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0500000001

第1章 引言

几年前,在一本博士论文中[1]看到北美学者有关日本学校中“课例研究”(Lesson study)的研究,联想起曾经见到大陆也有学者以日本经验为名多多少少做过一些介绍,却没有想到居然还走出亚洲,成为美国和加拿大学者研究的对象,而且居然已经有专著出版,如《学的落差》[2]《教的落差》[3]等。意外之余,然后就有些生气,当然是生自己的气——也只能生自己的气。因为既不能责怪日本人进行课例研究,也不能埋怨美国和加拿大学者对日本经验感兴趣。是,与许多中国同行的判断一样,虽然名称各异,这种“课例研究”我们也有,集体备课嘛!活生生地存在于中国庞大的基础教育体系中,每天演绎着新的内容与形式,积累着无数形态各异的资料与素材……而且,又何止学校中的“课例研究”,还有庞大的三级教研组织呢!在大陆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所学校,向任何一位中小学教师询问:你们区(市、县)的教研室负责人姓什名谁?你所教学科的教研员是男是女?你们的教研活动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几乎毫无例外,一定能够得到十分明确的答复和滔滔不绝的意见。如果再询问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情况,教师们就更为熟悉,说好说歹,论短论长。

从古至今,人类生存和活动于形形色色的组织制度之中,在任何特定的组织和制度后面,一定存在着某种现实的需要。围绕着新中国基础教育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各级教研组织和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曾经发表过各式各样的评论,有褒有贬、毁誉参半、众说纷纭。在我们看来,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教研室是中国基础教育系统中一个特别的组织,教研员是中国教师队伍中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的特殊不是某个地区的地方特色,更不是某些人的喜好偏爱,而是反映着中国基础教育自身的性格和命运。尽管如此,以教研组织和制度为对象而进行比较专门的研究,就其规模和影响来看反差鲜明——教研组织和制度所发挥的实际功能与对它的理论解释比照悬殊。

2008年,我们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做了一个简单查询,结果大致如下,在1998—2007年间,以“学生”为关键词,有473701篇论文,以“教师”为关键词,有374384篇论文;以“学校”为关键词,有263203篇;以“教研室”为关键词,有2591篇;以“学校教研组”为关键词,有1篇;以“年级备课组”为关键词,有5篇。[4]时至今日,关于教研组织的“本体论”研究极为稀缺,教研制度究竟如何产生?因何存在?根系哪方?在对于这些基本问题缺少起码共识的条件下,有关教研的种种褒贬便难免莫衷一是。

我个人对教研室的认识和情感也经历了复杂的认识和变化。曾经对教研制度充满好奇,也曾经对其存在表示怀疑甚至不以为然。不错,改革开放之初乃至之后一个时期,教研室的各种活动对于恢复正常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功不可没。然而,如今各种教学制度和规范早已建立完善,教师队伍也已经基本合格,有什么理由还需要这样一种“指导教学”的专门机构呢?难道富有经验的校长们没有能力管理学校教学?难道学历合格且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各学科教师无法胜任教学?那些发达国家不是也没有教研室这种组织吗?何况,难道那些形形色色的考试不是大多由教研室组织的?那些五花八门的复习资料不是大多由教研室编写的?随着对中国基础教育的认识逐渐客观和冷静,也随着对教研室越来越多的接触和熟悉,忽然发现,自己对于这一组织及其制度的态度和情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了与从前态度逆向的思考,情感上则更是日趋敬畏有加:教研组织、教研员们,实在是对中国基础教育贡献卓著。

渐渐觉得,欠了他们一些什么。终于有一天,“为中国的教研组织写本书吧”这个念头跳了出来。开始动笔后,几乎立刻陷入种种纠结之中:对于教研的种种批评指责能否成立、这种组织存在的合理性在哪里、应该保留还是废除、教研组织究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还是累赘等等,不自觉中被简单对立的思维方式牵绊而举步维艰。在焦头烂额中悟到,之所以“说不清楚”,缘于现实中教研室的存在本身尚有许多的“不清楚”,因此,应该先为教研室“立传”。这样,要解决的问题顿时明朗了许多,教研室是什么样的组织、它从哪里来、它的存在价值、它的主要职能……然而,“立传”又谈何容易!越是接近三级教研组织,越是对它有所了解,也就越是感到“立传”之难——似乎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都与这个组织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时而柳暗花明,时而茫无头绪,每每仿佛淹没在其盘根错节的庞大系统之中。曾经几次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于是“背水一战”,向许多朋友广而告之:“我要写一本关于教研室的书”,果然,来自四面八方不间断的询问就成为持续而且强大的压力,终于迫使这本书得以完成。居然耗时将近五年,学生笑话我:“再写下去快要八年抗战啦!”惭愧之余蓦然发现,此时唯一敢于确认的就是:学力不逮,我实在是没有资格和能力胜任“为教研室立传”的任务。聊以自慰的是,总会有人看,总会引起一些人的关注,最终,总会有比我更具资格和能力的人将这个题目做出更加精彩的结果。

至于书名,是因为某一次再听朱哲琴的《阿姐鼓》,觉得“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这句歌词用来形容教研室挺合适,教研室当然会说话,教研员们更是整日喋喋不休——不过,听众只是他们倾心服务的中小学教师们,说的又无非是课堂里的那些事,在教育领域内外的公众面前,他们似乎陷入集体“失语”状态,实在与他们的巨大影响力不相称,堪称“沉默的权威”。

注释

[1]薛宝嫦.透过课例研究协助教师发展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

[2]The Learning Gap:Why Our Schools Are Failing and What We Can Learn from Japanese and Chinese Education,Harold W.Stevenson,Simon &Schuster,1994

