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1300000003

第3章 别害怕心中的理想(1)

与低谷有关的心理游戏

故事壹一:把艺术人生的高脚凳

胡静动过自杀的念头。

那是2009年3月,在外企搏命的她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恋人。

工作没啥好说,那段时间,每一天,那栋都市著名的写字楼里,电梯一打开就有人捧着纸箱垂头走出。而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胡静除了沮丧,并不觉得有什么好自责的。她曾是这家银行唯一一个连升七级的员工,她的生活照曾配发个人业绩介绍张贴在各个分行的光荣榜上——真的要怪,就只能怪金融风暴,时机不好吧。

倒是男朋友,让胡静颇为纠结了一段时间。

胡静离过一次婚,遇见男朋友王的时候,她离婚已有半年。情到浓时,王曾跪下来求胡静跟他走,他说他一天也离不开她,但他的事业在深圳。胡静“昏了头”,真的抛下一切来到深圳。出深圳站,王左手拉着胡静,右手提着行李,人山人海,他低声耳语:“我会好好对你。”

一切都挺有希望的,不是吗?

不是。

刚失业那会儿,胡静不相信自己的运气这么糟,一个资深理财经理,会找不到工作?她每天都在找,出去找,在家找,看报纸找,上网找。

就是上网找,才发现了不对劲。

胡静看到王的聊天记录,和别的女人的聊天记录。

不只是网恋或出轨,王还有和女网友裸聊的癖好。

这像苍蝇横在胡静的喉头,她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她质疑自己的眼光,直至智商,再接着,她和王分手了。

原来,再深情的面孔也会有变脸的那一刻。

两年感情化为乌有,还原成最纯粹的元角分的分割。无休止地吵,无休止地算账,王最后承认欠胡静四万块钱。但他搬走后,手机就关了,再打便是停机的消息。紧接着,胡静发现存折也被取空了。

失婚、失恋、失业,人财两失。

胡静又失声了。她跑医院跑到腿软,吃药打吊瓶,愣是说不出话,几次,她抓着头发想死,又几次克制住。

宅着静养,胡静没日没夜地看电视,直至迷上了《艺术人生》。

都说这个著名的谈话类节目,最著名处在于主持人每次都能把嘉宾弄哭。但弄哭背后,胡静却看到点别的。

比如,嘉宾要是真的没有那段痛苦回忆,他会哭吗?

比如,每个嘉宾都哭,是不是也意味着痛苦回忆的普遍性?

再比如,为什么嘉宾们在公开场合能高调起码不避讳地痛哭,台下的观众又能如此心安地看着他们哭呢?只因那些痛苦回忆已成过去,如今在台上痛哭的人已俨然是个成功者。在略带哀伤的回忆中,他们重温曾经以为走不过去的低谷,却真的走过去了,痛哭之余,还有些宽慰吧——我是自己的英雄。

胡静又想到《兄弟连》。

是啊,每一集开头,温斯特将军都在倾诉,故事本身就是以温斯特的回忆录形式展开的。你担心剧中所有人的结局,但你不担心温斯特,因为对于他,那段过去真的已经过去了,相反你还羡慕他有那样珍贵的经历。

胡静开始渴望有把高脚凳,像《艺术人生》里的那种。

或者有张书桌,在昏黄灯光下,她静静地写回忆录:“那一年,我不可能更糟糕了……”结尾是“还好都过去了”或“我很感激那段经历,正是有那段经历,我才……我变得……”

