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0900000002

第2章 潜伏: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1)

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是楚国君王与国人在探寻回归华夏文明这一“大家庭”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成果,正是这种精神成为楚国强盛的立国之本,也成为中华民族史上艰苦创业的典范。

一、正本清源,走向信史

楚国原来是有自己“国史”记录的,名叫《梼杌》。《梼杌》与《春秋》类似,记东周列国大事,而以楚国为中心,可惜它很早就亡佚了,只留下了这么一个古怪的书名。西晋时,出土了一批重要的竹简,其中有一篇记述楚事,可惜也已失传了。虽然20世纪以来出土了不少与楚有关的帛书和竹简,但对楚建国之前的历史文化则少有提及。因此,后世对楚族源流和楚文化产生等早期历史的了解,只能借助一些诸如《世本》等为数甚少的古史典籍,而且,这些仅存的零星记录,也多充斥着神话和传说。正如楚史研究专家张正明先生所言:“古老的中国有一堆庞杂的神话和传说,楚史的起点就在神话和传说的时代之中。这些神话和传说介乎有序与无序之间,最易使人发‘剪不断,理还乱’之叹。想要从中察访楚人先民的踪影,恰如在迷宫中寻出路来那么麻烦。好在这不是索然无味的苦差,我们将走到豁然开朗的洞天。”学者们的认真梳理和考古发现,还是多多少少为我们展示了这些神话与传说的重重迷影。

远古的荆楚大地气候温暖,植被茂密,适宜于早期的人类生息。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包括荆楚大地在内的长江流域,亦如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摇篮。

商朝是目前我国最早有文字可考的朝代。人们把当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就从大量的甲骨文中发现了“荆”、“楚”二字。

据《说文解字》讲,“荆”、“楚”的本义是一种植物的两个名称。这种植物在商代及其以前,遍布于南方诸多角落。远古时,不少氏族部落以居住环境的特征作为自己氏族的名称。这样,居住在盛产荆楚的黄河中下游两岸的部族往往以这种荆楚作为本部族名称。最初,这并非后世文献记载的楚族或楚国,而是泛指一切密布在荆楚丛林中的方国和氏族。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荆”、“楚”才逐渐成为楚族及楚国的专有代称。

南方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疆域最广、文化最具特色、民族最多的一个诸侯国。建国长达八百余年的楚族是怎样诞生的?其先祖又是谁?寻找这一历史答案,还要从火谈起。

火的发明和使用,对于人类而言,意义非凡。恩格斯在说到火的价值时,认为它“就其解放人类的意义来说,远高于蒸汽机的发明”。通过漫长的人类蒙昧时代的发展,每个原始氏族部落都会确定一位年老而有经验的首领掌管火种。这个火种被视作神圣的赐予,起初被保存在台上,由专人看守,不断添柴,保持常年不熄。这个管理火种的老者,后被称之为“火正”。具体来说,火正就是原始部落里观测大火星,为部落制定播种农时的人。远古时期,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火正。传说时代的火正,降至商代称“师火”,及至周代称“火师”。

火正的职责主要有三项:一是观象授时,二是点火烧荒,三是守燎祭天。

火正所管的火,主要有两种:一是天上的火,一是地上的火。远古时代刀耕火种,人们何时耕种、何时收获,一般只能凭物候的变化来识别,而火正则通过天象观测来指导农时。火正管的所谓天火有二,即大火和鹑火,实指两颗恒星。大火,西方名叫天蝎座,它有与众不同的鲜红颜色,非常容易辨认。鹑火,西方名叫长蛇座。

