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1900000004

第4章

【题解】

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谢玄之孙,东晋袭封康乐公,入宋降为侯。累官至侍中。喜欢游山涉险,每次出游,随从数百人。元嘉十年(433)获罪,弃尸广州,年四十九。谢灵运的诗歌好摹写山水,往往工妙,但有时累于繁富,伤于刻画,或夹杂玄言理语,淡而少味。他与颜延之、鲍照号称“元嘉三大家”。这首诗的首联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和要去的地方,接着写他乘船时的心情和沿途的环境,然后表达了自己的生命感慨,最后说希望和亲朋好友音问相通,以慰寂寞。

【注释】

a祗役:就是说奉朝廷之命赴任。

b憩(qì):休息。瓯(ōu)越:现在浙江省永嘉县一带地属古之东越,亦称东瓯。

c疴(kē):病。本句是说因为疾病而暂时不去为生活谋虑。

d寂蔑:寂寞。

发后渚

南朝宋·鲍照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a,飞潮隐修樾b。

孤光c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d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题解】

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西南)人。家世贫贱。临川王刘义庆任命他为国侍郎,宋文帝迁为中书舍人。后临海王刘子顼(xū)镇荆州,鲍照为前军参军。子顼作乱,鲍照为乱兵所杀。鲍照的诗歌骨气劲健,语言精炼,词采华丽。常常表现出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在刘宋一代的诗人中最为特出。七言诗到他手里有显著的发展,对于唐代作家颇有影响。本篇写初冬行役,辞家就道,景色荒寒,意绪愁惨。“后渚”,在建业(今南京)城外江上。

【注释】

a皋(gāo):水边陆地。

b修樾(yuè):长长的树荫。

c孤光:指太阳。这句写空江寥廓,但见日影孤悬而已。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此句写景有类似之处。

d韶颜:美好的容貌。这句是说颜色惨伤源于内心惊诧于节序的变迁。

送江水曹还远馆

南朝齐·谢朓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a。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b。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题解】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出身贵族,母为宋长城公主。仕齐至中书吏部郎。齐东昏侯永元(499—501)初江祐等谋立始安王遥光,遥光以谢朓兼知卫尉,企图引他为党羽,他不肯依从,致下狱死,年仅三十六。谢朓诗风格秀逸,为当时作家所爱重,梁武帝说:“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见《太平广记》引《谈薮》)谢朓的所谓“新变体”的诗已经有唐诗风韵,对五言诗的律化影响极大。这首诗歌有两种解释,关键就是看怎么理解“馆”字究竟指什么。题面上是“还远馆”,而开头第一句即是“高馆临荒途”,那么两个“馆”字所指是一,抑或是二?若此“高馆”即题中之“远馆”,则所写为悬想之词;若否,则是实写送别之地的景色。

【注释】

a陌(mò):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道路。

b这两句写景如画,抒情真挚。写景由低到高,由近及远。

别范安成诗

南朝梁·沈约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a。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b。

【题解】

沈约(441—512),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幼孤贫,笃志好学,博通群籍。历仕宋、齐、梁三代。著述很多,诗文都被时人推重。沈约的诗歌工于用意,不露圭角。尝撰《四声谱》,倡导声病之说。这首送别诗追述了二人少年时期的情谊,让这种离别又多了一份岁月的沧桑感。最后诗人想到梦中可能会想念自己的朋友,但是梦中又不认识路,这种无法排遣的思念将朋友间的深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注释】

a易:看得轻易。前期:来日重见之期。这两句是说,他和范岫年轻时离别,那时都把来日重逢看得很容易。

b这是用战国时张敏和高惠的故事。张敏和高惠是好朋友,当别后相思之时,张敏做梦去寻高惠,但行至中途迷失了道路。这两句是说,我和你离别之后,即使像古人那样梦中寻访,也将迷路,怎能安慰相思之情呢?

别诗

南朝梁·范云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a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b。

【题解】

范云(451—503),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北)人。仕齐官至广州刺史。入梁为吏部尚书。钟嵘《诗品》中称范云的诗歌“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本篇是与何逊联句之作,何逊集题作《范广州宅联句》。范云为广州刺史在永元元年(499)。当时联句的方法是每人作四句,分开来自成一首。

