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7500000013

第13章 绿色诗歌鉴赏

赵谦翔[1]

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师几乎没有不重视古典诗歌“鉴赏”的,其积极性大多来自高考试题不菲的分值。动机的功利性,促使一些教师把对古诗鉴赏教学的功夫下在模仿高考题型编选大量试题上,企图寻捷径、找窍门。主要表现是把学生捺入题海。训练选择题,只注重给出现成答案,不注重展示解答过程,更不注重揭示审美的规律;训练简答题,过分强调答案的统一性,使极富情感与个性的诗歌鉴赏蜕变成枯燥无味的寻求标准答案。这种训练往往导致学生在鉴赏中的“高空作业”。结果,学生只会大而化之地为作品贴上一些现成的标签,却不懂得体会意境、揣摩语言、品味情感。这就从根本上偏离了古诗歌教学的本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在教改实践中,我尝试了一种“养”的教学方法。“养”在汉语中的本义是“生育”。既然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显然急功不成,欲速不达。“养”的引申义是“教育”,朱熹注曰:“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韩愈在论及从内在修养入手培养写作能力时的精当比喻,用在鉴赏上也十分恰当:“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烨。”所以审美之果,非养不丰。我把这种着眼于审美素质培养、着力于诗意人生催化的鉴赏,称为“绿色鉴赏”。具体做法是:

一、口诵“心惟”,引导学生“投入”

以口诵“投入”,就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诗歌的音趣,即音乐美、声调美、押韵美、节奏美。“投入”不是“塞入”,务必让学生敞开心、放开声、读出味;教师不可越俎代庖,也不能采取“填鸭式”“满堂灌”。以“心惟”投入,就是让学生感知诗歌的意趣。“心惟”即韩愈所说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忘却自己,诗我合一,尽享诗意的甘醇。意趣包括情趣和理趣。绿色鉴赏特别强调发挥学生“强烈的自主意识”,在对作品“含英咀华”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的开放性”解读,力求有“新的发现”,做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在鉴赏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我放手让学生独立鉴赏其中的“理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潜能,于是学生有了以下的感悟:

——在人生这个错综复杂的大棋盘上,无论在外人还是自己看来都是朦胧混沌不清的。当局者迷,旁观者也未必清。

——问题的答案要由自己去找,不能总听别人的,要勇于发现,勇于探索。

——某些客观事物会遮挡我们的视线,而我们要穿越这些生命的遮挡物,找到自己的目标。

——象征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也许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着很平凡的事,生活在平凡的人间,但他的内心是高远的,所以凡夫俗子无法到达他的境界。

这些感悟,使学生对诗的象征性意蕴做出了既合乎审美逻辑又五彩缤纷的诠释。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地追求“确定”“唯一”的答案,这样只会冰释诗歌浓烈的人文意向,榨干诗词空灵润泽的意境,使诗成为一堆冰冷枯燥的“语言乱码”。只有让学生真正进入诗的意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其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才能使其与作品、与诗人产生心灵的“交流”与“碰撞”。

当然,这种个性化的鉴赏应该限定在文本提供的情境范围之内,我们努力提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如果把“哈姆雷特”鉴赏成“奥赛罗”,把“黛玉”鉴赏成“妙玉”,那同样是背离了鉴赏的基本原则。绿色鉴赏必须谨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咬文嚼字,引导学生“跳出”

鉴赏不只是为了享受“音趣”“情趣”和“理趣”,同时也是为了获取“文趣”,即借鉴艺术技巧。“跳出”即对诗歌做“庐山”之外的理性审视:品其言而察其妙,析其章而悟其法。

古代诗人讲究炼字炼句。在古诗创作中就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范例。例如,林逋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并非纯粹出于他的独创,而是出自他对五代南唐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的化用。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顿使梅花神态活现,可谓化平庸为神奇!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倘若丧失了对“咬文嚼字”的敏感,就从根本上迷失了进入鉴赏的路径。所以,尽可能少做几道断章取义的标准化试题,力争多做一些对经典诗作的全方位的原汁原味的鉴赏,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鉴赏中练就“咬文嚼字”的功夫,就为学好语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文字的推敲,说到底,是对思想情感的提纯;对章法的推敲,说到底,是对逻辑思维的锤炼。

