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8600000008

第8章 新的崇拜:西潮冲击下近代中国思想权势的转移(4)

传播西学的角色既然已逐渐由中国士人自己承担起来,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实已得到中国人的主动配合。当然,中国配合者自己通常并未意识到他们所起的这种作用。他们学习西方的目的,还不仅是要生存,而是要使中国富强并最终凌驾于西方之上(详后)。如前所述,富强本不为儒家所强调,寻求富强正是在西潮影响下产生的国家目标。

中国传统本崇让不崇争。《春秋穀梁传》(定公元年)说:“人之所以为人者,让也。”老子主张“不争”,墨子讲究“不斗”,思路相近。许多人心里未必真喜欢让,但表面上仍不得不崇之,盖世风使然也。这正是赫胥黎所强调而为严复相对忽视的后天伦理作用。西潮入侵后,国人由重理转而重力。过去受压抑的法家耕战思想被重新“发现”,进而引发出商战以至学战思想[53],“争”的意识渐具正面价值。故争的观念因西潮而显,亦由西潮为之正名。美国史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在其关于中国近代的近著封面上以中文大书一“争”字,盖有所得焉。[54]尚争而不尚让,是中国近代与前近代的一个重要区别。

甲午兵战失败,士人纷纷寻因。重力尚争的倾向已为严复版的进化论准备了风行的语境,只是还缺乏系统的表达。严复译述的《天演论》一出,简明而系统化,人皆以为言其所欲言。特别是严复把西方进化论化约为“物竞天择,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简单公式,最容易说服已经重力尚争且正在寻求答案的许多尊西中国士人。《天演论》能风行于世,正在其不仅解答了中国何以败——因劣,而且提出了解决的路径——即争。国人已先有争的意识在,此论自能不胫而走。

有此理论,强力就成了最好的说服手段。一旦胜者是因为其文化优越这样一种观念在士人心中树立起来,失败者的传统自然像粉一般碎了。既然中国屡被战败,则其文化必然低劣。中国人以前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因为中国历史上两个从人变成神的关羽和岳飞以及一个半人半神的诸葛亮都不能算是成功者。[55]如今则承认败即是劣,可知其价值观念已完全转到西方一边了。西方在改变中国人思想方式一点上已基本成功。

中国士人既然已主动学习西方,西方文化优越观的确立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西方在中国人思想中的地位步步上升。自太平天国以还,出将入相影响朝政最大的几位汉臣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以及后来的维新变法诸人,均是在往西走的方向上,而且越走越远。如此流风所播,晚清的大趋势正如黄远庸所见:“乔木世臣、笃故旧绅,亦相率袭取口头皮毛,求见容悦。”[56]

1891年时,康有为已发现当时士人“稍知西学,则尊奉太过,而化为西人”。[57]到1898年,热心传教事业的立德(Archibald Little,1838—1908)肯定地写道:“西方思想方式[在中国]取得控制地位的日子一定会来到。”[58]若比较立德的满怀信心与1869年时杨格菲的犹疑,中国思想界的变化之大尤可见一斑。再到20世纪初,国粹学派的邓实已形容当时知识界的风气是“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若神圣”。故余英时先生判定:“西方理论代表普遍真理的观念”在1905—1911年间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中”了。[59]

注释

[1]Cf.Jean Francis Revel,Without Marx or Jesus (Garden City,N.Y.1971),p.139;关于更普遍意义上的爱憎交加情结(resentment)的新近探讨,参见Liah Greenfeld,Nationalism:Five Roads to Modernity (Cambridge,Mass.1992),passim.

[2]章太炎:《清美同盟之利病》,见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47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本文所说的传教士,除注明外,均指新教传教士。

[3]郑观应:《论传教》,见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12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转引自Arthur H.Smith,China and America To—day (New York,1907),p.236.