【注释】

a经时(何逊集作“经年”):言经历多时。《古诗十九首》:“但感别经时。”

b这两句是说冬去春来。

送沈记室夜别

南朝梁·范云

桂水a澄夜氛,楚山清晓云。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

扪萝正意b我,折桂方思君。

【题解】

诗的开头便以极平稳的笔调勾画出送别时静谧、安详的环境。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送别,但无论是偏于写景、写情或写事,都暗涉了离别。这首诗中,“扪萝正意我”,与“折桂方思君”相对得最为工稳,也最能体现范云诗歌句法、结构的特色。此诗在写法上是一句一转,但同样是“转”,如沈约的《别范安成诗》(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二评为“句句转”),是层层递进式的转,而范云此诗则是句句回环式的转。这种回环式的结构、回环式的句法正是范云诗风的典型。所以钟嵘《诗品》曾评范云诗曰:“范诗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正是抓住了其诗风格的整体特征。《送沈记室夜别》虽然是范云的早期作品,但也不难看出,这首诗已经奠定了范诗风格的基础。

【注释】

a桂水:桂花开放时的江水。

b扪萝(mén luó):抚蔓。借萝依附其他树而生长来比喻朋友间的依恋。意:通“忆”。

酬别江主簿屯骑

南朝梁·吴均

有客告将离,赠言重兰蕙。

泛舟当泛济,结交当结桂。

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

毛公与朱亥a,俱在信陵门。

赵瑟凤凰柱,吴醥金罍樽b。

我有北山志,留连为报恩。

夫君皆逸翮c,抟景复凌骞。

白云间海树,秋日暗平原。

寒虫鸣趯趯d,落叶飞翻翻。

何用赠分首?自有北堂萱e。

【题解】

吴均(469—519),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西北)人。家世寒贱。曾为建安王伟记室,补国侍郎。还为奉朝请。撰《通史》,未就而卒。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当时称吴均体。梁代诗人除江淹外,吴均、何逊都是名家,出其余作家之上。本篇是酬答友人留别的诗。疑题中“屯骑”上脱去一个字,这个字是一个人的姓。“主簿”、“屯骑”,都是官名,不应该既说“主簿”又说“屯骑”。诗中说“毛公与朱亥”,又说“夫君皆逸翮”,都见出这是酬别两人的诗。

【注释】

a毛公:战国时赵国的处士,藏于博徒。朱亥:战国时魏国的贤者,隐于屠夫。两人都和信陵君结交。

b醥(piǎo):清酒。金罍(léi)樽:泛指名贵的饮酒器皿。

c逸翮(hé):本意是指善飞者,这里是说他的这两位朋友都是人才。

d趯趯(tì):跳跃。

e北堂萱:《诗经·伯兮》:“焉得萱草,言树之背。”《毛传》:“萱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与苏九德别

南朝梁·何逊

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a。

何况杳来期b,各在天一面?

踟蹰暂举酒,倏忽不相见。

春草c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三五d出重云,当知我忆君。

萋萋若被径,怀抱不相闻。

【题解】

何逊(?—518),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郯城县西)人。八岁能赋诗。少时被范云赏识,结为忘年交。范云称何逊的诗歌“能含清浊,中今古”。累官至卢陵王记室,卒。有《何水部集》。何诗不多,风格清泠,足成家数,梁人重视谢朓诗,唯有何逊与谢朓较为相近。本篇写别友之情,时令或在夏季,诗中所言及的“青袍”、“团扇”当是作者眼前所见的东西。首二句言虽然近在咫尺但是不能不思念,所以昨夜还梦见对方。这样便生出下文何况远离的意思。末四句是说分别以后,每逢圆月当空的夜间、青草覆径的季节,不免要联想到眼前的团扇和青袍,触动对故人的想念,但是山川阻隔,这种想念之情却未必能够传达。

【注释】

a偃:疑作“宴”。《诗经·氓》:“言笑晏晏。”“晏”即是“宴”的假借。

b杳来期:将来的聚会遥遥无期。杳,远。来期,将来之会。

c春草:《古诗·穆穆清风至》:“青袍似春草。”下句“秋月”出自古乐府《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这里借“春草”、“明月”现成的比喻引起下文。

d三五:月半十五日,这是月亮最为明亮的时候。

临行与故游夜别

南朝梁·何逊

历稔a共追随,一旦辞群匹b。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c。

【题解】

本篇在《艺文类聚》与《文苑英华》中均作《从政江州与故游玩别》。这两个题目都有道理,均说出了作诗的时间,只不过一个笼统,一个具体。何逊从政江州时在梁初天监(502—519)中。诗歌回忆了与朋友的交情,感叹聚散无常,描写了夜晚相别的环境,抒发了临别的幽微惆怅之情。

【注释】

a稔(rěn):本意指谷熟一年为稔,也用来作年的代称。

b群匹:犹言朋俦,指诸旧游。

c同:一作“更”。促膝:膝盖相接而谈,形容亲密的样子。

与胡兴安夜别

南朝梁·何逊

居人行转轼a,客子暂维舟。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b。

【题解】

这是秋夜留别的诗歌。送行的人在岸上,离别的客人在船上。这里的意境和白居易《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表达的情调颇为类似。后边写了离别的筵席、环境和朋友走后诗人的孤寂与落寞。

