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揵度爱敬品中
云何数灭。云何非数灭。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并义者意。如譬喻者说。三种灭无体。为止如是说者意。欲明三种灭各有体相故而作此论。复次所以作此论者。毗婆阇婆提说。三种灭皆是无为。欲止如是说者意。说三种灭。二是无为。一是有为故而作此论。
云何数灭。答曰。若灭得解脱是也。彼法灭。彼得得解脱。得解脱得。是名数灭。云何非数灭。答曰。若灭非解脱是也。彼法若灭。彼得不得解脱。不得解脱得。是名非数灭。云何无常灭。答曰。诸行散灭是也。无常灭。散灭诸行。非如散豆谷等。无常灭。令诸行于前一刹那能有所作。于后刹那。更不能有所作。非无行体。止其所作故。作如是说。问曰。非数灭无常灭。有何差别。答曰。非数灭者。疾瘦困厄自作他作苦恼种种魔事。如是随世等法。若得解脱。是名非数灭。若说疾瘦困厄自作他作苦恼种种魔事等法。若得解脱。是名有漏诸行得非数灭。若说随世等法。若得解脱。是名无漏诸行得非数灭。所以者何无漏诸行。亦在世故。无常灭者。令诸行散灭。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但问非数灭无常灭。不问数灭耶。答曰。或有说者。彼作经者意欲尔。乃至广说。复有说者。先已说差别。如说云何数灭。其灭者是解脱。乃至广说。二灭者非解脱。是以问其差别。复有说者以此二灭俱不用功灭故。复有说者尽应问三种灭差别。云何数灭。答曰。若灭是解脱不系相。非数灭者。是解脱非不系相。无常灭。非是解脱。亦非不系相。复有说者。数灭三世阴入界中可得。非数灭未来世不生法中可得。无常灭现在世中可得。复有说者。数灭是善。彼得亦善。非数灭是无记。彼得亦是无记。无常灭有三种。彼得亦有三种。复有说者。数灭是不系。彼得是系不系。非数灭是不系。彼得是系。无常是系不系。彼得亦是系不系。复有说者。数灭是非学非无学。彼得是学无学非学非无学。非数灭是非学非无学。彼得亦是非学非无学。无常灭三种。彼得亦三种。复有说者。数灭是不断。彼得或修道断。或不断。非数灭是不断。彼得是修道断。无常灭三种。彼得亦三种。复有说者。数灭是道果。彼得或是道是道果。或非道非道果。非数灭非道果。彼得非道非道果。无常灭或是道非道果。或是道亦道果。或非道非道果。彼得亦尔。复有说者。数灭是灭谛所摄。彼得是三谛所摄。非数灭非灭谛所摄。彼得苦集谛所摄。无常灭三种谛所摄。得亦尔。
问曰。何等是数灭义。答曰。数者是慧。灭是慧果。故名数灭。复有说者。别数得故。言是数灭。如见苦时苦忍苦智所得别。见集见灭见道所得亦别。故名数灭。复有说者。以难得多用功故。名为数灭。问曰。此灭为是一体。为是多体耶。答曰。或有说者。是一体。问曰。若是一体者。证见道所断诸结灭时。亦证修道所断。诸结灭不耶。若证者则修道无用。若不证者。云何一体法。少分证少分不证。复有说者。灭体有五见苦所断烦恼灭。是一种。乃至修道所断烦恼灭。是第五种。问曰。此亦有过。所以者何。如证欲界修道所断上上使灭时。复证余品使灭不耶。若当证者。余品对治道。则无功用。若不证者。云何一体法。少分证少分不证。复有说者。灭体有十三。见道所断有四。修道所断有九。问曰。此亦有过。所以者何。若证欲界修道所断灭时。复证初禅修道所断灭不。若证不证。俱同前过。评曰。应作是说。随有漏法体灭体亦尔。问曰。若然者。先何故问涅槃为一体为多体耶。答曰。先应作是问。若一众生。证一法灭时。一切众生。亦同证此灭不耶。若同者。云何涅槃不是共法。一众生得涅槃时。一切众生。亦应得涅槃。若异者。云何涅槃非是相似法耶。此经复云何通。如说如来解脱。阿罗汉解脱等。无差别。答曰。应作是说。如一众生证此法。一切众生亦同证此法。问曰。若然者。云何涅槃不是共法耶。答曰。以体言之则同。以得言之则异。所以者何。以诸得各异故。问曰。