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5000000010

第10章 詩傳綱領(1)

《大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心之所之謂之志[1],而詩所以言志也。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者,性之感於物而動者也。喜、怒、憂、懼、愛、惡、欲,謂之七情。形,見。永,長也。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治,直吏反。樂,音洛。思,息吏反。聲不止於言,凡嗟歎永歌皆是也。成文,謂其清濁高下、疾徐疏數之節,相應而和也。然情之所感不同,則音之所成亦異矣。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事有得失,詩因其實而諷詠之[2],使人有所創艾興起。至其和平怨怒之極,又足以達於陰陽之氣而致祥召災。蓋其出於自然,不假人力,是以入人深而見功速,非他教之所及也。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先王,指文、武、周公、成王。是,指風、雅、頌之正經。經,常也。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夫婦之常也。孝者,子之所以事父。敬者,臣之所以事君。詩之始作,多發於男女之間,而達於父子君臣之際,故先王以詩為教,使人興於善而戒其失,所以道夫婦之常,而成父子君臣之道也。三綱既正,則人倫厚,教化美,而風俗移矣。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虚應反,後同,五曰雅,六曰颂。此一條本出於《周禮》大師之官[3],蓋《三百篇》之綱領管轄也。風、雅、頌者,聲樂部分之名也。風,則十五《國風》;雅,則大小《雅》;頌,則三《頌》也。賦、比、興,則所以製作風雅頌之體也。賦者,直陳其事,如《葛覃》《卷耳》之類是也;比者,以彼狀此,如《螽斯》《綠衣》之類是也;興者,託物興詞,如《關雎》《兔罝》之類是也。蓋衆作雖多,而其聲音之節、製作之體,不外乎此。故大師之教國子,必使之以是六者三經而三緯之,則凡詩之節奏指歸,皆將不待講說而直可吟咏以得之矣。六者之序,以其篇次。風固為先,而風則有賦、比、興矣,故三者次之,而雅、頌又次之,蓋亦以是三者為之也。然比興之中,《螽斯》專於比,而《綠衣》兼於興;《兔罝》專於興,而《關雎》兼於比。此其例中又自有不同者,學者亦不可以不知也。

【附錄】「論風雅頌」:風雅頌乃是樂章之腔調,如言仲呂調、大石調、越調之類是也[4]。大抵《風》是民庶所作,《雅》是朝廷之詩,《頌》是宗廟之詩。謨[5]。器之問《風》《雅》無天子之《風》之義[6],先生舉鄭漁仲說言「出於朝廷者為雅,出於民俗者為風。文武之時,周、召之民作者[7],謂之周、召之風。東遷之後,王畿之民作者謂之王風。」似乎大約是如此,亦不敢為斷然之說。但古人作詩體自不同,雅自是雅之體,風自是風之體,如今人做詩曲,亦自有體製不同者,自不可亂,不必說雅之降為風。木之。又曰:「《詩》有是當時朝廷作者,《雅》《頌》是也。若國風,乃採詩者採之民間,以見四方民情之美惡。二《南》亦是採民言而被樂章耳。程先生必要說是周公作以教人,不知是如何,某不敢從。」大雅。「論賦比興」:如直指其名[8]、直叙其事者,賦也。如引物為說者[9],比也。如本專言其事,而虚用兩句釣起,因而接續去者,興也[10]。大雅。又曰:「如『藳砧今何在』、『何日大刀頭』[11],此是比體[12]。興之為言起也,言興物而起意。後來古詩猶有此體,如『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又如『高山有涯,林木有枝。憂來無端,人莫知之』,『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皆是也。[13]」方子。又曰:「說出那箇物事來是興,不說出那箇物事來是比[14]。如『南有喬木』,只是說『漢有游女』;『奕奕寢廟,君子作之』,只說箇『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關雎》亦然,皆是興體。比體只是從頭比下來,不說破。興、比相近,卻不同。」「比雖是較切,然興卻意較深遠也。有興而不甚深遠者,比而深遠者,這又係人之高下,有做得好底,有拙底。」義剛。「比是以一物比一物,而所指之事常在言外[15];興是借彼一物以引起此事,而其事常在下句[16]。但比意雖切而卻淺,興意雖闊而味長。」賀孫。「論經緯」:或問三經三緯之說,曰:「三經是風、雅、頌,是做詩底骨子;賦、比、興卻是裏面橫串底,都有賦比興,故謂之三緯[17]。」燾。

