来达到称帝的目的。由于刘婴即位时尚幼,史称“孺子婴”。孺子婴即位后,某县有人在挖井时挖出一块写有“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石头;不久,高祖庙中的守庙官从一位方士那里得到一个匣子,里面不仅写了王莽是真天子,而且还列举了十一位辅命大臣。有了这些谶语后,王莽立即要做皇帝。王太后此时虽然知道了王莽前后的险恶用心,但已经无力阻止他,只得下诏令其“居摄践祚”,以假皇帝的身份治理朝政。

朝中许多大臣这时才感觉到以往受到了王莽的愚弄,虽然此时看清了他夺权篡汉的意图,但根本惹不起他,遂纷纷归隐,以此来表示他们对刘氏汉室的忠诚。

居摄元年(6年),刘姓宗室安众(今河南平县)侯刘崇为匡扶汉室举兵反叛,被王莽派兵镇压住。次年,东郡(今河南濮阳)太守翟义在全国传播王莽毒害平帝的消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号召各郡诛灭王莽。王莽见起义军发展迅速,在害怕的同时派兵镇压,结果再次获胜。

此时的王莽有些飘飘然,以为有天神在保佑他,于是想做真皇帝。首先,他就将黄帝、虞禹分别尊为初祖、始祖。为了不显得刻意,他将姚、田、陈、王等姓氏化为同宗,皆是黄帝和虞舜的后裔。如此以来,他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做真命天子了。随后他故技重施,再次制造谶语来向天下人表示自己做皇帝是顺从天意。初始元年(8年),王莽借助谶语称帝。

王莽称帝后,将国号定为新,建元始建国。随后,他便向王太后索要象征着皇权的玉玺。王太后无可奈何,一气之下将玉玺狠掷于地。后来的传国玉玺之所以缺了一角,就是由此而来。

王莽终于将自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接下来开始大力治理国家。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王莽多以古书为重,仿照古制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变革。然而,不切合实际而一味模仿的后果只能是造成各种各样矛盾的产生。比如,他一面规定不予官吏俸禄,一面又命令下级、仆人揭发其上级、主人的贪污现象。这只能是他的一厢情愿,导致的是贪污风气盛行。再如,他规定所有田地皆归中央所有,不允许私人买卖天地。他这种做法无疑威胁到众多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为他自己树立起了强大的敌人,尽管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称帝后,王莽继续利用谶语来愚弄百姓,然而百姓在受了几年的愚弄后终于醒悟了,对他的所作所为极度怒视。王莽一意孤行,不待解决各种改革措施导致的矛盾又开始引发其它矛盾。比如,他不顾百姓反对,花费巨额财物为黄帝建造了一座高达17丈的庙宇,因繁重劳役致死者无数。另外,由于当时各种自然灾害纷纷发生,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对王莽恨之入骨。

随着种种矛盾的产生、发展和激化,各地的武装斗争纷纷兴起。自天凤四年(17年)起,起义军先后揭竿而起,讨伐图谋篡汉的王莽。地皇四年(23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城,王莽在混乱中被杀。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的开国帝王

稳抓机遇 揭竿而起

西汉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其父是济阳县令刘钦,他在家排行第三,哥哥叫刘煖。

刘秀9岁时丧父,由叔父刘良把他带大。他在叔父任职的萧县读书,完成启蒙教育。23的时候,他去长安太学游学,专攻儒家经典。后来,他回乡操持家业,从事农业生产。由于“长于民间,颇达情伪”,他深知百姓稼穑的艰难和民情的好恶,为他以后安抚百姓奠定了基础。

书生皇帝王莽称帝后,把整个国家治理得一团糟,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原本混乱的社会更加混乱,反莽斗争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17年,王匡、王凤在荆州一带(今湖北省境内)发起绿林军起义;次年,樊崇领导青州饥民发起赤眉军起义。

时势造英雄,刘秀与其哥哥没有放弃成就大业的良机,迅速揭竿而起。地皇三年(22年)十月,刘縯和刘秀兄弟二人分别在舂陵(今湖北枣阳县)和宛城同时起兵。由于刘氏为西汉皇族,当时的人们把他们领导的起义军叫作汉军。不久,汉军与绿林军结为联军,共同打击王莽军。

