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时,选择教育就可以开始了。要注意的是,对于已经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父母在要求他们作出决定时,不应只是简单地让他们“选A还是选B”,或回答“是还是不是”,这种依赖性的选择题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性并无帮助。
年轻的妈妈领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儿准备过马路。男孩儿问:“为什么我们不从这里过去,要多走一段路到那个路口呢?”
妈妈:“你看,这里不是有栏杆吗?”
男孩儿:“是啊,栏杆有点高,我跨不过去,不过,妈妈你可以抱着我过去啊。”
妈妈:“妈妈穿着裙子呢,跨栏杆不方便的。那你再看附近是不是有人行横道啊?”
男孩儿:“是啊,前面那个路口就有。”
妈妈:“你们老师不是教过你交通规则吗。你说,要是我们有人行横道不走,要跨栏杆过去,是不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呢?”
男孩儿:“喔,不遵守交通规则,警察叔叔要抓我们的。不过这里没有警察啊。”
妈妈:“那你看这里的汽车是不是很多?”
男孩儿:“是很多。我们应该等车少的时候再走,免得被车撞到。”
妈妈:“要是车一直不变少,那它们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呢?”
男孩儿:“遇到红灯的时候。对了,前面的人行横道那里就有红灯。”
妈妈:“那你说我们该从哪里过马路呢?”
男孩儿:“应该走人行横道,那样的话,等到红灯让汽车停下来的时候我们再走,就不会被车撞,警察叔叔也不会抓我们。”
即使对小孩子来说,选择也不是单纯的是非题。选择的基础包括对后果的预见、对现有条件的分析、对得失利弊的权衡等等。在孩子的知识范围之内,让他们调动已知的知识,再引导他们作出合理的分析,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显然比之于父母直接下命令更能让孩子得益。
年纪幼小的孩子可以作出与他们的思维能力相符的选择。其前提是,父母要帮助他们了解选择的条件和后果。
随着孩子知识的增加,理解力的提升,父母就需要控制自己的“帮助欲”了,减少对他们的直接干涉,正是锻炼其思考能力的重要步骤。此时,须用诱导的方法,促使孩子用发散型的思维考虑问题,当孩子面临决定时,不妨多问问“还有别的选择吗”?
迪迪的表哥在看体育频道的新闻,迪迪却想看文艺节目,可是她向表哥提出要求时,表哥不肯让步,迪迪非常生气地向爸爸告状。
爸爸没有维护迪迪帮她赶走表哥,也没有批评她对“客人”发脾气,而是平静地对迪迪说:“表哥不让你看电视,你很生气吗?”
“是的。”
“那么如果我们硬把他赶走,他又会有什么感受?”
“……恩,他也会不高兴吧。”小学四年级的迪迪已经开始懂得体会别人的感觉了。
“那么,有没有办法不让他不高兴,又能让他让你看电视呢?”
“也许,我可以和他谈判,和他讲讲道理,那个晚会比新闻好看多了。”
“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还有别的选择吗?”爸爸显然认为这个选择比用发脾气来威胁表哥要好。
“要不然,只好等他看完这个新闻,再让我看。”
“这也是一种选择,还有别的吗?”
