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2200000004

第4章 养老战略与老人福利(2)

后来的司马氏,也如法炮制,学习曹操,逼迫曹魏的太后下诏,以不孝的罪名废除了曹氏的继承人曹芳。而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为他的老故人吕安被诬陷为“不孝”而受到株连,被司马昭所杀。其实,嵇康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他同情曹魏政权,不满司马氏的抢班夺权。虽然“孝与不孝”只是统治者打击异己的一种政治手段,但也的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杀手锏。这充分说明,孝顺与否、尊老与否,的确是古代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即便是魏晋这样一个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也是国家极力推行和维护的一项基本国策,至少在形式上丝毫不得动摇。

《孝经》是中国古代一本有关孝顺与孝德伦理的经典。为了提倡养老和孝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王朝都将《孝经》立于学宫,被士大夫广为传播。曹魏和南齐的很多学者、官员为《孝经》作注,南朝的几位皇帝亲自注释并宣讲《孝经》,太子、诸王乃至群臣亦集会讨论《孝经》。为了普及孝道和养老的伦理,学者们编撰出一大批诸如《孝经图》、《女孝经》等书籍,使得《孝经》称为显学。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时的百姓纷纷以养老尽孝为荣耀和处世之根本,整个社会弥漫着敬老爱老的淳淳风气。而北方的北魏和北周虽说是少数民族政权,但对于养老伦理的重视,丝毫不亚于南方,帝王的谥号很多都用“孝”字。

唐高宗时期,把《孝经》作为科举策试的一门基本科目,使得士大夫在求学阶段都深明孝道之大义。而且,唐代男女平等,女子为亡母服丧守孝的时间开始向男子对父母的丧期看齐,乃为三年。唐玄宗时,玄宗本人大力宣扬孝道,亲自注释《孝经》,并颁行天下。唐代明确规定,养老是基层地方官员的一项基本职责。据统计,有唐一代,全国性赈济鳏寡孤贫老人,多达48次。

唐代曾有许多关于养老、尊老的法令规定,即所谓的诏令。这些诏令都强调给予老年人物质上的赏赐和精神上的慰问,可以称之为养老诏令。贞观元年唐太宗即位所颁布的“即位赦”,就规定“八十已上各赐米二石,绵帛五段;百岁已上各赐米四石,绵帛十段;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量事优恤”。唐玄宗继承秦代就已创立的“寿星祠”机构,下诏建设“寿星坛”,以其作为举行尊老典礼的神圣场所。

玄宗皇帝时期的规定更为细致、明确和全面,包括年龄标准、赐物的数量、赐官职的品阶、级别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如下诏规定,男性老人七十五以上或女性老人七十以上的,政府要派一人来服侍;八十以上的,则待遇更为优渥。

宋代政府,尤其是南宋政府在救济贫老的事业上,表现得最为积极。除了与之前的各朝各代一样赐予老人米豆和金钱之外,宋政府在收容、救济贫病的机构建设方面,彪炳于世。为了更好地执行国家养老的大政方针,宋代的福利机构甚至过犹不及,出现了浪费的弊端,并引发一些如现代北欧福利国家那样所面临的批评。

元代在立国之初就确定了对老人的关怀救助政策。早在世祖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就下诏天下,老无所依之人的赡养责任应该落在各级各地政府身上。仅仅四年之后,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再次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救济病者和老者。之后,又陆陆续续下令各地建设国营养老机构。

元代对老年人的界定,不仅仅只有年龄的生理学标准,还有社会学标准。从生理上看,七十岁以上为老人,八十岁为高年,高年可以享受到国家物质奖赏、减免家庭赋役和旌表荣誉等更多的优待。但是,由于古代平均寿命很短,即便按照七十岁的标准,老年人所占的人口比例也很小,故而能够享受到救济和优待的人十分有限。针对这种情形,元代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定义老人,即只要是在子女面前,父母就是老人,在晚辈面前,长辈就是老人。这样的标准,使得在国家养老政策实施时,对老人的尊重、服从和赡养,更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和较强的针对性。