这便成一个游戏。

每天,胡静起床洗脸时,总觉得万念俱灰。

但稍顷,脑子清醒,心情还有些沮丧,胡静便开始给自己做心理辅导。她幻想已是二十年后,坐在高脚凳上,光打在她的上方,她在舞台中央。四周是观众,她在倾诉。

她是个成功者,所以她哭,台下观众为她揪心,也发自内心地佩服。

这游戏突然拉开了胡静和烦恼现实的距离,游戏中,她想象着、酝酿着坐在高脚凳上要说的话,最能引起观众们钦佩,处理“那一年”矛盾的方法。

“工作不好找,我就握着简历一家一家去敲门。我甚至放弃曾有的职位期待,从最基层做起。”——两周后,胡静真的握着简历一家一家锲而不舍去找工作了。

“家人对我很重要,我很佩服自己自始至终没透露半个字给他们听。”——胡静恢复打电话给父母的习惯,听到他们的声音,她的心安定了很多。

“经历这么多事,我庆幸我还相信爱情,所以我才遇到后来的先生。”——胡静穿上鲜艳衣服,薄施脂粉,和这城市不多的朋友们聚会,再发展越来越多的朋友,她甚至去交友网站注册。她不知道游戏中的想象能不能实现,但起码在实现的路上吧。

……

有一天,胡静读报纸,在一桩轰轰烈烈的新闻里,主人公对记者说:“二十年后,这不过是人生的一朵小浪花。”

胡静想笑,想到她的心理游戏——是啊,二十年后,她想象坐在二十年后的高脚凳上告诉现在的自己,你熬得过去,你一定能熬过去的。

然后,她真的熬过去了。

故事贰:你手中的西窗

辛觉发现那张纸条纯属偶然。

他在出版社做编辑,那天一上班就看到校对公司校完又返回的书稿。

翻至第74页,辛觉突然发现接下来的这张稿纸与该书稿无关,他挑出来,搁在一边,再一看,停住了。

这张A4纸的正面是某张废弃的稿子,几行铅字,剩下的是大幅的图,留白处颇多。而正是留白处隐隐渗着背面蓝黑墨水的字迹。

辛觉便翻过来看。

稿纸背面写着:

“拿到本科证,两年。”

“考研,三年。三年考不上就读在职研。”

这是学业。

“校对,好校对,差错率努力到零。”

“拿到本科证,图书公司应聘编辑。”

“拿到硕士证,正规出版社应聘编辑。”

这是职业。

“存钱、存钱、存钱,学习、学习、学习,存够学费!”

这是经济。

“地下室怎么了?这次租的已经有窗户了,比刚来时好多了。”

这是现阶段。

“毕业一年多,来北京也有半年了……不能总保持阴沉的心情,看到比自己小很多的姑娘们都做了那么多事,吃了那么多苦,我这又算得了什么。这里有这么多知识要学,有那么多书可以看,改变一下吧,别让自己那么不快乐。”

这是自我激励和安慰。

“用五年改变自己。”

这是总结和计划。

辛觉先是愕然,继而会心一笑,再灵机一动,拿着这张A4纸,与书稿上校对的笔迹一一核对。

没错,一定是校对公司的校对写的,又不小心夹在书稿里了!

如果真的是个校对,辛觉大概知道她现在的状况——大专毕业、北漂,住地下室,拿一千多元的工资,辛觉清楚那间校对公司的待遇。

辛觉再拿起纸条端详。

嗯,这姑娘看来曾“阴沉”过一段时间,现阶段最大的目标是去正规出版社当编辑——她想了那么多,写到这儿终于戛然而止。为了这个目标,她逐条写出接近目标的策略,从学历到转行到换工作的步骤,包括现阶段能做什么,看哪些书。

辛觉有点想笑,笑这姑娘要是知道这么私密的心灵计划给一个陌生人看到,该多么尴尬啊,想完,辛觉又有点想哭。

办公室没有别人,他点一支烟,想到他的纸条。

其实他很熟悉这种纸条,写在某张纸的背面,不敢或不想拿一张正式的纸,因为它太私密,只想写给自己看。

他还记得他写纸条的日子。

那时,水产大学毕业,在水族馆上班,他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完了。可他很清楚,喜欢做和文字有关的工作,于是猫在值班室看考研书,报考最著名大学的中文专业,他对自己说,别痴心妄想了,说着说着又在草稿纸上顺手写些什么,无数次顺手。