“表哥喜欢玩儿游戏机,我把我的游戏机让给他玩儿。让他和我交换。”
……
对于迪迪提出的选择方案,迪迪的爸爸始终保持了赞赏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现在的学龄儿童不可避免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下意识地认为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作为父母,可以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做做“多项选择题”,记他们知道,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许没有哪个选择是错误或正确的,而是合适不合适、有效无效的问题。
孩子们懂得可以通过不同的选择达成目标,将令孩子受益终身。
专家指点
·智商不是一生下来就决定了,并且不可改变,在适当的教育之下,孩子的智商可以提高,反之则可能被损害。
·知识来自书本,智慧来自头脑。
·在孩子思维未定型时,就应当让他们明白,正确和错误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督促孩子反省自己的行为
思考的方向往往在事件发生之前确立,思考的习惯在对不同事件的处理中逐步养成,而反省,则是对事件的评价,或事件发生之后的重新考量。
人无完人,何况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许多在大人眼里很简单,很容易处理的事,到了孩子那里却常常会出错。在这种时候,即不能放任自流,但也千万不要如临大敌,事实上,这正是教育孩子的良机,正如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孩子都是在犯错中成长起来的”。
反省是一面通透的镜子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当然,在孩子身上,不可能天然地具有这种自觉性。教会孩子反省的方法,即增强孩子自身“纠错”能力,是父母们需要花费力气的地方。
需要注意的是,促使孩子反省,并不等于强迫孩子认错,学龄期的孩子正处于自尊心飞速发展的阶段,强迫他们认错,甚至因大人认定他们“犯错”而施以打骂,往往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引导和诱导的效果远比直接的批评要好。
一位作家曾经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小时候,自家的院子里有几棵大树。他的父亲要求他每天早上起床都要打扫院子里的落叶。因为早上要上学,他必须很早就起床才能完全这个工作。有一天,父亲叫他起床,看到他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告诉他说:“即使早起打扫你觉得很辛苦,那我教你一个办法:头一天晚上把树上的叶子摇下来,这样第二天早上就不用起来扫地了。”很高兴,果然到了晚上就使劲儿地摇那几棵树,指望把叶子全摇下来扫干净。
谁知,第二天他的父亲仍然一大早就把他叫了起来,让他去院子里打扫。他疑惑着起了床,走到院子里一看,地上的落叶不比以往任何一天少。此后,他不仅很勤劳地天天早起,而且明白了一个道理:今日事今日毕。
懒惰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但不是什么不可救药的大毛病。如果这位父亲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强迫孩子每天早起,做不到就加以打骂,相信这个孩子只会把打扫的事当成一种负担,而且对劳动越来越反感。
如果只是空泛地讲述大道理,孩子们可能当时遵照执行,内心却未必能产生共鸣。而通过直观的事实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孩子必定印象深刻,聪明的孩子还能有更深的领悟。
对于孩子们的生活习惯上的毛病,多数父母们都有耐心慢慢解决,但是对于孩子的“闯祸”行为,父母们就常常会一时激动做出不恰当的举动来。
事实上,孩子因为生活经验不足,处理事情欠妥当,做错事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有时还是好心做了坏事。因此,当问题发生时,先要克制住“惩罚”的冲动,务必先了解孩子做“坏事”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才能帮助孩子解决症结。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校长的时候,某一天,他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这个学生,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该学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批了。谁知陶行知看到他,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
该学生惊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让你不再打人,你就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学生有点不知所措,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
这个学生非常感动地,他哭着对陶行知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陶行知不是直接指出那个学生行为的失当之处,而且巧妙使用诱导的方法,让那个学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由他自己反省出这个错误的关键点。既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尽管大家都知道,孩子犯错的时候,要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加以教育,但在实际问题发生时,许多父母会难以控制地说出伤害孩子话:“你总是这样!”“真丢人!”“这孩子怎么这样?”除了加深孩子的罪感恶,这些语言无助于从根本上纠正孩子的问题。
而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促使孩子自我反省,既能避免这种错误,又能从另一个方面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令他们相信:“我是有是非观念的人”,“我不是坏孩子”,“我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
生活中的反省效力
对事件作出评价,需要明白这件事的后果如何,给自己、给别人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年纪幼小的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引导,即使是学龄中期和学龄晚期的孩子,也往往需要帮助,不过这种帮助不是代替他们去思考。
六岁的亚森和另外两个孩子一起玩儿蹦蹦床。按规矩是几个孩子轮流上去蹦,但是亚森玩得很来劲儿,想多蹦一会儿,另两个孩子却不肯答应。
亚森很不高兴,当一个孩子在床上蹦跳的时候,他转身冲过去,想把那个孩子推开。幸亏亚森的父母都在场,看到亚森的神情不对,急忙把他拉住,才避免了一桩“血案”发生。
面对不知所措的亚森,亚森的爸爸妈妈压下了自己的怒气,把他拉到一边讲道理:“为什么要去推开莉莉呢?”
“因为她霸占着蹦蹦床。”
“那么是因为你想玩儿蹦蹦床,对吗?”
亚森点了点头。
“那么你要是把莉莉推到地上,她会怎么样呢?”
“恩,我想她会哭。”
“她从床上摔下去,是不是会摔伤呢?”
“恩,会吧。”
“摔伤了她会怎么样呢?”
“会很痛吧。”
“你玩不了蹦蹦床,很生气是吗?”
亚森又点点头。
“那你不让别的小朋友玩儿,他们又会怎么样呢?”
“……也会不高兴吧……”
“如果和你一起玩儿的小朋友会玩得很不高兴,又会被你弄痛,他们以后还会和你一起玩儿吗?”
“不会。”
“那么你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儿吗?”
“愿意的。”
“那么你应该怎么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还是轮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