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语种但非主流国家,如中国
汉语是典型的大语种,讲汉语的人大约有15亿人,但与英语相比,汉语仍然是一种边缘语言。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领域,发展中的中国要想同国外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大量的汉语材料都需要中国本土译者从汉语翻译到外语,尤其是英语中去。孔慧怡曾经根据对全国暑期英汉翻译高级讲习班学员的一次调查,发现90%的学员(主要是高校的翻译教师)在平时承接的翻译任务中需要同时应付中译外及外译中的双向翻译。据此她指出:“事实上,翻译工作者需要双向运作,在很多亚洲国家是常见的现象,而一般认为专业翻译只应译入母语或A语言的规定,目前在亚洲仍难以实现。”[13]其实,即使在联合国这样大量使用翻译人员的国际性组织里,在从母语翻译到外语被视作违背翻译常规准则的情况下,汉语和阿拉伯语的翻译也通常是由母语为非英语的译者来从事。
3.移民程度高的国家,如澳大利亚
在移民程度很高的国家,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要想融入当地的语言文化当中去,很多材料都需要翻译到外语中去。Campbell以澳大利亚为例,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政府认识到移民对本国社会的特殊贡献,不再像以往那样期望移民归化到英语主流社会中去,而是鼓励多元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政府认识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需要和亚洲国家合作的必要性。这都使得澳大利亚需要大量的双向翻译人才,特别是译出翻译人才。“尽管近年来在国际化的大趋势下,为了满足移民的需要,澳大利亚大量的口笔译工作都有移民语言专家提供专门的翻译服务,但对于笔译来说,在很多情况下,社会期望有更多的译者从母语翻译到外语(英语)。”[14]
其实,从母语翻译到外语的活动不限于以上三种情形。Campbell曾写道:
我曾经遇到过不少国家(苏联,挪威)的翻译工作者,他们都是从事从母语译入外语的,因为在这些国家里,期望找到讲英语的英美人士从事翻译是不切实际的。日本译者协会的主席威廉姆·李斯(William Lise)在《国际语言》里写道:“与日本国以外的许多见解相反,在日本,几乎所有的日—英翻译都是由日本人写的作为外语的英语,然后由外国改写者做修改、润色工作。”[15]
王恩冕在《从母语译入外语:东亚三国的经验对比》一文中从口译的角度也指出,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国国际交流活动频繁,口译市场繁荣。虽然三国的人口总数将近世界的三分之一,但由于其语言在国际舞台上都属于较少使用的语言(相对于英语而言尤其如此),三国的口译员都要从事大量的从母语翻译到外语的译出活动[16]。
可以说,无论是在当代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英、美两国除外),翻译到外语的活动是普遍存在的。但是,长期以来多数研究者忽略了翻译的方向问题,对于从母语翻译到外语的译出活动与从外语译到母语的译入活动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也很少关注。就汉译英来说,母语是汉语的中国译者和母语是英语的外国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都具有怎样的特点?从母语译成外语与从外语译成母语的翻译领域和标准是否相同?如果不同的话,为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注释
[1]马士奎:《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宋柄辉:《韩少功的翻译和我们的昆德拉》,《东方翻译》2009年第2期,第53页。
[3]Snell—Hornby,Mary: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88:81.
[4]Pokorn,Nike K.Challenging the Traditional Axioms,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5.
[5]林煌天:《中国翻译辞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第167页。
[6]Pokorn,Nike K.Challenging the Traditional Axioms,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5:34.
[7]Lefevere,And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London,Routledge,1992:115.
[8]马士奎:《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第169~170页。
[9]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173页。
[10]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第40~42页。
[11]马士奎:《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12]Pokorn,Nike K.Challenging the Traditional Axioms,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5:34.
[13]孔慧怡:《99全国暑期英汉翻译高级讲习班学员资料调查》,《中国翻译》2000年第2期,第61页。
[14]Campbell,Stuart:Translation into the Second Language,London,Longman,1998:23—24,27.
[15]Campbell,Stuart:Translation into the Second Language,London,Longman,1998:23—24,27.