上古观象,通常是在天刚黑的时候进行。被观测的大火,恰好黄昏时从东方升起叫“昏见”,也即后世所谓的春分时节,于是火正宣布,放火烧荒,并隆重祭祀,这样新一年的春耕生产开始了。于是,氏族部落们赶紧把保存了一冬的火种引到野外,进行烧荒,这叫“出火”。一年的农事始于烧荒,人们为劳作而紧张,因憧憬而激动,把烧荒当作丰收的前奏,要举行欢快而隆重的仪式。当被观测的大火恰好黄昏时在西方落下则称“昏伏”,这时火正就收起火种,再一次进行隆重祭祀,这叫“内火”。后来,由于岁差,大火昏见的日期渐渐推迟。于是,火正为了不误农时,由观测大火昏见改为观测鹑火南中了,即黄昏时鹑火恰好在南方正中。这时同样是出火烧荒,隆重祭祀,开始农耕生产。这就是中国最早历法“以火纪时”的产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算出年、月的大致天数。后来,火正的观象授时更加进步,他们能确定春、夏、秋、冬四季,观测星象也由大火、鹑火发展为四仲中星,即鸟、火、虚、昴。鸟星,西方名为长蛇座;火星,西方名为天蝎座;虚星,西方名为宝瓶座;昴星,西方名为金牛座。这样,他们能观测更多天象,对人们生活生产的意义更加重要。当然,如果火正玩忽职守,就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左传·昭公十七年》记录了夏代的一次日食。当时,乐师敲鼓,其用意似与后世击响器驱天狗以救太阳相同。官员慌乱,民众惊恐。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则日食记录。有传说认为,这次日食造成的慌乱,全是源于火正饮酒误事,忘记发布日食预报了。

所谓守燎祭天,就是把祭天供品放在柴堆上,然后把柴堆点燃,让肉的焦香随着烟气飘向天空,天帝闻到香气,就算是接受献祭了。火正的任务就是布置、点燃和守护祭天的柴堆。

古史神话传说中最早的火正,可追溯到炎帝。《左传·昭公十七年》载曰:“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他们作为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神格化人或人格化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共祖。神话和传说也是不断被演绎的,有分有合。起初,神农氏与炎帝毫不相干,轩辕氏与黄帝也无关系。相传,炎帝的功绩主要是首创种植业。这样,神农氏就与炎帝合为一体了。农业耕种又与火种有关,炎帝又被尊为火神。周人说炎、黄二帝都生在关中,炎帝为姜姓,黄帝为姬姓。到战国时期,随着五行学说的流行,黄帝被定位于北方,炎帝被定位于南方。湖北的谷城县,相传是炎帝神农氏试种五谷的地方;湖北的神农架,相传是炎帝神农氏品尝药草的地方。这也说明,楚与炎帝是有渊源关系的。长沙子弹库《楚帛书》记有“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吕氏春秋·孟夏》亦载:“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上古时期影响最大的火正,要数重黎了。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黄帝的孙子叫高阳,也称颛顼,生了一个叫称的儿子,称长大后婚娶又生了叫卷章的人,即《包山楚简》中所言的老僮,老僮生重黎。因重黎是火正,有功于天下,于是首领帝喾任命其做了祝融。后因平叛一个叫共工的氏族不力,而被诛杀。庆幸的是,当时还没有所谓的“连坐”制度。帝喾亲自出征灭了共工氏,班师回朝后又任命重黎的弟弟吴回接替他哥哥的职位,继续做火正,仍为祝融。

又说,黄帝、炎帝是兄弟俩,最初活动于渭水流域和陕北一带,后相继进入中原地区,并与东之“东夷”、南之“苗蛮”集团或杂居相处,共同开发,或激烈争夺,先后战胜了诸多氏族部落,后黄帝又兼并了炎帝集团,一统中原。黄帝有二子:玄嚣与昌意,或说有二十五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颛顼,也称高阳。颛顼年幼时,曾在少皞氏族内被养育。少皞氏是东夷集团的一个大族,活动中心在今山东曲阜一带。由于颛顼是黄帝之后,亦由西而中、而东、而南,与东夷及周围氏族部落融合步伐加快,所以许多氏族部落均称为颛顼之后。见于史料记载的有虞氏、夏后氏、祝融八姓,乃至匈奴、苗民都说自己是颛顼的后裔。颛顼也就成为另一个中华民族祖先的象征。

颛顼与高阳原不相干,屈原在《离骚》中曾自豪地叙述其家世:“帝高阳之苗裔兮。”只是到了西汉,高阳才与颛顼合流,司马迁所谓“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就是一明证。班固更称高阳、颛顼为“高顼”。

