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正卯的话的确颇有煽动力和诱惑力,读书不收学费,而且还能当官,这可都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于是,很多人涌向卯坛报名上学,一部分在杏坛读了几天的学生,听到去卯坛读书,今后可以做官,便也离开杏坛涌向卯坛,杏坛原本座无虚席的课堂,逐渐地出现了一些空位,少正卯自以为阴谋得逞,暗暗得意起来。
早在卯坛在建之际,孔子就已洞穿了少正卯有意捣乱的诡计,他胸有成竹沉着应战,眼见学生有所减少,他不慌不忙不为所动,依然按原有计划,认认真真地讲课教学,他反反复复向学生们讲述学习的道理:“学习的目的一是为了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人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君子之德,能够正确地为人处事,拥有安贫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高尚品德;二是学会做事为政的本领,要从修身做起,修身齐家平天下,缺一不可。为政最为主要的是爱民,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有强盛。要拥有这两种本领,就得努力地扎实地学习…….”
他的讲述亲切感人,他的态度平易近人,他传播的做人与为政的知识,就如一股清泉,汩汩地流入学生们干涸的心田,很多学生听了他的课后,油然而生尊敬之情,甚至已超出了学生对先生的感情,而滋生了弟子与父兄般地亲情,只是这种亲情在每一个弟子心中潜移默化着,在一起倒没感觉到,可一旦离开,这种亲情就凸现出来了。
少正卯虽然也有才学,可对教学却是外行,立教坛办官校,也只是为了与杏坛捣乱,并没有真正将心事放在授课上,因此,一走上教坛,看着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脑子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一时之间不知教什么好,顺手从讲台上拿起一卷竹简,准备照本宣科的读一遍,偏偏这卷书他原来没读过,不知怎么就鬼使神差的出错拿来,人已站在讲台上,也没办法换书,只能将错就错,读起来免不了磕磕碰碰。先生自己没学好,如何教学生,何况那本书原本就十分深奥,学生听起来如听天书,根本就听不懂,从没进过校门的学生倒不知道,以为读书就是这么枯燥无味,便伏在课桌上睡大觉。
可在杏坛上过学的学生感受就大不一样,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卯坛先生的讲课比起杏坛先生来,可就天差地远,坐在课堂上,这些学生自然想起杏坛的好处,更激起对杏坛先生的思念之情,等不到下课,这些学生就悄悄地溜回了杏坛,而且还将坐在身旁卯坛的学生也带了过来。杏坛又兴旺了。
不到两天,卯坛的学生就走了一大半,少正卯心里可就着急了,他想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原想拆杏坛的台,哪知道倒给他输送不少学生。不行,我得想出个绝招,一定要将杏坛搞垮。为了静下心想出办法,少正卯扔下那些学生,一个人在街上游荡,忽然看见一位老人拿着一个袋子,里面盛着半袋挨家挨户乞讨来的米,看到米,少正卯心里一动,对,我怎么不从米上打主意呢。季孙氏的仓库里有的是米,这些资源我得好好地利用,于是便命人敲锣打鼓的告示:“凡来卯坛读书,每人补足一升米。”
钱财动人心,听说到卯坛读书有米补助,一些学生看在一升米的份上,又去了卯坛,于是,杏坛再一次出现了空位。
面对再一次的学生流失,孔子依然毫不在意,反而劝慰那些激愤的弟子说:“人各有志,择师随意,来去自由,去返不责。”
他的宽容和博大胸怀,赢得更多人的敬重,杏坛的学生被先生的高尚品德所深深打动,他们来到卯坛,将先生的美德传颂,很快卯坛的学生又大批涌向了杏坛,杏坛的学生又达到了最高峰。
少正卯不甘心和季平子的家臣阳虎商量,又采用封官许愿发放俸禄的办法来抢夺生源,两人甚至不顾廉耻,站在杏坛前面,拦住学生,强拉硬扯软硬兼施逼使学生去卯坛,使杏坛的学生又有所减少。不过,强扭的瓜不甜,少正卯虽然拉走了学生的人,可是无法留住学生们的心,由于他们办学事起仓促,没有计划,也没有一定的教材,而是临时起意,上课时拿着什么讲什么,显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因此,不可能让学生学到东西,更不可能吸引学生。卯坛开坛几个月,虽然采取了不少的卑鄙手段,也耗费了季孙氏的不少钱财,可惜最后还是逃脱不了散伙的结局,而杏坛在卯坛的衬托下,声誉越来越高,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学堂越办越兴旺。
