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2400000006

第6章

f骊山:秦始皇葬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茂陵:汉武帝葬于茂陵,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

g“牧羊”句:牧儿亡羊入秦始皇墓道,因持火照以求羊,失火而烧其椁。

h穷兵黩武:好战不止。

i鼎湖飞龙:言黄帝在鼎湖乘龙飞仙事。此谓秦皇、汉武(实指玄宗)好战嗜杀,无好生之德,没有资格像黄帝一样乘龙升仙。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a,孤云独去闲b。

相看两不厌c,只有敬亭山d。

【题解】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加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注释】

a尽:没有了。

b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明人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c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d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名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岘山怀古

唐·李白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a。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b。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c。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题解】

岘山位于襄阳城南,以山川秀美和古迹众多著称。这是李白登岘山望襄阳而抒发怀古幽情之作。从此诗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这次游览时间是秋日的下午到晚上之间,游览地点就在岘山。作者登上岘山之巅而远望襄阳城,其视线顺序是由西到东,由北到南,由远到近。

【注释】

a岘首:在襄阳城南数里处。凭高:登临高处。襄中:指襄阳城一带。

b“天清”二句:李白的视线是从西南诸峰移向西北,即可能是由望楚山移向鱼梁洲的。

c游女:指万山脚下的解佩渚的传说,即郑交甫与汉水女神之事。山公即晋山简。

登太白峰

唐·李白

西上太白峰a,夕阳穷登攀b。

太白与我语c,为我开天关d。

愿乘泠风去e,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f,何时复更还?

【题解】

此诗表现作者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愁闷心情。李白幻想乘泠风,飞离太白峰,神游月境,他回头望见武功山,心里却惦念着:“一旦离别而去,什么时候才能返回来呢?”该诗细致地表达了他那种欲去还留,既出世又入世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状态,言有尽而意无穷,蕴藉含蓄,耐人寻味。全诗借助丰富的想象,生动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憧憬,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注释】

a太白峰:太白山。在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山峰极高,常有积雪,南与武功山相连。

b穷:尽。这里是到顶的意思。

c太白:指太白金星。这里喻指仙人。

d天关:古星名,又名天门。这里指天宫之门。

e泠(líng)风:和风。

f武功:武功山,在今陕西武功县南。

望庐山a瀑布水(二首)

唐·李白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b。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c。

欻如飞电来d,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e。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f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g。

空中乱射,左右洗青壁h。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i。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j。

无论漱琼液k,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l,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m,遥看瀑布挂前川n。

飞流直下三千尺o,疑是银河落九天p。

【题解】

《望庐山瀑布水》是李白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注释】

a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b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南见:一作“南望”。

c三百丈:一作“三千匹”。壑(hè):坑谷。“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d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

e河汉: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f造化:大自然。

g江月:一作“山月”。“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h(zōng):众水汇在一起。“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i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

j乐:爱好。乐名山:一作“游名山”。益:更加。闲:宽广的意思。

k无论:不必说。漱:漱洗。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此指山中清泉。

l谐:谐和。宿:旧。宿所好:素来的爱好。

m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n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o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p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名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杜陵绝句

唐·李白

南登杜陵a上,北望五陵间b。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题解】

全诗仅四句二十字,写作者登长安杜陵望城外五陵所见的景象,仿佛是李白第二次入长安时所作,表现了落寞的情绪。远远望去,迷蒙一片,什么都隐在朦胧中,落日的余晖照在秋水上仍然是明朗的,而远山却被落日的流光湮灭了。五陵被湮灭了,寓意是什么?那就是时间和空间能够改变一切。这首五绝很有韵味,用字相当精准。

【注释】

a杜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

b五陵:是汉代长安城外五个汉代皇帝陵墓所在地,分别是高祖的长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阳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

菩萨蛮a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b,寒山一带伤心碧c。暝色入高楼d,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e,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f?长亭更短亭g。

【题解】

自明胡应麟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

【注释】

a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北宋僧人文莹《湘山野录》卷上: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b平林:平展的树林。漠漠:迷蒙貌。

c伤心碧:使人伤心的碧绿色。

d暝色:夜色。

e玉阶:阶之美称。

f归程:归途。

g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a,天上接行杯b。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c。

【题解】

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这首诗。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义,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自然浑成。

【注释】

a下榻:指留宿处。

b行杯:浮杯,流觞。

c回:回荡,摆动。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a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b,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c,双桥落彩虹d。

人烟寒橘柚e,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f,临风怀谢公g?

