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1000000014

第14章 知人第五(1)

“人心险于山川,难知于天。”孔夫子的感慨是有道理的。知人不易,只有知人才能善任,知人是恰当用人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经文】

臣闻主将之法,务览英雄之心。然人未易知,知人未易。汉光武聪听之主也,谬于庞萌,曹孟德知人之哲也,弊于张邈,何则?夫物类者,世之所惑乱也。故曰:“狙者类智而非智也,愚者类君子而非君子也,戆者类勇而非勇也;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幽莠之幼似禾,骊牛之黄似虎;白骨疑象,碔砆类玉,此皆似是非也。”

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知于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怀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钎。”

太公曰:“士有严而不肖者,有温良而为盗者,有外貌恭敬,中心欺慢者,有精精而无情者,有威威而无成者,有如敢断而不能断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实者,有倭倭拖拖而有效者,有貌勇佷而内怯者,有梦梦而反易人者。无使不至,无使不遂,天下所贱,圣人所贵,凡人莫知,惟有大明,乃见其际。”此士之外貌而不与中情相应者也。

【译释】

我听说驾驭将领的主要办法,就是要懂得手下英雄们的想法,明白他们的内心活动。但是人不易了解,识别人就更难了。汉光武帝是一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明主,但他却犯了轻信庞萌的错误;曹操是个知人善任的人,却也曾被张邈蒙蔽。为什么呢?世上的事物很难分辨而使人迷惑。所以说:“狡诈者似智而不是睿智之人,愚钝者貌似君子却不是君子,憨直者似勇并不勇敢;亡国之君好像在忠于国事,亡国奸臣似乎忠心耿耿,莠草的幼苗好像庄稼,黑黄相间的牛皮好像虎皮,白骨猛地一看像象牙,赤地白彩的石头猛地一看像美玉,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例子。”

孔子说:“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了解人心比掌握天体还要困难。天还有春、夏、秋、冬和早上、晚上的规律可循,人有时却是外貌憨厚而内心深沉。故而,有的人表面老实可信而内心骄傲自大,有的人貌似不肖者实际品行却是个长者,有的人外貌温良却内心刚直,有的人看似坚强却性子缓慢,有的人外表舒缓却性格急躁。”

姜太公说:“士人有外表端正其实行为不肖的,有外表温和善良心中却男盗妇娼的,有外貌恭敬而内心傲慢自大的,有貌似有情其实无情的,有仪表堂堂而无所作为的,有貌似果断而内心优柔寡断的,有外表似游移不定、三心二意,实际上对人忠实如一的,有表面拖拉实际工作卓有成效的,有貌似猛狠而内心胆怯的,有表面糊涂而内心明白的人。世事常常令人料想不到,无所不有。有时被天下人所瞧不起的,圣人反而认为珍贵;有时平常人看不出来的,惟有像日月一样的圣人,才能看清其实。”这是士人的外貌与内心不相符合的情形。

【经文】

知此士者而有术焉。微察问之,以观其辞;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与之间谋,以观其诚;明白显问,以观其德;远使以财,以观其廉;试之以色,以观其贞;告之以难,以观其勇;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庄子曰:“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智,急与之期而观其信,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吕氏春秋》曰:“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近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爱,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哀之以验其仁,苦之以验其志。”

经曰:“任宠之人,观其不骄奢;疏废之人,观其不背越;荣显之人,观其不矜夸;隐约之人,观其不慑惧。少者观恭敬好学而能悌;壮者观其廉洁务行而胜其私;老者观其思慎,强其所不足而不踰;父子之间观其慈孝,兄弟之间,观其和友,乡党之间,观其信义,君臣之间,观其忠惠。”此之谓观诚。

【译释】

辨察识别一个士人的实际水平是有方法的。详细察问,提出问题,考察他的言语;穷究其辞,观察他的应变能力;略施小计,试探是否诚实;在大众场合,公开了解,看看他的德行;让他到偏远的地方去管理钱财,考验他是否廉洁;用美色诱惑他,考验他作风是否清白;将他置于危险的境地,来观察他是否勇敢;让他喝酒尽醉,来观察他是否酒后失态。

