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萱的爸爸在看到女儿对植物有兴趣的时候,想引导她在自然科学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实验,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对花草的兴趣,可能更多的来自于对美丽花朵的直观感受。仪萱的爸爸犯了操之过急的错误,让孩子接受过多学术研究性质的、较为枯燥的东西,而孩子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尚未达到这个层次,因此对这类工作难以胜任。此时孩子已经感到了压力,但家长并未及时加以缓解,还越俎代庖,同时又施加更多的压力,这使孩子进一步感觉到自身能力与家长要求的标准有差距,所以一方面对这项繁杂的工作全无信心,另一方面更对这项工作产生反感。如此一来,要让孩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非但没有达到,反而出现了回避问题的负面效果。
“因势利导”“寓教于乐”固然是教育孩子的方法,但父母期望过高、介入过深,只会令孩子反感。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家长表现出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关心,适时提供一些帮助即可,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做完一项工作这样,他们才会有成就感。成就感是增加孩子自信的重要因素。享受到获得成就的快乐,孩子才会对这项工作产生更大的兴趣,愿意去解决与之相关的更多的问题。
“天赋”是这样提高的
对做父母的评论他们的孩子体质弱,父母们大都可以接受,但要是批评他们的孩子智商(IQ)低,恐怕绝大多数父母都难以接受。特别是到了小学阶段,学习是孩子生活中的重心,智商问题更是比以往迫切得多。而且老师们对孩子的智商也很关注。
但对智商的关注,并不等于师长们就了解孩子的智商,事实上,师长们往往并没有充分利用孩子的智商,在开发智力上也有一些误区。最常见的就是对智力的误解。
南子进入小学三年级之后,学习成绩突然直线下降,家庭作业也常常完成得很不理想。期末时,她的总成绩在班里排到了倒数第五。南子的爸爸妈妈都觉得有点抬不起头来,而更令他们难堪的是,在父母会上,老师点名批评了南子,说她上课总是发呆,老师辅导时她也是心不在焉,最后,还对他们说:“建议父母带她去做个智力测验,如果智商有问题,也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连老师都这么说,爸爸妈妈真的是着急了,他们立刻行动,带南子去找专家测了智商。而结果,却令大家惊讶不已:从各项指标来看,10岁的南子,已经达到了14岁孩子的水平。也就是说,她的智力商数在140以上,属于智力超常的范围。专家不停地对南子的父母说:“这孩子智商很高,要好好培养啊。”
南子的父母心里很不是滋味。智力超常的孩子,为什么学习成绩会这么差呢?他们向专家请教,专家询问了南子成绩开始严重下滑的时间,让他们仔细回忆,那段时间都发生过什么事。南子的父母想起,确实有一段时间,南子时不时的很晚才回家,问她有什么事,她又不肯说。打电话问老师,老师告知南子常常在课堂上捣乱,因此多次被留堂。细想来,似乎从那以后,南子就不像从前那样活泼好动了,他们以为那是因为孩子成绩下降的缘故,于是更严格地督促她学习,但是效果却并不好。
随后,在专家的诱导下,南子说出了她的心里话:“我不是要捣乱,就是想和同学讨论一下,但是老师说我上课说话,是破坏课堂纪律。然后就在下课后留我一个人罚站。同学们都说我是‘差生’,都不想和我玩儿了……我不喜欢学校,不想上学了。”
一个本来天赋极高的孩子,不但没有被正确地发掘和引导,反而因为受到周围环境的打击,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影响到学习能力的发挥。这是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