中国的民族是多元的,他们的神话和传说自然也是多元的。民族是在发展的,是会变化的,与此相适应,神话和传说也在发展,也会变化。民族的融合,国家的兼并,以及正统观念的形成,促使来源各异的诸多古帝被纵向整合,本来没有从属关系的有了从属关系,本来没有裔嗣关系的有了裔嗣关系,全不顾资历的深浅和神通的大小,总是强者为尊,后来居上。民族的流徙,国家的播迁,以及五行与五方、五色相配的学说的确立,促使先已整合的诸多古帝又被横向地改组,易位者有之,变姓者有之,升者、沉者亦有之。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中国古代的神谱,就是这么一个几经整合、改组的“杂拌儿”。马克思论古代的希腊,曾说道“真正的氏族”来源于神话中的“幻想的系谱”。古代的中国也是这样。

楚人后世把祝融与鬻熊都当作奉祀对象,对其有着非常深厚的敬仰之情,二者也成了激励他们奋进的强大动力。《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载,有一次楚国的一个封君夔子没有祭祀祝融和鬻熊,楚王非常恼火,兴师问罪,把夔子废黜并杀死了。虽然楚竹简也明确记录其先祖老僮,但可能因老僮没有值得后人颂扬的丰功伟绩,辈分虽比祝融高,名声却比祝融小,因而未能成为楚人奉祀的始祖。

祝融是火正的尊称,在地是火正,在天若火神,是通天达地、造福人类的圣人。远古时期,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火正,叫祝融的也不只是一人。它与古史传说的祝融氏部落,不能混为一谈。因此,我们不能简单说楚先祖是祝融。

重黎、吴回都是火正,亦被尊称为祝融。吴回生子,即陆终。陆终实际上也可称为祝融。他当年英俊年少,先后与西部羌人鬼方部落的六个(一说八个)女子相爱,生养了六个(一说八个)儿子。鬼方是当时西方羌人集团中最强大的一个民族。有的书中说是陆终生了一个六胞胎,显然这与不同的姓不相适应,是不可信的。

相传,陆终的儿子们都是“坼剖而产”的。所谓“坼剖而产”,意即从母亲的胸前、背后、腋下等非生殖器官的部位产出。这类离奇的故事并不罕见。夏契不就是从其母亲简狄的胸前出生的吗?夏禹也是从其母亲修己的背后出生的。类似的传说,在某些其他民族中也有。如希腊人,他们以为宙斯虽是男性,但也会坼剖而产。雅典人的保护神雅典娜,据说是在宙斯的头颅里发育成长的,后由宙斯之子用斧头把宙斯的头颅劈开,雅典娜才从中蹦了出来,刚出世就是一位戎装的女郎。

陆终最小的儿子叫季连,以芈(读mǐ)为姓。按《说文解字》,芈,羊鸣也,从羊象声。或许母系鬼方氏为羌人,以牧羊为主要生计。后来,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熊”字第一次在楚族先人的名中出现了。这说明,此时季连一支不仅有了姓,而且以父名为氏,称有熊氏了。远古时期,中国人的姓氏是父氏母姓。具体说,姓是母亲氏族血统的印证,氏则是父亲氏族居住环境的标志或父名的延称。如此看来,楚族的先人们很可能曾经居住在棕熊出没、古木丛生的地方。也有人认为,熊,应与缩酒有关,是以职为氏。

季连生活的时代,或为夏代,或为商代,无从考证。鬼方始见于商代,而陆终与鬼方通婚,则季连在商代的可能性较大。今湖北的宜城、江陵两县,都还有一个名叫季连的村庄。或许,这是楚人后裔对楚先祖的一种文化记忆吧。

楚族出自颛顼之后,这是就族源而言,楚族之直系祖先则应是季连。

在随后的氏族部落争斗和迁徙中,陆终部落集团受到强国大族的挤压,渐渐分崩离析。有的仍留在中原苦苦挣扎,有的跑到南方寻找栖身之所。这就是司马迁所言的“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这逃亡南方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便发展成为后来令世人瞩目的楚国。

