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好朋友,
我们不分开。
——浇浇的话
11 小妞,来了!
回到家的小妞真是长得快啊。
她的小嘴吧唧吧唧地吃着奶,一毫米一毫米地长大,那是可以用尺子丈量的日子。
忙乱的妈妈时代开始了。
哭声就是哨声。
“小妞,来了!”我像是在报告长官一样,每天如此喊很多次。
做妈妈真要时刻准备着。尽管新爸爸似乎也摆开了架势,想要做一次模范奶爸;但是,那真是花拳绣腿,一点儿也使不上真功夫。
宝宝哭了,首先要判断她是饿了、尿了、拉了,还是寂寞了。婴儿的哭声是不一样的,她总在用哭声表达,只有妈妈听得懂,爸爸听不懂。
她的每种需求都用不同的声调来表达,如同音乐里的语言,没有功底的妈妈是听不出来的。如果没有理解力,把不同的哭声混为一种,都认为是饿了,那么孩子肯定由于吃得太多而出食火。如果新妈妈新爸爸老以为孩子哭就是需要抱,那么孩子就依赖上妈妈爸爸的臂弯,一天二十四小时可能要抱上二十二小时;只要把她放在床上,她就哭闹,最后变得像树懒一样,只能赖在妈妈的怀抱里了。
这样的妈妈爸爸真是片刻的空间和时间都没有了。可要相反,一味为了自己舒服享清闲而不抱她,小宝宝又要因为缺失抚爱而留下肌肤饥饿的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一生。
哦,天哪,做个好大人容易嘛!
科学的方法是,婴儿吃完奶,竖抱着轻拍完嗝二十分钟后,再把她放进小床。
如果不是因为拉尿、饥饿的原因哭的,那么不妨叫她哭一阵子,不要急于抱她。这样不仅锻炼了婴儿肺部的呼吸能力,而且有利于她的血液循环。没有充分哭过的孩子,呼吸系统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
一般等宝宝睡醒后又不饿的时候,我会抱起她,给她嘟嘟囔囔地说上一些我信口编来的婴儿童话,带着她哼唱着即兴发挥的小舞曲。
我们缓慢地悠起身体,摇啊摆啊。这时,小被单里小芙蓉一样的小妞很受用地睁着不大的黑眼珠儿欢喜地和着:“啊、啊……”她发出的声音很像小羊晒在暖阳下享受青草抚摩的呢喃。
家里有小宝宝,紧张是免不了的。安静与美妙的时光似乎都是暂时的。只要她尿了、拉了,发出哭声警报,妈妈总像是消防队员那样立刻冲锋。
宝宝的小屁屁必须随时保持清洁和干燥,不能让大、小便长时间遗留。
婴儿大、小便后,都要立即先给小屁屁抹上婴儿润肤露,然后再擦净小屁屁,再换上纸尿布,这样宝宝的小屁屁才不会出问题。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是一天只拉尿一次也无所谓,但是婴儿的拉尿一天加起来要二三十次,特别是夜里,照样要起床。如此这般,一套操作,一天下来,真会叫人晕头转向。
再加上小狗米拉已经回家,尽管出身高贵,一样对婴儿的粪便兴趣盎然;如不迅速及时把纸尿裤的粪便清理干净,小狗狗随味而来,立刻就会把宝宝的大便一口吃掉,想想都叫我晕倒;真是不冲锋都不行啊。
吃啊,吃啊。
吃香香。
——浇浇要求
12 随时开饭的食堂
未满月的宝宝吃饭,一天数次。只要是母乳喂养,抱着宝宝随时吃就很科学,不必按时按量。
只是,小宝宝吃饭是没有规律的,科学喂养的新口号是随饿即吃,当妈妈的自然就变成了二十四小时开饭的饭堂。
唉,开食堂是多么辛苦,我从来都对大师傅们深表敬意。
别看吃喝拉撒是小问题,当宝宝半夜要吃要拉要尿的时候,那就真成了愁煞人的大问题。看着每晚都不能入眠的我累得真是无精打采,新爸爸奋勇地报名夜晚值班,管理宝宝的拉尿。
但是,每一次宝宝哭喊,新爸爸依然吭睡,女儿的哭喊声简直就是给他的睡眠伴奏,他根本没有醒的意识。等我拳脚相加地把他弄醒,他才懵头懵脑地:“啊……啊……干吗?干吗?”
气得我真是七窍生烟!