【题解】

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宣城是诗人旧游之地,此时他又重来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了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诗人相同的情感。诗的前面主要内容是写景状物,描写了登上谢朓楼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而在最后点明怀念谢朓,抒发了对先贤的追慕之情。此诗语言清新优美,格调淡雅脱俗,意境苍凉旷远。

【注释】

a谢朓北楼:谢朓楼,为南朝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故址在陵阳山顶,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诗人。

b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

c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

d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所建。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e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f北楼:即谢朓楼。

g谢公:谢朓。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a花草埋幽径,晋代b衣冠c成古丘d。

三山e半落青天外f,二水g中分白鹭洲h。

总为浮云能蔽日i,长安不见使人愁。

【题解】

这是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李白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言志抒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势夺人的艺术特色。

【注释】

a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b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c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

d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

e三山:山名。

f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太清楚。

g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

h白鹭洲:古代长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门外,因多聚白鹭而得名。

i浮云能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比喻谗臣当道。

【名句】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古风(五十九首选一)

唐·李白

其三十九

登高望四海a,天地何漫漫b!

霜被群物秋c,风飘大荒寒d。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e。

白日掩徂辉f,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g。

且复归去来h,剑歌行路难i。

【题解】

《古风·登高望四海》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这是李白在长安失宠以后的思想活动,此时他已经萌发了离京回家的思想。为了逃避权贵们的迫害,李白想到了贺知章的故事:加入道士籍,还山,做回酒中仙。诗中借景寓情,感叹光阴飘忽,世事翻覆,也寓有揭露权贵当道的黑暗之意。

【注释】

a四海:指天下。

b漫漫:无涯无际。

c被:披,覆盖。“霜被”句:谓各种花草树木因受霜寒而呈现出一派秋色。

d大荒:广阔的原野。

e“荣华”二句:荣华易逝,犹如东流水一去不返,人间万事如波浪起伏,变化无常。

f徂辉:太阳落山时的余晖。“白日”句:夕阳西下。

g枳棘:有刺的灌木。“梧桐”二句意为,鸳鸾本来栖宿于梧桐,燕雀只配做巢于枳棘,现在情况正相反。喻是非颠倒。

h归去来:回去吧。东晋诗人陶渊明不愿逢迎权势,弃官归乡,并作《归去来兮辞》。

i剑歌:弹剑而歌。《战国策·齐策》记载:战国时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最初不如意,曾三次弹剑而歌。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a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b,凤歌笑孔丘c。

手持绿玉杖d,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e,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f,屏风九叠云锦张g,影落明湖青黛光h。

金阙前开二峰长i,银河倒挂三石梁j。

香炉瀑布遥相望k,回崖沓嶂凌苍苍l。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m。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n。

黄云万里动风色o,白波九道流雪山p。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q,谢公行处苍苔没r。

早服还丹无世情s,琴心三叠道初成t。

同类推荐
  •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传世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髎集》的全部内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杂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 南亚三国行

    南亚三国行

    2006年3月,老伴随贸促会组织的参访团去参加在印度孟买举办的亚洲企业峰会,顺访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我曾去欧洲和俄罗斯旅游过,领略过欧陆风光,对同属东方文明而又与中国有很大差异的南亚风情心仪已久,便乘此机会同行,游览了南亚三国。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是印度,但出国的第一站和回国前的最后一站都是斯里兰卡。前后在斯里兰卡住了三晚,游览了两个整天。斯里兰卡被誉为“印度洋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短短两天观光,浮光掠影,但总的感觉还是不虚此行。
  •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阅读,是通往人类文明的旅程,100位先行者的心得与感悟,洒播了一路的智慧之光,像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沿着满径的书香走来,我们一定会收获人生最丰硕的果实……本书精心擷取了古今中外100位名人、伟人的读书心得,按编年的方式编排,分为上、中、下三卷,力求做到条分缕析,让人读之有轻松之感。
  •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一书收录的都是胡适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哲学探微”收录的是胡适探讨中西哲学的经典文章;“第二辑:人生命题”收录的是胡适探讨人生观的经典名篇;“第三辑:四十自述”收录的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讲述了作者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作者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7:阿里斯托芬喜剧(下)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7:阿里斯托芬喜剧(下)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热门推荐
  • 骗妻成婚