庄子说:“考察一个人可以让他到远处任职,来观察他的忠诚;让他在身旁,观察他是否敬惧而有礼;让他做繁杂之事,观察他的办事能力;突然提出难题,观察他的机敏;仓促约会,观察他是否讲信用;与众人中混杂相处,观察他为人处事的方法与神态。”

《吕氏春秋》上说:“观察一个人,要看他通达时是否骄矜失礼,显贵时是否举荐得人,富有时看他对关心他的人持何种态度,听其言看观其行再是否相一致,与他接近则观察他的爱好,与他交往观察他的言行,穷困时看他所不喜欢的东西,贫贱时看他不屑于哪些事,喜悦时看他能否坚持操守,享乐时验证一下他有没有怪癖,愤怒时看他能否控制情绪的发泄,哀伤时观看有没有仁人之心,困苦时看他能否安贫守志。”

经书上说:“受宠爱的人,要观察他能否不骄傲奢侈;被疏远贬斥的人,要观察他的行为能否不越轨;荣耀于时的人,要观察他能否不骄矜夸耀;沉沦于时的人,要观察他能否不畏惧权贵。对年少者要观察他是否恭敬长者,虚心好学,对兄弟友爱谦让;对壮年人要观察他是否廉洁求实,大公无私;对老年人要观察他是否思虑谨慎,即使勉强于力所不及之事也能不逾越礼法。父子之间,要观察是否做到父慈子孝;兄弟之间,要观察能否做到和睦友爱;乡里之间,要观察是否做到互守信义;君臣之间,要观察能否做到臣忠君惠。”

【经文】

《人物志》曰:“骨植而柔立者,谓之宏毅;宏毅也者,仁之质也。气清而朗者,谓之文理;文理也者,礼之本也。体端而实者,谓之贞固;贞固也者,信之基也。筋劲而精者,谓之勇敢;勇敢也者,义之决也。色平而畅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五质恒性,故谓之五常。故曰:直而不刚则木,劲而不精则力,固而不端则愚,气而不清则越,畅而不平则荡。然则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值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若质素平淡,中睿外朗,筋劲植固,声清色怿,仪崇容直,则纯粹之德者。夫人有气,气也者,谓诚在其中,必见诸外。故心气粗讼者其声沉散;心气详慎者,其声和节;心气鄙戾者,其声粗犷;心气宽柔者,其声温润;信气中易,义气时舒,和气简略,勇气壮立,此之谓听气。”

【译释】

《人物志》上说:“外表柔顺而骨子刚直的性格,可称之为刚强果断,而刚强果断是仁的本质体现。气质纯净者,可算是明于礼文仪节,而礼文仪节的等级是礼的根本。体格端庄而结实者可称之为固守正直,遵守正道是信的基础。身体强健而有精神者可称之为勇敢,勇敢是义的根源。气色平和畅达者算得上通晓微奥变化,通晓微奥则是智的源泉。这五种品质具有常性,故而被称为五常。所以说,正直而不刚强会像脆木一样易折,强劲而无思想显得鲁莽,结实却不端庄就显得愚憨,气质不纯就会没有章法,气色和顺却不守正就会失于放荡。”

“然而平与不平的根本原因在于神,明暗的根本原因在于精,勇敢怯懦之势决定于筋,强与弱决定于骨,急躁与安静则决定于气,悲戚喜悦的情感表现于色,形貌的衰壮表现于仪表,态度的变化显现于容颜,缓急之状表现在言语。如果本质朴素平淡,内心聪慧,外表开朗,身健体强,声清音亮,面色和悦,仪容高尚端庄,这正是道德纯粹的表现。”

“人都有气质个性,所谓气质,是指一种内在的精神,必然会显现于外在形态上。所以心气粗豪的人,所发出的声音就沉重散漫;心气安详谨慎的人,所发出的声音就平和有节制;心气鄙邪怪戾的人,所发出的声音就粗犷;心气宽柔的人其声音就温润。信气表现出中庸平易,义气表现出顺适舒畅,和气显得简略,勇气显得雄壮,这是通过察气来察人的方法。”

