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1900000005

第5章

别毛永嘉

南朝陈·徐陵

愿子厉风规a,归来振羽仪b。

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

白马君来哭c,黄泉我讵知?

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d。

【题解】

“毛永嘉”即毛喜,字伯武,曾为永嘉内史。本篇是送别毛喜先归留赠之作。大意是说自己老病,恐怕毛喜归而自己已死,眼前的一别实际就是永别了。这首诗歌四十字像是一笔写下,貌虽排偶实则单行,在陈、隋两代的作品中十分特别,显得气格高迈。

【注释】

a风规:风谏箴规。

b振羽仪:创立法式和规范。

c这句用后汉范、张故事(见《后汉书·范式传》):范式与张劭为友,张劭死后,范式梦到张劭来和他诀别,告以葬期。范式素车白马前往奔丧,未到而丧已发引。张劭的柩车到圹忽然不能动,范式赶到,执绋引柩,柩车才动。

d末二句用季札挂剑故事(事见《新序·节士》)。春秋时,吴延陵季子聘晋,路过徐国,徐君爱季子所佩宝剑,希望季子送给他,但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季子从他的表情看出了他的心思,但出使大国,一时不方便相送,便打定主意从晋国回来就将剑赠送给徐君。但是当他再经过徐国时徐君已经死去,他便将宝剑挂在徐君的墓树上而去。

重别周尚书(二首选一)

北周·庾信

其二

阳关a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唯有河边雁,秋来向南飞b。

【题解】

庾信(512—580),字子山,庾肩吾之子。梁元帝时聘西魏,稽留长安,不久梁亡,从此流寓北方,非其所愿,常常有故国之思。庾信的诗歌体格和当时流行的诗没有什么分别,但因为才力丰美,工于语言,成就也就超越了同时的作家。晚年抒写悲愤、叙述丧乱的诗往往沉痛感人。“周尚书”,名弘正,字思行。弘正自陈聘周,南归时庾信以诗赠别。先已经有《送周尚书弘正二首》,这是再送,所以题为“重别”。这是《重别周尚书二首》中的第二首。

【注释】

a阳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一百三十里,玉门关在其北。两关都是出塞必经之地。这里借“阳关道”表示身在西北,离乡万里,和《赠王琳》诗中“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所表达的意思相近。

b最后两句以秋雁渡河比喻周弘正南归。

送别诗

隋末·佚名

杨柳a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题解】

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故送别盼归诗多以杨柳起兴。该诗三句带柳,末句见意,清丽中有浑厚之气。另据说,该诗系讽隋炀帝南游不归。

【注释】

a杨柳:柳树中的一种。“柳”与“留”同音,所以古人送别时候经常折柳相送,以表达“挽留”之意,所以才会有下边的“柳条折尽”的说法。

【名句】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a,风烟望五津b。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题解】

这首诗意在劝慰被送行的人不要为了离别而悲哀,读后自有一种挚友深情油然而生,天真豪迈,不作悲酸之语,可以想见其为人。全诗从曹植的《送白马王彪》脱化而出,然而短小精悍,脍炙人口。据研究,所送之人有可能是杜审言。

【注释】

a城阙:指长安。项羽灭秦,分关内地为三,封秦三降将雍王、翟王、塞王,号“三秦”。辅:夹辅之意。

b五津:语出《华阳国志》:“蜀大江有五津:始曰白华津,二曰万里津,三曰江首津,四曰涉头津,五曰江南津。”

【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卢主簿

唐·王勃

穷途非所恨,虚室a自相依。

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东岩富松竹,岁暮b幸同归。

【题解】

这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主要不是表现送别卢主簿之情,而是热切地期待着“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这个时刻的到来。值得体味的是诗人用了“松竹”一词。中国古代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松竹”二字显示了诗人自勉自况的决心。这首诗和《杜少府之任蜀州》不同之处在于:对即将离别的友人,诗人不是采用劝诫的口吻,而是勾勒出一个长安东山岁寒而后凋的松竹图,让人觉得东山的竹子虽然凋零了,却是一个值得人留恋、神往的好地方。诗人送别卢主簿,好像并不完全担忧他的离去,而是寄希望于两人的并肩前进。所以,他才能把这首诗写得那么催人向上。这自然是由于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使然。

【注释】

a虚室:指自己的住处。《庄子》中有“虚室生白”的典故。

b岁暮:“暮”本来指黄昏,相应地,“岁暮”就是指一年将终的时候。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唐·王勃