在历代统治者中,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最为重视百姓养老的。明初洪武三十年(1397)制定的《大明律》(相当于明代的宪法),其中规定凡是各类贫穷的老人,如果没有亲人可以依靠,那么地方政府要对其进行收养,否则,相关政府官员要被仗罚六十大板;如果应该给予他们的衣服和粮食被克扣,那么要对相关责任人以等同于“监守自盗”的罪行来论处。《大明律》被奉为专制时代的经典法律文本,从此,一直到明代灭亡,其中关于政府收养贫穷孤寡老人的这条法令,始终未变。清代的政府养老法也沿袭明代,而且作了进一步补充,对克扣养老救济物资的惩罚更为严厉,不分首犯和从犯,一律同等重罚。

清代统治者作为古代养老礼仪的集大成者,把我国古代国家尊老养老的战略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千叟宴”便是典范。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养老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让百姓吃饱,千叟宴就是把老人集中在首都,与皇帝一起吃饭饮酒,以此表明国家对养老的重视和对老年人的尊重。

清代共有四次大型的千叟宴。第一次是在康熙六十大寿之时,各省派人护送大批老人进京,为康熙祝寿。盛宴设立于畅春园正门前,全国共有三千多名老人参加。席间,康熙命令诸皇子皇孙为老人倒茶,又令他们搀扶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来到御座前,亲自观看耆老们饮酒,以示慰问和奖励。第二次千叟宴在第二年(1722)接着举行,在乾清宫前,康熙命令皇子皇孙站在一旁伺候老人饮酒,并命百官即兴赋诗,歌颂国家盛世和百姓安康,称为“千叟宴诗”。第三次是在乾隆五十年(1785),当时恰逢文化巨型工程《四库全书》编纂完成,乾隆又喜得五世孙,乾隆皇帝便模仿自己的祖父康熙帝,决定再办千叟宴。于是当年的正月初六,还是在乾清宫,乾隆亲自为一品大臣和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赐酒,还赏他们如意、鸠仗、朝珠和养老银牌等物。最后一次在嘉庆元年(1796),乾隆已禅位于嘉庆。自居太上皇的乾隆皇帝,宴请三千多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并与他们共同赋诗三千多首,以纪念此次盛事。

这四次千叟宴都由礼部主持,光禄寺提供各项设备,精善司具体操办宴席。准备工作非常繁复。首先,各地申报的与宴人员要列出履历和功绩,逐层审批后由皇帝钦定,再行文知会,限令宴会正式举行半月前赶到京城,排练进宫、面见皇帝的礼仪。宴会完毕之后,由专人护送回老家。仅此一项,前后便要忙碌好几年,毕竟古代组织这样的大型活动,是对政府办事能力的一项巨大考验。其次,需要准备大量衣食、器具和礼品等,如桌椅、餐具、食品、赐品、车轿、服装之类。其中仅赏赐的物品就有诗刻工艺品、如意、寿杖、朝珠、文物古玩、银牌等数十种,多达万余件。再次,宴会大厅的布置、菜品的制作、礼仪训练、安全保卫、接待服务、工作人员调配,每次大宴所动用的军民常达数万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两次举办千叟宴所赐给老人的养老银牌。“御赐养老”银牌,象征着荣耀和身份,是皇家对平民的最高礼遇。乾隆五十年所赐予的银牌,呈椭圆形,长14厘米,高8厘米,厚0.3厘米,重350克。银牌上端以云头纹饰,两侧有小圆孔。牌面四周雕刻双龙戏珠纹饰,中间横书“御赐”,直书“养老”四个字。牌背面阴刻楷书“乾隆五十年千叟宴”,旁边还刻着“重十两”。而嘉庆元年的银牌,也是椭圆形,长13.8厘米,高8.5厘米,重361.5克,正面左右为两只相对的飞龙,口吐祥云,底部配以海水江崖,中间为“太上皇帝御赐养老”的铭文。因这两种银牌相当珍贵,后来还有很多仿制的赝品出现,可见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可见其乃中国政府养老史上的实物见证。