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将领们都主张拥立一个刘姓的皇帝,以便统一号令,顺应人心。然而在确定人选时,起义军内产生了分歧。南阳一带的豪杰人物都认为刘縯治军严明,很有威望,是最佳人选,而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大都习惯于散漫放纵,担心立了刘煖以后没有自由,因而策划拥立懦弱的刘玄。

23年1月,刘玄被起义军拥立为皇帝,改元更始。紧接着,刘玄封了一大批官员。其中,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刘秀被封为太常偏将军。

2月,刘秀与诸将分兵而进,攻下了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县)、郾城(今河南郾城县),包围了宛城(今河南南阳市)。

绿林军的不断胜利引起王莽的极大恐慌,他立即从全国征调了42万兵力,交由王邑、王寻两员大将率领。此二人率军向宛城进发,将昆阳围困住。

刘秀部下将领见敌多势盛而不敢作战,皆跑回昆阳城自保。在外有敌军压境、内部军心浮动的危急形势下,刘秀表现出了大智大勇的军事才能。他经过冷静分析后,主张集中兵力坚守昆阳,待外援赶来后再夹击敌军。

当时昆阳城中只有八九千人,刘秀留下王凤、王常守城,趁敌军尚未合围时仅带了13名骑兵从南门突围,到郾城和定陵去调集援军。

6月,刘秀将郾城、定陵一带的军队移至昆阳城外。他亲率步兵、骑兵1千余人,在距敌军四五里的地方摆下阵来,王邑、王寻派数千人前来交战。刘秀身先士卒,率军冲入敌阵,大败敌军。首战告捷,士气为之稍振。将领们顿时振奋,准备继续前进。这时,绿林军已攻下宛城,但消息还没有传到昆阳。

为了瓦解敌军,刘秀派人拿着他亲笔写的“宛下兵到”的书信送往昆阳城中,故意让敌军发现。王寻、王邑见信后,以为宛城增兵已到,心中十分恐惧。

刘秀继续率军前进,歼敌近千人,士气大振。接着,刘秀率领三千敢死队从城西直冲敌军的中军地带,与昆阳内外的起义军形成夹击之势。王邑、王寻轻敌落败,仓皇而逃。

9月,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政权被推翻。在与王莽军的战争中,刘秀有勇有谋,指挥若定,表现出智勇双全、凛然不可侵犯的大将风度,大大提高了自己在起义军中的威望。

韬光养晦 一飞冲天

随着刘縯、刘秀兄弟的威名日益扩大,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心中不安,劝刘玄除掉他们。刘縯手下的人对刘玄当皇帝一事一直不服,公开拒绝刘玄的任命。刘玄心虚,设计除掉了刘縯及其核心部将。

刘縯的死,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为避免落得哥哥的下场,刘秀赶紧回到宛城请罪。刘縯去宛城后,不与他人私谈,不提昆阳的战功,不为哥哥服丧。刘玄见刘秀没有反对自己的意思,遂拜他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同类推荐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孔祥熙全传(下)

    孔祥熙全传(下)

    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的孔祥熙,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一定资财。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但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
  • 知人善任:狄仁杰

    知人善任: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65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为唐时并州人。他是唐代杰出的宰相和政治家,他从政之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狄仁杰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宰相,是一位对唐代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存在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并且他用自己的德行与作为,告诉后人他是一位百姓永远敬仰的英杰……
  •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张海新编著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丛书之一,介绍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戏剧人生。 《京剧大师梅兰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古代清官传

    中国古代清官传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
热门推荐
  • 跟孩子聊音乐:给家长的古典乐谈资指南

    跟孩子聊音乐:给家长的古典乐谈资指南

    《跟孩子聊音乐》这本书是作者为家长、教师和音乐爱好者写的漫谈音乐修养的优秀读物。作者以讲座的方式,用款款深情的语言,漫谈了音乐修养的基本知识,综合了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等优点,且要点简明。本书共有二十五章,作者从不同方面阐述学习音乐的真谛,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乐趣。这部作品虽然是写给孩子们的,但需要通过成人的引导来学习。这本书的目的是让音乐进入孩子们的内心。我们之所以不能将音乐介绍给孩子们,使他们产生并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完全是因为音乐对孩子们来说太困难,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天性。
  • 四愿经

    四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门女医

    农门女医

    现代的她被陷害感染致死菌株,一朝重生至瘟疫横生的时代。爹爹娘娘早一步病死,家中两个稚子嗷嗷待哺,还有一群恶亲戚虎视眈眈等着吃绝户?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上山、采中药、怼恶亲戚。撩汉、秀技术、巴结权贵。财富如云、势可敌国,稳扎稳打入主庙堂之上,搅弄时代风云!对不起,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我就是比你们都优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自然百科知识博览