若然者。云何不一众生得涅槃时。一切众生亦得涅槃耶。答曰。若成就涅槃得者得涅槃。若不成就得者。不得涅槃。复有说者若一众生。证此灭时。余众生所证者各异。问曰。若然者。云何涅槃非是相似法。答曰。言非相似者。非相似因。以涅槃无相似因故。言非相似法。问曰。若然者。苦法忍无相似因。亦是非相似法耶。答曰。苦法忍虽不从相似因生。而能与他作相似因。涅槃不从相似因生。亦不与他作相似因。复有说者。以不同故。言不相似。有为法性同。云何性同。同在世。同是阴。同是苦。无有一法是常是善者。复有说者。世法是同。彼非世故不同。如是阴法苦法诸生法诸趣法。当知亦尔。复有说者。前后是相似。彼法无前后。故言不相似。如前后。上中下法亦如是。如来解脱。罗汉解脱。此经云何通者。以俱是常是善故。复有说者。以在一身中决定俱有故。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尽有三种菩提性。所谓佛辟支佛声闻菩提。若从佛道去。亦证此法。若从辟支佛声闻道去。亦证此法。是故言无差别。评曰。不应作是说。如前说者好。
问曰。外物中数灭为有得者不耶。若得者众生不成就外法云何得。若得者此经复云何通。如说诸长老。我断一切爱。得内解脱。若不得者此经复云何通。如说云何断界。答曰。一切诸行断。是名断界。乃至广说。答曰。应作是说有得者。问曰。若然者不成就外法。云何得耶。答曰。虽不成就外法。而得外法数灭。如过去未来命等八根。虽不成就。得其数灭。我断一切爱。得内解脱。此经云何通者。此说若内得解脱。当知外法亦得解脱。复有说者。以此解脱从自身修方便得。不由外人修方便得。是故言得内解脱。复有说者。不得外法中数灭。问曰。若然者此经云何通。如说一切诸行。断名断界。乃至广说。答曰。有二种一切。有分。一切。有一切一切。此中说分一切。故言一切。复有说者。外物中有数灭。而不可得。评曰。不应作是说。宁当说无。不应说有而不可得。何用是无。用物为亦有亦得。如是说者好。若当外物数灭不可得者。则违波伽罗那经。如说云何得作证法。答言。一切善法。此法是善。亦得可得证。欲令无如是过故。说言可得。
问曰。此数灭体。为是阴为非阴耶。若是阴者。何不本是涅槃。何以故。先有诸阴故。若非阴者。云何为无所有法。而修于道。答曰。应作是说。体非是阴亦非阴。然从色阴乃至识阴体得之。此数灭亦名涅槃亦名不相似。亦名非品亦名无跋那(跋那秦言色亦言性亦言称赞亦言字)。亦言最胜亦名智。亦名应亦名不亲近。亦名不修亦名可乐。亦名近亦名妙亦名离。问曰。何故言涅槃。答曰。槃那言林。涅者言离。永离阴林离三火林离四林。故言涅槃。复次不织义是涅槃。如先说。何故名不相似者。无相似因故。如先说。无上中下等故。何故名非品者。离诸品故。如说有为法体性是品。诸作是说。有住相者。四相及彼法五法。是俱生品。诸作是说。无住相者。三相及彼法四法。是俱生品。彼法无如是相故。名为非品。复有说者。世是品法。彼法离世。名为非品。诸阴诸苦诸生诸趣说亦如是。何故名无跋那者。称赞之体。已自成故。不待复更称赞。如人本性贤善。不待称赞。本贤善故。彼亦如是。复次有为法中。或以因称果。或以果称因。彼法无果可以称因。无因可以称果。复次诸圣亲证此法故。不待称赞。复次不称赞者。有无边称故。如人大德言。此人德不可说。彼亦如是。复次不可称赞者。周匝有美称故。如净明珠周匝除闇。彼亦如是。亦如阿波那加珠所在之处。而便安立。如是若解脱得。在人身中。此身名为安立。复次不可称赞者。名为非称。无有人能如法说其过者。名为非称。复有说者。离诸性故。言无跋那。此中无刹利婆罗门居士首陀性故。言无跋那。亦无青黄等色故。言无跋那。有为法。或性是色。或依色。或为色作所依。彼法性。非是色。亦非依色。亦不为色作所依。何故名最胜者。以上妙故名最胜。如世间以上妙饮食衣服缨络等故名最胜。尊者瞿沙说曰。彼法是最胜。以是通畅究竟法故。何故名智者。以智果故。如经中说。六入是业。六入是业果。以业名说。如断是智果以智名说。