【注释】

a居人:留居的人,指胡兴安。行:将。转轼:回车。

b这两句是说自己将抱恨独居。

相送

南朝梁·何逊

客心已百念a,孤游重千里b。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题解】

这是一首留赠送别者的诗歌。前半部分写行客惆怅的情怀,后半部分写江上凄寒的景色。何逊集中又有题为《相送》的联句五首。韦黯诗云:“子瞻天际水,予望路中尘。”王江乘诗云:“君还旧居处,为我一颦眉。”何逊诗云:“一朝事千里,流涕向三春。”又:“愿子俱停驾,看我独解维。”又:“以我辞乡泪,沾君送别衣。”这些诗句都是辞别送者而不是送人者的语气。本篇制题欠明白,但从相送联句类推,可以知道这不是送行的诗歌。“客心”和“孤游”两句作为远行者自己言情也远比代行人述更感动人。

【注释】

a百念:百感交集。

b重(chóng):更。重千里:就是说何况更在千里之外。上句说作客已经可悲,下句说作远客更可悲。

送韦司马别

南朝梁·何逊

送别临曲渚,征人慕前侣。

离言虽欲繁,离思终无绪。

悯悯a分手毕,萧萧行帆举。

举帆越中流,望别上高楼。

予起南枝怨,子结北风愁。

逦逦b山蔽日,汹汹浪隐舟。

隐舟邈已远,徘徊落日晚。

归衢并驾奔,别馆空筵卷。

想子敛眉去,知予衔泪返。

衔泪心依依,薄暮行人稀。

暧暧c入塘港,蓬门已掩扉。

帘中看月影,竹里见萤飞。

萤飞飞不息,独愁空转侧。

北窗倒长簟,南邻夜闻织。

弃置勿复陈,重陈长叹息。

【题解】

韦司马,即韦爱。齐东昏侯永元三年(501)春正月,萧衍为征东将军,从襄阳兴师讨伐东昏侯,留弟冠军将军萧伟行雍州(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州府事,以壮武将军韦爱为其司马,带襄阳令。时齐兴太守颜僧都等据郡反,爱沉敏有谋,率众千余人,与僧都等战于始平郡南,大破之。梁天监元年(502),晋号辅国将军,寻除宁蜀太守,与益州刺史邓元起西上袭刘季连,行至公安,道病卒(见《梁书·韦爱传》)。此诗当作于永元三年韦爱为雍州司马时。全诗三十句,可分为五个段落,每段六句。第一段写江边话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第二段写韦爱乘舟离去,作者登楼远望时的心情。第三段写送别后归路上的感受。第四段写到家所见情景。第五段写辗转思念、夜不成寐的苦况。可谓层次分明,结构谨严。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之一,就是成功地运用了“顶真格”。另一个艺术特色,就是叠字的运用。全诗共用了六组叠字,都恰到好处。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

a悯悯:惆怅的样子。

b逦逦(lǐ):曲折连绵貌。

c暧暧(aì):日光昏暗。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南朝陈·阴铿

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a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晚钓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b。

【题解】

阴铿,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县)人。博涉史传,五言诗为时所重。阴铿的诗歌风格清新流丽,传世不多。这首诗写送刘而不及见刘,江边伫立,怅望去帆,而刘光禄已经远去,自己所见到的不过是飞鸟、离亭、飘落的树叶和傍晚归去的垂钓者。

【注释】

a鼓声:打鼓开船的声音。

b城(yīn):城内重门,也泛指城郭。

同类推荐
  •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世间每一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生机自动,所得自天。这每一生命过程,在人,当然可以生发无数诗意;在动物,也可以体现生命本身的循环。黄斌的诗歌关注他个人的历史,血液,所在的土地,和包围他的日常生活。他以一个极其正常的平凡的人的姿态写诗。写出了一个个人。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脊梁

    脊梁

    当全国一些地方的农村干群关系日趋紧张的时候,河南濮阳农村一位叫李连成的村支书却不但赢得了所有乡亲的爱戴,而且因自己感人的作为和精神博得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高度赞赏。在李连成的带领下,他所在的西辛庄村从一个年收入人均不足700元的贫穷村,一跃成为年收入人均超过5000元、固定资产达6000万元的富裕村。然而西辛庄村每前进一步,都是李连成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的。
  • 祖国啊,祖国:中华梦朗诵诗选