【经文】

又有察色,察色谓心气内蓄,皆可以色取之。夫诚智必有难尽可观之色,诚仁必有可尊之色,诚勇必有难慑之色,诚忠必有可观之色,诚洁必有难污之色,诚贞必有可信之色。质色浩然固以安,伪色曼然乱以烦。此之谓察色。

【译释】

另有一种方法,是察色。所谓察色,是指通过内在的气质特性在外部气色上的反映来观察判断。

内在的智性必然有隐含的深沉让人费解,内在的仁性必然表现出令人尊敬善良,内在的勇猛气质必有难于慑服之色,内在的忠诚必有庄重敦厚之色,内在的纯洁之性必有难于玷污之色,内在的贞洁品性必有可信之色。内在气质与外部形象统一,就会有一股浩然之气,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会稳固不变;内在与外表相矛盾则纷乱难察、烦杂多变。这是察色的方法。

【经文】

又有考志,考志者,谓方与之言以察其志。其气宽以柔,其色检而不诌;其礼先人,其言后人;每自见其所不足者,是益人也;若好临人以色,高人以气,胜人以言,防其所不足,而废其所不能者,是损人也。其貌直而不侮,其言正而不私,不饰其美,不隐其恶,不防其过者,是质人也。若其貌曲媚,其言谀巧,饰其见物,务其小证,以故自说者,是无质人也。喜怒以物而色不作,烦乱以事而志不惑,深导以利而心不移,临慑以威而气不卑者,是平心固守人也。若喜怒以物而心变易,乱之以事而志不治,示之以利而心迁动,慑之以威而气恇惧者,是鄙心而假气人也。设之以物而数决,惊之以卒而屡应,不文而慧者,是有智思之人。若难设以物,难说以言,守一而不知变,固执而不知改,是愚佷人也。若屏言而勿顾,自私而不护,非是而强之,是诬嫉人也。此之谓考志。

【译释】

还有一种方法是考志。所谓考志,就是通过与被考者谈话,来观察他的志向。

如果气质宽厚柔和,面色庄重而不谗诌;对人彬彬有礼,然后启齿与人交谈;常检点反思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的人是可以长进的人。

如果在人面前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说话旁若无人;对自己的缺点遮遮掩掩,更不能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的人是无可长进的人。

如果外貌刚直而不可侮,说话公正而无私,不美化自己,不隐瞒错误,不掩饰过去,这是品质纯朴之人。

如果外貌低婉媚人,说话阿谀乖巧,善于巧饰事物,专意于小处显示、卖弄和夸耀自己,这是品质不良之人。

不因外物侵扰而喜怒现形于色,不因外物繁乱变化而心烦意乱;利益诱惑面前心志不移,权势威胁的情况下不卑气低头,这样的人是正直而操守坚定的人。

如果因对事物喜怒情绪变化而内心随之变易,因外部事物的干扰而心志不坚,因利益的诱惑而心迷意动,因权势的压迫而心生畏惧,这样的人是私心很重、志气不坚、得过且过的人。

为外物所阻却能屡屡设法解决,遇到突然惊吓却善于应变,不重文饰,却很聪慧,这是有心智、肯动脑筋的人。

如果示之以物也难以启发他的心智,晓之以理也难以使他清楚明白,固守一隅而不知变通,固执己见而不知适应,这样的人是愚鲁固执之辈。

如果巧言善辩而无所顾忌,自私自利不知爱护他人,明知错误还要强词夺理,这是喜好欺骗又爱嫉妒之人。

这是考志的种种办法。

【经文】

又有测隐,测隐者,若小施而好得,小让而大争,言愿以为质,伪爱以为忠,尊其行以收其名。此隐于仁贤。若问则不对,详而不穷,貌示有余,假道自从,困之以物,穷则讬深。此隐于艺文也。若高言以为廉,矫厉以为勇,内恐外夸,亟而称说,以诈气临人。此隐于廉勇也。若自事君亲而好以告人,饰其见物而不诚于内,发名以君亲,因名以私身。此隐于忠孝也。此谓测隐矣。