[16]王恩冕:《从母语译入外语:东亚三国的经验对比》,《中国翻译》2008年第1期,第72页。
第二节译出与译入的相同与不同
从母语译成外语和从外语译成母语,尽管翻译方向不同,作为翻译活动,两者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以翻译的过程来说,译出和译入都包括理解原文、表达译文和修改—润饰译文三个步骤。在理解阶段,译者都应尽量透彻理解原文。正确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基础,理解如果有误,翻译的质量就难以保证。表达的过程则是译者把自己所理解的内容恰当地传译出来的过程,同时也是译者运用翻译技巧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译者表达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理解的正确与否,也取决于译者的译语水平、语言转换能力、所选择的翻译方法和知识面等。表达过程结束后进入修改—润饰译文阶段。译文的质量与译者在这一步是否下功夫有很大关系。例如,有的文学名著的翻译,由于出版社之间的竞争,译稿催得急,在这种情形下译者往往没有充分的时间对译文进行细致的修改,从而导致整篇翻译前后质量不一。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好的翻译如同写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需要译者反复修改的。
另一方面,译出又不同于译入,有其特殊性。在翻译到母语的活动中,最难的是理解原文。一般情况下,译者用自己的母语来翻译外语作品表达上要相对容易些。而在从母语翻译到外语的活动中,对原文的理解则相对容易些。真正的困难在于译文很难做到表达自然。在Deborah Cao进行的一次翻译语言能力的调查中,一位长期从事汉英双向翻译的中国译者这样说:
从英语翻译到汉语,理解原文通常要困难一些。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英语毕竟是外语,与这门语言相关的英语文化内涵和隐涵都不可能是一目了然的。所以有时候理解是最困难的。完全理解原文后,用中文翻译也有难度,但程度不同,因为汉语毕竟是我的母语。我可以更为灵活地使用这种语言。
从汉语翻译到英语,理解不算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我懂汉语,懂汉语文化;我了解中国人的特质,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写作的思维模式……但是读英语的时候我很难总是做到这一点。[1]
上面的这段话说明了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很难同时精通或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正如David Crystal所说,真正完美的双语者、同样精通两种语言的人,如果确实存在的话,也是极为罕见的。他指出:
(语言达到)熟练程度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当我们说一个人是双语者时,最明显的体现应该是当这个人在使用这两种语言时都同样达到了近似母语的流利。但是这个标准过高。能够在两种语言里都讲“完美”流畅语言的人确实存在,但是这些人是例外,而不是常规。[2]
那么,从外语翻译到母语和从母语翻译到外语为什么存在着上述不同呢?吉尔认为,理解原文和表达译文,两者所需知识的性质并不完全相同。理解只要求译者认出语言符号和它们的意义;而表达则需要译者调动这些语言符号[3]。在从外语翻译到母语的过程中,外语是作为被动语言来被译者理解的,译者遇到难懂的外语词汇,可以借助文章背景、上下文和字典来理解。因为“被动理解比主动表达要容易得多”。而在从母语翻译到外语的过程中,译者的外语表达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因为真正精通双语的译者是罕见的,绝大多数译者的外语都是后天作为二语习得的。勒代雷曾指出:“青少年过后,(一个人后天)所学的语言不可能达到母语的水平。母语表达的自如,语言本能赋予的文笔效果语言B都不可能达到。从信息的翻译到情感的转达,语言表达需要日臻完善的本能的东西。语言B可以达到词汇语法的正确,而母语还包括译者自然的、相关的,有时是优雅的正确意义的表达。”[4]
从理论上来说,翻译活动中理解和表达两个步骤同等重要,但就翻译的质量而言,表达要比理解更为重要。中国作家和文学翻译家萧乾曾明确地说过,做翻译时,“理解力占四成,表达力占六成”[5]。意思是说,译者翻译时即使完全了解原文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怎样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意思却往往很难。一位从事汉英翻译教学工作多年的学者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无论英译汉或汉译英,都必须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汉英翻译尤为如此……也许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人的英文水平低,别的条件都具备,他只不过具备了全部翻译条件的百分之三十,还是不能进行翻译的;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英文水平较高,那么他就具备了翻译条件的百分之七十,也就是说,英文水平的高低是搞好汉英翻译的关键。”[6]另一位长期从事汉英翻译教学的学者极为赞同上述观点,她认为汉英学习者只有“有了这'百分之七十',其余'百分之三十'才能发挥作用,翻译训练也才有效果”,“如果满篇都是语言错误,翻译水平的提高是无从谈起的”[7]。由此可见,教授汉英翻译还需要考虑学习者是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能力。
此外,翻译并不仅仅是将原文的语言转换成译文的语言,译者还需要考虑译入语不同题材、体裁所需要的写作规范。例如,在将汉语的旅游文本翻译成英语时,汉语旅游语言华丽、抒情的风格一般要转换成英语旅游文体朴实、简洁的平实风格;而翻译过程中完全保留原文语句所传递的信息也不一定与译语的写作规则相兼容。这就要求译者在用译语重新表达的阶段“必须调节好文笔优雅和信息重建之间的微妙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要求(译者)很好地掌握译语的风格,这在第二语言中很难达到”[8]。这也是翻译界不少追求译文语言质量的翻译公司和译者之所以坚持从外语向母语翻译的原因之一。
对于汉译外翻译的特殊性及其特有困难,冯世则曾总结说:“汉译外有一个特殊性:它以母语为出发语言、外语为归宿语言;与外译汉相比,出发语言和归宿语言在这里倒了个个。一个特殊性引发一系列特殊性、一系列特有的困难。根本的一条:人们对外语的掌握总是不如对本族语的掌握,总是不如有关外语的本族人对它的掌握。”[9]这段话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就是:人的被动知识永远多于主动知识,即能听懂和看懂的东西远多于能说和能写的东西。这也说明了国际惯例要求职业翻译从外语译入母语是有根据的。
除了语言表达上的困难,译出翻译和译入翻译的不同还在于对文化空白的把握上。在从外语到母语的翻译过程中,很少有讲母语的译者能够完全了解外语作者的全部文化背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译者是往母语翻译,他与读者生活在共同的语言文化世界里,能够推测出读者的知识空白,因而能够尽量让译文适应读者的认知需要。而在从母语到外语的翻译过程中,由于译者和作者属于相同的文化氛围,译者可以充分理解原文作者的文化背景及篇章的意义,但是他却不能像母语译者那样预测应该填补的读者的文化空白[10]。下面的两个译例便是很好的说明:
例1
原文:(贾政带领众人来到一石碣处,命众人题字,)众人建议直书“杏花村”。贾政听了,笑向贾珍道:“正亏提醒了我。此处都妙极,只是还少一个酒幌。”(《红楼梦》第17回)
译文:“The ancients had already supplied the most fitting name—Apricot Vill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