古人写诗也讲究布局谋篇。即使寥寥数句的小诗,也有起承转合、前呼后应的精密安排。因此,通过鉴赏诗来学习章法、训练表达的严密性,实为学习古诗的简捷高效的理想途径。例如,鉴赏陶渊明的《饮酒》,我在引导学生鉴赏其平淡的风格、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之外,还让学生潜心揣摩那精微的结构: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对污浊俗世的否定;后四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对隐居生活的肯定;结尾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是对全诗主旨的总结。以这短短十句的篇幅让学生悟得章法的巧妙,实在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教学方式。

诗歌如麻雀,形体虽小,五脏俱全;赏析如解剖,音情理文,四趣分明。我将这种绿色诗歌鉴赏的要点,概括成以下歌诀:

熟读成诵入诗门,因人因世索诗魂。

察物辨景识意象,含英咀华品味新。

悟情悟理得意趣,沉入意境喜会心。

跳出庐山解文趣,审美尤重弦外音。

三、“有心栽花”,还须“无意插柳”

所谓“无意插柳”,是指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浓郁的诗意氛围:课上课间,不忘朗读诗、背诵诗;阅读写作,不忘玩味诗、运用诗;感悟人生,不忘联想诗、创作诗……激发于兴趣,着眼于游戏,无意于应试,故谓“无意插柳”,但耳濡目染,细水长流,良习渐成。

以旧体诗习作为例。让学生写旧体诗,重要的不在于把他们培养成文学意义上的诗人,而在于从创作中亲身体验构思、炼字、造境,言志抒怀,感悟人生。习作旧体诗“深得民心”,即使是在高三最紧张、最繁忙的日子里,也有许多学子命笔赋诗。马文杰同学写出了《咏清华荷塘》:

田田荷叶绿荷塘,清清涟漪似琼浆。

既得文豪生花笔,何须嫦娥洒寒光。

圣境自有盘龙卧,旦日入海游四方。

近观东南腾蛟踞,遥看西北彩凤翔。

池鱼久怀云龙志,誓跃龙门入华堂。

会当再尽百日力,六月折桂蟾宫香。

他在谈创作心得时说:起初我并没有把写诗放在眼里,以为一挥而就,便成佳作。可万万没有想到,佳句没写出来,教训倒得了好几条。真应了陆游的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连写了三首才得到一首像样的诗。现在看来,写诗要重视立意和造境。第三次写诗,我吸取前两次的教训,首先确定了“进军清华”的主题;其次明确了以荷塘为抒情媒介的构思,诗的档次果然提高不少。

另一位同学张丹写了这样一首习作《归旧居随感》:

新居住未久,犹思旧时院。梦萦清幽景,醒归驻足看。

竹篱虽残破,青藤犹缱绻。鸟鸣花丛中,虫唱石隙间。

院主闲庭步,抚木现怡颜。无心事雕琢,天成此画卷。

魅力何所在?神韵尽自然。感此良久立,日落仍盘桓。

她在谈创作的感悟时说道:“有人说我与众不同,我一直感到疑惑:没有出众的相貌,没有过人的口才,没有卓越的领导才能,横看竖看都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现在看来,我的特别之处应该就在于朴素与自然吧——不粉饰,不虚伪,不招摇,不刻意地追赶时尚,正如我喜爱的自然天成的旧居庭院。总爱照镜子,但看到的只是外表,而这首诗让我照见了自己的心灵!”