除了千叟宴,清代政府提倡养老尊老的举措还有建立牌坊来表彰和赞誉百岁老人。古代将百岁以上的老人称为“人瑞”,即人间祥瑞之兆。宋、明两代早有为百岁寿翁建立牌坊的先例,但尚未制度化和规模化。而清代从康熙年间开始就有规定,只要是百岁寿翁,国家就要拨款为他建立“人瑞”牌坊,并赐给“生平人瑞”的匾额和一定数额的物质奖励;如果是女性寿翁,则要赐予“贞寿之门”的匾额。雍正年间,对百岁老人的赏赐标准再次细化:110岁以上老人的赏赐在原来百岁老人的基础上加一倍;120岁以上的,加两倍;年龄更大的寿星,则按照这个年龄差的加倍标准,来予以更大的赏赐。

雍正四年(1726),出现了一位名叫萧俊德的118岁寿民,朝廷对其进行了重赏。乾隆元年(1736),湖北江夏县的汤云山131岁,按规定共赏其120两白银,而乾隆皇帝还嫌不够,又加赏宫廷御用绸缎和白银40两。乾隆十一年(1746),出现了一位141岁的老人,政府除了规定的赏赐之外,还加赏白银80两,宫廷御制绸缎5匹,以及一块写有“再阅古稀”的匾额。

明清时期,为了体现国家对养老的重视,政府官员对亲长的养老也作为一项特殊养老制度安排,被执行和贯彻,这就是所谓的“终养制度”。官员因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年老或养老有虞,需要暂时离职回乡侍奉的,称之为“终养”。明代官员,如果父母年龄超过70岁,那就可以辞官回乡照顾父母,尽孝道。清代官员的祖父母、父母年过八十,或者独子的父母年过七十,可以申请回家侍奉长辈。明清两代的官员,如果尊亲的年龄满足法定标准,而他们又缺乏家人必要的照料,则官员必须回家侍候老人。这种情况,还被细分为四个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官员就走定无疑。第一,官员是独子或虽非独生子但没有其他人来照顾尊亲;第二,兄弟都在外地做官,家中无人侍奉老人;第三,虽有兄弟,但患疾病,没有能力来服侍老人;第四,母亲年老,虽有其他兄弟,但却是同父异母的。

康熙九年(1670)规定,如果继母缺乏养老的人力和物质条件,那么官员也必须回乡为其养老。清代雍正五年(1727),政府还对官员作为养子的赡养义务作过详细规定,如果官员的养父母去世了,而亲生父母年过八十的,要辞官回家奉养亲生父母。清代还有一类特殊的官员群体——旗人,当他们的父母超过75岁之时,他们都不能到外地做官,只能做京官。因为,旗人的尊亲都集中生活在北京,为了达到养老的目的,宁可牺牲这些特权阶层的仕途。

三、官员终养制——为了尽孝,官员可以舍弃官职

自从汉代以来,本地人不得在本地任职的回避制度就较为严格,这意味着有的官员甚至要离家千里、万里去任职,如此一来,这些官员对父母尽孝,就存在很大的客观限制。但奉养父母,是每一个子孙的义务,尤其是官员,作为社会的表率,他们更是不能以任何原因来推卸养老责任。有鉴于此,很多朝代都对官员父母的养老,即“官员终养制”,作出了灵活的规定。