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a。

【题解】

这两首诗是一组诗,是一个整体。第一首写送别时情景,第二首则写别后状况,写景耐人寻味,含情脉脉。从整首诗看,诗人把送别时的凄凉和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借景抒情,含蓄感人。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呈现出一种空灵蕴藉之美。

【注释】

a离群:语出《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a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题解】

这一首诗写得迷离怅惘,让人搞不清被送行的人是诗人的朋友,还是诗人自己。如果是朋友,则“飞跃向南端”就是想象之词;如果是诗人自己,则这一句就是实写。最后两句不仅显得凄美冷艳,而且是内心真实感受的外在显现,韵味无穷。江山哪里知道冷暖,分明是诗人因为孤寂而感到人世的炎凉。

【注释】

a飞月:通过月亮的移动来写自己渐行渐远,离别的惆怅溢于言表。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a,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b,今日水犹寒。

【题解】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仪凤四年(679)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易水送别》一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注释】

a燕丹:指燕国太子。

b昔时人:指荆轲。这句是说荆轲已经湮灭在历史红尘中,烟消云散。

【名句】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唐·卢照邻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

相看万余里,共倚一征蓬a。

零雨悲王粲b,清樽别孔融c。

徘徊闻夜鹤d,怅望待秋鸿e。

骨肉胡秦外,风尘关塞中。

唯余剑锋在,耿耿气成虹。

【题解】

此诗是初唐五言排律中的佼佼者,素来被诗论家所称道。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凡排律起句,极宜冠裳雄浑,不得作小家语。唐人可法者,卢照邻:‘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骆宾王:‘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杜审言:‘六位乾坤动,三微历数迁。’沈佺期:‘阊阖连云起,岩廊拂露开。’此类最为得体。”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评论说:“前人但赏其起语雄浑,须看一气承接,不平实,不板滞。后太白每有此种格法。”从这些评语里足以看出这首诗对当时诗坛和盛唐诗人的重要影响。

【注释】

a倚:依傍,接近。征蓬:飘转的蓬草。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名,末大于本,秋枯根拔,风卷而飞,故又名“飞蓬”。

b王粲《赠蔡子笃诗》云:“翼翼飞鸾,载飞载东。我友云徂(cú),言戾(lì)旧邦。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中心孔悼,涕泪涟洏(lián ér)。”

c《后汉书·孔融传》曰:“(孔融)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这句诗使用这个典故,把孟利贞比作孔融,是赞美他的文采风流、好客喜士,惋惜别后不复能与之共饮。

d乐府琴曲有《别鹤操》,其古辞曰:“将乖比翼兮隔天端,山川悠远兮路漫漫,揽衣不寐兮食忘餐。”本句暗用此典。

e秋鸿:用鸿雁来比喻孟利贞。因为秋鸿南飞和孟利贞南游相类似。

【名句】

骨肉胡秦外,风尘关塞中。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

唐·卢照邻

京洛风尘远,褒斜a烟露深。

北游君似智,南飞我异禽。

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

一乖青岩酌,空伫白云心b。

【题解】

好友高参军北还,可喜可贺。诗人觉得自己滞留在蜀地,形单影只,实在愚痴,即便有鸿鹄之志也是枉然。高参军将从自己当年南游蜀地的来路还京,真为他提心吊胆:这一路上,风尘滚滚,关山重重,那数不清的峭壁悬崖,急流险滩,不知他如何跋涉。诗人眼看好友离去,远了,远了,好友的车盖早已在视线之外,他还在离别的高坡上挂肚牵肠:什么时候该过三峡,什么时候能越秦岭,什么时候才安抵京洛,昔日相与饮酒吟诗的高参军已离他而去,难以再见,秋山俱寂。猛一惊,直面惜别时的童山青岩,不胜感慨。

【注释】

a褒斜:古通道名。也称褒斜道、褒斜谷。

b乖:违,背离。白云心:形容隐居山中者心情的悠闲自得、洒脱淡泊。

大剑送别刘右史

唐·卢照邻

金碧禺山a远,关梁蜀道难。

相逢属晚岁,相送动征鞍。

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

倘遇忠孝所b,为道忆长安。

【题解】

这首诗从山高路险写起,接着写相逢与相送。本来是送别之悲伤,作者却避开不谈,只是说大地好像也在呜咽,云也好像在哽咽,融情于景。最后一句寄意,表达了自己期盼回到长安的愿望。