每当夜里宝宝哭闹,新爸爸值的就是睡觉班;而新妈妈才是值尿布、吃饭班的人。
我手中抱的宝宝一斤一斤地加重,在小妞三个月的时候,我几乎无法抱得动她了。不是她已经重得让我抱不动,而是一天无数次地抱起来、放下去,我的脊背酸痛得出现了劳损,我无法抬起胳膊。这样的疼痛一直持续了七八年。
而焦虑引起的另一种紧张,更是叫我时常产生幻听。我真是太投入妈妈这个角色了,总是要当最佳女主角;这是天蝎座女孩子的毛病。
我无法放松神经,只要我一进厨房或卫生间,就听见婴儿的哭声。
其实,很多时候我大声问新爸爸:“是小妞哭了吗?”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
我知道,是我自己被婴儿弄得太紧张了。
我自己,我自己来。
——浇浇日常用语
13 自己画白纸上的画儿
好多朋友都劝过我,雇一个小阿姨吧,省得自己受累。
其实,请一个保姆不是问题。小的时候,妹妹和我的童年就是在保姆的照顾下长大的;但是,我也因此太知道保姆的害处了。
咱这地方的保姆几乎没经过任何培训,多是乡村大嫂和大妈,遇到质朴的人算是幸运,遇到刁钻的人就自寻烦恼了;保姆的文化水准、卫生习惯都不尽如人意,楼上楼下保姆凑在一起爱好飞短流长,我极为厌烦。
我这人像狮子一样有领地感,不喜欢陌生人进入我的生活空间,万事只好自己做。
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心理学的观点,婴儿从生下来本应由妈妈来带。每时每刻,妈妈的心跳、妈妈的呼吸、妈妈的声音、妈妈的举手投足、妈妈的表情和气味、气场都在影响着孩子,婴儿每时每刻都在接收、模仿和学习着妈妈的所有信号。这种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渗入,对于孩子将来的人格塑造、品行培养和气质形成十分重要。如果孩子接收的不是我的影响,而是保姆的,想起来就叫我不能接受。
我非常固执地坚持,一定自己带宝宝。
在最初的这一年半里,我要尽可能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和小妞在一起。因为婴儿的发育是逐渐完成的,她这时不能靠语言甚至目光来与人交流,只能靠着小动物般的嗅觉和触觉、声音、场的感应来确定自己的情感,建立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所以,我在这时,有极端的个人主义。
我要她嗅到的是我的体味,而不是保姆的;我要她接近我的灵魂,而不是陌生妇女的;我要她感受的是一个有自我主见的女人的智慧,而不是寄人篱下、唯命是从、懂得讨好的生存哲学。
我认准了,从初生的那一刻,给孩子最高尚的精神喂养;尽管高尚的人格已经在这个世界上不值什么钱了。
我在她的床边挂满了我亲手画的水彩画,有银色的海豚、红色的狮子、灰色的大象,还有戴着光环的天使……
我告诉她,你可以是一条银色的海豚,在广阔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享受自然赐予的快乐。
我告诉她,你可以做一只红发的狮子,在自己的领地里做最出色、最有威力的一个。
我对她说,你的性情就像大象一样温文尔雅、坚定有力,受人爱戴和尊敬。
我对她说,你永远是一个戴着光环的天使,因为你有最纯洁的心灵和最迷人的微笑……
她用朦胧的眼睛去看我给她画的图案,兴奋地晃动着小手和身体。
这是她的未来和宿命吗?