学习是学龄初期孩子生活中的大事,他们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缺乏判断的,因此家长和老师的评价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影响。当孩子屡屡得到“劣等”的评价时,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严重受损,自信会跌落到最低点。若家长不能及时疏导,不理会孩子的心理问题,只是一味地严格督促,那么孩子的根本问题不会得到解决,学习成绩不会改观,只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
要正确认识孩子天赋的问题,首先要摒弃以考试成绩来衡量智商的观念,其次要消除对智商的两个误解:对智商不高的孩子有歧视态度,认为对“智力低下”的孩子不必多费心思;认为智商就是“天赋”,是与生俱来,不可更改的。
而这样的误解,以及由此带来的认识和教育偏差,仍然在不断上演。
我们所熟知的情况是,在小学时期,父母和教师大都以学习成绩作为检验孩子智力的主要标准。但此时的考试重点,多数以识记基础知识为主,因此,这样的标准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来说,仅仅是照顾了某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孩子的智力除了记忆力之外,还包括多方面的因素。一个对死记硬背没有兴趣的孩子,也许在创造力和想象力上有过人的天份。众所周知,智商超群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也曾被老师当成“笨孩子”。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小学时期的孩子不需要通过记忆获取人类多年来积淀下来的知识文化,但填鸭式的教育是绝对应该避免的。特别是学龄初期的孩子,正处于抽象思维能力萌芽的时期,他们的正在逐步摆脱以具体形象为主导的思维形式,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培养积极的抽象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上来,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孩子更强的思维能力。简而言之,在让孩子识记一些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的思维方式。
如果掌握了孩子心理和智力发展的规律,从某种程度上讲,天赋也是可以培养的。即使是对于一些智商比较普通的孩子,也要通过引导和鼓励,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关于思考的习惯。当孩子的思考得到大人的肯定,他们会更乐于动脑筋,变得越来越聪明。
电视里在演动画片《龟兔赛跑》的故事,玲玲看到兔子被乌龟打败后沮丧的样子,咯咯地笑个不停:“小兔子,敢看不起小乌龟,这下输了吧!”
玲玲妈妈笑着问:“知道小兔子输掉的原因吗?”
“知道~~”玲玲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就听奶奶讲过这个故事,看妈妈这么问,有点不以为然,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连这里面“意义”都不知道吗?她很快地说,“还不是因为兔子骄傲,轻敌了呗。小乌龟能坚持到底,所以会赢嘛。”
“恩,这也算是一个原因,除此之外呢?”
“还有别的原因吗?”
“比如,比赛的方式和普通的赛跑不一样,不光是跑得快就能赢的?”
“比赛的方式?”玲玲可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假如,比赛的途中有大河,兔子不会游泳,而乌龟就能游过去。”
“啊,对呀!”玲玲被妈妈这么一启发,也开动起脑筋来。她想了想说:“也说不定,路上有很陡的坡,乌龟缩成一团,就可以滚下去,他有壳,不会碰疼,兔子就不敢滚,所以没乌龟快。”
“不错啊,玲玲很聪明呢,”玲玲妈妈对女儿的发散思维非常赞赏,进一步引导,“如果陡坡只有一小段呢?那乌龟的优势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啊。”
“这个……”玲玲干脆“想入非非”起来,“乌龟可以在路上藏一辆车,小兔子当然跑不过汽车了。”
“可他们比的是赛跑啊,规则不准使用工具又怎么办呢?”