一直以来,辛觉以为这是他才知道的心理游戏。想超越现实,列出一个最想达到的目标,研究极卑微的自己和目标的距离,给自己一个耐力能撑到的时限,再给出一个看起来能操作的计划,计划详细倒推至我现在要做什么。

不过这种心理游戏已经久违,自从在这城市扎下根,有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又有些年头了,辛觉已经麻木,他近乎忘记,他曾经为理想奋斗过。

工作总是重复而繁琐,每天一睁眼就欠单位四万字的看稿量。收入永远不够买房的,选题过不了,领导不重视,同事使绊子,同学总是比他进步快。

干了喜欢的工作也未必心情舒畅,辛觉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自己日渐消沉。他现在似乎被一把钝刀子割,钝刀子是惰性,也是环境,还有各种远离核心、骚扰核心的纠纷,核心便是他最想干最该干的事。

手中这张纸条,让辛觉拿起笔。

他一个一个列目标,数他和目标的距离,倒推今年我要做什么,这个月我要做什么,此刻我要做什么。

“我要做个好编辑。”

“我该关注市场,做几个好选题。”

“我要跳到更适合我发展的社。”

“我要写一直想写的小说。”

“我要健身。”

“我要读书。”

……

辛觉的心里突然有了谱。年少时常玩的“目标、距离、做什么”的心理游戏让他精神焕发起来。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即使到了低谷,你能想到的你的巅峰只要不是幻想,和该低谷的距离也能明确计算出。剩下的就是怎么完成了。

半年后的一天,一个同事对他说:“他妈的,辛觉,我做什么都没劲,真不知道成天忙忙碌碌浑浑噩噩究竟有什么意思。”

辛觉正在收拾抽屉,他想起那张A4纸的纸条,便拿给同事看。

同事不明白他的目的。

辛觉没提“目标、距离、做什么”,说的是这些日子来他玩的另一个心理游戏。

“有一天,我突然觉得不该再沮丧,我有使不完的劲。当时MP3里许巍在唱歌,‘那一年,你正年轻。总觉得明天肯定会很美,那理想世界就像一道光芒,在你心里闪耀着……’”

“我一下想到了这张纸条,写纸条的小姑娘最想达到的目标不过是你我今天所拥有的。其实我和她一样渴望过,只是日子久了就忘了。”

“李商隐说‘何当共剪西窗竹,却话巴山夜雨时’,如果你不断提醒自己,五年前你想变成什么样,现在,你的心里就会很平静。那时我想达到的‘西窗’不过就是今天的拥有,我很满足。那么你今天想达到的一切呢?只要你还活在‘那一年’,就都会达到。”

心理师点评

为什么刚刚出生的小婴儿会在饥饿的时刻哭闹不止,而我们这些成年人就不会?因为我们很清楚,等到手上的事儿完成,立刻就可以去填饱肚子。

小婴儿就没有这个能力。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经历的这种貌似排山倒海的痛苦,仅仅就是“饥饿”,也就更加不知道要对付它其实十分容易,吸几口奶就没事了。所以,每当饥饿的感觉降临,他们除了表现极度不安之外,就不能再去做任何事情来安抚自己的焦躁。因此,有一部分心理学家相信(以客体关系学派的克莱因为代表):婴儿由于无法“理解”自己身上正在经历的事情,所以时常处在一种强烈的毁灭感的恐惧之中。

但是还好,他们都有妈妈。不用太长时间,他们就学会安心等待妈妈解开胸前的扣子(或者冲调好香甜的牛奶)——此时的他们,至少在“饥饿”这件事情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耐受能力。而其中关键,是他们的心智已经发展到可以“预计”饥饿的痛苦即将过去。