    祖国啊,祖国:中华梦朗诵诗选

    本书选编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百余位名家诗作。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诗人在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中,出于心灵的需求,听从时代的召唤,怀着对文明的渴望,辉映风云的变幻,自觉地将诗之思或突进历史的纵深,或切进当下的现实,燃放出赤诚炽热的火焰。
热门推荐
  • 无情风月亦流连

    无情风月亦流连

    吴晴原本是一位都市白领,因意外落水穿越到西楚国并成为了久病昏迷越王的一位妃子,也意外的陷入到了各王子的夺嫡纷争之中。穿越的娇小王妃在西楚国调戏各位王子并轰轰烈烈的谈了场恋爱。
  • 重生九阴真经

    重生九阴真经

    看何轩带着九阴真经系统商城进入九阴世界,九阴真经我有,降龙十八掌我也有,什么古朴我都有。
  • 逆于年华

    逆于年华

    在这个利欲熏心、纸醉金迷的世界,到处充满无情的味道,你还能坚守自己的善良美好或是大胆逆袭呢?
  • 罗刹炼丹师:夫君哪里逃

    罗刹炼丹师:夫君哪里逃

    一场家族密谋的嫡代庶嫁,薄情寡义利欲熏心的薄凉父亲,构陷失贞的继母,窃取王侯姻缘的狠毒庶妹。大难不死归来,势要整个家族的倾覆来平息仇怨。誓要夺其皇商之名,毁其数以千计的商户,断其所有商路,不留一线生机……“沛蓝,好好的活下去,成为一个七品炼丹师,找到回魂草,练出回魂丹,你的娘亲就可以醒了。”这是她皇甫沛蓝一生的追求,娘亲,等着沛蓝,沛蓝一定会救你!嫁于他,也不过是算计的一小步。岂料出嫁之日,新郎还假死遁了,新婚便成新寡,给她留一大摊子妾室通房私生子……两天大房闹,三天四房吵,天天美如温玉的病痨鬼大哥上门纠缠……忍无可忍,罗刹怒了——夫君哪里逃!
  • 男神大人好

    男神大人好

    本书已完结,推荐新书(季影帝在线撒糖日常)他是A大有名的校草大人,是众多女生心目中的男神,本该配佳人的他,偏偏找上了其貌不凡的她。她是全校人人避而果之的丑女,前一刻才被男友甩,下一刻就被男神告白。当你在被前男友狠狠羞辱的时候,当一个帅到掉渣,酷到不行的男神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拒绝吗?“为什么是我”她问。“因为你是唯一一个和我正面相遇5次可以选择无视我的人”他酷酷的说道“这个理由不成立,我拒绝。”面对男神的告白,她却冷漠的拒绝.“给你长脸这个理由够不。”他说。“可以。”长脸的理由她接受了直到多年后她问:“如果你先遇到的是其他女生对你选择5次无视,你会选择她吗?”“不会”他说。
  • 教育宗旨

    教育宗旨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冷王宠妻:王爷妻管严

    冷王宠妻:王爷妻管严

    阮惜玥前世的时候,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跟自己的夫君圆房生娃就含冤而死。再来一世,阮惜玥发誓,不仅仅是想要和他重新来过,还要将当年陷害她的人一一找出来,然后让他们也试试那种滋味。最后,渣渣解决了,阮惜玥发现,她家夫君有点改变……直到某天,阮惜玥扶腰起来,黑沉着一张脸,说好的清冷的王爷去了哪里?昨晚那个无耻的人是她家王爷吗?不会被调包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诡禁术合集

    诡禁术合集

    一个小镇上,一间荒废已久的商店!店主莫名的离去,留下一本古书!上面留下“我会回来找你们的!”李岩无意间进入了这个商店,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古书和商店背后隐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敬请收看《诡禁术合集》。
  • 快穿系统:反派Boss入我怀!

    快穿系统:反派Boss入我怀!

    霸道总裁?病娇公子?腹黑呆萌?傲娇王爷?玄幻古风?武林传奇?任君挑选~<宠文1v1>只有没有的,没有办不到的。本是一个个攻略渣男(女)的界面。但自从碰上了反派大Boss是神马回事?一只傲娇病态大Boss整天阴魂不散!苏瑾沫叫苦不迭,系统:“……”竟然无言以对。“苏儿,过来。”邪魅Boss指尖一勾,笑的邪肆。“滚远点。”“.......”所以,到底是谁先撩谁?
  • 重生八零俏娇妻

    重生八零俏娇妻

    新书《珠宝农妃是团宠》正在连载~~~林晓晚重生在了十八岁的那个夏末秋初,这时候爹娘还没有去世,所有的悲剧也还没有开始。重活一世,她发誓要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带着家人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