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开篇以议论之笔道出了谨慎立身、防微杜渐的哲理,化用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典故。接着又用“治病于未病”的道理来说明凡事应早做准备。其实,即使是哲人也有力有不逮之处,他们能够察觉到个人的不足与缺点,所依靠的是朋友及他人的劝诫。能否接纳劝谏和意见是能否远祸避乱的根本。所以作者紧接着又用了“曲突徙薪”的典故来劝诫世人:珍惜那些能够真心为你提出意见的朋友。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直言进谏者不受欢迎,曲意逢迎者却奉为座上宾。作者面对这种情形,再次苦口婆心地劝诱道,那些逆耳的忠言虽然阐述的可能是很小的道理,但是只要能积少成多,也能有所裨益。
【注释】
a堤溃自蚁穴: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酿造成大祸。《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
b腠理:皮肤、肌肉的纹理,有时又指皮肤和肌肉的交接处。
c曲突:“曲突徙薪”,典出《汉书·霍光传》。
d燋烂:烧焦糜烂。燋,通“焦”。
e鸡跖:亦作“鸡蹠”,即鸡足踵,古人视为美味。
f肥泽:肌肉丰润。《淮南子·说山训》:“执狱牢者无病,罪当死者肥泽,刑者多寿,心无累也。”
咏怀诗(八十二首选三)
三国魏·阮籍
其五
天马a出西北,由来从东道b。
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
清露被皋兰c,凝霜沾野草。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自非王子晋d,谁能常美好。
【题解】
阮籍,三国时期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阮瑀的儿子。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此诗是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其中的一首,哲理意味隽永。诗的开头用“汉武帝得天马”典故。“天马”,即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汗血宝马。它产自西北大漠,传入中原能被人熟知是依靠着向东不断延续的丝绸之路,这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一面。同时事物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对立的情况,寿命有短有长,富贵不能常保,它们都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人的贤愚好坏难以与其命运的优劣穷通画上等号,就像霜露可能同时沾溉皋兰和杂草一样,机会是均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命也是均等的,它不以地位而改变。这些永恒不变的哲理就是我们常说的客观规律。因此,作者不禁感叹自己不是仙人王子乔,不能永葆青春与逍遥。这也是诗歌所阐明的最为重要的哲理,人是不能逃脱客观规律的束缚的,人可以利用客观规律,但是永远不能改变它。
【注释】
a天马:汗血宝马。汉武帝元鼎四年,汉武帝得自西域,并为其作《天马歌》。《史记》载此马出自大宛,即今中亚土库曼斯坦。
b东道:向东的道路。
c皋兰:皋,水岸。即水岸边的兰草,用以比喻贤人或贤德才能。
d王子晋:古代神话人物。即王子乔,周灵王的儿子。传说其游于伊水和洛水之间,遇到道士浮丘公,随之上嵩山修道成仙。
其六
昔闻东陵瓜a,近在青门b外。
连畛c距阡陌,子母d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题解】
作者开篇即用典故暗喻自己所要阐明的道理。“东陵瓜”指的是秦东陵侯召(邵)平的故事。他本来是秦国的公侯,秦亡之后,家贫无以为继,只得种瓜于长安城东,因为瓜香味美,广获赞誉,所以世称“东陵瓜”。因为它种在长安东门外,因此又被称为“青门瓜”。作者此诗所阐发的哲理与老子“祸福相依”的道理近似,邵平国破家亡,从高位跌落人生谷底,却不想因祸得福,因为瓜味鲜美而重新获得世人的称赞。
【注释】
a东陵瓜:秦东陵侯召(邵)平,秦亡,家贫无以为继,故种瓜于长安城东,因为瓜香味美,广获赞誉,所以世称“东陵瓜”。
b青门:长安东门霸门。按照五行学说,东方属于长生之地,属木,色尚青。故古人将东门涂成青色,又称“青门”。
c连畛:满田、连片。
d子母:指大小。
其七十二
修涂a驰轩车,长川载轻舟。
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由。
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
亲昵怀反侧b,骨肉还相仇。
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
【题解】
诗歌的第一层是用工整的对仗起始:笔直的道路适宜奔驰驷马轩车,长长的川流可以承载轻舟。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相互调谐的一面,这是诗歌哲理的表层含义。诗意在三四句陡然一转,事物的运行、天道的变化并非是自然的,而是受到人为干扰的,这是全诗的题眼。“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争名逐利,使人目眩神迷,遗忘了本心。一旦为名利所迷惑,再亲近的人都会变得各怀私心,乃至于相互倾轧,至亲骨肉在名利面前也会反目成仇。在阮籍看来,名利是令人丧失本心,毁灭本性的毒药。怎样解决名利问题,究竟如何处理个体与名利之间的关系?诗人的办法是“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其目的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