[5]参见罗志田:《夷夏之辨的开放与封闭》,载《中国文化》,第14辑(1996年12月),213~224页。

[6]Chinese Repository(以下简作CR),III:8(Dec.1834),p.379;Eliza G.Bridgman,ed.The Life and Labors of Elijah Coleman Bridgman (New York,1864),p.216;关于耶稣会士和新教传教士对中国看法的异同,参见Raymond Dawson,The Chinese Chameleon:An Analysis of European Conceptio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London,1967),pp.35—64,132—154.

[7]“Griffith John to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ca.1869,in R.Wardlaw Thompson,ed.Griffith John:The Story of Fifty Years in China (New York,1906),p.254.

[8]关于the Nemesis,参见Daniel R.Headrick,The Tools of Empire:Technology and European Imperialism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1981),pp.43—54;并参见詹森(Marius B.Jansen)为罗兹曼(Gilbert Rozman)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所写的第二章:《国际环境》,特别是41~57页。

[9]Elijah C.Bridgman,“Address at 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CR,V:8(Dec.1836),pp.378—79.

[10]胡适日记(本文所用为上海亚东图书馆1939《藏晖室札记》、中华书局,1985《胡适的日记》、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89—1990《胡适的日记[手稿本]》,以下仅注年月日),1926年10月8日。

[11]“Preamble”of 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 in China,CR,III:8(Dec.1834),p.380;李承恩语转引自顾学稼:《华西协和大学的收回教育权运动》,见顾学稼等编:《中国教会大学史论丛》,329页,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12]CR III:8(Dec.1834),p.363.

[13]参见CR III:9(Jan.1835),p.413;VI:10(Feb.1836),p.446;IX:1(May 1840),p.2;Stuart C.Miller,“Ends and Means:Missionary Justification of Force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in John K.Fairbank ed.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 (Cambridge,Mass.1974),pp.249—282.

[14]郑观应:《传教》(先后两篇),见《郑观应集》,上册,405~412页。

[15]A.E.Campbell,“The Paradox of Imperialism:The American Case,”in Wolfgang J.Mommsen and Jurgen Osterhammel,eds.Imperialism and After: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London,1986),pp.33—40,特别见pp.35—36.

[16]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传教下》,66~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章太炎:《五无论》,见《章太炎全集》(4),43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7]本段与下段,参见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125~142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18]本段与下两段参见杨荫杭:《老圃遗文辑》741~742页,(原文刊1923年5月7日、8日《申报》),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19]Lien—sheng Yang,“Historical Notes on the Chinese World Order,”in John K.Fairbank,ed.The Chinese World Order (Cambridge,Mass.1968),p.27

[20]关于19世纪及20世纪初西方尚武心态是在中世纪封建贵族价值观念影响之下的论点,参见J.A.Schumpeter,Imperialism (Oxford,1919);Arno Mayer,The Persistence of the Old Regime (New York,1981).

[21]郑观应:《传教》(后篇),见《郑观应集》,上册,410页。

[22]Miller,“Ends and Means,”p.250;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57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3]关于学战观念的起源,参见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244~247页,台北,商务印书馆,1995。

[24]参见Herbert Giles,Confucianism and Its Rivals (London,1915),p.259;吕实强:《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45~53页,台北,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25]有关美国传教界的这种倾向,参见Arthur Schlesinger,“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and Theories of Imperialism,”in Fairbank,ed.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pp.350—352.

[26]CR I:1(Mar.1833),p.457.

[27]Timothy Richard,Forty—five Years in China (New York,1916),pp.7—8.美国传教士林乐知(Young J.Allen,1836—1907)也是这些传教士中的一个,参见Adrian A.Bennett and Kwang—ching Liu,“Christianity and the Chinese Idiom:Young J.Allen and the Early Chiao—hui hsin—pao,1868—1870,”in Fairbank,ed.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pp.159—196;陈绛:《林乐知与〈中国教会新报〉》,《历史研究》,1986年4期。

[28]参见Paul R.Bohr,Famine in China and the Missionary:Timothy Richard as Relief Administrator and Advocate of National Reform,1876—1884(Cambridge,Mass.1972),pp.7—8;乐灵生(Frank Rawlinson):《近二十年来中国基督教运动的改革与进步》,见司德敷主编:《中华归主》,上册,10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9]CR IV:8(Dec.1835),p.356.

