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是新兴的金融产品,促进社会消费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发展消费金融。对于有消费能力的人群,应用消费金融的方式,将未来的消费提前,既满足了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又促进了社会消费的实现,更激励人们努力工作,起到一石三鸟的好作用,发展消费金融势在必行。
网络社会悄然形成,这是一个与实体社会互动的新型社会。网络社会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形成网络社区,由一群专业或兴趣相同的人群在网络上建立社区,网络社区具有强大的组织力量。二是形成网络文化,特别是使用网络语言,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值得关注与重视。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石,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制造业。制造业正在面临新的革命,新的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有明显不同,主要的变革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化,从生产型制造业转向服务型制造业;二是智慧化,实现制造的精细化高效化和敏捷化;三是绿色化,推进绿色制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仿造”,引进国外设备和产品,在仿造中学习,在代工中培训;第二阶段是“创造”,在基本学会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造;第三阶段是“智造”,研究掌握核心技术,进行全面创新。
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解决产业发展瓶颈,在新兴产业的全产业链上,尚有许多关键环节没有解决,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现在产能过剩主要是在产业链中的简单生产环节,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攻克关键环节,打通全产业链,才能使新兴产业发展走上新的台阶。
信息消费是一种新的消费,主要是对数据的共享消费,数据消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不会产生污染排放,应大力鼓励信息消费。当今全世界每两天的数据相当于人类5000年文字记录的全部数据,但对数据的利用率仅为4%,说明信息消费空间无限。
制造革命的核心是打造智慧企业。利用企业海量数据,重在构建智慧供应链、智慧产品设计、智慧生产加工、智慧经营管理、智慧节能减排等,发展与智慧制造相结合的信息服务,实现企业的智慧化发展。
数字化与智慧化是不同的两种方式,数字化是将信息数字化,进而成为计算资源,通过静态孤立的信息系统而实现某种“智能”。智慧化是满足需求的智慧应用系统,与整个互联网连成一体,通过互动式终端实现种种“智慧”。
产业生态系统是个大系统,主要包括“四大链”,一是产业链,将产业的上下游打通成链;二是服务链,围绕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统服务;三是技术链,为产业发展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升级;四是应用链,不断拓展市场应用,实施跨界发展。
制造业要实行“效率革命”,通过全产业链的智慧化,实现人财物及时间四个要素的高效化配置和高效化使用,从而大大提高资源效率。静态成本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只有通过智慧化应用,用动态成本解决高成本的消化。
金融与产业的结合,提高实体经济的资本效率是企业发展的新路径。资本运作的关键是将未来现金流提前使用,通过提前交易来获取更多的资金,从而赢得发展机会,创造新的财富,形成良性循环。
一个产业的中心,既不是生产中心,也不是交易中心,而是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主要体现在信息功能、定价功能、订单功能和结算功能等方面。以航运为例,上海港是交易中心,集装箱运输量最大;而伦敦港是服务中心,主要是上述四大服务,其创造的财富价值远远大于上海港。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新的制造革命,主要体现在三大新技术:一是智能制造,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二是3D打印,从切削型加工转变为层积型加工;三是能源互联网,将分散的新能源通过微网系统集成好。
服务业的现代化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第二阶段是服务业的专业化,培育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主体;第三阶段是服务业的聚合化,从专业服务向聚合服务发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当今,产业发展有两大显著特点:第一是产业内洗牌,由于产能过剩,产业内部竞争激烈,必须通过整合来优化升级;第二是产业外联盟,不同产业间相互融合,通过联盟来共创新的价值。
在工业化初期,主要是生产导向,产品供不应求,生产什么供给什么;到了工业化中期,主要是竞争导向,生产大于需求,形成竞争局面,讲究策略竞争和降价竞争;进入工业化后期,主要是消费者导向,消费者选择性强,必须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
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是互联网与新能源的融合成为智慧能源,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第二是互联网与制造的融合成为智慧制造,实现产业发展的现代化。两者都是互联网智慧i化应用的成果,成为未来发展主导方向。
3D打印是对传统制造手段和生产模式的重大革命,这项技术将给产业形态和经济组织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中国制造业要抓住这一轮技术创新的机遇,紧紧跟上以3D打印为代表的智慧制造大潮流,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高地。
人类生产方式经历一个新的大循环,在生产力低下时代,主要是手工生产方式,运用手工单件生产,供个性实用。生产力大发展时代,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大机器和生产线进行大批量生产,供应标准化产品。未来将进入3D打印时代,几乎是无所不能的个性化生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硬实力逐步成为基础,占用资源大而创造价值小,软实力加快上升为核心,占用高级资源创造核心价值。产业底端是以硬性件为主体,而产业高端是以软性件为主体,产业附加值主要由软性件创造的。
科技的发展全在于应用,应用主导发展。科技开发人才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应用人才,现在科技应用人才十分缺乏,已经影响到科技的产业化发展,必须大量培育科技应用人才。科技开发是源头,而科技应用才是龙头。
现代产业的发展决定于软化指数,软化指数已成为提升产业价值链的关键。软化指数包括软件应用、工业设计、商业模式、增值服务能力等诸多要素,产业附加值主要由这些看上去软的、轻的、虚的要素来决定,这正如冰山一角,冰山的90%在看不见的海平面以下。
“创客”是新的工业化运动。人类生产模式开始是原始的自产自销,产销结合在一起;以后是分工进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和交换贸易;现在正在回归新的产销结合,这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由“创客”主导的数字制造。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两头不靠。进入中等收入后,产业低端由于成本上升而缺乏竞争力;而产业高端由于科技创新不足而上不去,长期在中间徘徊不前,这个阶段不是简单的产能扩张而需全面的台阶跃升。
科技金融是创新金融,要形成一个体系,其基本模式是股权+债权+保险。股权投资主要来自创投和风投基金;债权主要是银行和信托;保险可以是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三个方面合作构成科技金融的生态系统。