《汉书·地理志》讲楚人信巫鬼、重淫祀。这与其始祖有密切关系。

可以说,楚族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楚人普遍敬畏日神,这与他们和炎帝的渊源有关。他们认为那个给人类带来无限光明与温暖的太阳就是炎帝的化身,而自己的始祖祝融正是炎帝的佐臣,对日神的敬畏与崇拜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了。楚人把日神叫东君,有时甚至称为炎帝,并且据此而认为东方是最高贵的方向,楚人死了之后,埋入坟墓,头总要朝着东方,这便是今天我们发掘的楚墓都是东向的原因所在。

除了拜日外,楚人又格外敬雷神。出土的楚帛书就对此有所记载。火正祝融,既是火神,又是雷神。吴回的“回”是“雷”字的简体,吴回亦即雷神。

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的竹简记录“云君”,有人释为云神。但云神在中国是很晚才出现的,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神话中也殊为罕见。有人以云中君为雷神。今湖北南漳巫师在作法招魂的唱词中就云:“雷公闪将云中坐”。

雷神使天界之火化为地界之火,因而他的地位与日神接近。普天之下,相信有雷神的民族多得难以数计,但把雷神视为亲己之神的民族为数不多,而把雷神奉为主神的民族更是屈指可数。

罗马人的雷神丘比特是至尊的天神,兼为农神和战神。可是它同罗马人没有亲缘关系。希腊人的雷神宙斯也是至尊之神,而且同某些希腊人有亲缘关系。希腊的一些名门望族相信自己的先祖是宙斯与民女私通而出生的,引以为荣。

同类推荐
  • 隋唐大侠传

    隋唐大侠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之大者,覆雨翻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反抗,我会死的!所以我成大侠了……
  • 假西周

    假西周

    你见过武将成神,文人成圣么?武能翻山蹈海,文能气化万物,随我一同领略这群雄逐鹿的时代吧!
  • 穿越之拐了弯的世界

    穿越之拐了弯的世界

    一个地痞流氓,一不小心就穿越了,还好还在地球上,只是这已经与他所知的历史完全不一样了。。。。。
  • 大明帝国的黄昏

    大明帝国的黄昏

    明朝开始衰败从万历皇帝始,以崇祯皇帝终,又以南明四帝为余音。在近八十年的黄昏期里,明帝国像是一个被砍掉了脑袋的巨人一样,疯狂地向悬崖边冲去。如果在帝国的黄昏期,有人,哪怕只有一个做对了那么一件事并且取得了成效,明帝国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历史也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除了扼腕叹息,更多的是对 “事在人为”老话的一再咀嚼! 想要知道明帝国是如何“发疯”的,是如何走向悬崖、走上不归路的,大明帝国的黄昏期是如何度过的,本书将带您解读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
热门推荐
  • 宣和斩妖录

    宣和斩妖录

    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正目断关河路绝。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 图解艾灸按摩拔罐刮痧

    图解艾灸按摩拔罐刮痧

    安全、管用,好学、实用,穴位养生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养生智慧,不花分文就能防病治病保健康。《图解艾灸 按摩 拔罐 刮痧最简易的自然疗法》将中医外治疗法艾灸、按摩、拔罐、刮痧集结一册,将各类病症作了详细的说明及对症施治。图文并茂,从零起步,一看就懂;照章行事,操作简便,一学就会;对症施治,安全有效,一用就灵。
  • 风吹矮子呆又萌

    风吹矮子呆又萌

    【丁大爷放话了:此文不宠你削我!】“我姓艾不姓矮!谁再叫我矮子我站在丁蓝风头上俯视你!”说着端出课椅,上面用修正液写着“丁蓝风”三个字,站在上面气势汹汹看着叫她矮子的人。这句话是她进大学后的口头禅,但是天天挂在嘴边的“丁蓝风“她并不认识,只知道他在学校身高了得。第一次见面,她和平时一样站在刻写着他名字的凳子上俯视一个叫她矮子还嬉皮笑脸的男生,男生笑指了指她身后,回头看去,一个让她踩着凳子都要仰视的男人……他把视线移到她凳子上,淡淡开口:“你暗恋我?”她推开他拿着凳子落荒而逃,却不知道麻烦才刚刚开始……他能文能武却爱扮猪吃虎,把她耍得团团转;她节约吝啬却遇上他骗吃骗喝。她身高152cm,学霸一枚,特技:叨叨;缺陷:情商低。他身高190cm,历届学生会主席,特技:扮猪吃老虎;缺陷:无。且看全能男神如何拿下无情商呆萌女汉子,爆笑日常乐不停。【推荐新文《豪门第一蜜婚》】
  • 重生国民男神:学霸甜妻,放开撩