夫人言行不类,终始相悖,外内不合,而立假节以感视听者,曰毁志者也。若饮食以亲,货赂以交,损利以合,得其权誉而隐于物者,曰贪鄙者也。若小知而不大解,小能而不大成,规小物而不知大伦,曰华诞者也。

【译释】

还有用探测人的内心世界的办法来认识人的,被称之为“测隐”。所谓测隐的意思是,看一个人,如果发现他要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让小利而争大得,言语恭顺装做诚实,假装慈爱以充忠诚,小心翼翼地做事以博取好名声,这就是用仁爱贤惠来包藏祸心的人。

考查一个人时,如果向他提问他不回答,详细追问他又含糊其辞;外表让人感到很有学识,打着传播真理的幌子放纵自己;为环境所困时,一旦没招就故做深沉。这是借学识理论来藏匿其良苦用心的人。观察人时,如果他大唱高调以示廉洁,装做雷厉风行给人造成他勇于作为的假象,内心恐惧却在虚张声势,屡屡自我矜夸,狐假虎威,盛气凌人,这是用廉洁和英勇来包藏私心的人。

若事奉君主或双亲时,喜欢向人炫耀他如何忠诚、孝顺,好做表面文章,其实并没有忠孝的诚心,打的旗号是事奉君亲,真实目的却是为博取美名,这就是用忠孝来达到个人目的的人。

同类推荐
  •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道家思想的千年不衰在于它帮助人们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取得了世俗的成功,又不失去自我的精神家园。然而无论是《道德经》还是《庄子》都太过玄妙深奥,艰涩难懂。本书将《道德经》和《庄子》辑录在一起,总结了道家的智慧精华。从生死、机心、名利、养生、自由等几个方面,以理论和事例相结合的形式将老子和庄子的智慧阐述出来。希望以此来安顿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超脱现实世界的物欲之海、名利之场,过上一种合理节欲、有利身心的生活,提高大家的生命质量。
  • 中国伦理学史

    中国伦理学史

    此书是中国第一本伦理学史著作。作者先在绪论中将伦理学与修身书、伦理学史与伦理学进行区分,正文中又把中国伦理学史分为先秦创始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和宋明理学时代三个时期,对各个时期伦理学说之渊源进行考察,而后分别论述伦理学家之思想,实为中国伦理学史的奠基之作。
  •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人的一生是一场修行,总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南怀瑾先生将人生归结为三个阶段: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的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并不断求索的问题。在本书中,通过南怀瑾先生对国学经典的讲解,对儒、道、佛经典智慧的归纳,从做人的大智慧到生活中的小问题,深入浅出,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在你人生路上指点迷津,为你讲述大得大失间的智慧。
  • 孔子是个好老师

    孔子是个好老师

    本书共十三章,全面呈现了一个多面的孔子,以及孔门生动有趣的学习状况。同时,作者让2000多年前的学习和今天的学习型组织之间实现了“穿越”,更让人们看到了孔门的关注问题、注重研讨、激发潜能和发展个性的教育。
  •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从老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老子看世界的眼光;从庄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庄子浪漫的人生态度。希望张莉、陆杰编写的这本《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能够让读者窥到实现这两方面愿望的路径,对道家智慧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体悟,希望它能成为一阵清风,为忙碌、紧张、疲惫的人送去些许清凉。
热门推荐
  • 鬼魅丞相替身妻

    鬼魅丞相替身妻

    “永远不要显露出你的美好,要做个平凡不能再平凡的人。”这是从她有记忆起,母亲对她说过的唯一的一句话,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莫璇,不要绚丽美好。“谨记不要被眼前的美好迷惑,不论是物还是人,没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这是他母亲临终前的遗言,也是他一直奉行的准则,也成就了如今冷血无情的他——倪玄玥。生活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原本永远不可能有所交集的两个人,在命运的安排下相遇了。莫璇全身戒备的,看着一身红色喜服的倪玄玥,一步一步的向自己走来。“不管你之前是谁,从哪里来,今后你就是楚璇云,也只能是楚璇云。”倪玄玥精致修长的手指,轻轻的拂过莫璇光滑的锁骨,慵懒的淡淡开口说道,“我倪玄玥的妻。”看着近在咫尺,一侧脸戴着诡异的银色面具,一侧脸则妖艳无比的男人。虽然他露出来的那侧脸,此时正在对着自己微笑,可那笑却叫莫璇有种不寒而栗,想要逃离的危机感。十九年来莫璇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毛骨悚然。玥,我只在乎你、想要你,而你在乎的、想要的太多了,以至于在这些面前,我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时见幽人独来往?缥缈孤鸿影。
  • 领跑大数据时代