从唐代开始,很多政府官员因在家庭中担当主要的养老责任,就把父母接到就任之地来赡养。这就是“移亲就养”制。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明代官员的“移亲就养”做得特别好。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凡是官员任职地离其父母所在地距离超过一千五百华里以上的,政府要为官员提供车马船费,以帮助其把父母接到任所奉养。九年之后,明朝政府再次规定,官员父母年龄达七十岁以上的,准许其把父母接到任所照料。明代官员非常重视“移亲就养”,如洪武十三年,西安府下属一个县的县丞(副县长)陈子都,来回奔波三千里,把父母接到任所。正德皇帝时期,徽州知府熊桂把老母亲从江西老家接到徽州,每天早上他都先向母亲请安,再去办公。很多在北京工作的明代中央官员,他们的父母都被接到北京养老,跟着儿子来到北京的这些父母,有的还因儿子官德优异而接受过朝廷的赏赐。

那些携父母亲人就任不便的官员,或者父母因为路途遥远和水土不服,不愿意随儿子到外地任职的,则只能申请改换就职地点,以尽赡养义务。早在唐代玄宗时期,名相张九龄年轻时调任冀州刺史,但他为了照顾身在广东老家的母亲,就特别向朝廷申请改任江南的州府。朝廷考虑到其养老的特殊需要,也是为了彰显社会的养老风尚,便特事特办,同意了张九龄的请求。

明代除了北京之外,还有一个形式上的首都,即“留都”南京。而且,南京的官员设置也如同北京一样,齐全完备,只不过都是虚职而已,没有什么实权。正德十二年(1517)春天,南京兵部主事(六品官员)徐咸把父母从老家接到南京奉养,而与此同时,徐咸的好几位同事,也把父亲接到南京,这样几位官员的父亲相伴为友,一起在南京的旅游景点游玩,被南京本地人誉为一段佳话和盛事。

明代还有很多原籍在南方的京官,要把父母接到遥远的北京来供养,实在是一个客观上解决不了的大难题。为此,一部分京官为了奉养尊亲,就主动要求到南京任闲职。毕竟,相对于北京来说,南京离南方各地都近多了。甚至有些官员,为了照料双亲,连南京都不去了,直接申请到原籍附近任职。如弘治九年的进士汪循,他本是安徽休宁人,因父母需要他养老,就辞掉大有前程的京官,而自愿到离家很近的浙江省永嘉县当县令。

同类推荐
  • 死亡文化

    死亡文化

    自人类以外,迄于今日,已有850亿人先后死在这个星球上。他们全是我们的亲族父祖。死亡时一个绝对不可逆转的过程,所以任何人不能重复体验、表达感受,这种无助和未知感让人对死亡有着本能的畏惧。其实,死亡是美丽庄严的,它消弭了人类所有的灾难,让一切生命获得了永恒。人文学者李书崇带领读者步入生死代代交迭的历史长河中,希冀每一个尊重生命的人可以更理性、更成熟地对待生命。
  •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喜事庆典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大全集——婚礼、宴会、生日、节日、葬礼、商务庆典及其他喜事庆典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应有尽有,一书在手,主持辞及致辞再不发愁。从此不再做期期艾艾的“木讷者”——如果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主持辞而手忙脚乱,如果你还在为不知道如何开口表示祝贺而抓耳挠腮,《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给你锦词妙句,让你能脱口而出;给你华章美文,让你能信手拈来。
  •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宋元卷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宋元卷

    论述传统伦理思想的定型对道德生活的影响;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道德在道德生活中的表现;元朝种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对道德生活的影响;蒙古族的道德生活对中原地区的影响,中原地区的道德生活对蒙古族道德生活的影响,揭示这一历史时期道德生活的发展状态及其特点。
  •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热门推荐
  • 那一个梦

    那一个梦

    梦依然在做脏移植手术醒来时,发现自己身体多一个灵魂,奕阳接受天主的任多,帮助她重获快乐的牛活,帮助她实现歌手的梦想,两人相处时,掉入爱河。当梦醒来之时,梦依然记忆里的那个人已经不见了,她清楚记得那是她爱的人,给她快乐的人,她振作了起来,写了属于她们的歌《那一个梦》。
  • 内功四经