[30]Charles Gutzlaff,“Journal of a Voyage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CR I:4(Aug.1832),p.139.

[31]Richard,Forty—five Years in China,p.86.

[32]Richard,Forty—five Years in China,pp.151,48;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

同类推荐
  • 三字经(普及版)

    三字经(普及版)

    《三字经(普及版)》的特点是,对《三字经》全文做了通俗易懂的讲解,并设置5个板块,以帮助读者全面领会它的内涵。例如,每段句子依照内容,精选一则故事,用故事形象说明道理;用一则知识链接,开拓读者的视野。这正是《三字经(普及版)》的不同之处,相信每一个青少年都会从中真正受益。
  • 五味书

    五味书

    《五味书》关于书评,专家们有许多讲究,因而也有很多慨叹,以为真正的书评几乎没有或很少,支撑着书评版面的大量文字,或为人情,或为钞票。这种激愤之言我们姑妄听之,自当警惕,但何为真正的书评?从来没有人贡献过让所有人都认可的标准,不是不想,是真的没有。
  • 家风十日谈:中国古人的治家良训和故事

    家风十日谈:中国古人的治家良训和故事

    本书以历史为轴,选取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在家风家教方面有代表性的十位先贤,讲述这些历史先贤的家风故事,内容涉及爱国传家、礼让传家、忠孝传家、规矩传家、勤俭传家等中华家风的方方面面,人物几乎涵盖中国各个重要朝代,脉络清晰,全面呈现了中国家风的基本内涵和整体性格。本书切入点新颖独特,能给读者带来亲切的阅读感,是一本优秀的中华传统家风读本。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庙会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古老载体,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
热门推荐
  •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周恩来是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他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领导的经济建设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周恩来的经济思想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不仅可以深刻地懂得新中国经济的奠基、创业和发展是来之不易的,而且,能够从中获得许多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 宫斗真苦逼

    宫斗真苦逼

    唐豆是个七品小官的女儿,悲催地被选进了后宫。大褚朝皇帝赵轻闲杀人如麻,侍过寝的妃子第二天就挂。本想灰头土脸混吃等死不侍寝,五年后便可放出宫来嫁人……却突然发现了人格分裂皇帝的大秘密。而自己,似乎走不了了。
  • 亲情来袭

    亲情来袭

    ~此“恋”非彼恋~一篇彻底的亲情小说,一篇彻底的治愈暖文。欢笑,眼泪、伤痛、对怼、美男成群却不是玛丽苏!花样青春,且看一姐五兄弟之间的逗比日常。
  • 骑龙的少女

    骑龙的少女

    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苏小溪来到了古城的世界。古城世界由历史上著名的古城组成——如,古长安城,古罗马城,古希腊城,古埃及的底比斯城,黄金年代的伦敦城等等,甚至,在人类文明之前,由恐龙创造的古龙帝国的都城——直到今天,它们仍然存在,生机勃勃。只不过,我们的世界里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前往那里。在这个世界里,苏小溪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结识了志趣相投的同伴,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破解藏在历史和神话中的一个个谜题。
  • 亿万盛宠:程少你老婆跑了

    亿万盛宠:程少你老婆跑了

    南城炙手可热的程少竟然单方面的宣布即将结婚了,在大家都没来得及细想的时候,程少的准新娘却跑了!!!跑了!!!大家都以为新娘要完蛋了,却没想到程少没有任何的动作,都以为他是改性子了。直到三年后……某落跑的准新娘咆哮道:谁特么说他改性子了,还不是一样喜欢把人往死里弄……程少笑得一脸宠溺:老婆乖,你还是先把欠我的一千零九五天还了吧。“……”(内有萌宝,欢迎跳坑哦!)
  • 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论文汇编.2012卷