尽管是偶尔尝试旧体诗习作,仍然有许多同学写出了这像模像样的诗作和创作谈。这惊喜给我启迪:诗才人人有,关键在开发。这经验令我深信:审美之能,并非来自教师天花乱坠的灌输,而来自学生亲经亲历的感悟。我并不奢望把学生个个都培养成诗人,但我真心希望为他们飞扬的青春留下些诗情,使他们在物欲横流的喧嚣中保留些精神的自由与纯净,在未来的人生坎坷中让心灵有所依托。

四、文学的诗“迁移”为生活的诗

古典诗歌鉴赏能否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比如《寻隐者不遇》中就含有这样的哲理:隐者代表着另一个世界,它对俗世的来访者是关闭着的。你可以想象其美妙,你也可以在这个世界的边缘探问它的消息,使自己稍稍远离俗世的污浊,于仰慕中使身心有所涤荡,但只要你的心还留在俗世,就不能深入到隐者的世界和分享隐者独得的生命。

由此哲理,我联系“名牌大学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清华境界说”:

——“清华”,说到底是一种境界,一种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为代表的人生境界。如果你仅仅是喜欢、羡慕、向往,那你便像那个“寻隐者不遇”的诗人一样,即使走进了清华校门,也不过是来到了“松下”;即使走遍了清华园,也不过是涉足于“此山中”而已。而作为人生境界的那个“清华”,依然隐藏在“云深不知处”的茫茫杳杳之中。那位寻隐者的诗人,如果真的想找到隐者,其实也很好办:彻底摆脱尘世的羁绊,也做个真隐者不就可以了吗?同理可证:如果有人真的想成为“清华人”,那就必须把自己头脑里的种种浅薄和诱惑置换出去;否则,你无论怎么向往,最终也只能是仰望清华之高墙却不得其门而入。

于是,诗歌诗化了学习生活,学习生活也充满了诗的情趣。朱光潜先生说过: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所谓诗并无深文奥义,它只是在人生世相中见出某一点特别新鲜有趣而把它描绘出来。但是有生命而无诗的人虽未到诗的末日,实在是早已到了生命的末日了,那真是一件最可悲的事。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遣闷,而且在使人到处可以感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扩展生命的活力。

郑板桥《题画竹》诗曰:“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消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此中道理耐人寻味。我们似乎可以窥见作为诗书画大师的郑板桥成长的道路和规律:他是在不断地“写”和不断地“思”中走过来的;他的“画到生时是熟时”,更道出了大师严谨的创作态度和不倦的创新精神。遗憾的是,只要静下心来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多少名为轻车熟路的旧车老路、貌似驾轻就熟的南辕北辙、自诩熟能生巧的弄巧成拙啊!感慨之余,我不禁写下四句歌诀来自警:自古大师皆务本,从来腐儒事急功。养根俟实铸大器,投机取巧雕小虫。

作者简介:

赵谦翔,1948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函授。1993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各种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绿色语文案例集锦》《绿色作文实例实说》《赵谦翔与绿色语文》《绿化语文》《赵谦翔讲语文》等著作。

[1]赵谦翔:《绿色诗歌鉴赏》,载《人民教育》,2004(01):36~38.

同类推荐
  • 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主要根据语文新课标指定的中小学生阅读书目,在参考和借鉴许多译本优点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内容概述和欣赏与评析等全面性指导阅读,可谓是高度浓缩,既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又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把握。
  • 小学生优秀作文精选

    小学生优秀作文精选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仅体现了他驾驭文字的能力,还体现了他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同时,小学生作文的好坏,也直接关系着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小学阶段,孩子的作文是打基础阶段,可以说,这个阶段的作文基础直接决定着中学作文的好坏。本书精选了200篇小学生优秀作文,每篇作文后都有名师点评,为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是小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好帮手。
  • 朱自清经典

    朱自清经典

    朱自清触动灵魂的优美文字,源自心灵深处的感悟,在岁月的长河中,如宝石般熠熠生辉,陪伴着读者一路远行。本书精选编朱自清作品中脍炙人口的篇目四十余篇,有利于青少年读者进一步深入理解名家名篇,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 小学生礼仪:4-6年级