启示: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朱熹是中国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据说他小时候就十分聪明,他四岁时,他的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是天。”他问父亲:“天上有什么东西呢?”他的父亲听他这么问,十分吃惊,知道他是一个肯动脑子的好孩子。他五岁就开始读书,喜欢一个人抬头仰望着浩渺的太空,常常苦苦思索着:这天的四边之外,是什么东西呢。别人告诉他天的四方是无边无际的,他却一个人琢磨着,这天边也应该有个尽头。有时为了思考这个问题,想得就如生了病一般。就因为他勤于思考,学习进步得很快,八岁就能读懂《孝经》了,而且还在书上题字自勉:“苦不如此,便不成人。”他十四岁时,父亲去世,遗命他:“绩溪胡宪、白水刘勉之、刘彦屏山刘子晖三人,学有渊源,汝往事之。”他按照父亲的遗命,前往求学。这三人都是道学家,而且还醉心于佛学,因此他既热衷于道学,同时对佛学也有浓厚兴趣。
十八岁,他参加建州乡贡中举;第二年,又登进士第。二十二岁,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二十四岁,又往受学于延平李侗。这时他虽以儒家经典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但对于佛家、道家,也无不问津。因为他性格耿直,不善逢迎,其政见又与当权者相违背,所以他的仕途之路,极不平坦,常被无缘无故地罢免官职。
官场既然不顺,他便一头钻进理学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而且生徒盈门。他十分满足这种生活,甚至对朝廷屡诏不应。
他在四十九岁那年。朝廷再次启用他,出任“知南康军”,他尽管重新入仕,却依然难以割舍自己的教学生涯。于是,他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了“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白鹿洞书院揭示》: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这个简短的学规,不仅是集儒家经典成语于一体,十分方便学生们记忆和背诵,更重要的是他制定了教学方针和学生守则:第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上,是让学生明确“义理”,并把它见之于身心修养,以达到人人自觉维护“义理”的最终目的;第二,它要求学生按学、问、思、辨的“为学之序”去“穷理”、“笃行”;第三,它指明了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作为实际生活与思想教育的准绳。
他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在他的一生中,从政断断续续加起来只有九年,而从教却整整五十载,他每到一处,总忘不了举办学校,因此在白鹿洞书院、紫阳书堂、考亭书院等处讲学。他还亲自编写教材,致力于著书立说,成为孔子之后的最伟大的教育家。
二、有教无类
故事1、子路拜师
这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孔子为了给弟子们讲《诗》中的《采薇》篇,便领着弟子们到野外采风,一路上蜂飞蝶舞,秋菊飘香,煞是喜人。一行人来到一棵大树下,他指着地里的薇菜正准备讲解,忽然一阵声响,从树上跳下一人来,手持利剑舞出一朵剑花,瞪着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身边的弟子一见,立即拥上前,将他拦在身后,正准备拔剑与那人拼斗。
他挥手制止住弟子们的冲动,毫无畏惧的迎上前,两眼打量着眼前这位不速之客,只见这人身材高大,满脸浓浓的络腮胡须,目光锐利精光四射,看上去倒像是一名孔武有力的壮士,只是那身穿着,颇为异类:盔胄上插着一根长长的野鸡毛,全身披着一件兽皮缀成的外衣。乍一望去,就如一个半人半兽的怪物,十分恐怖。
他微微一笑双手抱拳施礼道:“这位壮士,在下姓孔名丘,字仲尼,携弟子们来此采风,请教尊姓大名,不知壮士拦下我们,有何赐教。”
那人眼睛朝上一翻,十分傲慢地说:“我找的就是你——孔丘。”说到这里,那人停顿一下:“我乃鲁之卞人(今山东泗水县),姓仲名由,字子路。”
他双手一拱:“原来是子路壮士,失敬失敬。”
“有什么可敬的,我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子路说得十分坦率、直白:“听人说你是一个很有学问,会治国又爱民的能人,我可不是轻易相信别人的,于是,便偷偷跟在你们后面,谁知这一路跟来,却令我大为失望。”说到这里将手中剑扬了扬:“治国也好,安民也好,靠的是这个,只有用它才能除暴安良,哪能象你们这样,成天游山玩水,满口兮呀兮的念叨着,又如何为民伸冤,为国除害,不能做到这点,如何治国,更遑论爱民了。”
他静静地听对方把话说完,这才含笑说道:“子路壮士精神可嘉立意可圈可点,令丘十分佩服。”说到这里,微微一顿,话锋一转:“可是天下已经乱了很久,到处是刀光剑影,你争我斗的,天天争来斗去,恶人却有增无减。人民却因为战争的拖累,田园荒芜无人耕种,孤儿寡母无人抚养,到处烽火连天,遍野白骨垒垒,这些人也是依靠的手中刀剑,可是这暴除了么?民又能得到安宁么?”
