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7900000007

第7章 绪论(4)

[5]王英杰,刘慧珍.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与对策[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6.

[6]雷万鹏,钟宇平.中国高等教育需求中的城乡差异——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7):48-57.

[7]薛颖慧,薛澜.试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的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2,(4):44-49.

[8]李文胜,黄潞.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4):71-73.

[9]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5;谢作栩对1978—2000年各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绝对差异的统计表明,各省、市、自治区每万人口大学生的标准差从1978年的3上升为2000年的38.5。见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214.

[10]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5,275.

[11]乔锦忠.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布的区域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3-28.

[12]刘精明.扩招时期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142-155.

[13]谢维和,李雪莲.高等教育公平性的调查与研究报告[A].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8.刘宏元.努力为青年人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武汉大学1995级新生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1996,(4):7-11.孟东方,李志.学生父亲职业与高等学校专业选择关系研究[J].青年研究1996,(11):24-29;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44-47.

[14]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丁小浩.对中国高等院校不同家庭收入学生群体的调查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02-108.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19-25.卢乃桂,许庆豫.我国90年代教育不平等现象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7-16.

[15]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EB/OL].http://guancha.gmw.cn.2007-03-28.

[16]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2.

[17]姜相志.社会分层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J].青年研究,1992,(12);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3.266-268.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杠杆还没有成为调节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布的重要经济因素的90年代初期,那些在制度转型初期“先富起来”的阶层的经济财富尚没有转换成文化资本上的优势。

[18]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24-31.

[19]钟宇平,陆根书.收费条件下学生选择高校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2):31-42.郭从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24-31.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9.谢作栩,陈小伟.中国大陆高校学费对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影响——实证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7,(2):12-15.

[20]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75.杨东平.影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的制度性因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6):28-29.

[21]杨东平.影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的制度性因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6):28-29.张玉林,刘保军.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31.

[22]刘复兴.教育改革的制度伦理: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J].人民教育,2007,(11):2-5.

[23]张玉林.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战略与管理,2002,(6):55-63.

[24][美]帕梅拉·B.沃尔特斯.增长的限界——历史视角中的教育扩张与改革[A].莫琳·T.哈里楠.教育社会学手册[C].傅松涛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4.

[25]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J].中国社会科学,2003,(3):86-98.

[26]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J].中国社会科学,2003,(3):86-98.

[27]汤敏.关于扩招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62-71.陈锡章.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机会均等[J].中国高教研究1999,(1):44-46.刘精明.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J].社会,2006,(3):158-179.丁小浩.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24-33.

[28]杜屏,李宝元.中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与机会均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1-16.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01,363.

[29]李文利.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对入学机会和资源分配公平的促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34-45.

[30]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72.

[31]Robert Taylor.China‘s Intellectual Dilemma.Politics and University Enrolment,1949—1978[M].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81.又见[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01.

[32][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张晓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32-133.

[33][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19.

[34]Michael Sheringham.Reviewed Work(s):Chinese Educational Policy.Changes and Contradictions 1949—1979by Jan-Ingvar Lfstedt[J].Comparative Education,1983,19(1):115-116.

[35]Michael Sheringham.Popularisation Policies in Chinese Education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70s[J].Comparative Education Special Anniversary Number (8):Education in China,1984,20(1):73-80.

[36]姚若冰.中国教育1949—1982[M].台北:华风书局,1986.6-7.

[37]Suzanne Pepper.Chinese Education after Mao:Two Steps Forward,Two Steps Back and Begin Again[J].The China Quarterly,1980,81(3):1-65.

[38][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21.

[39]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152-154.

[40]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2-11.

[41]Mark Sidel.University Enrol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77—1981:The Examination Model Returns[J].Comparative Education,1982,18,(3):257-269.

[42]甘阳.通三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22,38.

[43]杨豫.新史学的未来趋势(跋)[EB/OL].http://bbs.nju.edu.cn/blogcon userid=naomi&file=1158933452/2007-12-06.

三、问题、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问题

1.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机制的基本特征

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分配机制具有不同的特征,描述和澄清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机制是本书的基础和前提。本书依据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标准,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按照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来分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大致对应1950—1957年);第二个阶段,政治标准成为主导(大致对应1958—1976年,不包括调整时期);第三个阶段,学术标准被重新确立并且逐步向多元化标准转变(大致对应1977年至今)。这样的划分没有遵循严格的时间顺序,而是把那些表现出共同特征的事件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本书的研究重点是公立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问题,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相对于成人教育、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无论在规模、质量还是影响力上,它都具有更多的优势和典型性。对于政府而言,它更能体现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对于个人而言,它更直接地影响着个人的升迁和流动。[1]在中国其他类型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迟缓的情况下,这一特征体现得更加明显。

2.探究支撑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机制的制度建设及其价值、理念

即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标准和具体运行机制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任何外显的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的合理性只能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寻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迁,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当然不能例外,要理清其中的发展脉络,必须回归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中去,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本书力图通过历史事件和事实来分析和比较“毛泽东时代”与“文化大革命”之后的社会历史背景,揭示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以及高校招生政策背后的价值、理念的差异。这就需要对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和“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方针以及“文化大革命”之后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针进行分析和比较。