    小学生礼仪:4-6年级

    优雅的风度不是天生就有,需要从小培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每一个与人打交道的机会都是培养礼仪的机会。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许多。礼貌看似只是一些细节,但也能让人失去很多。《小学生礼仪(4-6年级)》是专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量身打造的礼仪规范书籍。书中精选了常用的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以及简单的社交礼仪等内容,教导学生要帮助父母分担家务、要学会与人沟通、要关心集体遵守公德,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规范,在学习、
  • 牛顿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牛顿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本书包括了大自然之子、小小制作家、这个孩子变了、格兰瑟姆镇的中学时代、剑桥的孤独者、不寻常的学生、天才的思索、为学习机会而应试、避灾归乡、乡间奇迹、重返剑桥等。
热门推荐
  • 公主斓曦

    公主斓曦

    当今天下四分,东临、北周、西凌、南江各占据东南西北,四国国力鼎盛,其他小国难望其项背,尤以西凌野心勃勃,意图一统天下。传闻北周嫡长公主凤斓曦天生羸弱,从小被送往云芜山静养,一朝回朝,百官朝凤,北周皇帝赐封号“安定”,寓:安邦定国。天下大笑,病公主不知道能活到多会儿就一命呜呼了,还能安邦定国?朝臣大惊,莫非皇帝老糊涂了,竟然把安邦定国交给一个未出阁的公主身上?后宫乱了,公主斓曦虽是病秧子,但她双胎哥哥可是掌控兵权的,难道皇帝要传位给老六?《北周政史传》记载:安定公主自册封日起,暗掌北周公主令和蟠龙令。天圣末年,统领虎啸营平定北周内乱;启德二年,废帝顺文;正昌三年,安定公主顶替睿王统领三军暴露,天下大惊,赞安定公主乃当世“第一女子”,华安帝怒,欲以欺君罪赐死安定,后威胁安定公主赐婚丞相之子,安定从。成婚前晚,丞相子亡。三个月后,东临二皇子慕容焰求婚安定公主,安定拒。从此一生未婚,孤独终老。《安定公主传》记载:西凌世宗凌子烨于北周天圣四十三年泰成帝寿宴上求婚睿王凤辰墨,实则求婚的是当初顶名统领边关大军的安定公主,当时身份未明,凌子烨作罢,后公布北周七大罪,撕毁合约进攻北周,意在逼迫安定公主就范。《北周野史》曰:安定公主和曾经的东临二皇子,后来的建德大帝情投意合、私定终生,后由于北周内乱、西凌太子凌子烨虎视眈眈作罢。传闻建德大帝一统四国却为了安定公主一生未娶,后传位于外侄。正剧、架空、小虐、女强、男强,不喜误入。
  • 你也是蘑菇吗

    你也是蘑菇吗

    《你也是蘑菇吗?》是新浪微博人气作者安定医院郝医生首部关于精神病人的脑洞故事集。38个脑洞轻奇的故事,108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暖心细节。讲述精神病人那些不为人知的惊奇故事,呈现精神病人真实的内心世界。透过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折射当下喧嚣、繁华大都市下正在努力奋斗的年轻人心中的脆弱与不安,如果你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要惊慌,不要气馁,不要哭泣,我们都曾经历痛苦与迷茫。愿你生命的每一段旅程,都有一朵“蘑菇”伴你共度风雨,那是每一个阶段不断强大的另一个自己,愿本书能带给你丝丝温暖,安抚你每一个黑暗的夜晚。
  • 魅世皇妃

    魅世皇妃

    我叫夏清璃,夏国的璃芮郡主。我的父亲是夏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北泰王,十六岁之前,我生活富足,无忧无虑;十六岁之后,我国破家亡,飘若浮萍。我想我是一个记仇的人,只是敌我悬殊太大,曾让我一度很挫败。我在仇恨中磨砺自己的意志,一心只想杀他!啥?他是谁?当然是我不共戴天的仇人!偷袭,刺杀,耍小心计,期间各种招数我无所不用其极,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到后来才蓦然发现,原来一切竟是...*我这一生中一共遇到过三位男子,他们惊才艳艳,都是这乱世的霸主,是世人敬仰的英雄。可却都不是我爱情的归属...他们也许爱我,却更爱自己;也许需要我,却更需要皇位权势。也许只有一个是特别的,可是却...【片段一】:他眼中冷冽似冰,冷冷的开口,“在你心里,究竟当本王是什么?”“仇人!”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慕容孤赫,你给我听清楚,无论你怎么对我,即使我失身于你,你在我心里的位置,都不可能有丝毫改变!永远不可能!”“我夏清璃,恨你!憎恨你!”【片段二】:“本王给你一次机会,若是一刀没有杀死本王。从此,就别在记恨。”我霍的举刀对准了他,没有多想,没有犹豫,卯足所有的力气冲过去,将刀对准他心脏的部位狠狠一砍...【片段三】:读书群号:26545264敲门砖就随便一本作品名吧!推荐好友文文:《妻上娘子》昨夜莲心《贰婚》宛薇《卿媚众夫》黄玉儿
  • 蛤蟆告状