“还有,他们是在一个迷宫里比赛啊,乌龟认识路,兔子不认识,所以乌龟能先到达终点啦。”
……
玲玲对故事里的寓意已有了记忆,对于她已经了解的故事,再三强调教育意义无非是强化记忆而已,而玲玲妈妈借着孩子对动画片产生新的兴趣的时机,鼓励她对熟悉的故事作出新的解读。令她一步步从固有的记忆中走了出来,思路越来越开阔,想象力大为丰富。
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年纪还小,主要任务是“打基础”,只管努力向孩子灌输基础知识,事实上,孩子的思维训练从3~4岁时就应该开始,5~10岁则是最为思维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训练的方法按孩子思维发展的情况循序渐进:
在孩子学会用连贯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起,要开始有意识教他们使用抽象的词汇,如哭泣可以表达的感情是“悲伤、难过”,笑的时候是“快乐、高兴”;并可以让他们了解有对比意义的词汇,如“是、不是”“正确、错误”“相同、不同”“之前、之后”。
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许多书面语言,懂得更多字、词的含义,此时可以开始教他们运用具有因果、顺序、包涵的词汇和句子。在孩子可以顺利地独立体会到一些“有意义”的故事里的寓义时,不妨引导他们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并可以开始学习一些有思辨色彩的文章。
在孩子开始“思考”时,父母要适时予以激励,切不可对孩子的幼稚、用词不当或天马行空的思维随意批评或讽刺。对孩子思考的批评,极有可能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思考不正确,对于自主思考这件事失去信心,从而否定自己的思考行为。结果可能是孩子停止或减少思考,或是过度依赖大人的提示。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曾在某大学里选出若干学生进行试验。将参与试验的学生随意分为两组,测试后告诉他们A组的学生智商超群,而B组的学生智商较差。半年之后再测试,A组学生的智商有所提高,而B组的则平均下降了1.8%。
由此可见,在外界的明示或暗示下,心理因素对智力变化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除了解除对智商的迷信和误解,父母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情商(EQ)。
在前面的故事里,南子没有显示出她的天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调节、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不够高,也就是情商不够高。而高智商的孩子比普通孩子更脆弱,更容易钻牛角尖,也不是鲜见的事。
曾有一位著名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因为在学校里不善于与人相处,变得越来越自闭,最后不得不退学。而另一个少年大学生的例子是,由于自理能力很差,在大学里没有父母在身边时,无法正常地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结果仍是以中途退学收场。
究其原因,从小就被认为“特别聪明”的孩子,往往被师长们寄予厚望,而这种厚望又往往表现在对学习的关注上。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会被赞赏所包围,由此,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缺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以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一旦某个方面的缺陷暴露出来,或者受到打击之后,他们的自信心就会严重受损,甚至自己暗中夸大缺点的严重性,因此往往比普通的孩子更为痛苦。
要提高孩子的情商,让孩子多多参与社会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在孩子与各式各样的同龄人、非同龄人的接触中,师长们可以主要从三个方面引导孩子调控自己的情绪:
1、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特别是低龄段的孩子,大人应帮助他们明白自己的感受;
2、解别人的情绪,并且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反应,如:“红红哭了,她为什么伤心?你要怎么安慰她?”
3、遇到挫折时要经得起打击,对于尤其是年纪小的孩子,父母应该从旁协助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安慰他们。
而学龄中后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较为强烈。对于这类孩子,父母除了鼓励外,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在孩子能够克服困难后,他们将更有勇气和信心面对挫折,对于养成坚韧不拔的性格也大有好处。
培养选择能力
人的一生中会不断遇到各种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如何选择才能达到较好的结果?有赖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有赖于判断力,也有赖于独立思考的能力。
虽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独立性和思考能力,但是,许多父母的做法却正与他们的希望背道而驰。
当孩子年纪尚小时,父母会在很多事情上为他们作主:“看电视还是玩儿游戏?”“喝牛奶还是喝饮料?”……父母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知道哪一种选择对孩子是有好处的。再大一点,也会让他们在关键的事情听从自己的建议:“上普通高中还是上艺术学校?”“学文科还是学理科?”……因为父母们认为,凭借自己多年的生活阅历得出的结论,肯定比孩子想当然的想法更切合实际。
在父母密切“关怀”下长大,孩子在学习、生活,以至人生道路的选择上,要么变得不知所措,凡事都依赖父母来作好安排;要么产生逆反心理,偏要和父母对着干。
要知道,真正独立的人格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从培养自主选择的能力开始。
不用担心七八岁的孩子不懂得“选择”是什么意思,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小时候对细小事物的理解和选择开始,逐步培养启发和鼓励孩子用正确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他们将更有能力和信心去面对越来越纷繁复杂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