专业化与规模经济并不矛盾,在专中求大主要路径是打造产业生态系统。围绕一个产业逐步发展产业链最后形成产业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当代产业组织方式基本上形成两大模式:第一是产业集群,一个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中一起发展,形成产业生态系统;第二是分散价值链,一个产业在不同地区由价值优势形成供应链,通过互联网组织管理。这两种模式将逐步融合。
《新工业革命》的作者马什研究提出,人类制造业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少量定制,第二阶段是少量标准化生产,第三阶段是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第四阶段是大批量定制化,第五阶段是个性化量产。3D打印技术就是第五阶段的新型生产方式。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不是简单地将制造业回归本国,而是在新的技术基础上的重组,其基本特点:一是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如机器人、3D打印等,凸现综合成本优势;二是转向高端制造业,向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和产业高端发展。
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是制造业的一场革命。世界上采用机器人的比例平均数为一万人用200个机器人,而中国仅20个,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空间很大。以机器人替代劳动力已成为大势所趋,新机器时代已经到来。
财富管理面临千载难逢的极好机会,已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任何产业初期发展都会出现野蛮增长的局面,财富管理企业一样,鱼龙混杂,但经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优秀企业脱颖而出,财富管理的春天必将到来。
新的制造革命是一系列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包括五大方面: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智慧制造,应用云计算技术的网络制造,应用低碳技术的绿色制造,应用3D打印技术的增材制造和应用软件技术的定制制造。
产业整合要从资源整合到价值整合,因为资源是为创造价值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平台企业要从分析产业价值系统出发,以自身的核心价值整合全产业链价值,并以此整合产业资源,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大部分标准化的产品已成为基础产品,可以大量复制,在产业价值中仅占全部价值的20%左右。小部分非标准产品将成为产业的核心,往往是个性化的,在产业价值中要占全部价值的80%左右,这是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由第三方管理供应链值得重视,智慧供应链可以通过第三方在互联网上实现点对点的供应管理(P2P),解决信息沟通、协调运行、市场应变、增值服务等,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创造,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平台大有可为。
手工工艺产品的价值最高。人类生产最初都是手工生产,这是最简单的生产,产品比较粗糙。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由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大批量标准产品。现在许多产品又重新回到手工生产,如名贵的奢侈品,大多是个性化手工生产的,具有长久的价值。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是将死资产变成活资产,在产能过剩的今天大为重要。凡是能变现和不断产生现金流的资产都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死资产转化为活资产,使资产存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消费金融的潜在市场很大,在发达国家,消费金融占全部金融的四分之一强。中国应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以此来启动内需消费,消费信用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的,特别是大数据将提供大量消费信用的依据,确保消费金融的安全。
互联网对金融渗透越来越强,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众多电商企业都在向金融领域跨界延伸,另一方面传统金融纷纷应用互联网技术,向金融互联网化发展。最好的模式是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化相互融合,形成生态系统共同发展。
人类生产方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生产分散方式,一家一户手工业生产;第二个阶段是大生产集中方式,由于大机器的产生,形成高度集中式生产;第三个阶段是既分散又集中的方式,由于互联网的产生,大量中小企业可以实现既分散又集中式的生产,是产业组织方式的重大变革。
产业发展不是一味地求大求高,关键在于做专与做特。所谓做专就是精益求精,将产业做到极致,在同行业中数一数二,这样的小巨人企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所谓做特就是与众不同,实施差异化竞争,在某些方面独一无二,做专做特最后做品牌。
房地产企业的价值创造,不需要不断搞开发越做越大。开发是最低层次的,主要的价值在于质量;比开发高一层次的是服务,通过持续为业主增值服务创造新的价值;最高层次是金融,将房地产金融化就能大幅度提高价值。开发、服务、金融三个层次的价值是逐步提高的。
科技与市场的关系要正确理解,从宏观层面来考察,产业的发展靠科技来引领,科技推动产业发展;从微观层面来考察,企业的发展决定于市场,市场需求推动科技研发,科技与市场是紧密结合的。
互联网金融正在将金融行业从传统的网点金融向流量金融迁移,也就是从物理网点向电子屏幕迁移,从而使金融活动大众化,成为“自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得账户者得天下”,拥有账户,就拥有互联网金融的基础。
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在经营理念上有很大不同,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传统金融重视大客户,互联网金融重视中小客户;传统金融重视风险控制,互联网金融重视经营创新;传统金融重视实物担保,互联网金融重视大数据分析,由此决定两种金融的竞争能力。
传统生产性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过程中,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条是增值服务,在价值链各个环节研究客户潜在需求,创造增值价值;一条是个性服务,为客户提供业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交付解决问题的成果,进而提供个性化高价值服务。
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由较低级形态向较高级形态的优化提升,其基本路径有三条:一是产业部类的升级,由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二是产业之间的升级,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技术密集型产业。三是产业内部升级,基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由劳动密集环节到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
服务集群化是个大趋势,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更多地表现为服务集群之间的竞争,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以及产业配套能力的竞争。