如天眼天耳是通果以通名说。彼亦如是。是智果故。以智名说。何故名应者。应受供养故名应。世界所有上供。尽应受故。何故名不亲近者。以无可亲近故。有为法以贪其果。而亲近之。如人为贪荫凉花果故亲近于树。彼法与上相违故。名不亲近。问曰。若说不亲近者。何以故。经中说亲近明人耶。答曰。以得智故。明人者佛若佛弟子。以亲近故。得所缘忍智及成就得。是故说亲近。复有说者。明人所依去故说亲近。如说阿罗汉去至涅槃何故名不修者。以不在身中。若法住在身中者。修彼法。不在身中。是故不修。复有说者。以无可修法故。如阿毗昙所说。修法彼中无故。名曰不修。复有说者。以无可亲近事故。所以不修。问曰。若不修者此偈云何通。如偈说。
瞿昙坐树下 禅思不放逸
不久履道迹 涅槃在心中
答曰。如尊者波奢所说言。涅槃在心中者。心中成就涅槃得故。何故名可乐者。以离一切苦故。圣人畏苦涅槃。无身心苦故。圣人乐之。如苦恶戒生死增长老死。说亦如是。世尊经说时。解脱是乐法。无漏戒是乐戒者。以能到涅槃故。何故名近者。以是有法故。或有说是非有法。而彼法实有体性。是故说近。以是事故。世尊经说。行者精进成就十五法。是名学迹。得近涅槃。复次不选择身故名近。若刹利修道。即证婆罗门毗舍首陀修道亦证。复次不选择处所故名近。若于村落。若于静处。修道即得。复次以是近观故名近。诸圣起缘。彼忍智现在前。正观此法。如在目前。复次以比相故知近。如波伽罗那经所说。云何远法。谓过去未来法。云何近法。谓现在前。及无为法。复次住近处得故名处近。近处者谓现在世现在世证故名近。复次舍近法得故名近。近法名现在。圣人舍现在。法入涅槃故名近。尊者瞿沙说曰。精勤次第趣向。修正方便者得故名近。复次圣道所依身定故。此法不尔名近。若依此身。应起圣道。余身不能。涅槃不尔。随修道所依身则能证。是名为近。问曰。何故名妙耶。如道亦是妙。何以独称涅槃为妙。波伽罗那所说。云何妙法。无漏善法是也。答曰。道虽是妙。涅槃是妙中妙。复次道虽是妙。杂无常过故。涅槃不尔。复次道有对治厌恶善根故。如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无有善法能厌恶涅槃者故名为妙。问曰。涅槃何故名离耶。如道亦是离相。如波伽罗那所说。云何离法。答言。欲界系。或色无色界系。出要寂静善定学法无学法。数灭等法是也。答曰。涅槃唯是离道是离是可离。复次舍一切法故言离。有漏法有二种舍。一者离欲舍。二者弃舍。无漏有为法。虽无离欲舍。而有弃舍。涅槃无离欲舍。亦无弃舍。复次第一义是离。以色故离欲。以无色故离色。诸有所作。诸有所思。以涅槃故离。
云何非数灭。答曰。是灭非解脱。问曰。何故名非数灭。答曰。不以功作而得。是名非数灭。所以者何。如人住此四方所有色声香味触。是五识身所缘法。不以功作而住。不生法中。故非数灭。问曰。以何法能得此法耶。答曰。或有说者。以过去未来阴入界。非现在世。所以者何。以阴入界现在身中可得故。如此说者。一一刹那中。有失有得。刹那生时失。刹那灭时得。复有说者。未来世中得非过去。所以者何。过去诸阴。曾在身中。今日阴即在身故。此说亦有过。所以者何。未来法生时。此法亦舍故。评曰。于未来不生法中得。如是说者好。以是故。一切时常增益。问曰。数灭多。非数灭多耶。答曰。或有说者。数灭多。非数灭少。所以者何。数灭于过去未来现在法中得。非数灭唯未来不生法中得故。复有说者。非数灭多。数灭少。所以者何。非数灭有漏无漏法中得。数灭唯有漏法中得故。评曰。应作是说。此二法俱无量无边。以是事故应作四句。有法是数灭所得非非数灭所得。有法非数灭所得非是数灭所得。有法亦数灭所得亦非数灭所得。有法非数灭所得亦非非数灭所得。初句者过去现在有漏法。及未来世生者是也。第二句者未来世不生无漏法是也。第三句者谓未来世不生有漏法是。第四句者谓过去现在无漏法。未来世必生无漏法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