    骗妻成婚

    她在相亲那天跑去国外旅游,还和刚在国外认识不久的人成了男女朋友。她瞒着家里人交往了一个多月后,自信满满地把他带回家,想向老妈证明自己的眼光。结果发现,他就是她之前要相亲的对象。“地球真的这么小?!”“傻女人,还好我先遇到你!”不然被人骗走了还得了。
  • 传媒殖民政治

    传媒殖民政治

    我们正在成为政治上发生的哥白尼式转折的证人政党民主为媒体民主所取代。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政治。本书提出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长远来看,媒体民主是否会沦为事件管理和表现效果之表层逻辑的独裁者?或者,是否有可能发展出对于政治交流的更可靠的认识?
  • 舞吧,傀儡

    舞吧,傀儡

    “神驱使自己的信徒向无信者发动战争以传播信仰,魔法师干掉那些信徒攫取实验素材,同时还放出充当双方黑手套的恶魔,等到恶魔将要毁灭世界时,神再下凡救世,驱走恶魔,收割信仰。在这场圣战中,那些不朽者依旧高高在上,只有凡人流尽鲜血,这就是圣战的本质,一场不朽者对其他所有生物的屠杀。因为这个瓜分世界的阴谋,整个世界几乎不可能有新的不朽者产生,没有人能挑战他们的地位,而他们也将迈入真正的永恒。可要终结圣战,我们面临的敌人不只是那些既得利益者,还有那些被不朽者洗脑成为傀儡的凡人。”“老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推翻圣战体系呢,加入他们,和他们一起瓜分世界不是更好吗?”秦明苦笑道:“正因为无法加入他们,所以才一定要终结这该死的圣战。”
  • 奔亡道中

    奔亡道中

    强者,制造规则;弱者,只能在规则中生存!当生存成为最大的奢望时,当不安的灵魂纷纷露出吃人的獠牙时,怎样,才能掌控自己的生命,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但有时候,有些事,却比生命更为重要!奔亡道中,谁主沉浮?当强者视万物为刍狗的时候,当规则破碎、万法皆崩的时候,唯有手中剑,步步血与骨!
  • 从大灭绝开始

    从大灭绝开始

    “妈妈,世界上真的有人类吗?”“傻孩子,那只是大家想象出来的生物罢了。地球在我们兽人文明之前怎么可能还有其他文明呢?”“世界上真的有人类呢。”“为什么呢?爸爸?”“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人类的化石了,依照骨架构造出来的样子与民间故事中描绘的一模一样呢。”(PS:已有150W字完结老书,更新稳定,放心入坑)
  • 太清导引养生经

    太清导引养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毒妃谋权

    毒妃谋权

    本文1v1,强强联手!丧嫁,卫家有女伊墨,端庄贤良,秀外慧中,与轩王天作之合,赐婚!一旨诏书昭告天下,从此她卫伊墨成为名满天下的轩王王妃。大婚之日,火红嫁衣加身,她眉眼淡漠;十里红妆,手捧夫君灵位拜堂,她端庄从容;新婚次日,下人欺辱,她以雷霆之势恶惩霸奴;宫廷高台,生死一线,她翻手为雨覆手乾坤!
  • 辩锋犀利(下)

    辩锋犀利(下)

    论辩是人们常用的、最正当而且最有效的武器。武器的种类很多,使用的方法当然各有不同,它的利钝也因武器而异。语言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对它的用法昏然不知,再好的武器也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用。
  • 灵武大帝

    灵武大帝

    世间万物,皆可有灵。草木虫兽有灵,可为妖!众生意志有灵,可为神!亡者消逝灵不散,可为鬼!十七年前,一代神王坠入魔道,屠戮众生,遭正邪两道联合抹杀,灰飞烟灭。十七年后,一个少年身负至邪之血,秉承妖魔通天之志,自北域而出,又将走出怎样的传奇!
  • 洪荒科技交易系统

    洪荒科技交易系统

    当传说中三十三天外的洪荒世界与现实连接,当科技与仙神相遇,世界会走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