【注释】
a修涂:涂,通“途”,道路。笔直的道路。
b反侧:反复,反叛。
秋胡行
西晋·陆机
道虽一致,涂a有万端。
吉凶纷蔼b,休咎c之源。
人鲜知命,命未易观。
生亦何惜,功名所勤d。
【题解】
陆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与其弟陆云并称“二陆”。
此诗表现了陆机的人生思考和哲学体悟。首先,在作者看来,天道的本质是不变的。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世间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就具体的时代背景而言,它指的是魏晋以来长足发展的“玄学”之理。其次,“道”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就好像道路一般,有着不同的路口。《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但是其中既有正道,也有邪路。不同的选择之间,决定了人的不同命运。吉凶安危、休戚祸福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再次,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人具备认知客观规律的能力,但是在认识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作者正是认识到了这种局限性,故而发出了人鲜有知晓天命者和天命并不易感知的喟叹。那么作者所提出的解决之道是什么呢?既然世上并不存在长生,人终有一死,那么不如将身心投入到功名事业中去,建立自己的功勋,做出自己的贡献。
【注释】
a涂:通“涂”,道路。
b纷蔼:繁多。陆机《文赋》:“虽纷蔼於此世,嗟不盈於予掬。”
c休咎:吉凶,善恶。
d勤:勤勉,努力。此句有异文,本集作“叹”。《艺文类聚》《乐府诗集》作“勤”。
饮酒(二十首选一)
东晋·陶渊明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a。
问君何能尔b?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题解】
《饮酒》二十首是诗人辞官归隐后所作,这是其中的第五首,又是《饮酒》组诗的题眼所在,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思想精神。诗歌首联即提出了客观环境与主观心绪之间的矛盾,当为人夷雅旷远,不为物累之时,外界的纷扰与喧哗就无法影响内心的平静。诗人强调的是一种安然淡泊、宁静自守的精神境界,也提出了具有辩证法意义的哲学命题,即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个体虽然时刻都受到环境的制约,但是只要能够发挥主体的作用,心灵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环境的限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本诗的名句,也是本诗哲理的形象化体现。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悠然起身,不经意间见到了余晖掩映的南山,秋菊在篱笆边随风摇摆,青色的南山在落日中变换了妆容,相伴而还的飞鸟掠过天空,时快时慢。这种种景象令诗人感到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欢乐,“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人在发现自然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个体生命与自然同化的愉悦,这时的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言语是有限的,而“意”则是无限的。本诗在历代诗选、诗话中都享有极高的评价,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哲学思辨的深度,更因为他的诗歌绝无“理语”,诗人的情、景、理达到了一种高度的和谐,是三者的完美融合。
【注释】
a喧:声大而繁闹,喧哗之意。
b尔:代词,这样。
【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杂诗(十二首选一)
东晋·陶渊明
其一
人生无根蒂a,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题解】
《杂诗》是陶渊明创作的表现归隐生活乐趣的系列组诗。本诗是第一首,主要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根本问题即命运问题的思考。作者认为人生漂泊不定,不同的人之间,虽不是兄弟姊妹、血脉至亲,也可以相亲相近。因为人生苦乐无定,一旦遇到难得的欢愉时刻,应当相聚共和乐。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作者回归田园,适性自然,鄙夷“智巧萌”“大伪兴”,其所追求的是一种真挚淳朴的生活,希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实现“抱朴含真”的理想社会。最后两联欲扬先抑,表面上看诗人似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感慨时光易逝,盛年不再,按照这一逻辑推演就容易陷入汉人“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中。然而诗人笔锋一转,鼓励自己和读者努力奋进,这种在黑暗中依然苦苦追寻光明的求索精神,时至今日依然令人感到振奋和敬仰。