谁也说不准。
但是,这些色彩给了她奇异的影响,她似乎知道那和她有关,和有趣的未来有关。
她总是去看它们,呀呀、嗯嗯地和它们在说着天使才能听懂的话。
我给她放最古老的童谣,让她的小手去触摸音乐的震动;我给她小声念叨我心中最好玩的童话,让她的耳朵倾听心灵流出的泉声。
她喜欢翘起小脚丫放进嘴里,我就让小脚丫扮演小角色,对她客气地问候:“你好、谢谢。”叫她感知身体赠予她的快乐和美好。我举起她柔软的小身体,让她感觉肢体像风一样轻盈地在空气中飘舞……
我只愿她长大后过高兴、简单的日子。
如果有感知人生快乐和丰富的能力,有知书达理、不卑不亢的人性操守,有乐观向上、随遇而安的泰然情怀,那么作为一个人,就很成功也很幸福了。
而这些幸福的因子,如果不是在她降生的最初就开始体验,那么很难在她未来的岁月里刻意培养。
于是,我不惜让自己劳累和付出。伴随着肩背的疼痛,小可爱越来越大。
我有时想,疼爱一词恐怕就是这么来的。
不疼,怎么会有爱呢。
做妈妈的疼爱之情就是这样生长的。
我敢,我敢,
我敢晒光光。
——浇浇的话
14 “晒光猪”
冬天的北京还是十分寒冷的,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之中,很难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
而我们农光东里的家是“鼹鼠的家”,阴暗无比。这里小客厅全年难见阳光,睡房只有中午一点以前有阳光,这可怜的阳光立刻成为我们捕捉的对象。
只要是无风的天气,上午十点一到,我们就打开窗户,把宝宝抱到太阳直晒的大床上,脱光棉衣晒太阳。新爸爸总是把这件事戏称为“晒光猪”。
胖乎乎的小妞在暖暖的阳光下只穿个纸尿裤,我轻轻地抚摩她的小身体,挥动她的小胳膊、小腿,做十分钟的按摩体操。小妞享受般地在阳光下蹬踹着四肢,一点也不怕冷。要知道室外的北京可是零度以下呢。
每天的“晒光猪”不仅没有让小妞感冒,而且她至今很少生病。但是,当我们把这样的经验告诉别人的时候,大部分人认为我们脑袋进水了,竟敢拿孩子的身体做实验。
“数九寒天的,脱光了练不到半岁的孩子?疯了。”
其实,这样的做法,也是协和医院产科医生的建议。出院的时候,医生没有因为正是冬天,告诫我们这些产妇不要洗澡,医生反而建议新妈妈和新宝宝都要洗澡,特别指出宝宝要天天洗澡,光着身体晒太阳。这是反传统的建议,大部分新妈妈受老人的影响不会采纳。而我们是大小孩子带小小孩儿,于是,全新的理念得到了实践。
就这样,尽管我们住在“鼹鼠的家”,但是,我们有了新思想,依然享受了最美好的冬日太阳。
没没,没没,没了。
——浇浇在寻找
15 骨碌骨碌的“鸡蛋”
随着冬天的渐渐离去,温暖的气流带来了柔和的空气。
小妞的颈和腰开始硬起来,她开始在床上到处乱爬,到处张望,发现新奇的事物,并且开始自己从床上往下掉。就像喜欢滚到桌子下面的鸡蛋那样,只要大人看不见,一定就自我行事。
因为还不到六个月,她没有深度知觉,没有视崖感觉,不知道床的边缘就是小小的悬崖,那之外就是小深渊。所以,她时常像个长了脚的鸡蛋,叽里咕噜就滚下了床。只要我不在她身边,哪怕才一秒钟,她也会制造叫我惊得尖叫起来的事件。
其实,她摔没影儿的时候总是静悄悄的,她从不哭,而是好奇地、悄悄地爬到很远以外的另一个屋子玩;等我忽然发现她不在床上,急得满地找的时候,她已经在咿咿呀呀地和地上趴着的小狗米拉说话了。
我们也曾试图就把她圈在她自己的带有栏杆的小床里,但是怎么看怎么觉得那像一只小笼子,而她爬在栏杆里面就像个小困兽,那么狭小的空间叫我和她都很难受,而她站起来比小床高出一倍,若摔出去,更加不敢设想;索性让她自由自在地满地爬吧。
那时候,她简直就像小动物般地茁壮生长着。她回家不久,小狗米拉和巴罗也回到了家。三个小家伙十分投缘,小妞从来不知道怕狗狗。她和家里的狗狗是兄妹,出门见了人家的大狗狗也敢上去摸,常常吓得人家的大狗狗都往后躲,因为没见过这种还抱着的小娃娃兴奋地向大狗伸出手,激动得哇啦哇啦叫唤的。
粗放式的养育叫小妞自立得让人吃惊,她自己会坐,搂过米拉就拉狗姐姐的耳朵,呜哩哇啦地说话;她自己会站,扶着柜子沙发就和我玩藏猫猫。这时候和孩子玩的藏猫猫,她不是把整个人藏起来,婴儿的空间思维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她只是藏脸和眼睛,以为只要看不见妈妈,就是把自己藏起来了,很像鸵鸟的思维。
我们时常觉得动物可爱,其实,就因为动物的很多想法像极了婴儿,简单得叫人笑出声来。所以,天性具有母爱的女生和怀有父爱的男生才那么爱动物。
一岁刚过,小妞几乎突然就会走了,我们在惊讶中自省:我还没教人家小孩儿呢,怎么自己就练上了。
她我行我素自己扶着柜子已经在追狗狗了。一边蹒跚地走,一边还呀呀地唠叨着,好像在说:不用你们操心,我自己干,我自己干。
后来,她自己不用扶着东西,竟然东走西走,朋友传给我们的学步车没用上,立刻转送了其他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