同类推荐
  •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处理行政公务往来的文书。公文是应用文中最重要且用途最广泛的文体。一、从公文的性质分公文有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社会团体公文及各企事业单位公文等。本书详细介绍了办公文书的种类和写作方法。
  •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学会读懂和使用身体语言,是一门成功必修课,是洞悉先机、掌控全局的保证。《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由盛乐编著,对身体语言的表现形态、深刻内涵及其广泛运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为你破译身体语言的种种密码,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处,帮你看穿他人的真实意图,窥破人际关系的奥妙,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适合大众阅读。
  • 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是新闻史上的一部杰作。非常值得新闻专业的从业者和学生学习借鉴。对宏大事件报道的掌控能力,对涉及众多被访者、拥有海量细节素材的再现、穿插、配制和平衡能力。译者董乐山先生在“译序”中说:两位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是美国《新闻周刊》和法国《巴黎竞赛》的记者。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热门推荐
  • 美好的心路历程

    美好的心路历程

    本书作者通过讲述人生的心路历程,教会我们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
  • 仙慕

    仙慕

    天澜族灭后,六把上古澜剑被剑尊玄老,托付于天澜星士之手。城破族灭,曾经塑造一代神话的天澜星士,手握神剑却只能隐于山野草莽,置身于纷乱世事门外。然而上古澜剑的仙话,并未就此停歇……没落世外的亡族星士,一直在暗幕后扭转乱世乾坤。一边,执掌龙腾神剑的神策少年,邂逅不谙红尘的纯美天使,在光复全族的寄托和携手红颜中,斩灭血与泪的交叠。另一边,继位在即,圣天使翼却私自逃离族城,卷入澜剑纷争,但又收获她的仙侠爱恋,谱写唯美诗话。神谋奇策的战局,恋歌别殇的感动。乱世纷扰,剑仗天澜;一曲折翼舞动,便可倾倒天地……
  • 嫡女谋:傲世皇子妃

    嫡女谋:傲世皇子妃

    三个月的地牢折磨,她从嫡姐口中得知真相,原来,五年来的出生入死,助他登上大位,她只是一颗棋子,为他人作嫁衣裳,温柔大方的嫡姐?善良知体的继母?乖巧讨喜的庶弟庶妹?全都是假的,原来,只有她一个笨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她不甘心,不甘心..........一朝重生,一改往日懦弱性格,既然善始不得善终,那她能夺便夺,夺不了的,毁了又何妨?可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
  • 光之雇员

    光之雇员

    我只是个玩FF14的光之跑腿,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了和FF14几乎一模一样的世界里,还是个辅助的NPC雇员角色。FF14的故事里,本没有雇员什么戏份。这怎么可以?那些虐主的主线任务,怎么能拿来让我的雇主伤神?且看我如何在剧情的框架中偷天换日,硬生生给你闯出一个完美结局!
  • 决胜红海,生死转型

    决胜红海,生死转型

    有些企业家说,他们的商业模式很好。但我们看他们的商业计划书时,看到的却只是一个商业创意。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肯定是要有一个好的商业创意,但商业模式是一个包括客户价值创新、收入模式、组织架构的系统,商业模式的创新意味着整个企业的改革。唯有如此,企业才可能持续赢利。
  • 千古苍天

    千古苍天

    大道茫,天地苍;世间万物,魂宿之乡;云中多圣贤,史上留美名;天机从来埋骨,晦远不识归途;漫漫长夜多少事,千古谈笑皆恩仇。人世长,岁成殇;青丝滑落,只余空响;年少向来痴,运命本无常;遥想峥嵘往事,苦叹海中之桑;淡淡墨色疏远离,一曲终了人间荒。
  • 爱情不就是这样吗,跌倒痛了再爬起来

    爱情不就是这样吗,跌倒痛了再爬起来

    本书是作者做情感记者以来记录的情感故事的一部分,每一个都是真实的。也许,讲述这些故事的就是你身边的某一个人,有着埋藏在心底难以与旁人分享的心事。他们的爱情经历或哀伤,或传奇,都是无法抹去的青春记忆——待到回头再看时,会发现:爱情不就是这样吗,跌倒痛了再爬起来。
  • 倾国妖后:蛇王囚后

    倾国妖后:蛇王囚后

    她,一心寻死,无心穿越,却惹上蛇界权势最高的蛇王。他,一双似笑非笑的桃花眼,慵懒邪魅,却风华绝代。当邪肆的他,杠上清冷的她,将会上演一场怎样的追逐?一心想着逃离的她,却不曾想惹怒了他,从此,他的后宫犹如摆设,蛇王开始囚后!落花成冢,流年飞逝,回首千年,看花开败落,只是泪已成殇!
  • 地气之上还有可仰望的星空

    地气之上还有可仰望的星空

    桫椤: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我请教的机会。前几天联系您的时候,您正在湖南吉首调研,那是全国政协委员的活动吗?通过您的这些工作,我们看到一位作家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担当。大多数作家埋头书斋的时间比较多,我希望知道,您从事这些社会工作,是否需要有身份上的某种转换?在时间的分配上,诸多的社会工作是否也会影响您的创作?张抗抗:五月我去湖南几天,是作为国务院参事调研,每年都会外出调研两次。这两年我们文化小组选择了“全民阅读”这个课题,研究部分城镇的实体书店和图书馆状况,向政府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 有山有水有点田

    有山有水有点田

    重生为农家女,爹娘兄长失踪,弟弱妹小,家徒四壁,更有叔伯欺负,举步维艰。摆脱困境,是秦筱雨面对事实后所能做出的唯一选择。细弱肩膀扛起一家生存大计,依靠天然的山水田园,小农女也必能织出一幅锦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