    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论文汇编.2012卷

    本书系全国台湾研究会2012年度台湾研究优秀论文获奖论文集,共收录叶世明《两岸民调体系建构---兼谈审慎思辨民调理论方法的运用》、王建民《南台湾经济社会结构对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影响初探》、廖中武《政治社会化: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建构路径》、孙云《新形势下海峡两岸在国际社会的合作析论》、童立群《表象与实质:探析台湾蓝绿矛盾的深层原因》、严泉《中间选民与台湾选举政治发展的新趋势》等优秀论文18篇,从多个角度对台湾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当年度台湾研究成果之集大成者。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
  • 末日降临中二病系列

    末日降临中二病系列

    当末日降临时,我们的主角却是个中二病患者,这可怎么办呢?
  • 惊世毒皇后

    惊世毒皇后

    【这样的她—】季弦歌,左相之女,却因为一场阴谋,被推上皇后之位。作为夫君,皇帝只想除掉她。作为亲人,父亲只想利用她。江湖纷争,朝堂纠葛,尔虞我诈。◆暗潮凶猛的阴谋诡计中,她,游走于正邪之间,左手利刃,右手品茶,步步为营,谈笑间,俾睨众生,扭转乾坤,杀人于无形!在重重阻碍下,她究竟能否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帝国?【这样的他们—】(妙手神医:前半生我为了医术而活,后半生,想要为你而活。(当朝右相:你说,我是仙,我说,你是魔,仙魔之间,若是注定不能相守,那么,我愿意为了你坠入魔道。(武林至尊:你说我只知道天下,却不知,我愿意用整个天下,来守护你的肆无忌惮。还有那皇帝,世家族长,铁血战神…她与他们之间,本是个个不待见,本是互相利用,一转身,又是谁,会与这个女子一步步攀上高峰,并肩傲视天下?——◆◆片花欣赏:【皇帝篇】大殿中:某男一身阴冷的走进来,隐忍的低声说道:“季弦歌,你还是朕的皇后!朕警告你,不要再到处招惹男人!”某女冷笑:“皇上此话何意,您有您的女人,我有我的男人,我们之间本就是交易,不是么?”【丞相篇】御花园中:男子匍匐在地,卑微的姿势,却依旧让人觉得仙风傲骨。“皇后娘娘,大人已经跪了一天了…”身边的丫头不忍心,道。“大人,您可是累了?”某女一脸慵懒。“微臣不累,皇后娘娘可愿意,赦免那些无辜的人?”“你要是爬上本宫的床,本宫也许会愿意…”某女清冷的说。“微臣,愿意。”某女愣了一下,笑道:“放一个人,你就陪本宫一夜!”男子露出一个似有若无的笑容,道:“臣,遵旨。”【盟主篇】:山巅之上:女子道:“徐家那老头,竟抢我生意?!”男子露出狐狸般的笑容:“明天就让他儿子不举,怎么样?”女子又道:“这苍山派和青云教又打起来了?头疼!”“那咱就把这俩,夷为平地。”男子一脸宠溺。女子浅笑:“你把我惯得这么嚣张,别人受不了,可如何是好?”风华绝代的男子看着某女,眼底闪过一丝狡诈,心中幽幽的道:若是天下人都受不了,那才甚好。●●女强+男强,强强对抗。喜欢的亲们点击【放入书架】喔!
  • 马不停蹄的忧伤

    马不停蹄的忧伤

    我一次次拒绝钱胖子给我介绍的姑娘,但没有想到她也做过他的生意,还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我摔了一个啤酒瓶又一个啤酒瓶,像疯子一样喊叫。我跌跌撞撞地走,漫无目的,忽视汽车尖锐的喇叭声,忽视行人诧异的目光,不知不觉的还是走到小艾家门口。我用脚踹开房门,挤进狭窄的客厅,喊小艾你给我出来。小艾跑到我的面前,吓坏了,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我用力抓住小艾,摇着她的双肩问,你认识钱胖子吗?嗯!你认识钱胖子吗?嗯!小艾摇头,结结巴巴地说我怎么认识他,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