    内功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土必求

    净土必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唐朝开网吧

    我在唐朝开网吧

    长安城在经过一次次的动乱后,伟大的李二陛下终于将这个大唐帝国大部分的疆域掌控上在手中,可也戴上了个弑兄夺位的帽子。如此时光,本该是阖家欢乐的时候,可是在永乐坊的一处民宅内,一个少年一脸苍白的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环境“这他妈...假的吧?”少年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踉踉跄跄的推开房门,屋外灯火通明,坊内的居民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不知在讲些什么,时不时的传来一声声的大笑。“长...长安?我曰你个嘴,真的被他说中了?”
  • 妖妃嫁到:夫君,轻轻抱

    妖妃嫁到:夫君,轻轻抱

    冥寒裳:我要当女帝!君珏:好嘞夫人。冥寒裳:别叫我夫人,叫我小仙女。君珏:好嘞小仙女。冥寒裳:你别压上来!要不然我喊非礼了——君珏:好嘞夫人,我这就压上来,别急~冥寒裳:你别——甜宠文嘞,后期会有些虐的,不过我可是个后妈。傲娇忠犬少女男VS逗比沙雕汉子女本文有耽美趋向,请慎点!
  • 星海图书馆

    星海图书馆

    什么?一个骗子跑过来当老师去了,还成功的当成了全宇宙最伟大的科技发明者、物品改造者、军事家、艺术家……貌似这么多的头衔,都是从一个图书馆开始的。
  • 盛世豪门:溺宠娇妻小妖精

    盛世豪门:溺宠娇妻小妖精

    也曾有过温暖,也曾有过希望,朝夕间所有都灰飞烟灭,可再次见面目光所触及之处,依然只剩你,千慕悠,你猜你走的这五年,我是恨你多一些,还是爱你多一些?
  • 霸道总裁暖心妻

    霸道总裁暖心妻

    被设计走错房,跟陌生人发生关系,还一击即中怀了孩子。丈夫娶自己只是为了报复,背地里却一直跟别的女人搞在一起。在苏小白觉得走投无路,生无可恋的时候,她遇上了欧阳非。欧阳非说:“苏小白,你还有我!”欧阳非又说:“苏小白,你生下孩子,我不不介意!”欧阳非最后还说:“苏小白,我爱你,嫁给我吧。”苏小白卸下防备,准备接受他的时候。却发现欧阳非就是那晚房间里的人,是她孩子的亲生爸爸!欧阳非将苏小白囚在怀里:“小白,生生世世,你都别想逃离我的身边……
  • 禅圣

    禅圣

    武道一途,染鲜血,踏白骨,而我以武入圣,却追寻一颗禅定的心。真正的强大,是能够守护一切,守护这片繁华人世,守护她一世安好。 ──── 被系统屏蔽了上百章,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先写新书吧,到时候解禁了再慢慢更新,对不起那少的可怜的读者了!
  • 人生苦短欲望长

    人生苦短欲望长

    巴黎,美丽城。伦敦,伊斯灵顿。一个神秘美丽的年轻女人娜拉像蝴蝶般在巴黎和伦敦停留,她的两个情人,生活在这两个城市。她曾有过无数的情人,但这次,她同时深爱着已婚男人布莱里奥和美国人墨菲。她点燃了布莱里奥的欲火,也熄灭了他奄奄一息的婚姻。性爱比孤独更让他难以忍受,他已经麻醉。她从墨菲身上卷走的不止是钱,他却一直期盼她回到身边。她的意志不可更改,她会在欺骗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他的爱总是会捉住她。婚姻是无力的,那么爱情呢?爱是占有,那么占有是爱吗?你爱某个人,你爱这个世界。当你无法爱另一个人,无法进入另一世界时,你也会伤心吗?在薛定谔的猫的世界中,永远都解不开的真相,让欲望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