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風刺之風,福鳳反。風者,民俗歌謡之詩,如物被風而有聲,又因其聲以動物也。上以風化下者,詩之美惡,其風皆出於上而被於下也。下以風刺上者,上之化有不善,則在下之人,又歌詠其風之所自以譏其上也。凡以風刺上者,皆不主於政事,而主於文詞,不以正諫,而託意以諫,若風之被物,彼此無心,而能有所動也。至于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先儒舊說:二《南》二十五篇為正風,《鹿鳴》至《菁莪》二十二篇為正小雅,《文王》至《卷阿》十八篇為正大雅。皆文、武、成王時詩,周公所定樂歌之詞。《邶》至《豳》十三國為變風,《六月》至《何草不黄》五十八篇為變小雅,《民勞》至《召旻》十三篇為變大雅,皆康、昭以後所作。故其為說如此。國異政,家殊俗者,天子不能統諸侯,故國國自為政;諸侯不能統大夫,故家家自為俗也。然正變之說,經無明文可考,今姑從之,其可疑者則具於本篇云。

【附錄】問:「變風、變雅如何?」曰:「也是後人恁地說,今也只是依他恁地說。」寓[18]。問變雅。曰:「亦是變用他腔調耳。」大雅。「變風又多是淫風之詩[19],故班固言『男女相與歌詠,以言其傷』是也。聖人存此亦以見上失其教,則民欲動情勝,其弊至此,故曰『詩可以觀』也。」同上。

國史明乎得失之迹,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風,福鳯反。詩之作,或出於公卿大夫,或出於匹夫匹婦,蓋非一人,而《序》以為專出於國史,則誤矣。說者欲蓋其失,乃云國史紬繹詩人之情性而謌詠之,以風其上。則不唯文理不通,而考之《周禮》,大史之屬掌書而不掌詩,其誦詩以諫,乃太師之屬[20],瞽矇之職也。故《春秋傳》曰:「史為書,瞽為詩。」說者之云,兩失之矣。

【附錄】「『國史明乎得失之迹』這一句也有病。《周禮》《禮記》中,史并不掌詩,《左傳》說自分曉,以此見得《大序》亦未必是聖人做。」高。又曰:「《周禮》史官如大史、小史、內史、外史[21],其職不過掌書,無掌詩者,不知『明得失之迹』干國史甚事?」琮。

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情者,性之動,而禮義者,性之德也。動而不失其德,則以先王之澤入人者深,至是而猶有不忘者也。然此言亦其大概有如此者,其放逸而不止乎禮義者,固已多矣。

【附錄】「變風止乎禮義[22],如《泉水》《載馳》固止乎禮義,如《桑中》,有甚禮義?《大序》只是揀說[23],亦未盡。」淳。

是以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所謂「上以風化下」。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形者,體而象之之謂。小雅皆王政之小事,大雅則言王政之大體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告,古毒反。頌,皆天子所制,郊廟之樂歌。頌、容,古字通,故其取義如此。是謂「四始」,詩之至也。《史記》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所謂「四始」也。《詩》之所以為詩者,至是無餘藴矣。後世雖有作者,其孰能加於此乎?邵子曰:「刪詩之後,世不復有詩矣。」蓋謂此也。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有利于读者把握唐诗语言的准确意义与其使用的修辞技巧。
  • 晏子春秋(精装典藏本)

    晏子春秋(精装典藏本)

    晏子,名婴,齐国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生年不可考,卒于公元前500年。他出身世家,年轻时就从政。其父晏弱去世后,他继任齐卿,历仕灵、庄、景三朝,长达五十四年。晏子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智者”,他在世的时候正值齐国不断走向衰落的年代,国君昏聩,权臣把持朝政,外有秦、楚之患,内有天怒人怨之忧。晏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力补天,力挽狂澜,使齐国在诸侯各国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他本人也成为齐国历史上与大政治家管仲并称的名相。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四库全书精编2