    蛤蟆告状

    清朝咸丰年间,河北静县东关街有一家铁匠铺,专做些农用家什,如镰、锄、犁、耙之类,也兼营洋铁业的活儿。店铺的主人姓孙,三十余岁,因他排行老二,所以人们称他孙二哥。孙二雇了十几个伙计,按月给这些人发工钱。平时他为人和善,只是在发工钱时计较一些,因此惹得那些手头懒一点的人说三道四。在这些伙计中,有一个叫王虎的,此人就在东关住,有些恋家。早晨上工时,因起得晚了,晚来了一会儿,自然引起孙二一些唠叨。到月底发工钱时,扣了王虎五十文钱。那王虎不服,便找到孙二吵起来。那王虎自恃年轻胳膊粗,有把子气力,说着说着便动手打了孙二一记耳光。
  • 雍正皇帝:九王夺嫡

    雍正皇帝:九王夺嫡

    本书记叙了康熙四子胤真从夺嫡登极到整肃朝纲,实现政治抱负的全过程,刻划了上百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被评认家认为是“自《红楼梦》以来最为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百年不遇的佳构”。
  • 我是你的朱丽叶

    我是你的朱丽叶

    本书描写的是一个花痴女生与帅哥老师的悲催情感故事。米星希是学生们的知心朋友,恋爱却一直不大顺利,他和美眉老师林可可是一对欢喜冤家,两个人互相爱慕,却都不承认,他们总是吵嘴,以各种方式攻击对方——当老师的恋情出现危机时,暗恋老师的女生疯狂制定“老班培养计划”,美女老师只好绝地反击——两位“麻辣教师”以独特的风格教育学生,他们对学生宽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为他们付出自己的努力,觉得学生就是自己的一切。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许多的感动,会从中感受到老师的伟大。这本书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不仅笑料百出,有数不尽好看、好玩的故事……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黑化值系统:宿主求冷静

    黑化值系统:宿主求冷静

    (本文无男主,双女主,看书要谨慎思考)"想不想获得力量啊?"系统诱惑道。“想不想实现什么愿望?其实,快穿还是很有趣的,像什么古代、未来balabalabala…”“……好”,于是,兖血就开始了夺取黑化值的道路。“宿主,男女主不能杀!要黑化后没气运了才能!”某大佬把男女主弄残了。“宿主,天道来了!”某大佬把天道踢出世界了。宿主就是厉害,星星眼。某人委屈:“血儿,你不想我吗?”大佬冷淡:“回来就好。”“嘻嘻,血儿不能跟着那些男人走了哦~你是我的!”“嗯,我是你的。”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丘比特的水晶坊

    丘比特的水晶坊

    对于十五岁的女生春盈来说,这一天注定是她的“灾难日”!首先是她最讨厌最害怕的体育课,接着辛苦珍藏的海报也被人拿走了,而且是被用来垫屁股!是可忍,孰不可忍!没想到这一个不忍给她带来了这“受难日”最大的灾难——惹上了全校闻名的邪恶王子韩尚。那个狂傲、霸道、不可一世、连校长都不放孝眼里的纨绔子弟!明明对她无意,邪恶王子却每每出现在她的周围。让她无辜成为邪恶王子无数拥趸的“大众公敌”!幸亏她还有个“天使”弟弟帮她解围,无论什么情况,都坚定地站在她这~边。让她感觉到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