【注释】

a金碧:神名,即金马碧鸡。禺(yú)山:即禺同山。

b忠孝所:指当时益州的绵竹县。境内有绵竹故城,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诸葛瞻(亮之子)、瞻子尚临难取义,父子同日战死于此。

送二兄入蜀

唐·卢照邻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a。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题解】

这首诗是卢照邻为送别自己的兄长入蜀而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他们没有声音,也许是相互呜咽而说不出话来,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注释】

a这两句是说长安正值春天,既写了送别时的环境,也暗示了送别的时间。

春夜别友人(二首选一)

唐·陈子昂

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a。

离堂思琴瑟b,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c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题解】

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共两首,这是第一首。约作于光宅元年(684)春。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他旋即写成这首离别之作。

【注释】

a筵:宴会的酒席。

b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

c长河:银河。李商隐的《嫦娥》诗中有“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名句】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郑愔

下嫁戎庭远,和亲汉礼优。

笳声a出虏塞,箫曲背秦楼。

贵主悲黄鹤,征人怨紫骝b。

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

【题解】

郑愔(?—710),字文靖,河北沧县(属沧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岁举进士。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张易之下台后,被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yōng)等依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送金城公主适西蕃这一历史事件。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注释】

a笳(jiā)声:胡笳吹奏的曲调,亦泛指边地之声。

b紫骝(zǐ liú):古骏马名。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王维

圣代a无隐者,英灵b尽来归。

遂令东山c客,不得顾采薇d。

既至金门e远,孰云吾道非f?

江淮度寒食g,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h,同心i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j,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k,勿谓知音稀l。

【题解】

王维号称“诗佛”。王维擅长佛理,善诗工画,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歌中“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一联最能体现这种特色。这首诗是写给他的好友綦毋(qí wú)潜的,綦毋是复姓,潜是名字。全诗以时间顺序展开,诗歌从綦毋潜来京应试的往事写起,让这种应试落第的不快顿时被冲淡了。綦毋潜落第的事情,作者也只是一笔带过,因为他们都相信,这只是时运不济,綦毋潜终有一天会金榜题名,飞黄腾达,这是盛唐时期士人的普遍心态。王维的思绪又由眼前转到将来,想象自己将来到南方去拜访这位好友。无论如何旷达,毕竟是綦毋潜落第的日子,所以,最终作者还是安慰綦毋潜,让他不要灰心,因为他的才华只是一时间没有施展的机会,况且他还有这么多的知音。实际上,写诗送别綦毋潜的不止王维一人,后来綦毋潜也在开元中进士及第。

同类推荐
  • 私奔者

    私奔者

    本书是海男文学第二卷。边陲,高原,云南丽江的所在,海男作品的一个大的地域与人文背景。由于高原,它洋溢着神秘,且注定要演绎香格里拉的传说。于是,回归现实,这里的男女就生活得异常生动。他们的行为拙朴、灵动、有些古老的色彩斑谰,又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这里最动人的应是海男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动人情欲横生的男女故事。
  • 戴明贤集(第七卷):走进云里去

    戴明贤集(第七卷):走进云里去

    本书系《戴明贤集》第六卷,收录戴明贤曾出版过的《岔河涨水》《走进云里去》二书以及一些散见于报刊中关于儿童题材的文章。作者对这种题材进行的创作并不是严格的儿童文学,就像他说“写孩子的小说不一定就是给孩子看的‘儿童文学’;而写孩子的小说应该写得让成人也喜欢看。”例如他的《金牌》,就是一篇极其适合父母看的小说,是作者对社会上各种培优、攀比、望子成龙等等风气的忧心之作。《走进云里去》特意安排了一个城里的小孩到山中体会乌蒙大山的生活,用他的眼睛观察充满着乐趣和新奇事物的山城和山民,也“描写几个小孩子对于一片小天地的感受”。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黄金之声

    黄金之声

    进入新疆的第一站,就是哈密。王洛宾和哈密,亦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九四九年,王洛宾随着王震部队进入新疆,在哈密的一个小巷子中,一个女人推开门朝路上泼水,溅在了他的毡靴上。女人羞得没有道歉,慌慌张张关上了门。这一场景激发了王洛宾的创作冲动。
  •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那已是上个世纪的早晨。燕赵故地朔风呼叫,水陆码头的天津卫硝烟弥漫。海河两岸冰天雪地,七连勇士们出生入死,在黎明前将红旗插上了金汤桥头,指导员马占海倒下了,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鲜血和霞光一样火红,各路大军潮水般地向金汤桥涌来,战友们将那面旗帜高高举起……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芳华一梦