    四库全书精编2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论语·孟子》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热门推荐
  • 入画

    入画

    一场花灯会倾一颗心。能够嫁给他,已经不错了吧。可是他娶她并不是因为喜欢她。“对于我来说,我只是想要一个可以管理家事的女人。”“其一你与我指腹为婚,娶你定不会错,其二云家也是经商人家,娶你多少可以助我的生意往来,其三我不想娶一个养在一个深闺里的大小姐来家里供着,所以我放弃了丞相爱女,因为我需要的是一个端庄贤淑的女人主持家业。”“虽说楚家现在一时半刻不会纳妾,可是必要的时候父亲和姨母还是会给我纳妾,如果推拒不得我也懒得总是为这些操心,这件事你要有心理准备。”“不管怎么说你都是我的正妻,即便以后纳了妾你在这府上依然为尊,我希望如果今后府上有别的女人,你可以拿出正妻深明大义的姿态,不要拈酸惹麻烦,否则我照样会休妻。”
  • 迷藏Ⅱ·月影迷踪

    迷藏Ⅱ·月影迷踪

    少女青苗从海上归来,回到现实生活,但哥哥失踪和罗舅舅背叛的谜团依然困扰着她。一通神秘电话掀起了她新一轮的探险,其中好友郑柯、百薇以及来路不明的神秘少年萧源悉数回归,和她并肩作战,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找到了失踪已久的罗舅舅,化解了亲人之间的隔阂,找回哥哥的愿望也因此变得更加接近了。
  • 佛说息诤因缘经

    佛说息诤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思亦何所忆

    思亦何所忆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寸阳光,生活从来都是公平的。机会是专门提供给时刻准备着的人的。平凡的王思忆,从一个刚出校园的懵懂少女,经历了起与落,逐渐成熟蜕变成一个职场女精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 太清剑诀录

    太清剑诀录

    当卓然从梦中醒来,却发现晴儿早已满头鹤发,恍然间,他已然明白,曾经的那些你争我抢,你死我活,又算得了什么?眼前的流泉飞瀑,青山叠翠,晴儿的软语巧笑,梳妆倩影,怎是那俗世间的尔虞我诈比得了的。他这才明白,太师父为何宁愿终老山林,宁愿废了自己一身的绝学,也不愿授予世人的良苦。人啊,不过就是一场大梦,梦醒了,心便找到了归宿。
  • 七小姐异界纵横:凤霸苍穹

    七小姐异界纵横:凤霸苍穹

    七号冰冷残酷,生人勿近,但凡敌人,莫不胆寒;凤主温柔似水,妖娆多情,但凡男子,趋之若鹫!当二者合一,大陆动荡在所难免!是锋利的剑锋倾了天下英雄的热血,还是那如花的娇颜醉了多情的红尘?《亲们,看书请登录好吗?若是喜欢,请收藏,谢谢!》
  • 网游之抗倭传说

    网游之抗倭传说

    一部中国人的血泪史,一场世界人民都饱受苦难的战争。一场场兄弟情意的战役,一次次为爱情而付出的战斗。没有党派之分,只为救国。没有尔虞我诈,只有抗战。现实里,只有普通人,没有什么武功心法。在牛逼的人物在游戏里也只是玩家大军中的一员。不会有人称霸,因为人各有所长。主角绝不会逆天,他只是一介学生。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 无限之进化之塔

    无限之进化之塔

    新书《万界之我是演员》已发布,求推荐,求收藏。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姜晟,在乘坐大巴赶去参加高中死党的路途中,遭遇时空裂缝误入进化之塔。原本以为要以进化者的身份在无尽的世界中艰难求生,却在无意之中激活了超级卡牌系统。这就是一个普通人从进化者,一路开挂成为主神的故事……
  • 捡到一个梦魇

    捡到一个梦魇

    在梦中修行,就是徐风最大的收获,尽管这是捡来的梦魇。突然有一天,他发现日常的生活里,发生了一点点的变化。随风潜入梦,梦魇照现实。不断重复的梦魇,充满诡异的旅程,亘古永存的危机,破梦而出的人生。=============================新书《矿海》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