听了他的话,子路陷入深深沉思之中:“对方说得没错,光凭手中刀、鞘中剑能够除暴安良么,自己一路走来,沿途抱打不平,也帮了不少平民百姓,可是越帮事越忙,越抱不平,不平之事越多,凭一己之力,别说除暴安良,就是抱打不平也打不了。”想到这里,他垂下了手中之剑,有些困惑地问:“那么依你之见,又有什么好办法呢?”
“只有施行仁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回答得十分肯定,似乎已经过深思熟虑。
“仁政,什么叫仁。”子路更加茫然,心有所疑便脱口而问。
“克己复礼为仁。”他非常干脆地说。
“如何才能做到呢?”子路的疑惑更深,求知欲也更强,不知不觉中已经完全收敛了刚才的傲慢,眼里充满了对于学问的渴求。
“每个人都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仁爱的原则,那么这就是仁了。”他耐心解释。
“哦——”子路有所领悟,但还是不太明了,又道:“我这个人很笨,还请先生明示。”
“好!”他点了点头,进一步解释说:“比如现在,你拿着剑指着我,我也拿着刀指着你,这样剑尖对刀锋继而会发生争执,甚至兵戎相见,其结果无非是你死我亡,流血横尸,这就不是仁了。仁就是爱人,就是用自己的爱心帮助人、关心人、爱护人,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做,就不会有纷争更不会发生战争,那么国家就能享受稳定,百姓生活就能安宁,只有人人安居乐业,国家才能走向太平盛世。”
子路宛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一下子拜倒在地:“恳请先生收下我这个愚笨的学生。”孔子点了点头,俯身双手将子路扶了起来。
故事2、冉耕入学
孔子安然地坐在前面,欣然接受着新入学的学生行拜师之礼,只听“扑通”一阵声响从学堂后院传来,紧接着就听到有人在呻吟。曾点、颜路立即跑了过去,不一会两人搀扶着一位少年一瘸一瘸的走了过来。
“怎么回事?”他问,眼睛盯着瘸腿少年打量着。
颜路走上前,指着瘸腿少年介绍着:“先生这个人叫禾兔,原来是东街张家的奴隶,他很想来上学,平常没事的时候就在后院的墙上听先生讲课,刚才就是他爬在墙头听到新入学的学生行礼,一时心痒难熬,就在墙头上模仿行礼拜师的动作,谁想因动作过大,不知怎么就摔下去了。他原来和学生一起放过牛,可是个老实人呢,不过他是一个孤儿,很穷,一下子还没凑足学费。”
禾兔不顾腿的疼痛,瘸着腿往前一步,“噗”地一下跪倒在地,满脸泪痕地苦苦哀求道:“小人很早就想拜师求学,只是一直是奴隶身份,不敢造次,前两天我卖身为奴的日期已满,现在小人已是庶、庶民了,就请先生开,开恩,收下小人吧。”禾兔心里十分紧张,讲起话来有些结结巴巴,脸上却透露出乞求的神情。
他被少年求学的诚心所感动,走上前将少年扶起:“孔丘早就有言在先,要广收弟子,不分年龄大小,不管身份贵贱,只要你愿意来学,就不会拒绝,有教无类,即便你是奴隶,我也同样招收。至于学费嘛,对于真心想学习的人来说,这不是大问题,有多少算多少,没有也没关系,只是……”
“先生,您放心我已准备了五只野鸭,剩下五只我保证在十天里交上来。”听到先生话锋一转,禾兔着急了,以为因为学费不足不肯收他,因此没等先生把话说完,就插话说道。
知道少年会错了意,孔子浅浅一笑,说:“只是这禾兔的名字不好,你姓什么,先生给你重新取个名字。”
“我姓冉。”听先生这么一说,悬着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地,禾兔急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