    重生国民男神:学霸甜妻,放开撩

    【女扮男装】【撩汉攻略】【撩到你腿软!】前世的欧阳敏被人欺,被人骗,重生一世回到校园时期,她决定从男装开始,完成前世失败的“撩汉”任务,改变一切!于是攻略如下。接近男神,为此她虐渣打脸强势做学霸,靠实力和男神同居。投其所好,她一路打怪升级,最终俘获男神的心!近身勾搭,于是她使劲浑身解数诱惑。“男神你鞋带散了,我帮你系。”泳池边,欧阳敏拿着浴袍,“男神,我来给你擦擦身上的水,不然要感冒了。”陆男神按住她的手,将她压到墙上,语气危险,“欧阳敏,你究竟想干什么!”欧阳敏勾着他的下巴,笑容诱人,“我想给你生猴子,你心动么?”陆君豪沉了目光,“欧阳敏,再放肆,我宠坏你!”书友群:758900770
  • 香樟树下的爱情

    香樟树下的爱情

    90年代初,青春年少的外语系新生陈天笑,偶然认识了中文系的新生徐若兰。两人一起进图书馆、一起看书、讨论文学。不久便产生了感情,堕入了情网。他们在一个夏日的夜晚,两人从图书馆出来,在一棵香樟树下,没能控制住青春的欲火,偷尝了禁果,恰好被学校巡逻的保卫抓了个现行,被学校立即开除。徐若兰被遣送回老家,两人失去了联系。然而,陈天笑却没有回家,终日飘荡在校园内,苦苦守候在那株香樟树下,租了一间旧房,以昔日恋人徐若兰的名字开了一家“若兰咖啡馆”,期待着某一天她能够出现。20多年过去了,百年校庆期间,陈天笑在香樟树上挂了一块牌子,学生会主席徐香樟十分好奇……
  • The Vision Spendid

    The Vision Spend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母性的深渊

    母性的深渊

    1982年5月12日。苏眉老师给学生上完下午第二节音乐课,便骑车离开了学校。那天是苏老师爱人的外甥10周岁生日,苏老师答应带齐齐去小哥哥家吃晚饭,为小哥哥庆贺生日。齐齐是苏老师姨妈的外孙,刚五岁半,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家伙。仔细看齐齐,和苏老师还有些像,特别是笑起来左脸颊上的一个酒窝,和苏老师的几乎一模一样。苏老师骑着自行车去幼儿园接齐齐,暮春的风吹在身上已经带着初夏的气息了,苏老师觉得有些微微出汗。齐齐的班主任柳锦是苏老师的中学同学,两个人关系一直很好。
  •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豆瓣最热门的情感美文集,艾明雅、毛路、陈亚豪、小岩井……十余位豆瓣红人用他们或温情、或犀利的文字带你穿透爱情的迷茫,得到自我救赎。本书是一部关于爱情的随笔集。全书围绕五个主题:初恋、单恋、虐恋、暗恋、苦恋,由24个故事组成。 有时候,爱不过是一场华丽的想象;有时候,那些突然之前发生的事,却能让你铭记一生;有时候,付出所有也换不来美好的结局;有时候,轰轰烈烈过后却没有在一起……有人说最好的爱情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的义无反顾,一个人的冷暖自知,一个人的天荒地老……但是,亲爱的,请相信一定有人敬慕你的勇敢!
  • 5-7岁孩子爱玩的成语接龙游戏

    5-7岁孩子爱玩的成语接龙游戏

    5~7岁是孩子智力和体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的最佳时期。本书写给5~7岁的小朋友,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学习成语、掌握成语。每个游戏都充分考虑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并配有精彩图画,帮助孩子开动小脑筋,让孩子学成语、学知识。
  • 林泉高致

    林泉高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