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像个喷射热浪的火球,燥热的巷子里没有一丝风。
她的缝纫机摆在巷子拐角,一把破旧的遮阳伞绑在缝纫机上,挡住一小块阴凉。
巷子是几条街道的交叉口,向左是菜场,向右是小学,向前是私立艺术学校和一些店面。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如果不是缝补衣服,谁也不会注意角落里的她。她的场地很小,要用的东西都在身边:卡嚓转动的缝纫机,装满衣物的纸箱和身后的烫衣板把她围在中间。她总在忙碌,笑脸迎顾客,低头缝衣物,转身熨裤边。有人和她打招呼,她答应一声,手脚并不停歇。
我女儿在那个街道读小学,来回接送都要经过她的摊位。一次,坐在我车后的女儿指着她说,“妈妈,她是我们班童飞的妈妈”。我问,“你怎么知道”?女儿说,"她爸爸接她的时候,我听见她对她喊妈妈,可她妈妈从来不去接她,就像我爸爸不来接我一样”。我说,“因为忙啊,你看她身边那么多要补的衣服,补得多才有钱吃饭啊”。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