【注释】
a根蒂:事物发展的根本或初始点、根由。
【名句】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形影神(三首选一)
东晋·陶渊明
其三·神释
大钧a无私力,万物自森著b。
人为三才c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d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e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遇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f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题解】
《形影神》是陶渊明创作的系列组诗,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作者自退隐后,内心深处时常充斥着贫与富、穷与达之间的矛盾交战,以及生与死的焦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亲人的离世,诗人的生活日渐窘困,陶渊明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人生的归宿问题。“形神”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命题,现代学者多认为此诗是陶渊明针对当时庐山慧远《形尽神不灭论》而创作的,也有学者认为与东晋南朝流行的道教思想“长生久视”有关。陶渊明此诗主要针对“惜生”之感而发,清晰地显示了诗人超越死亡的心理轨迹,表现了诗人对生死问题的大度与豁达。诗人最终以“委运乘化”“不喜不惧”的态度消解了生死问题所带来的痛苦,以求得个人灵魂的解脱与超越。诗人认为,同自然万物冥化合一是实现有限生命与无限时空之间统一的唯一途径。他试图通过以回归自然的方式来达到永恒的目的。“自然”成为诗人追求的生命的最高境界。
【注释】
a大钧:指运转不停的天地自然。钧本为造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造化。
b森著:森罗万象,宗宗林立。森,繁盛。著,立。
c三才:指天、地、人。
d三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说法不一,一般指伏羲、燧人、神农。
e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活了八百多岁,曾为尧之医官。“爱”当为“受”字之讹,《楚辞·天问》:“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f大化:自然的变化。
【名句】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梅花落
南朝宋·鲍照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a。
问君何独然b?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c,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d无霜质。
【题解】
鲍照,南朝刘宋著名诗人。这首诗使用了借物喻理的手法,通过描写冬日梅花来阐述哲理。诗人认为世间的事物是复杂的,现象和本质,内在与外在,形式与内容往往是不相一致的。但是,本质并不会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梅花能够在凛冽寒风中独自盛放,是因为它有着傲然霜雪的本质。然而,不但世间的事物是复杂的,事物的变化更是复杂的。梅花虽能抵抗风雪,但是春风一度,却又飘零。作者将其比喻为霜所形成的霜花,一遇阳光照射便又化成水了。所以作者最后感叹梅花“徒有霜华无霜质”,真正的贤者不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够保持自己的心性不变,这种高洁的品德就是所谓的“霜质”。《中庸》所说的“君子慎独”也表达了相似的道理。作者提醒世人,不论是退处江湖之远还是高居庙堂显位,都应该警惕谨慎,志得意满时更应小心应对,自觉地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注释】
a咨嗟:赞叹,出自《楚辞·天问》:“何亲揆发,定周之命以咨嗟。”王逸注曰:“咨嗟,叹而美之也。”
b然:这样。
c实:果实,梅花接核果,近圆球形,黄色或带绿色,可入药。
d霜华:霜。霜为粉末状结晶,因形似花故称之。白居易《长相思》:“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赠逸民a诗(十二首选一)
南朝梁·萧衍
其十一
如垄b生木,木有异心c。
如林鸣鸟,鸟有殊音。
如江游鱼,鱼有浮沈。
岩岩d山高,湛湛水深e。
事迹易见,理相难寻。
【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