[3]The Teaching Gap:best ideas from the world's teachers for improving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James W.Stigler,James Hiebert,Free Press,1999

[4]以上查询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09级硕士生李凌承担

同类推荐
  •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技术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故而技术发明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让我们对那些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打开我们创新的思维。
  • 世界是网的

    世界是网的

    《世界是平的》从全球化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世界无疑是正确的。通过较长时期的理性思考,《世界是网的》作者钱志新认为在“平”的背后是“网”的,网络的巨大组织作用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坦。如果将这个认识扩展到世界各个领域乃至整个宇宙,则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世界是网的。”世界的多样性决定其表现形式是千差万别的,但在包罗万象的现象背后有着共同的本质,这就是网络。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尼采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尼采

    本书介绍伟大的哲学家、教育思想家尼采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从尼采教育名篇入手,结合现实教育问题深入浅出,重在普及世界教育名著的基本思想,增强阅读者的教育理论基本修养。
  • 互联课堂引领教学革命: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的研究

    互联课堂引领教学革命: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的研究

    当下,信息化教育已成气候,尤其在上海这样一个领全国教育风气之先的信息化都市。然而,基础教育阶段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仍显不足,且一直以来因平面化、形式化等问题屡受诟病,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本书立足于嘉定区实验小学“互联课堂”项目的成功推进,分学科介绍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案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意义,其所授经验,足资借鉴。
热门推荐
  • 回族文化新论

    回族文化新论

    本书较为深入地介绍了全国各地的回族概况、回族哲学思想、回族伦理道德、回族文化教育、回族经济发展、回族宗教信仰等。
  • 高桥屋

    高桥屋

    盎然的初秋,田野上的稻草任一片嫩绿,万年温暖的稻野上有一座不高不矮的屋,牌匾上写着“高桥屋”,故事发生在这里……
  • 悦生随抄

    悦生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华夫君锦绣妻

    风华夫君锦绣妻

    前世,渣爹告诉她,“小夏呀,你母亲过世,这府上总不能没有主母持家吧?别人为父也不放心,你觉得你姨母如何?”就这样,她的亲姨母,成为了她的继母。前世,继母告诉她,“小夏呀,我听说,你舅舅的产业,竟然是被安平侯府给收入囊中了,这是怎么回事?”继妹告诉她,“姐姐,我,我说了你可千万别生气,我今日看到姐夫和娄家的小姐亲昵地很,言词间,似乎是还提及了我的那个已经夭折的小外甥。而且,还听说要娶她为平妻呢。”于是,她费尽了心思,将自己的夫君送入了牢狱,以为自己处事聪明,最终胜出一筹,哪知,意外得知,自己才是那个最蠢,且被人利用得最彻底地一个!当她再次运用了一切手段将自己的夫君救出来后,自己亲手毒死了继母继妹,已是无颜再苟活上。死后才知,原来真正的幕后推手,竟然是另有其人?怨气太重,阴魂不散!九华山上,却是意外地被人推动了命盘,将其魂魄吸纳其中,一时风云色变,时空逆转!重生后的她,温暖、娴雅、知书达理!这是表面。腹黑、阴毒、手段狠辣,这是事实!渣爹,渣妹,渣姨母?不狠狠地踩一踩,跺一跺,再辗一辗,怎么能叫渣渣?母亲尚在人世,怎能再重蹈前世覆辙?美男再度求亲,只是,前世之缘,今生如何再续?等一下,这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美男妖孽,要不要长这么美?咦,怎么瞧着有些眼熟呢?小剧场一:繁华的街道上,某白莲花将一辆华丽精致的马车拦下,万分娇弱道,“姐姐,我是妹妹呀,您怎么能不认我了?”于是,街上行人纷纷侧目,暗自揣测,这是哪家的小姐没有良心,连妹妹都不认了?一道清冷女声传出,“这位小姐认错人了吧?我家夫人只有一弟弟,何来妹妹?”某白莲花咬着嘴唇,极为卑微道,“姐,呃,表姐,我是你表妹呀。”“表妹?我家夫人只有一兄,舅老爷膝下只得三子。不知你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表妹?”某白莲花的脸色大变,再次颤抖着身子道,“表姐,我知道我的母亲是庶出的,不及姨母嫡出尊贵,可是你也不能不承认你就是我的表姐呀。”说着,嘤嘤轻泣。不想那车的帘子猛然掀起,一名侍女模样的小姑娘将其上下打量了一番后,笑道,“原来你就是那位被赶出了王家族谱的庶女的女儿呀?听说当年你母亲守寡在家,竟然是不甘寂寞,还敢勾引了自己的姐夫,宗族的族老们一怒之下,将其赶出了王家,敢问这位小姐,你又是哪儿来的表姐呀?”语毕,某白莲花顿时石化当场。小剧场二: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
  • 千年缘:boss心尖宠

    千年缘:boss心尖宠

    五年前,他是邵三,她是普通高二学生沈清白。姻缘巧合下两人结识又分离。五年后,两人重逢,他是MF集团总裁穆寒,她被迫成为他的私人助理......沈清白觉得,她一个没学历没身份的普通人成为堂堂集团总裁的助理已经够玄幻了,更玄幻的是,某天被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小孩子抱着喊“母后”!【千年情缘系列,HE】
  • 国家负荷·国家电网科技创新实录:英文

    国家负荷·国家电网科技创新实录:英文

    《国家负荷:国家电网科技创新实录》反映了那些不断研究科技创新的电网科技精英们,那些持续探索技术革新的普通工人们,他们从来都只把饱满的激情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他们不谈功,只说业。
  •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