因此,当我们确定地知道,自己眼下正在经历的痛苦,即将在未来可以确定地终结,那么此时此刻的痛苦,就十分不可思议地变得似乎“不那么”痛苦,就可以被忍受——这就是故事中胡静在经历人生低谷时和自己玩的心理游戏的基本原理:在“未来镇静自若的自己”和“此刻抑郁低落的自己”之间划一道时空的界限,用一个过来人的眼光看待现在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的自己,安慰自己,鼓励自己,陪伴自己。

可以说,绝大多数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情绪低落至无法自拔的人们,就好像一个因为肚子饿而焦躁不安的小宝宝,过度沉浸在当时的痛苦之中,甚至忘记了其实自己还有很长很远的未来。或者说,当灾难化的非理性思维出现之时,即使有外人提醒他们去想想未来,当事人也会极端消极地将它预计为一团乌黑。

这团乌黑,我们通常叫作“绝望”。

所以,每每绝望前来拜访的时候,我们也许可以考虑借鉴资源取向治疗师常用的一个小方法——在时间轴上反过来,到曾经发生过类似事件的时光之中去找答案,努力发现支持当时的自己咬紧牙关不放弃的事物有哪些,方法是什么,看看换在今天它们能不能同样适用。

志向远大的啃老族

故事叁:给我一块面包,还你一棵面包树

小原辞职将近一年半。

此前,他在某大型网站当编辑,年收入十万有余,常加班,节假日是最忙的时候。小原辞职,对外宣称是工作久了有点烦有点累,想放个大假好好休息,但真实的原因则不然。

小原文笔好,虽然本科和硕士阶段,他学的都是化学专业,但大学时代他就勤奋写作。起初,他在网上自顾自地写,后来粉丝越来越多,每天都有无数人在电脑那端期待“下一段”,小原信心大增。等到读研时,小原的网络小说终于得到出版社的注意,当别的同学业余时间花在电脑上看小说,小原已边捧着自己的第一本书,闻着墨香,边敲击键盘创作下一部了。

走出象牙塔,走向各式招聘会,同学们拿着毕业证就位本专业的各种职位,小原却背着行囊来到了北京。他热爱文字,想找份和文字相关的工作,几经周折,权衡利弊,他去了那家大型网站。

北京是个寻梦和让梦实现的好地方。

小原的工作要接触形形色色的名人。他发现名人私下里也很普通,而很多名人之所以成名都源于一个很小的契机,但成名背后,契机之前他们却有着异乎常人的对理想的坚持。

“我的理想呢?我该不该坚持呢?”加班到夜深,小原靠窗抽一根烟,想起了遥远的梦。

同类推荐
  •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大陆漂移、神奇的极光、木乃伊心脏跳动、古希腊齿轮计算机、火星的未解探秘……这些故事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对于处在好奇心旺盛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一定可以引起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兴趣,青少年朋友跟随本书来一次科海遨游吧!
  • 愿你特别凶狠,也特别温柔

    愿你特别凶狠,也特别温柔

    他人的圣经,带你去不了天堂。这世上没有更好走的路,人生该走的弯路,你一步都少不了。愿你有傲骨,也有慈悲,有高跟鞋,也有跑鞋,这一路无论遭遇多少挫折和悲喜,永远生猛,永远期待,特别敢,又特别美。
  • 心灵地图

    心灵地图

    我们对现实的种种看法,交织成一张心灵地图。要能安然走完人生中美好却又艰辛的长路,最大的挑战在于它需要不断的修订;然而修订的工作往往艰苦,令人却步。人生很苦……由此开启。点出这张地图上的艰难与精采难免在心理学的叙叙连绵和暂歇处,碰触到其与道德和神的话语不相同合之处,开之以浅显而专业的话语佐以平铺直述的详细案例逐步看见神的恩典在其中的奥秘带领读者悠然看自己也是作者从专业医师到神恩典的心路历程是一本容易亲近的心理入门书。
  • 随缘的人生自在多