    穿越之芳华一梦

    她,心如死灰,一心只想远离,莫名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被一纸赐婚给曾想将她掐死的的男人,她又该何去何从。他,霸道冷酷,他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情动,冰封多年的心却在遇见她后渐渐发生改变。他对她百般纵容和疼爱,她却在全城人都盛传他是个宠妻狂魔的时候,另一个人的出现,才让她知道这一切都是个笑话。她语气淡然的对他说:“放我走吧。”他却将她小心地抱在怀里深怕她会消失,用已经沙哑的声音:“你、、、真的、、、不要我了?”她留下一纸离书,只身远走。他疯一般不顾一切的找她,扬言翻遍天涯海角都要将她抓回来。“龙凌芳,我说过让你别回忆,因为你回不去,我这一辈子都不会放你离开。”一时间她的名字成了全城禁忌。一年后他将她抓回,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必死无疑时,他却宠她如初,可她却早已不再是当初的她,这一切对她来说究竟是一场倾城绝恋,抑或只是芳华一梦!
  • 就怕起错名

    就怕起错名

    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引导读者,让更多的父母学会给孩子、更多的企业界人士学会给企业和产品起独特、有内涵、有品味的名字,从而起好名、改好运。
  • 巨星的彪悍媳妇

    巨星的彪悍媳妇

    毕悠一直认为自己是不幸的,被师尊坑,被对手坑,末了还被贼老天坑,坑就坑,可把她坑到尘世间算怎么回事啊!活了二十多年,储备一直以为自己灰常幸运,殷实的家境,前世的记忆,可这一切在一次出街,全变得辣么苍白。因为,他遇到了此时最大的幸运……
  • 家庭夏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夏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立夏之后,顺应节气。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夏季早起进行适度的晨练,是最佳的安排。夏季瓜果丰富,可以多吃一些,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潮湿闷热的气候,使人皮肤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肤病多发的时节。本书汇集了夏季生活小常识,让您轻松度过这一夏。
  • 凤舞天下(三)

    凤舞天下(三)

    云珠负气回到楚国后,楚王并没多说什么,只是让她好好休息几日,云珠趴在案几上,双目红肿,神思恍惚。楚国太后悄然走了进来,无奈地摇了摇头。她走到云珠身边,跪坐下来,伸出手搭在她的肩头,轻声喊道:“云珠……”云珠猛地扑到太后的怀里,哭诉道:“母后,曾国人都不是好东西,他们都欺负我,乐官欺负我,就连乙哥哥也欺负我!”太后安抚着女儿的肩膀,柔声劝道:“怎么会呢,乙儿那孩子忠厚善良,他是最疼你的,也绝不会容许别人欺负你的。”云珠委屈地:“是乙哥哥赶我走的。”
  • 网络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网络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关系家庭、学校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 保护中小学生的安全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 花底拾遗

    花底拾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空间的委托

    时空间的委托

    八个少年,走遍世界,闯遍时空,将那一封封委托,给他人一份安心
  • 忽必烈大帝(连载2)

    忽必烈大帝(连载2)

    忽必烈一行人在蒙哥的接应下,很快歼灭了金兵,跟随蒙哥来到了兀良合台的营帐。兀良合台居中而坐,蒙哥、忽必烈、董文炳进来后分列左右,众人刚刚杀了一批金兵,掩不住脸上的畅快之情,和兀良合台说了,兀良合台也拍手称快,直言这是长生天在帮助蒙古。兀良合台又听忽必烈说三峰山已破,完颜哈达正回军向汴梁而来,甚感快慰,痛快地说道:“灭金的时刻就要到了,托雷大王令我们移兵截击他们。各位听令:蒙哥王子为先锋,董文炳殿后,我与忽必烈二王子在中军。所有部队马上准备,立刻出发。”众人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听到命令各自回营整队。
  • 都市妖孽至尊

    都市妖孽至尊

    出生贫寒的乡下小子逢凶化吉,之后一朝化龙。玩转都市,无所不能。“岳哥——”“停停停!岳哥是小弟们叫的,美女叫我岳哥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