    自然百科知识博览

    《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自然百科知识博览》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自然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超越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是由郭运德编写,《守望精神》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历史遭遇娱乐潮》、《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尴尬的文艺批评》、《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成就一生的理财计划

    成就一生的理财计划

    如果你有大笔的财富但却缺少科学的理财计划,将是可悲又可惜的,因为财富自身并不会增长。理财专家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1000万元有1000万元的投资方法,1000元也有1000元的理财方式。就算一个人收入不高,他的收入除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外所剩无几,只要他能根据自己的收入进行有效规划,合理支出每一分钱,仍能用有限的收入换得更好的生活。” 无论你的家庭处于哪一社会阶层,善于理财都很重要。也许你会认为自己是没钱的阶层,根本没必要去理财。事实上,工薪一族更应学会科学理财,相对有限的资金更需要进行精心规划,合理安排。说得更通俗一点,就如即使粗茶淡饭,也有一个营养搭配的问题一样。
  • 腹黑老公的秘密

    腹黑老公的秘密

    高干门里生活的哪些破事儿。俗语说要是遇上坏女人,自己打不过那就带上自己的老公一起去打,打的她面目全非,打的她跟风华绝代的石榴姐一样。)一身世略微有些复杂的草包被一有权有势滴男人强占滴故事。这是一部缺心眼草包少女的彪悍成长史,也是一部奸佞的另类求爱史。*“我X你妈的,你自己不知道自己什么身份?这里是我家,你不过是私生女你算…”少女的话还没有说话就被进门的人一巴掌打掉了,男人浑身都在发抖:“孙佳君,我就是这么教你的?她是你妹妹。”那个所谓的妹妹拉着父亲的手,低垂着视线咬着唇,看着地面:“爸,你别打她,不怪她的,是我让姐生气了…”“我X你…”啪!*“我说了,不是我干的,我都说了不是我干的,妈,你不信我?我是你的亲生女儿啊,你信她你不信我?”孙佳君捂着自己的脸,在怎么样也从来没有想过会失去母亲的心。眼前的女人一脸的失望:“人家都指认你了,你的车她会开吗?你会叫她开吗?”孙佳君想,她就是张一百张嘴,她也斗不过孙佳薇。“你给我滚,我们没有你这样的女儿,你以后别想叫我给你一毛钱花,从小我就是太娇惯你了,草菅人命的事情你也做得出来…”*“姐,我求你了,救救我…”“你推你妹妹下楼?”输了,输的彻底,原来在这个家已经没有她的位置了。“你他妈的看清楚,这里有监控的,你冤枉我?”每一次遇上孙佳薇,孙佳君就一定是所有人怪罪的那位。如果有一天,你的仇人和你喜欢的人搞在一起,请不要心酸。记得麻麻说过的话,我们要把不要的旧玩具,捐赠给比我们更不幸的人。*“别气啦,本来长得就一般,这一气可真难看。”他可真损“你上次还说我好看,你这人怎么这样。”捏她的脸,“说你傻还真傻,男人在床上的话能信吗“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腹黑老公的秘密》
  • 虚创世界

    虚创世界

    拥有金手指的凡人,会如何发展自己的人生?是命中注定还是命随我定?当天戍发现自己胜券在握,星际大军环卫在侧,即将闪耀星海时,未知的一切开始在其眼前展露出真实世界的一角,所谓无敌,只是暂时的,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 接待上访人员汤德

    接待上访人员汤德

    汤德和刘春江的相识,是从汤德往劳资科打电话开始的。电话是小赵接的。接电话的必然是小赵,不是因为小赵的工作是接电话,而是小赵把握着电话的话语权。每来电话,小赵都要第一个接,这样的好处是,外面的都知道劳资科有个小赵,局里的都知道小赵整天上班,工作勤恳,十分敬业。若是局领导的电话更好不过,小赵与局领导又增添了一份接触的机会。小赵若是不接电话,除非忙着更重要、更能够出头露面的事情,或者没在电话跟前。可是对于上访电话,就需要另当别论了,一般情况是能回避就回避,能不接就不接。不能没卵子找茄子提拎,将这等活计承揽在身上。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七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七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