    随缘的人生自在多

    本书分八章讲述了怎样恪守随缘的态度,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忧愁,如果面对得失,如何面对贫富,如何面对荣辱,如何面对顺逆,如何面对恩怨,如何面对成败,如何面对爱恨等。
  •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但很多时候,这种渴望背后的潜台词是:因为我爱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要按我的期待去回应,去做事。而所谓的“好的方式”则常常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在这种逻辑下,相爱便成了强加,成为控制彼此的战争。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感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亲密关系成为咫尺天涯。
热门推荐
  • 摩诃止观义例科

    摩诃止观义例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少强势宠:娇妻,休想逃

    帝少强势宠:娇妻,休想逃

    “乖,吃太多肚子要吃坏的。”男人一脸宠溺地拿走她藏在怀里的螃蟹。被继母白莲花妹妹算计,夏知晚转身就随便找了一个男人结婚。婚前,老公坐轮椅没钱没地位,婚后,老公健步如飞开豪车住顶级别墅,连他家的狗都被人争着抢着拍马屁。某日,收礼物收到手软的夏知晚终于爆发了,“帝夜冥,你这个骗财骗色的大骗子。”送礼物的某人却一脸无辜淡定:“晚晚,我的财我的色都是你的。”【宠文,超甜,双洁1V1】
  • 女帝的内阁首辅

    女帝的内阁首辅

    “万民匍匐脚下,天地握于手中,定下大夏万世之基,横扫六合是谁,哪个统一世间,这世间舍朕谁堪夸!至高无上,诸君看吧,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朕之盛世江山!”——远处响起女帝的装逼声音。这是一个爱面子爱装逼懒癌晚期,最擅长“好处我拿,黑锅你背”,却立志开创千秋盛世的女帝。这是一个被称为千古奸贼的内阁首辅,以强有力手段改革大夏,满足自家婆娘人生梦想的故事。每个幸福女人的身前,都有一个成功男人为其遮风挡雨。PS:本书属休闲历史文,一切以轻松欢快为主,若有不合理之处,请不要当真。
  • 奔赴你的城

    奔赴你的城

    如果可以,我愿陪你一起,奔赴晨与昏,看日升月落,闻四季芬芳。
  • The Fairy-Tale Detectives (The Sisters Grimm #1)
  •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香初上舞(典藏版)

    香初上舞(典藏版)

    少侠毕秋寒与丞相公子圣香一并行走江湖,并且要追查二十年前四大高手被杀之谜。偏偏赶上多事之秋,江湖纷争迭起,毕秋寒所追查的事情渐渐朝圣香靠拢,他渐渐发现这纨绔子弟身上有许多隐情,更有不可思议的身世之谜隐藏其中。原来圣香竟然是宋太祖和杀手笑姬的私生子,当年四大高手被杀,正是因为笑姬和太祖的关系。毕秋寒因此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中,与此同时,各路枭雄纷纷登场,国仇家恨,孰是孰非……
  • 未汀和遇

    未汀和遇

    林未汀因收到一盆匿名害羞草结缘庄遇。万人迷校草庄遇,见林未汀骨骼惊奇,人高马大,天生一张臭脸,甚有臭豆腐之功效,能有效隔离不喜之人。挡烂桃花,站岗放哨,无所不能。于是胁迫她达成契约,成为假情侣。与此同时,林未汀发现名动一时的大提琴选手庄遇居然拉得一手烂琴。而哲学系的她却在大提琴方面有着不斐的实力。这一反差叫人费解。随着两人的相知,林未汀逐渐发现了庄遇的秘密……
  • 嫡女重生之凰倾天下

    嫡女重生之凰倾天下

    新婚之夜,她被一杯毒酒谋害,含怨而亡,誓死有来生必报仇!一朝重生,凤凰涅槃,嫡母阴狠、嫡妹骄纵,她应付自如,低眉浅笑间将那些人玩弄于鼓掌之间,还顺带抱得美男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