    领跑大数据时代

    本书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可以帮助你对大数据及其价值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和认识。其次,你将知道如何培养、挖掘、处理数据,使数据为自己创造更大价值。最后,介绍了大数据在企业决策、运营管理、金融投资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内容简单实用,特别适合初级读者阅读。
  • 旷世萌妃慢点跑

    旷世萌妃慢点跑

    作为一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上班族,没想到穿越这种事情有朝一日也会撞到自己身上“娘子,你去哪,等等我”“卧槽,这是谁啊”艾玛,还捡到一枚痴子
  •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是诗人伊沙开设的微博(微信)诗歌荐评,每日推荐一首优秀原创诗歌,也因此每年集成一本《新世纪诗典》,此为第四本。不以姿态、立场、资历、辈分取舍作品,只以作品质量为唯一评价标准,《新世纪诗典》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集体呈现,它记录时代的声音,展示国人的生存,传递诗人的情感。伊沙的编选不含门户之见,具有一种无所不包的大气象,他对每首诗所作的精彩点评加在一起也可看做是对中国当下诗坛所做的一次整体性观察和评价。
  • 三生劫:妖妃难嫁

    三生劫:妖妃难嫁

    她是九尾妖狐,却收了一枚凡人为徒,一心想将徒儿扑倒,最后却因救他沉睡十年!十年之后再遇,一场精心布置的阴谋与算计,最后却是相爱相杀!他为她舍弃双眼,舍弃容颜,只为以某种方式守护在她身边!她为他寻遍六界,却历经三世情劫……
  • 他一回眸倾天下

    他一回眸倾天下

    一场苦苦等候了十年的爱情,相遇后两人步步被人算计,先是阴差阳错认错人,后是车祸导致失忆。两人一碰面就虐天虐地虐空气……夏晓雪为了站在郑思逸面前不顾生命安危,用自己的身体拦车,结果被男子当成了碰瓷的,走过去就是一把掌:“你们这些碰瓷的,不要命了吗?”……夏晓雪去公司应聘,郑思逸当着众人的面质问她:“你来公司做什么?”夏晓雪:“我是来公司应聘的”郑思逸冷着一张脸,说出的话像是一把利刃:“像你这样的人,谁敢用?”……简介就介绍到这里了,路过的,想看的,高抬贵手收藏。
  • 笑典故事

    笑典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邪王毒妃:强宠废材嫡女

    邪王毒妃:强宠废材嫡女

    她带着元素戒穿越异世,从此呼风唤雨掌控雷电!他是表面纨绔实则凶狠的废材小皇叔,他对她笑得妖孽:“你要对人家负责!”她眉角狠狠一抽:“我对你没感觉。”他邪魅一笑,张开丰厚的羽翼猖狂道:“江山为聘,天下为嫁,若想在这九州大陆肆意妄为,你……非我不嫁!”
  • 爱的竖琴

    爱的竖琴

    这些诗,或以深邃的笔墨纸探索爱的哲理,或以细腻的笔触触及少男少女的相思,或以鲜活的感受吟咏对爱与美的追求,或以缠绵的情调表现失恋的痛苦,失意的孤独和渴望爱的慰藉……
  •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本书围绕“生产”这一主题,紧扣生产总监日常工作内容,通过生产总监基础、生产管理模块、生产控制节点、生产运行手段、生产提升路径等五个单元为生产总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对于生产总监的具体工作来讲,将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作者在本书穿插了大量典型案例,并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案例评析,有助于生产总监更深入理解和把握工作内容。本书灵活体现“管理理念+案例解析+操作要点”的思路,行文风格简洁精炼,要点明确,易于读者阅读与使用,可作为高层管理者的案头查阅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